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馮勝:一個容易被忽略的武將,沒有他哥的建議,朱元璋難成帝業

馮勝:一個容易被忽略的武將,沒有他哥的建議,朱元璋難成帝業

#我在頭條搞創作第二期#

(馮國用 形象)

想要了解馮勝,我們要先聊一聊他的哥哥馮國用。

馮國用,濠州定遠人,和同是濠州出身的朱元璋同志也算是半個老鄉。

由於和朱元璋的直線距離比較近,所以馮國用來投奔朱元璋是遲早的事兒。

馮國用當然也早就聽說了江湖上有朱元璋這麼一號狠人,所以很快由鄉里出發,投奔到了朱元璋的麾下。

當然,馮國用不是自己來的,還帶著自己的弟弟馮勝。

國用其人,還不是那種傳統意義上的武夫,這人性格儒雅,儒冠儒服,十分斯文。

朋友們,如果是武將來投奔朱元璋,朱元璋可能還不是很稀罕,因為這個時候,他手底下已經有了徐達,常遇春這樣的SSR武將,但這種有文化的儒將來投,那朱元璋可就得高看一眼了。

別的不說,這個時節,李善長和劉基可都還沒來投奔呢,馮國用來到自己賬下,豈不就是自己的首席智囊?

於是,朱元璋開門見山地詢問了他接見每一個謀士時都會問的一個問題:

先生,我如何才能平定天下?

朱元璋後來問李善長的時候,李善長說應該學劉邦。

朱元璋後來問劉基的時候,劉基說應該先平定陳友諒,再收拾張士誠。

朱元璋問朱升的時候,朱升說出了那一句經典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而當朱元璋把這個問題拋向馮國用的時候,馮國用也不含糊,當即表示:


《明史》:金陵龍蟠虎踞,帝王之都,先拔之以為根本。然後四齣征伐,倡仁義,收人心,勿貪子女玉帛,天下不足定也。

足下現在已經初具規模,不能每天瞎晃了,而應該找一個立身之所,我看金陵城(南京)那旮沓就不錯,所以你只要拿下金陵,以金陵為根據地,四方征戰,一定能成就一番大事兒。

並且,馮國用還十分貼心地提示朱元璋,格局要大,不能貪婪錢財女色,而要倡導仁義,這樣才能取得天下。

(朱元璋 形象)

這樣的一段話,實在是讓處在迷茫之中的朱元璋有點振聾發聵,朱元璋十分滿意,不僅接收了馮國用的投誠,還乾脆把馮國用留在了身邊,讓他統領親兵。

所謂親兵,就是朱元璋的嫡系部隊,抑或是說最親近的兵種,把如此重要的一支部隊交給馮國用來統領,足見朱元璋對其重視程度。

不過很可惜,這個稱得上有遠見,能打仗,智力高的優秀將領,天不假年,到至正十九年的時候就因病去世了。

馮國用一死,朱元璋沒有猶豫,他立刻把馮國用的弟弟馮勝提拔了起來。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又說長兄如父,你哥馮國用都那麼猛了,你這個當弟弟的,應該也是有點本事的。

馮勝,原名叫做馮國勝,後來改成了馮勝。


《明史》:及長,雄勇多智略,與兄國用俱喜讀書,通兵法。

和哥哥馮國用一個樣,馮勝也是個練家子,熟讀兵書,胸有韜略,打小就志向遠大,想要干一番大事兒。

馮勝被朱元璋提拔起來的時候,元末明初的群雄鏖戰,已經到了最後的階段。

那時節,江南有張士誠,但可惜張士誠偏安一隅,不思進取。

浙東有方國珍,可方國珍首鼠兩端,優柔寡斷,始終難成大器。

巴蜀有明玉珍,但明玉珍志向不大,只想守成,沒有開拓進取,一統天下的野心。

所以算來算去,雖然梟雄人物很多,但朱元璋真正的對手,只有那個盤踞在兩湖的陳友諒。

(陳友諒 形象)

為了擊敗陳友諒,朱元璋做了兩手準備。

第一手,是朱元璋找來了自己的部下康茂才,讓康茂才給陳友諒寫了一封詐降信,信中,康茂才表示自己在南京城外駐防,可以半夜偷偷打開城門,你陳友諒偷偷帶兵進來,咱們裡應外合,殺他朱元璋個人仰馬翻,豈不是美滋滋?

詐降這一招,屬於是兵行險招,有可能好使,有可能不好使,加上陳友諒這個人本來就十分狡猾,所以大家都認為,陳多半不會上當。

的確,陳友諒這個人狡猾且多疑,一般人給他寫詐降信,他是絕對不會上當的,但這次寫信的康茂才不是一般人,他和陳友諒打小就認識,兩人又是好朋友,還是好哥們,情誼非比尋常,所以收到信件後的陳友諒毫不懷疑,立刻帶兵就出發了。

史書上對這一幕的記載,十分滑稽。

陳友諒喜不自勝,率領精銳直抵南京城下,只見黑壓壓一片,不見人影,也不見火光,陳友諒有點著急,立馬站在軍中,連呼:

老康!老康!你在哪裡?

