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TSR-2轟炸機:中道崩殂的皇家空軍末代核威懾利器

TSR-2轟炸機:中道崩殂的皇家空軍末代核威懾利器


20世紀50年代,兩大陣營的冷戰交鋒正漸入佳境,阻斷東西方世界的鐵幕也正隨大量防空導彈系統服役而日益穩固。各大國紛紛調整兵力機構,意圖在全新的對抗環境中據有先機。其中,就包括有預算極度吃緊的英國皇家空軍。他們幾乎將所有對未來的期許,都寄託於野心勃勃的TSR-2轟炸機身上。


印有TRS-2轟炸機的明信片


奈何一波三折的策略搖擺與弄巧成拙的技術失誤,讓該計劃最終胎死腹中。原先居行業先鋒地位的皇家空軍,也將因TSR-2的難產而徹底跌落神壇。


冷戰早期的3V轟炸機 是英國航空業的標杆性產品


早在20世紀40年代後期,英國航空業就為噴氣動力時代的降臨而大舉發力。不僅研發過流星、吸血鬼、海鷹、標槍和閃電等優秀戰鬥機,在更為緊要的轟炸機領域同樣建樹頗豐。先是推出遠銷多國的堪培拉,繼而又用重型化的火神、勇士與勝利者組成3V機群。雖無法同家大業大的美國相提並論,卻足以壓制歐陸的法國、義大利等潛在競爭者。哪怕作為其對手的蘇聯空軍,都是靠羅爾斯羅伊斯產的優秀髮動機,才能完成跨時代的米格15戰機布局。


以SA-2為首的防空導彈系統 讓傳統重型轟炸機變得不合時宜


但以SA-2為代表的防空導彈系統問世,讓許多傳統空軍戰術變得非常不合時宜。特別是3V家族這類執行中高空轟炸任務的單位,幾乎被剝奪掉大部分戰場生存能力。同時,皇家空軍要繼續維持自己的遠程核威懾能力,因而無法滿足於只使用美洲虎、獵人與彎刀級別的戰術攻擊機。於是希望擁有某種嶄新的戰略/戰術轟炸機,一次性解決所有的可預見問題。


設計於40年的堪培拉轟炸機 是TSR-2項目的直接替換對象


然而,摩拳擦掌的廠商才著手設計工作,便遭國防部和某些專家的聯手重創。根據毀天滅地的《1957年國防白皮書》指示:聯合王國準備放棄對轟炸機部隊的昂貴追求,轉而將注意力轉向火箭開發,以便儘快擁有能穿透鐵幕的中程彈道導彈。這迫使空軍直接下調成本規模和性能願景,並讓尚未成型的計劃直接自降身價。更為可氣的是,皇家海軍居然在這輪預算裁剪中下險象環生,甚至反過來推薦自己選中的海盜重型攻擊機。結果自然是被心高氣傲的空軍給拚死回絕。


測試中的藍色條紋中程彈道導彈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戰後英國的長期經濟疲軟,幾乎讓所有工業部門的投入都有些摳摳搜搜。正因如此,原本被寄予厚望的藍色條紋中程彈道導彈很不成功,進而在多部門的口誅筆伐下直接取消。皇家空軍被迫重回正軌,準備用新型戰術轟炸機取代包括堪培拉和3V家族在內的一眾老臣。


皇家海軍的海盜攻擊機 是TSR-2項目的早期競爭者


與此同時,早就受軍方委託的英國電器公司,已初步完成了代號 P.17A 的原型概念機。這種由雙人操作的輕型轟炸機,具備當時非常時髦的三角翼布局,從而擁有達2馬赫的高空衝刺速度。即便裝載4枚450公斤重炸彈,也可連續飛行3700公里,並以1.2馬赫的超音速實施低空突防。這樣的數據無疑非常誘人,較美軍的B-58和法軍的幻影4等同類競品都絲毫不落下風。此外,由於考慮到機場遭摧毀等亘古難題,該原型機還有專門的帶鴨嘴翼版本。這樣就可以在二戰級別的臨時機場搞短距起飛,而不必如3V系列那樣依賴正規基地。


