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郭開:一個小人物,但沒有他,大秦就很難橫掃六國,一統天下

郭開:一個小人物,但沒有他,大秦就很難橫掃六國,一統天下

#頭條創作挑戰賽#

(長平之戰)

我們知道,戰國時期最為矚目,也是最常被人們提起的一場戰役,是長平之戰。

這不僅是中國古代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殲滅戰,也是戰國歷史的轉折點,東方六國和西方秦國的國運之戰。

長平之戰,是秦趙之間的戰爭,而那時節,戰國中最為強大的國家,就是東方的趙國和西方的秦國。

秦趙兩國紛紛all in,想要來一把大的,誰贏了,誰就是戰國角逐中最後的勝利者。

誰輸了,誰就帶著剩下的諸國們收拾行李,退出歷史舞台。

秦趙對峙時,秦軍兵多而稍強,趙軍兵少而稍弱。

不過趙軍雖然人少,但是卻出乎意料地一直處於優勢。

其中原因在於,趙軍的守將,是一個叫做廉頗的人。

廉頗,趙國上卿,高級將領,長平之戰趙國戰時最高指揮官。

這位仁兄名聲在外,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和李牧,王翦,白起齊名。

巧的是,秦軍此時的統帥,正是該組合的另外一位成員,白起。

(白起 形象)

都是天花板級別的武將,怎麼白起就不如廉頗呢?

其實,不是白起不如廉頗,而是廉頗有點克制白起。

白起統軍最大的特點,是擅長進攻,而廉頗帶兵最喜歡用的策略,是積極防禦。

能打的碰上能守的,這可就實在是有點不妙了。

一來,士兵們的鬥志是有限的,所謂「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打仗有時候拼的就是個勇氣,拼就是一個兵貴神速,秦軍老是在城下這麼耗著,長此以往,軍心渙散,毫無鬥志,這仗可就不好打了。

二來,秦軍是傾巢而出,出函谷關而長途作戰,既然是長途作戰,那麼無論糧草輜重還是兵器軍械,那都需要從後方運輸過來,大軍駐軍,消耗倍增,一旦後勤補給跟不上,那士卒就得餓肚子,士卒們一餓肚子,真要是上了戰場,可就發揮不好,一旦發揮不好,那麼秦軍就有戰敗的可能。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他餓得慌。

茲事體大,這是關鍵性的戰役,誰都不想就這麼稀里糊塗地輸掉。

但問題在於,雖然秦軍急於求戰,但廉頗卻大搞堅壁清野,大手一揮,把城門一關,急得城門下望關興嘆的白起是相當上火。


《史記》:廉頗堅壁以待秦,秦數挑戰,趙兵不出。

你兵多將廣,你是精銳,你是名將,那又怎麼樣呢?

(堅守不戰)

你強任你強,我不和你打,你橫任你橫,我不和你碰。

我就這麼耗著你,早晚有把你耗完蛋的一天。

朋友們,老實說,如果廉頗就這麼耗著,還真有可能就把秦軍給耗走了,原因無它,既然秦軍連塊牆皮都啃不下來,那麼他們留在這裡就失去了意義。

但是很顯然,廉頗有大將之風,成熟穩重,固若金湯,可白起也不是吃素的,強攻不成,他很快開始玩陰的。


《史記》:趙王信秦之間。秦之間言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為將耳。

廉頗的堡壘雖然堅固,但白起明白,越是堅固的堡壘,越容易從內部被攻破,既然拿不下廉頗,那咱們可以打一打廉頗的領導,趙國國君趙孝成王的主意。

於是,秦軍開始大肆散播廉頗要擁兵自立的消息,一經發酵,很快在趙國傳得沸沸揚揚。

作為君王,他們似乎天生就會對這種手握兵權的大將有所懷疑和忌憚,所以趙孝成王很快有了想要換下廉頗的想法。

(郭開 形象)

就在趙孝成王舉棋不定之時,我們本篇文章的主人公,郭開同志出場了。

郭開,是趙孝成王的近臣。

這位仁兄對趙孝成王一頓洗腦,說廉頗擁兵自重,只搞防守而從不主動出擊,明顯是要積攢力量,圖謀自立,所以廉頗肯定是不能用了。

趙孝成王一聽著急了,廉頗不能用,趙國另外一位老牌名將馬服子趙奢早就死了,那該把誰派上去呢?