黑夜沉默,無人作答,陳友諒心下大驚,自知上當,連忙率軍後撤,結果大軍退到一個叫做龍灣的地方,被提前設伏的常遇春和馮勝殺了個人仰馬翻。

第一手準備得逞,那麼接下來的第二手準備,就是那場堪稱中世紀規模最大的水戰——鄱陽湖之戰。

鄱陽湖之戰很經典,很複雜,但如果想要簡單來講,也很容易。

興許是當年在張士誠手下上班的羅貫中更新比較慢,所以導致陳友諒沒有看過《三國演義》,導致他和朱元璋作戰的時候居然搞了一招鐵索連舟,把自己的戰船全都用鐵鏈子連了起來,結果被朱元璋一頓火攻,燒了個灰飛煙滅。

滔天巨浪之下,熊熊烈火之中,馮勝率領所部奮勇殺敵,戰功卓著。

(鄱陽湖之戰)

不過,即便是功勛卓著,馮勝在當時,還是有點缺乏知名度。

但其實,這不僅僅是馮勝會面臨到的情況,也是朱元璋手下諸多武將們的窘境。

你比如,湯和老成持重,是朱元璋嫡系中的嫡系,朱文正少年天才,擅長守城,曾經在洪都之戰中以兩萬抗拒六十萬,創造了中國戰爭史上的神話。

再如,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文武雙全,不僅打仗很有一套,還是一名深諳學理的儒將。

餘下的如鄧愈,藍玉,郭英也都不是吃素的,但無一例外,他們的光芒,都被兩個人所籠罩了。

這倆人,一個叫徐達,一個叫常遇春。

昔我中山王,勛德才望,終始純懿,大出韓信之右。

昔我開平王,遇春沉鷙果敢,出則摧鋒,入則殿後,未嘗敗北。

兩位仁兄實在厲害,把這剩下的一票人的光芒,全都搶走了。

如果說在前洪武時代最璀璨的將星有兩枚,那麼這兩枚一定是徐達和常遇春,但如果說後洪武時代最璀璨的將星也有兩枚的話,那麼這兩枚一定是藍玉和馮勝。

藍玉就不用多說了,捕魚兒海的建功立業,橫掃大漠的戰爭神話,無時不刻都在昭示著這位後洪武時代勇將的威名。

相比藍玉的一戰成名,馮勝比較喜歡穩紮穩打。

從洪武元年到洪武二十年,馮勝平定山西,陝西,北伐也屢立戰功,在遼東戰場更是大放異彩,職級步步攀升,已經混到了位極人臣的地步。

然而,就在馮勝剛剛抵達人生巔峰的時刻,朱元璋卻突然解下了他的所有兵權,並且把他趕到了安徽鳳陽養老去了。

史書中對這一段的記載是:


《明史》:勝自是不復將大兵矣。

從此之後,馮勝同志再也沒有掌握過兵權。

(馮勝 形象)

我們知道,大明開國之後,馮勝被封為了宋國公,他的封地,是在河南。

所以就算是要把馮勝打回原形,也應該是讓他回河南度日,為啥把他遷徙到了鳳陽,也就是朱元璋自己的老家呢?

這其中的原因在於,馮勝的女兒,嫁給了朱元璋的一個兒子。(周王朱橚)

而周王的封地,恰好是在河南開封。

該說不說,自打兩家結了親家之後,我們的女婿周王還有事沒事兒就跑去找岳父馮勝聊天。

這樣的行為,在朱元璋看來,無疑是危險的。

你身為皇子,天天和手握兵權的岳父馮勝來往,你倆是不是想搞事兒?你還有沒有把我這個親爸爸放在眼裡?


《劍橋中國明代史》:馮勝的被疏斥可能是皇帝疑心這名王子與這位將軍之間存在著危險的軍事聯盟。

基於這個原因,朱元璋不僅褫奪了馮勝的權力,還把他放到鳳陽看管了起來。

如果遠離權力,在鄉間了此餘生,也就算了,但偏偏帝國的繼承人太子朱標一朝病逝,年幼的皇長孫朱允炆成為了儲君,這麼一來,曾經功勛卓著的兩員悍將藍玉和馮勝,對皇帝來說則更加危險了。

咱這個小孫子,能鎮住這倆人么?

咱能把這倆開國功臣留到建文的時代么?


《明史》:太祖春秋高,多猜忌。勝功最多,數以細故失帝意。

很顯然,朱元璋認為不能。

所以,為了給孫子鋪路的朱元璋很快發動了駭人聽聞的藍玉案,誅滅了藍玉等一大批文臣武將,而這些武將,都是老皇帝認為,是朱允炆未來所不能統御,或者對建文朝廷有所威脅的。

這其中,就包括賦閑在家的馮勝。

當年也是百戰的驍將,當年也是熱血的少年,只可惜如今物是人非,一切都結束了。

如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家獲得者馬爾克斯所說:


宿命讓我們隱遁無蹤。宿命讓我們隱遁,也讓我們無處可逃吧。其實宿命也就罷了,宿命感才是最恐怖的。

不知道,在漫漫長夜,在人生路上,馮勝有沒有一刻鐘,感知到了自己的宿命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其實挺有趣 的精彩文章:

順治:超脫俗世,拿的起放的下,我願稱之為大清皇帝中的天花板
明成祖朱棣:一個可憐巴巴,膽小懦弱,敏感不安的曠世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