早期的P.17原型機方案 外觀比較接近美軍的B-58轟炸機


另一方面,老牌軍工企業維克斯-阿姆斯壯也力圖染指該項目。由於曾推出過非常成功的勝利者重型轟炸機,又在其他領域內有多項合作,因而被授意聯與英國電器進行聯合製造。實際上可能只是迫於經費問題,讓更多有能力的承包商保存生產線。但無論如何,被重新命名的TSR-2計劃在1959年獲得議會批准,似乎是距成功僅剩一步之遙。


另一個版本的P.17原型機 用鴨嘴翼提高短距起飛能力


可惜,先前頒布的《1957年國防白皮書》,已經對脆弱的英國航空業造成永久性破壞。由於肉眼可見的蛋糕份額迅速縮減,許多原本具有軍機研發能力的企業被迫削減相關產能。在那個美蘇武器實現全球販售的時代,英國軍品已無法再獲得大額海外訂單,只能靠競標本國項目來維持生計。但政策層面的來回調頭,以及可投標對象的過於稀少,都會使殘存的技術隊伍有些不堪重負。至於將2種原型機合二為一的「慈善做法」,更是讓TSR-2的工期大幅延長。僅僅是核彈規格、偵查載具等其他子系統問題,就足夠軍方和各廠商花數年扯皮。


TSR-2轟炸機的三面設計圖


到了1964年,這款新型轟炸機在工黨政府的嚴詞批判下露出真容,並於當年9月開始一系列試飛。由於配置的2檯布里斯托爾-西德利奧林巴斯發動機非常給力,TSR-2可輕鬆實現1-1.12馬赫的超音速巡航飛行。但若繼續加大馬力,則會立刻遭遇到燃油泵劇烈震動問題。加之計劃中的WE .177A核彈航空存在缺陷,外殼會因長時間的空氣摩擦而產生過熱危險,逼的駕駛者每次只能讓飛機維持5分鐘的超音速推進。另有看似簡單的起落架也頻頻無法收起,基本暴露出當時的英國航空工業的技術退化跡象。


正在進行測試飛行的TSR-2與內部駕駛艙


為了能與節節攀升的成本相抗衡,英國人還早早的為TSR-2尋覓潛在買家,其中又以澳大利亞的興趣最為濃厚。可惜,後者早已不是帝國體系下的自治領,全然演變為靠美軍保護的普通邦國。於是在1963年選擇購買F111戰鬥轟炸機,而不是依舊忙於調整各類瑕疵的試驗品。


翻倍的研發成本 讓TSR-2項目被直接取消


但美式武器的粉絲遠不止於大洋洲,同樣有在聯合王國的內部生根發芽。鑒於TSR-2的研發成本在10年內成功翻倍,工黨政府在1964年就準備宣布棄之不用。只是礙於兩家國防承包商的僱員遊行,才暫時將計劃擱置下來。等到來年的內閣會議討論,才如願以償的將整個項目徹底槍斃。此時,斥巨資生產出來的原型機數量不過區區3架。


保留在航空博物館內的TSR-2轟炸機


由於TSR-2項目被砍,皇家空軍不得不繼續沿用老式的3V系列轟炸機到冷戰結束。期間,工黨政府為安撫其情緒,同時打壓海軍的重型航母計劃,曾許諾從美國購買50-110架F-111K進行平替。結果同樣因成本攀升而不了了之,逼迫空軍不得不從海軍接收F-4K和海盜來充當輕型轟炸機的繼任者。至於更多戰術任務,則平均分配給美洲虎與80年代服役的狂風戰鬥轟炸機承擔。


工黨為安撫空軍情緒 一度同意出資購買F-111K戰鬥轟炸機


堪培拉的繼任者 居然是當初被空軍拒絕的海盜攻擊機


更為重要的是,TSR-2項目的中道崩殂,預示著英國已失去獨立研發高性能戰機的能力。縱使羅爾斯-羅伊斯的發動機依舊遙遙領先,稍後重組的BAE集團實力雄厚,都抵不過由通貨膨脹和科技換代所引起的成本飆升。只走多國合作模式,參與颱風、F-35等重大聯合項目。


TSR-2項目後 英國人只能以合作模式參加颱風與F35計劃


受此影響,皇家空軍的全球存在能力也急速淪喪。徹底從有別於美蘇雙強的獨立第三級神壇退下,縮編為北約集體防禦框架下的普通主力。


(全文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炮歷史 的精彩文章:

劫掠廣州城:隋唐時期的海南島波斯社區
?澳門1601:中國式帆船揚威珠江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