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朝鮮一場農民起義,本是「驅倭逐洋」,卻點燃中日間的國運之戰

朝鮮一場農民起義,本是「驅倭逐洋」,卻點燃中日間的國運之戰

#頭條創作挑戰賽#

對於「東學黨」這一名詞,今天絕大多數國人都不會感到陌生。1894年,正是因為東學黨起義的爆發,最終引發了甲午中日戰爭,並由此對我國歷史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然而,在一般的歷史敘述中,每當談及甲午戰爭,東學黨起義這一重要的戰爭發端事件卻僅僅被略微提及便一筆帶過。甚至在一些專門研究甲午戰爭的文史著作中,對這一事件也只是三言兩語講個大概即止,讓人無法了解其來龍去脈究竟如何。

那麼,這個引發我國近代史上空前民族危機的東學黨起義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其所標榜的「東學」又是什麼呢?

上圖_ 甲午中日戰爭

  • 「東學道」的誕生

既然提起東學黨,那就不得不說其「母體」東學道。東學道本是朝鮮王國的一種民間宗教,由慶尚道慶州人崔濟愚於1860年創立。當時的朝鮮,國內政局黑暗、民生困頓,又遭西方列強覬覦,大批殖民者打著所謂「傳教佈道」的幌子,借口在半島傳教而行刺探行間之事,並收買眾多流氓、地痞和不法之徒為「帶路黨」,深入半島腹地收集情報。這些朝奸以西洋教士和教會為靠山,欺壓良善、為非作歹,導致半島的民教矛盾日趨尖銳,由此引發了朝鮮嚴重的民族危機。

在此背景下,半島的一些有識之士開始嘗試以本土信仰對抗以洋教為核心的西學,東學道便在此背景下誕生。所謂「東學」,即「東方之學」。1860年5月,崔濟愚結合儒、釋、道三家教義,以誠、信、敬三字為要,創立「東學道」,自稱代天造化濟民、抵制西教、維護正義。由於東學道教義簡明,又非常切合當時半島底層民眾的願望,故而發展迅速,短短兩年便信眾逾萬,遍布慶尚、全羅二道。

俗話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東學道這樣一種民間信仰的壯大,勢必會使半島統治階級感到恐慌。於是,朝鮮官方對東學道進行了嚴厲打壓。1864年4月,慶尚道觀察使徐憲淳誘捕崔濟愚,並以「蠱惑百姓」之罪將之處斬,道徒也多被發配遠地,東學道遭遇了一次沉重打擊。

上圖_ 朝鮮天道教第一任教主崔濟愚朝鮮李朝末期哲學家,朝鮮天道教第一任教主,東學創始人

  • 春風吹又生

不過,崔濟愚的死並沒有使東學道消亡。在幸免於難的道徒的擁戴下,崔濟愚的入室弟子崔時亨接過老師的衣缽,成為第二代道主。在崔時亨等人嘔心瀝血、宵衣旰食的奔波與運作下,到1880年,東學道已在半島南部四道呈星火燎原之勢,各道、郡、縣都建立了較為嚴密和完備的組織體系。

隨著1876年日本強迫朝鮮簽訂《江華條約》,朝鮮的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東學道由此號召廣大民眾「驅倭逐洋」,以挽救危亡,並呼籲政府「厲行改革」,以增強國力、誓爭主權,得到了半島廣大農民、手工業者、破產商人的響應。

上圖_ 《江華條約》簽字現場

1893年1月,崔時亨組織數萬道徒於忠清道報恩縣發起請願,陳述東學道秉中持正、普度眾生的教義,呼籲當局對前道主崔濟愚之冤予以平反,並停止迫害道徒,共遏西學。3月,以崔時亨的門人朴光浩為首的40名道徒於景福宮光化門前伏闕上疏,懇請國王「同力誓死,欲掃破倭洋,而效大報之義……募選有忠有義之士,同遂輔國之願」(《六十年來中國與日本》第2卷)。

由此可見,至少到1893年,東學道的宗旨是對抗以洋教為主要內容的「西學」,並逐步發展到逐滅洋人、捍衛民族獨立與自由。其雖與中國近代諸如義和團等組織的反洋鬥爭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帶有籠統排外的傾向,但其本意確實是為了挽救朝鮮危亡,是具有反帝性質的運動,並不具備反對朝鮮王國封建統治的鬥爭內容。因此,部分文史著作認為東學道具有鮮明的「反帝反封建」色彩,是不對頭的。

上圖_ 朝鮮王朝(1392年—1910年),又稱李氏朝鮮,簡稱李朝

  • 揭竿而起

然而,東學道徒的和平鬥爭並沒有取得成效。李氏王朝視其為洪水猛獸,對其繼續採取高壓態勢,最終激起了東學黨起義。

1894年2月,全羅道古阜郡的東學道徒和農民因不滿郡守趙秉甲強征雜稅並逮捕請願的道徒,遂於當月15日在全琫準的率領下驅逐趙秉甲,並開倉濟民,宣布起義。起義軍雖然只有鐮刀、鐵鍬等簡陋武器,但卻得到了廣大底層百姓的支持,因而迅速發展壯大。

