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基:人狠話不多,亂世我劉哥,算盡天下事,最後翻了車

劉基:人狠話不多,亂世我劉哥,算盡天下事,最後翻了車

#我在頭條搞創作第二期#

(劉基 畫像)

劉基同志生來就是個神童,這是十里八鄉都眾所周知的。

神到什麼地步呢?

三歲識千字,五歲背唐詩,八歲熟讀四書五經,十二歲經史子集倒背如流。

看書的時候一目七行,別人兩天才能看完一本書,劉基可倒好,十分鐘就看完了。

十分鐘看完還不算,劉基往往還能倒背如流,一字不差。

雖然,那時候的劉基並不知道把一本書倒背如流有什麼實際意義,正如他不知道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其實本來都沒有意義,但人們還是義無反顧要去做。

劉伯溫的故鄉,是在浙江青田,那裡雖然是江南溫潤之地,但卻兀自有一股豪邁奔放的氣息。

萬山縱橫,連綿不斷,獨開平壤數十里,湖水浩渺,微風輕拂,吹開簇簇細浪。

家鄉雖好,但年輕人的心中憧憬著未來,所以劉基總要離開。

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劉基來到浙江府,在當地郡庠(相當於高中)繼續深造。

元朝的郡庠,說實在的,教的不是很多,老師們最常讓學生們研習的,是一部《春秋經》。

(春秋經)

這個經,晦澀深奧,言簡意深,學習難度很大,一般來講,學生們能讀,能背誦就不容易,但劉基不愧是神童,再次給大家表演了一波能讀能背能解釋,順便附贈倒背如流。

四年之後,劉基離開了郡庠,原因很簡單,老師們沒啥可教給他的了,他在這裡也學不到什麼了。

著名作家莫言曾經說過:


《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典禮》:分數,學歷,甚至知識都不是教育的本質,教育的本質,是一個靈魂喚醒另外一個靈魂。

那麼毫無疑問,少年時代便身負奇才的劉基的靈魂,是寂寞的。

他的靈魂需要高人來幫他喚醒,所以他很快投師於當時的著名教育家鄭復初的門下。

很多人在學習歷史的時候,其實往往容易忽略掉元朝的存在。

其一呢,元朝作為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區區九十八年的國祚實在是太短了。

其二,是因為元朝的文化,科技,社會等發展的確是不太顯著,導致人們提起元朝的時候,很難想到什麼比較著名的人物。

但很難想到,不代表沒有。

你比如,明初大才子汪廣洋的老師,是元末著名忠臣余闕。

余闕這個人你可能不熟悉,但他在歷史上隸屬於一個叫做「廬陽三賢」的組合,而該組合的另外兩位成員,一位是明代的周璽,一位是宋代的包拯。

再比如,劉基拜的這位老師鄭復初,可以說是元末明初時期的學問大家,專攻程朱理學,可謂是桃李滿天下。

(施耐庵 形象)

這人最著名的學生,還不是劉基劉伯溫,而是一個叫做施耐庵的人。

是的,沒錯,就是寫《水滸傳》的那位。

鄭復初是個好老師,對劉基可以說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在他的教導下,劉基博覽群書,廣泛涉獵諸子百家,練就了一身的好本領,什麼天文地理,奇門遁甲,泥瓦打洞,刷機解鎖,按摩松骨,可以說是無所不能。

十數年磨一劍,身負大才的劉基學成歸來,立刻馬不停蹄地去參加了科舉考試,並且一舉考中了進士。

別的不說了,咱這一身本領,不能浪費啊。

朋友們,能考中進士,那半隻腳可就踏入仕途了,到時候混個一官半職,出任CEO,迎娶白富美,那還不就走上人生巔峰了?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劉基考中進士的時間節點,是元末。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這時節兵荒馬亂,戰火紛紛,元王朝的官僚體系幾近崩潰,劉基的進士是考上了,但卻沒人有閒情逸緻,或者說是有時間來給劉基安排工作,沒辦法,劉基只能揣著他考取的功名返回鄉間,過起了隱居的生活。

(元末戰亂)

劉基當然不甘心就這麼就此隱退,平平淡淡地過日子,他師出同門的師兄施耐庵能隱居,是因為至少施耐庵有本小說可寫,劉基是文學家不假,但他更想要做一個投身政治的文學家。

老劉不想錯付時光,上天似乎也不願意埋沒這位人才,所以,從至正二年到至正十二年這十年里,劉基也陸陸續續的在大元朝廷里任職過。

他在江西高安當過縣丞,嚴正執法,為民辦事,素有好名,但卻被當地豪紳惡霸打壓排擠,劉基氣不過,只好辭官回鄉。

他在浙江當過提舉,兼任浙江本地科舉的主考官,整肅考風,公正辦學,但卻被跟他不對付的御史舉報,結果又遭彈劾下台。

他還在江浙一帶擔任過元帥府都事,主要負責協助當地長官平定反賊流寇,結果嚴重腐敗的當地官僚反而和亂賊沆瀣一氣,劉基深感前途黑暗,最終還是選擇了辭職。

想當年,劉基也是個滿腔壯志的年輕人,但現在,他辭去官職,孑然一身,孤單寂寥地回歸了故里。

或許直到這一刻,劉基才明白,想要讓世道清朗,想要懲惡揚善,光靠他自己仗義執法,清白做官是沒有用的。

他以為個人的努力可以改變大環境,乃至於影響大環境,但如今看來,十數年的努力實在是杯水車薪。

自己的前途就此走上絕路,想必這大元江山也不會久了。

(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 形象)

