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安徽和江蘇原本屬同一個省,為何在清朝被拆分?

安徽和江蘇原本屬同一個省,為何在清朝被拆分?

作者:季風

拋開靠海這一要素,安徽和江蘇如同雙胞胎一樣,被淮河和長江分為淮北、江淮之間、江南三個不同的地理單元。這似乎並不奇怪,因為他們之前是一個省:在明代是南直隸,清初則稱為江南省。


直到康熙年間,清政府出於種種目的,才把江南省一分為二,分立江左、江右兩個布政司,成為安徽、江蘇兩省的源頭。有趣的是,分治之後江左布政司(安徽前身)長期在江寧(今江蘇南京)辦公,而江右布政司則駐紮蘇州。直到乾隆年間,江左布政司遷至安慶,江右布政司移至江寧,江南才正式從歷史上消失。


曾經的江南省,不僅包括現在的安徽、江蘇兩省,還有現屬江西的婺源、上海等地。但江南省為什麼不按照河流東西走向劃分成幾個省,這就很有講究了。


首先,不按山川地域劃分省界這一原則,實際上在元朝設立行省時就已經考慮到的內容,目的就是為了防止行省形成割據勢力。這從現在各省的行政分界線中就可以看出一二。


比如,與四川關係密切、風俗接近的漢中被劃給了陝西,這就等於拔除了巴蜀的第一道防線。同樣,作為東部重鎮的徐州,元代屬於河南江北行省,現屬於江蘇。而對於防守徐州十分重要的臨沂、台兒庄等地則屬於中書省直轄,現在是山東的地盤。還有對於江漢平原十分重要的南陽,被劃給河南,從而使南陽盆地的北大門從此洞開。


南陽的地理位置

明朝廢除行省,卻沿用了這一原則,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江南省的前身南直隸。眾所周知,明初建國的時候定都於南京,稱應天府。到了永樂年間,首都遷到北京,但南京依然作為陪都存在,保留了六部等一整套的中央政治體系。所以南京的地位依然不可小視。南直隸的設置實際上充分考慮防守南京的需要。


除了南宋這個相對孱弱的政權外,歷代只要形成南北分裂對峙的局面,南京都是南方政權都城的首選。所以南北相爭,圍繞南京形成了三條極為標準的進軍路線。其中對南京構成直接威脅的就是中線與東線。


南京的地理位置

中線,從中原腹地的河南出發,突破襄樊防線,取江漢平原,然後沿長江順流而下。西晉王睿樓船破吳,走的就是這條線。但這條線有幾個難以突破的關鍵節點。一個是安徽曾經的省會安慶,它扼守通往下游的要道,地位十分重要。清代,太平天國運動期間,曾國藩的湘軍就曾和太平軍在安慶周邊拉鋸長達兩年之久。而安慶的失守也意味著天京(南京)的門戶洞開。


接下來重要的節點就是采石磯,這也是防守南京的最後一處險要關隘了。當年海陵王南征就是在采石磯慘敗,成就了虞允文的千古英名。而朱元璋正是在采石磯渡江成功,打開通向集慶(元代南京的稱謂)的大門,最終成就大明二百多年的豐功偉業。


這兩處如果守不住,南京就要直接面對南下大軍的刀鋒了。


開平王常遇春,當年他就是靠著突破采石磯的功勞開啟扶搖之路的

與中線的一種選擇不同,東線有三條附屬支線可供選擇。而這三條支線都圍繞著一個城市、一條河流展開的。這個城市就是徐州,河流則是曾經水患不斷的淮河。


北方南下的軍隊突破徐州外圍後,拿下徐州就可以按照下面三條路線展開。往西,渡淮河取壽春(今壽縣)、合肥,進入巢湖,獲得水軍訓練基地。之後與中路會合,直逼採石。中路取宿縣(今宿州)一路南下,直逼南京的的北大門浦口。不過這一路也有一個障礙,那就是滁州,「環滁皆山也」可不是一句虛話。


現在的徐州。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徐州是南京的北大門,也是淮海戰役的風暴中心。當時有「鐵打的徐州,紙糊的南京」一說

