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國一直支持日本右翼勢力,是何居心?

美國一直支持日本右翼勢力,是何居心?

作者:季風

眾所周知,自二戰以來,日本一直是右翼政治勢力主導政壇。1945年以來,除了村山富市和鳩山由紀夫,右翼的自民黨幾乎把持了首相這一關鍵職位。


極右翼的遺族會更是勢力強大,橋本龍太郎、小淵惠三、森喜朗等前首相都擔任過其會長。擁有如此巨大政治能量的遺族會,甚至可以左右日本政局。日本政壇高層不顧周邊鄰國的反對,執意參拜供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我更願意稱其為靖國神廁)很多就有遺族會的影子。


被供奉的日本戰犯,其中的松井石根是南京大屠殺的罪魁禍首

作為日本事實上的「太上皇」,美國對這種視而不見,似乎忘記這些討厭的右翼、極右翼分子都是當年日本軍國主義的餘孽。


反戰敗而不反戰爭的這群傢伙遲早會惹出大麻煩,而作為深刻影響日本的美國,未來絕對落不著好。因為日本文化對曾經深刻影響自己尤其是政治的國家,有著由嫉妒演化出來的發自內心的恨意。這一點從中國和荷蘭的遭遇就可以看出來了。


作為葬送日本軍國主義大好前景的重要力量,美國肯定也在日本右翼清算的名單中。但美國依舊支持日本右翼,默許他們的一系列小動作,尤其是近二三十年的小動作。


麥克阿瑟,二戰後美國對日政策的確定者

美國為什麼會這麼操作?也許有一個人可以告訴我們。這個人是德意志統一的最大推手奧托·馮·俾斯麥。對於這個歷史人物,很多人的認識還停留在鐵血政策,而忽視了他的另一個身份——外交家。對於他的外交藝術,後來的評價極高。在整個19世紀,似乎只有奧利地宰相梅特涅可以與之相比。而在20世紀,也只有拯救法國的戴高樂具有這個能力。


在德國統一的過程中,他的外交能力就得到充分的展現。三次王朝戰爭,每一次都盡最大可能爭取盟友孤立對手、爭取盟友。德國統一後,為了防範法國未來的復仇這一政策,這一政策被延續了下來。


鐵血宰相俾斯麥,個人感覺他的外交藝術比軍事能力更強大

令當時德國軍政界詫異的是,俾斯麥做了很多在他們看來違背邏輯的事情。作為根正苗紅的容克,俾斯麥在面對法國諸多政治勢力的時候,支持的竟然是堅定反對君主制度的法國左翼、甚至是極左翼。這讓二元制君主立憲下的德意志精英階層感到疑惑。


普法戰爭後,仇視德國已經是法國政壇的政治正確。但同樣推崇君主制的法國右翼更符合容克軍官團的胃口。而敵視君主制度的法國左翼一直是歐洲各君主國讎視與恐懼的對象,為此歐陸各國甚至組織過幾次反法同盟,殺得血流成河。


更讓他們不明白的是,當時的德國與英國事實上是盟友關係。末代德皇威廉二世的母親,就是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的女兒。在威廉二世大規模擴充海軍的計劃退出前,德英兩國基本沒有什麼不可調節的矛盾。但在歐洲列強爭奪非洲殖民地的過程中,德國再一次支持了不共戴天的老冤家法國。這一系列的操作讓德國輿論和外交界全都瘋了。


維多利亞女王

事實上,這些迷惑操作才顯示了俾斯麥的高明和遠見。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建立某種程度上說,這是一種巧合。如果不是法國保皇黨內部政見不合,共和制也不會以微弱優勢勝出。支持法國左翼,會讓法國政壇這潭水越來越渾,而共和制的法蘭西在君主制佔主導的歐洲大陸很容易被孤立。尤其是曾經號稱歐洲憲兵的沙皇俄國,對共和制的厭惡已經深入骨髓。

所以左翼掌權下,法國和沙俄很難實現和解。再加上俾斯麥極力拉攏沙俄,德國在很長時間裡避免了被東西夾擊的困境。

支持法國拓展殖民地也很簡單。在俾斯麥看來,殖民地對國家實力的提升的幫助有限,反而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法國開拓殖民地讓本就有限的國力進一步被消耗,從而削弱對德國的威脅。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激化英法之間。有當時世界綜合國力第一的英國牽製法國,德國的安全更有保障了。