當年成吉思汗,忽必烈金戈鐵馬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事到如今,這個所謂的大哉乾元,就如他最後一任皇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的漢譯名一樣,是一口鐵鍋。

一口千瘡百孔的大鐵鍋。

一代奇才,到如今,人生真如一場幻夢,似乎就這麼結束了。

不過,看起來,上天似乎雖然已經打算放棄元朝,但卻並不打算放棄劉基。

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賦閑在家的劉基突然收到了已經佔據南京,割據一方的義軍首領朱元璋的邀請,希望他可以出山襄助自己。

劉基沒有猶豫,他知道,這或許是自己的最後一次機會。

既然大元命不久矣,那麼只有投身義軍,才能建功立業。

老實說,加入朱元璋集團的劉基,並不是很起眼,雖然這位仁兄的民間形象簡直能和諸葛孔明一戰,但翻開厚厚的史書,我們會發現,劉基的戲份並不多。

不過,雖然戲份不多,但劉基很顯然是個給幾秒鐘時間就能搶戲的老戲骨。

相比之李善長整日陪王伴駕,抑或是楊憲替朱元璋做情報工作,劉基不僅出場的機會很少,給朱元璋的建議,拿得出手的,也只有區區一條,那就是:

他建議朱元璋先打陳友諒,再收拾張士誠,也就是先難後易。

(陳友諒紀念館)

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來看,這無疑是一條妙計。

朱元璋主要對手,有這麼幾個。

一是浙東的方國珍,二是江南的張士誠,三是兩湖的陳友諒,四是元廷的陳友定。

方國珍和陳友定屬於陪跑型選手,真正的敵人,是張士誠和陳友諒。

張士誠軟弱貪婪而勢小,陳友諒兇悍勇猛而勢大,一般來說,想要升級,都是先拿勢小的開刀刷經驗,所以那時節朱元璋集團的大部分人都認為應該先易後難,先收拾張士誠,再和陳友諒決戰。

只有我們的劉基同志認為,如果先打張士誠,那麼素有野心的陳友諒一定會援助張士誠,因為聯合張士誠打敗朱元璋之後,弱小的張士誠對陳友諒來說就根本不算一盤菜了。

而如果我們先攻陳友諒,那麼一向懦弱的張士誠必然不會伸出援手,所以只要拿下陳友諒,剩下的張士誠對朱元璋來說同樣不算一盤菜,到那時,天下彈指可定。

可憐的張士誠同志,原來從頭到尾連盤菜也算不上。

是啊,在歷史演變的過程中,如果真的有上天,有命運之神,那麼他們總是會在這世間挑選出一些人,給他們成就功名,締造傳奇的機會,或許朱元璋已經意識到,自己是被選中的一員。

朱元璋當然會覺得很幸運,但在幸運之餘,他也感受到了,這不是過家家,不是玩遊戲,而是一場殘酷的角逐,成功的人,屹立世間,失敗的人,那就連渣也不剩了。

面對強大的敵人,勇敢很重要,選擇更重要。

最終,朱元璋選擇,相信劉基。

而事實證明,在鄱陽湖的滔天巨浪後(滅陳友諒),平江城的數月鏖戰後(平張士誠),朱元璋成為了最終的勝利者。

(鄱陽湖之戰)

有李善長,朱元璋大事已定,但若無劉基,朱元璋霸業難成。

只不過,比起李善長的風風光光,劉基更願意做一個深藏功與名的人。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登基稱帝。

當年那個從安徽鳳陽走出來的佃戶之子,皇覺寺的和尚,四處乞討的乞丐,成為了天下的主人。

龍盤虎踞的氣象之下,是百官跪伏,高呼萬歲,是鐘磬齊鳴,煙花盛放,然而,在朱元璋的眼帘中,呈現出來的,卻是當年那個冬涼夏暖,一貧如洗的家。

父母餓死的慘狀,地主劉德的羞辱,食不果腹的日子,沿街乞討的心酸...

一切的一切,猶如潮水一般浮上心頭,使得朱元璋不由得喃喃自語:

爸,媽,別說你們不敢相信,就連兒子自己,也不敢相信,會有這一天。

朱元璋登基了,劉基的日子也應該好過起來了。

幫老朱得天下,就算不是居功至偉,那也是一等一的功臣,那麼作為開國功臣,高官厚祿,福蔭子孫,光照門楣,還不是基本操作?