郭開表示,大王不用擔心,我聽說秦人畏懼馬服子趙奢的威名,馬服子雖然死了,但馬服子有兒子啊,您把他兒子趙括派上戰場,到時候全殲秦軍還不是手到擒來么?

郭開這個人,長相不算太好看,身形矮小,時常透露出一股猥瑣的氣質來。

但這個人的嘴皮子,是真的挺溜的。

他一頓胡謅,把趙孝成王說得雲里霧裡,失去了判斷力,趙孝成王果然換下了廉頗,用趙括掌兵。

郭開當然不是趙括的粉絲,他如此推薦趙括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在背後早就收了秦軍的錢。

拿人錢財,替人消災,郭開原來是給秦國打工的。

後來的故事,我們就都知道了。

輕敵冒進的趙括同志被白起切斷糧道,圍困四十多天,四次捨命突圍均遭失敗,最終戰死沙場,趙軍迎來了一場慘烈的失敗。

(趙括 形象)

在這樣觸目驚心的慘敗下,趙孝成王飲恨而終,趙悼襄王成為了趙國的新國君。

東方六國仍在,但他們已經再也無法阻止起行之有效的軍隊來遏制秦國的發展,大秦統一六國,只是時間問題了。

這個時候的趙國,基本上也只剩一口氣吊著。

被臨時換下的廉頗沒有因為趙悼襄王的上台而迎來事業第二春,反而再度被冷落,削官貶職,連將軍也做不成了。

事業無望,廉頗最終選擇了投奔魏國。

老實說,廉頗的這個選擇,實在是有點不盡如人意。

趙國也許對人才並不重用,但論起最不重用人才的國家,還得說是魏國。

魏國,堪稱人才絕緣機。

全天下的人才當年都往魏國跑,結果又都很快被魏國趕了出來。

你比如,搞變法的商鞅,是魏國攆走的。

遊說各國的張儀,是魏國攆走的。

頂級謀略家范雎,是魏國攆走的。

鬼才吳起,是魏國攆走的,剩下如孫臏,樂毅之流,都是魏國攆走的。

魏國很難辨明人才,何況這個時候的廉頗,已經有點老態龍鍾了。

(廉頗 形象)

老將軍啊老將軍,你老了,恐怕是,不中用了。

歲數一大,自然聲望就會跟著下降,所以在魏國,廉頗也沒有受到很好的待遇,混得不聲不響。

廉頗曾經說「我思用趙人」,意思是,他屬於是被排擠出趙國的,他自己也沒有辦法,所以此刻雖然身在別國,但一直還想要為趙國效力。

恰好,這個時候的趙國,已經開始逐步被秦軍合圍,情勢緊急,趙國沒轍,於是只好派出使者前往魏國,想要請回廉頗。

姜,那還是老的辣,咱趙國,沒您廉頗,那還真就不太靈。

使者到了魏國,見到廉頗之後,廉頗為了表示自己雖然年老,但是體力仍然充沛,仍能統軍作戰,還專門當著使者的面吃了一斗米,十斤肉。

您看,我現在吃嘛嘛香,年輕人都未必幹得過我。

趙國要請廉頗回國的消息很快被秦國所悉知,秦國一聽壞了菜了,真要讓廉頗回趙國,他再堅壁清野,堅守不出,到時候又會造成相持不下,拿不下趙國的局面,那可就真芭比Q了。

於是,秦軍又找到了郭開,對郭開重金賄賂,讓郭開想想辦法,出出主意。

郭開,這是個老六,他立刻找到趙國出使魏國的使者,同樣是重金賄賂,結果這位使者回趙之後睜眼說瞎話,對趙悼襄王是這樣稟報的:


《史記》: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

臣到魏國見到了廉頗將軍,他雖然已經年邁,但是飯量很好,只是吃完飯後跟我閑聊的間隙老是跑去如廁,一眨眼的功夫就拉了三次屎。

趙悼襄王一聽,這廉頗的確是老了,消化系統都出問題了,這傢伙這要是讓他上了戰場,緊要關頭他再憋不住可怎麼辦?

於是,在郭開的干預之下,趙國終究還是棄用了廉頗。

(李牧 形象)

不過,即便沒有廉頗坐鎮,趙國還有一張底牌,那就是李牧。

由於李牧這位仁兄在此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都在趙國北部防禦匈奴,所以知名度很低。

不過雖然知名度低,但李牧的水平不是蓋的,只比廉頗強,不比白起弱。

此時,趙悼襄王已死,趙王遷即位。

這個時候的趙國,還有半口氣,國土盡失,只剩下都城邯鄲。

同為名將,李牧和前同僚廉頗,還是有一點心意相通的。

他知道,秦軍來勢洶洶,如果出兵,搞正面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自取滅亡,如要保全邯鄲城,唯有固守。

於是,李牧和廉頗一樣,照舊選擇了堅守不戰,打算搞持久戰,消耗秦軍。

圍攻邯鄲的秦軍將領,是王翦。

從當年的廉頗白起,到如今的李牧王翦,戰國四大名將,到如今算是湊齊了。

王翦也是名將,他和老同事白起當然也十分有默契,當年白起靠反間計拿下了廉頗,那我王翦同樣可以用反間計拿下李牧。

於是,王翦再一次地找到了郭開。

(王翦 形象)

郭開郭開,見錢眼開。

收了王翦重金的郭開果然十分靠譜,他立刻向趙王遷進諫,污衊李牧有二心,結果,趙王遷誤信讒言,很快捕殺了李牧。

唐朝有個叫做周曇的詩人,曾經寫過一首詩,是這樣的:


秦襲邯鄲歲月深,何人沾贈郭開金。

廉頗還國李牧在,安得趙王為爾擒。

當年大秦攻佔邯鄲,覆滅趙國的歲月已經過去,但我仍然記得,奸佞之徒郭開收了秦人的好處,由此禍亂趙國。

如果當時廉頗和李牧兩員大將能鎮守趙國,趙王哪裡會落得國破人亡的下場?

沒有郭開,白起拿不下廉頗的四十萬大軍,那就很難打贏長平之戰。

沒有郭開,王翦搞不定李牧的堅守之策,大秦一統天下的道路還不知道要耽擱多久。

戰國四大名將之間從來沒有誰殺死過誰,誰打敗過誰的戰績,這可倒好,區區一個佞臣,奸臣郭開,竟然就以這種滑稽而荒誕的方式,幹掉了倆。

史書上沒有記載郭開的後事,作者查了很久的資料,只在明人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中找到了這麼一個十分魔幻的結局:


請休假回趙,搬取家財,秦王笑而許之,既到邯鄲,發窖取金,載以數車,中途為盜所殺,取金而去。

秦滅趙後,功成名就的郭開跟隨秦軍到了咸陽,打算在咸陽安家,於是又驅車回邯鄲收拾金銀細軟,結果在返程路上被盜賊所截殺。

這當然只是歷史小說,絕非正史,但作者以為,如郭開之流,恐怕也難有什麼好下場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其實挺有趣 的精彩文章:

嘉慶:比康熙仁慈,比雍正勤勉,比乾隆節約,為啥成了個失敗者?
亂世你郭哥,人狠話還多,脾氣實在大,心胸不太闊,最後翻了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