可惜的是,後來的威廉二世即位後放棄了俾斯麥的大陸政策,轉而推行世界政策。德國與沙俄、英國的矛盾激化,俾斯麥孤立法國的國家關係體系徹底破滅。


德國末代皇帝威廉二世

回到現實,美國的路數其實差不多。東亞有著怪物房的外號,除了一個拖油瓶的蒙古,中日韓三國的實力單拿出來都足以碾壓世界多數國家。即便是我們眼中孱弱不堪的台灣省,其經濟、軍事也不容小覷。而且東亞各國在幾千年的發展中,關係十分密切,有著很多共同的文化因素、價值取向。別的不說,就算被多數網友詬病的內卷,東亞各國也是堪稱卷王的存在。


如果能像歐盟那樣跨過歷史障礙,形成一體化,哪怕只是最低程度的經濟一體化,也足以迸發震驚世界的力量。中國和日本是世界上經濟總量第二、第三的存在,韓國的經濟總量也是世界前列。在很長世界裡,中日韓三國的經濟存在很大的互補。現在中日韓都十分依賴外向型經濟,但都有自己的優勢性行業。合作的空間十分巨大。


曾經的共同的文化也在有利於幾方實現合作。一旦東亞實現合作,美國在整個亞太地區的優勢地位將不復存在。美國的霸權地位也將動搖。


更讓美國無法接受的是,中日朝韓四個國家、三大民族都有過在戰場暴打美軍的歷史。日本法西斯策劃的偷襲珍珠港是勝之不武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在戰術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美軍單日最大傷亡的數字就是珍珠港事件創造的,至今無人超越。


偷襲珍珠港

朝鮮人民軍曾在大田戰役中打崩美帝24師,俘虜其師長迪安少將。中國人民志願軍創造的奇蹟更是讓美軍在七十多年後的今天,依然心有餘悸。


不能讓東亞實現聯合,哪怕是最低程度的聯合!這恐怕是美國決策層心中最想說的話。如何離間東亞各國呢?扶持日本右翼無疑是最省事省力的辦法。

近代日本在崛起過程中,軍國主義勢力佔據了主導地位,對朝鮮半島人民和中國人民造成了巨大傷害。二戰後,美國控制了日本。出於冷戰的需要,美國並沒有對軍國主義分子進行徹底清算。那些軍國主義餘孽就是今天日本右翼勢力的根源所在。


所以日本右翼是不肯更不願承認歷史,這給日本與中韓朝的關係埋下了一顆顆不定時炸彈。只要受到刺激,就會爆炸,影響了東亞各國的關係。


被稱為滿洲妖怪的岸信介,一位逃脫懲處的二戰戰犯

這就令東亞整合成為一個永遠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還帶來一個副產品。因為彼此的不信任,東亞各國在軍備上投資巨大,其中韓國和日本的武器有相當數量來自美國,兩國自然而然成為了美國不定時的提款機。儘管兩國都有著不俗的軍事工業,但各型戰機和一些關鍵系統都需要從美國採購。


有了這兩個可以定時收割的韭菜,美國軍工複合體做夢估計都會笑醒。


當然,美國不會不防著日本的。當年日本軍國主義就是日不落帝國養的蠱,結果這支劇毒的蠱蟲脫離控制,給英國在亞洲,尤其是東南亞的殖民統治重重一擊。


英日同盟的宣傳畫

美國吸取了教訓,在扶持日本右翼的時候也做了防範。號稱平成零戰的F2戰鬥機就是典範,日本自主研發戰機的計劃被美國操作成了了F16的日本版,關鍵系統依然是美國的!更坑的是這款戰機的價格超高,產量有限,無法推動相關產業的進步。


不過美國對日本的控制,對日本右翼的扶持都是建立在相對強大的國力上的。如果哪一天美國不具備這種實力上的優勢,東亞的格局又會走向何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熱軍事史 的精彩文章:

看似簡單的坦克發動機,為何全世界僅有寥寥幾個國家能造?
為何不會有第三次世界大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