在洪武初年的史料中,我時常看到這麼一種說法,那就是:

朱元璋起家於安徽,他和他的眾多創業初期的小夥伴們,屬於淮西集團,而劉基家在江南,在當地素有名望,是文人之首,所以劉基代表了浙東集團。

兩大集團相互對立,相互制約,搞得皇帝不厭其煩,皇帝畢竟還是胳膊肘向內,所以只好打壓劉基,滅一滅浙東集團的風頭。

人們為劉基鳴不平,認為朱元璋厚此薄彼,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李善長 形象)

洪武三年,李善長因病從丞相的位子上退下來的時候,朱元璋曾經極力邀請劉基進入中書省擔任中書右丞,也就是大明朝廷的二把手,但卻被劉基拒絕了。

一年之後,劉基辭官回鄉,又成了自由人。

看見了吧,不是我朱元璋不厚道,是劉基這位老同志不好好把握啊。

其實,不是劉基不好好把握,而是他本來就是一個無心仕途的人。

他不像淮西集團的那些人,也不會和朱元璋一樣,跟元王朝有著不可調和的血海深仇,因為劉基的出身,是元朝的進士,元朝的官員。

所以,他沒有什麼深仇大恨要報,自然也就沒有那麼強的信念感。

那他想當官么?

答案是想當,但又不是特別想當。

他對官位,對功名沒有眷戀之心,如果有,那麼當年他在元政府就不會一次又一次的辭官。

大明開國之後,他曾經試圖在朝廷里找回熟悉的感覺,想要努力工作,當個好員工,然而當相似的經歷再一次上演的時候,他還是失望了。

李善長跟他不對付,楊憲跟他不對付,胡惟庸跟他也不對付。

大臣們相互攻伐,御史們檢舉揭發,朝臣們總搞彈劾。

對劉伯溫來說,太亂了,也太煩了,自己學不來。

既然輔助朱元璋稱帝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能力,自己又何必留戀這朝堂的方寸之地呢?

(朝堂)

所以,他投身起義軍也好,輔佐朱元璋也好,本質上只不過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和理想。

什麼抱負和理想?

只不過是希望自己這麼多年勤學苦讀,一身才華,不要白費。

所謂「不負平生所學,一展胸中壯志」,便是這個道理。

該做的我已經做完了,現在我要走了。

揮一揮衣袖,不帶走奉天殿上的任何一片雲彩。

無獨有偶,幾十年後,一個和劉基想法相同的人橫空出世,幫助燕王朱棣推翻建文朝廷,卻不願做官,只願辭官歸隱,這個人的名字,叫做姚廣孝。

洪武八年,賦閑在家的劉基生了點小病,身體微恙,大概是感冒風寒之類。

消息傳到京師,朱元璋甚為掛懷,派大臣胡惟庸帶御醫親自去探望。

看著躺在床上無精打采,身形已然有些乾枯和消瘦的劉基,縱然和他是死對頭的胡惟庸,也不禁有些唏噓。

這還是當年那個神采飛揚,運籌帷幄,神機妙算的劉軍師么?

兩人相顧無言,多年前的身份和境遇,到此時已經有了不少的變化。

御醫給劉基開了治病的房子,劉基按方子抓藥,這本來是一件尋常到再不能尋常的事兒,但讓人想不到的是,御醫的葯不吃不要緊,一吃病更重,結果沒過多久,劉基就領了盒飯,死了。

這不是偶然,因為後來根據那位御醫的交代,正是胡惟庸安排他在藥方中動了手腳,導致劉基吃錯了葯,加重了病情,這才一命嗚呼。

胡惟庸要害劉基,這很好理解,因為他們是政敵,政敵落水,必然要痛打,還要斬草除根,因為如果你不痛打落水的政敵,明天落水的很有可能就是你了。

但問題的關鍵是,胡惟庸不是主動去加害劉基的,而是被朱元璋委派過去的。

(胡惟庸 形象)

那麼問題來了,朱元璋對這件事兒是否知情,又或者是不是朱元璋才是始作俑者,是他指使胡惟庸殺害劉基的?

實在不好意思,作者在史書上翻來覆去,都是一些猜測,所以,無可奉告。

我們只能知道的是,劉基死了,而且是非正常死亡。

當年那個青田縣的年輕人,志得意滿,闖蕩世間,幾度沉浮,幾番波折,在建功立業之後,終於憔悴的死在了病榻上。

劉基病逝的時候,只有六十五歲。

當年的那些同僚和舊友如今風風光光的在政治舞台上大放異彩,而他卻已經隱入殘磚敗瓦下的昏暗深處。

團縮龍鍾,昏眊重膇,死之將至的劉基,在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洪武年代,徹底淪為了一團塵土。

只是不知道,在他生命中的最後時刻里,他會不會想起當年那個溝壑縱橫,流水潺潺的故鄉,和他人生中一幕又一幕的來臨和離去呢?

看來,神機妙算的劉基,能算得了天下大事,卻終不能算盡自己的命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其實挺有趣 的精彩文章:

驚世奇辯:像梁武帝蕭衍這種級別的辯手,橫掃《奇葩說》問題不大
貞安王高保勖:是奮起反抗逆天改命?還是坐以待斃束手就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