全琫准實時提出「不殺人,不傷物;忠孝雙全,濟世安民;逐滅倭夷,澄清聖道,驅兵入京,盡滅權貴」(《1893—1895年朝鮮農民起義》)的行動綱領,儘管仍未把鬥爭矛頭指向腐朽的李氏王族(甚至起義軍在告示中還明確表示「我聖上仁孝慈愛」),而以「逐滅倭夷」為核心,但卻提出「盡滅權貴」的主張,這無疑表明全琫准領導的起義已經較崔時亨的請願有了一定的反封建進步性。

上圖_ 崔時亨(1827年—1898年),朝鮮近代民間宗教東學道第二世教祖

由於起義軍軍紀嚴明,與民秋毫無犯,甚得民心,加之半島境內的東學道徒趁機相為呼應,引導廣大百姓雲集影從,故而起義軍在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內便控制了半島南部的全羅、忠清、慶尚三道,建立了自己的執政機構「執綱所」。至此,起義達到頂峰。

但到這時,東學道道主崔時亨因堅持和平鬥爭路線,故未響應起義。受其影響,道內信眾也分化為支持起義和反對起義兩派。故而全琫准等起義領導人雖是東學道眾,卻無法代表整個東學道,所以其及孫和中、金開男等起義軍骨幹便被稱為「東學黨」,以示和「東學道」的區別。

上圖_ 李熙(1852年—1919年),即朝鮮高宗

  • 餘音未息

由於朝鮮政府軍在圍剿東學黨起義軍的過程中屢戰屢敗,朝鮮高層便有了請求宗主國大清幫忙平定內亂的想法。1894年6月,經過激烈爭論,朝鮮國王李熙終於下定決心,由內務府參議成歧運照會清政府,請求清朝出兵。10日,第一批援朝清軍在太原鎮總兵聶士成的率領下登陸牙山,同時北洋水師亦出動濟遠、平遠、超勇三艦巡防仁川,以護航陸軍運兵船。

隨著清軍到來,感覺底氣足了的李熙亦派兩湖(指全羅、慶尚兩道)招討使洪啟薰率大軍南下。全琫准見清、朝兩軍大舉壓來,深感難以抗衡,故主動退出全羅道首府全州,以示議和之意。聶士成見狀,便遣人招撫起義軍,曉以大義,令其自散,「能悔罪投誠,洗心革面,均予免殺」(《東征日記》)。

不久後,李熙派嚴世永為招撫大使,與起義軍議和。這時,日本借口中日《天津專條》,以保護在朝日僑為由亦出兵半島。全琫准得知後,感到事態不妙,便在嚴世永允諾嚴懲趙秉甲等貪官污吏、停止迫害東學道眾、不追究起義者及支持起義者責任後,與其簽訂《全州和約》。

7月5日,聶士成與新任全羅道觀察使金鶴鎮入全州,諭慰百姓、招撫流民。全琫准率起義軍退至南原、淳昌一帶休整,以待李氏朝廷派來的接洽官商議義軍整編事宜。

上圖_ 豐島海戰,亦稱牙山海戰

然而,7月25日,隨著日軍挑起豐島海戰,甲午戰爭爆發。由於戰火阻隔,李熙派出的接洽官未能與義軍聯繫上。

9月21日,隨著駐朝清軍被日軍全數逐出半島,為鞏固佔領區,日軍開始重兵圍剿被其視為心腹大患的起義軍。全琫准等人堅持戰鬥至11月,因補給缺乏,在寒冷天氣與日軍進攻的雙重打擊下,起義軍損失慘重。

12月9日,因叛徒出賣,全琫准被日軍俘獲,後遭處斬。日軍對起義軍官兵及家屬進行了血腥屠殺,死亡者多達三十餘萬。連一貫主張和平運動的東學道道主崔時亨也未能倖免,其在1898年7月被日軍處以絞刑。至此,轟轟烈烈的東學黨起義被日軍完全鎮壓下去。

上圖_ 全琫准(1854年—1895年),朝鮮王朝後期農民起義的領袖

東學黨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它舉起的反帝反日大旗仍舊在近代亞洲民族解放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值得一提的是,崔時亨死後,其弟子孫秉熙接過衣缽,繼續從事反日鬥爭。為避免樹大招風,孫秉熙和倖存的東學餘眾將道名改為天道教以掩人耳目。他們逐漸接受了一些西方先進思想,提出了改革內政、實現工業化、選拔人才等主張。

日佔時期,孫秉熙率天道教組織了著名的「三一運動」,掀開了又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這也算得上是東學黨起義最後的餘音。

作者:林森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王芸生 《六十年來中國與日本》

[2]戚其章 《甲午戰爭史》

[3](日)橋本海關 《清日戰爭實記》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學堂 的精彩文章:

參戰兵力超百萬,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的規模,為何超越淮海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