東路形成的時間較晚,要到元代大運河裁彎取直後才最終形成。那就是從徐州沿大運河一路南下,取揚州從下游威脅南京。元末最後的名臣脫脫就曾率百萬大軍沿這條路線南下鎮壓起義軍,卻在張士誠堅守的高郵城下折戟沉沙。元廷喪失了最後一支可以依賴的中央武裝,只能在察罕帖木兒等軍閥的支持下苟延殘喘,直至被驅逐回草原。


清代大運河作為南糧北運的關鍵所在,倍受重視,蘇北一系列城市因此受益匪淺。這條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充分大運河作為交通大動脈的作用,從京師(北京)調集兵馬,解決運輸難題。還是在太平天國時期,清軍在揚州設立江北大營就是充分利用了這條線路。


淮河

不過這三條路都受限於淮河。淮河雖是古代四大名水之一,但支流有限,中下游有大片的平原存在,十分有利於兵力和物資的集結與展開。這與長江南岸被大大小小的支流割裂的地形完全不同,有利於南方政權的防守。所以有一種說法:守江必守淮。


所以當清代拆分江南省的時候,這些因素必須考慮到位。如果沿長江、淮河分割兩省的話,對原先防禦南京的設置削弱有限。倒不如不考慮風土人情,由南而北分割,把南京的屏障抹除殆盡,只留下便於控制的蘇北大運河一線。


這種布置方式還有一個妙處,那就是把長江以北到黃淮分水嶺廣袤的地區人為分割,使其難以形成合力。這裡現在看來十分不起眼,但卻是古代王朝不穩定因素的核心所在。


尤其是蘇北和皖北,氣候物產、風土人情都十分接近。早在先秦時期就處在幾個諸侯勢力的交界處,成為吳越文化、齊魯文化、中原文化、江漢文化相互交融的地方,是典型的三不管地區,故而民風彪悍。尤其是黃河奪淮之後,這裡的自然環境惡化,進一步強化了本就強悍的民風。


從秦統一天下開始,每逢亂世,這裡都會成為風暴眼。秦末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隋末杜伏威統領的百萬江淮起義軍、唐末以幾千徐州戍卒為核心最終形成數十萬人的龐勛兵變,以及拉開大元覆滅序幕的潁州紅巾軍起義都是來自於這片土地。


陳勝吳廣起義

這片土地上民眾反抗暴政的戰鬥性從未削弱,即便是號稱多慷慨激昂之士的燕趙大地也自愧不如。畢竟來源於燕趙大地的大規模義軍只有新莽時期的銅馬軍和隋末竇建德義軍稱得上大規模。


更要命的是中國歷史上唯二成就一統天下的基層政治集團——劉邦的豐沛集團和朱元璋的淮西集團都來自這片土地。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實現聯合,萬一遇到什麼天災人禍,就該統治者頭疼了。


開創漢朝和明朝的兩位英傑——劉邦、朱元璋,他們有很多相似之處,而且他們算得上同鄉。因為朱元璋直到祖父那一代才遷到鳳陽,直到現在蘇北還有明祖陵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太平天國期間僅長江以北的安徽境內就形成了三支強大的軍事力量。尤其是以皖北雉河集為中心崛起的捻軍,一度成為太平軍後清廷最為難纏的對手。如果再有蘇北尤其是徐州一帶的民眾加入,清政府面對的問題只會更加嚴重。


而不沿著長江淮河劃分,這些問題就都不存在了。反而因為省內南北差異過於明顯,安徽、江蘇兩省內部難以形成合力。尤其是江蘇,直到現在都不太接受南京的指揮,徽京、散裝江蘇這樣的趣稱就是最好的寫照。


南京夫子廟夜景

當然這些只是從軍事和政治角度上來考量,還有一個問題不得不考慮。那就是江南省巨大的體量!江南省區域過於廣大:「江南,府一十四、州一十七,縣九十六,鹽運司一」,「東抵海,東南抵大海,南抵浙江界,西南抵江西界,西抵湖廣界,西北抵河南界,北抵山東界,東北抵山東界」。


面積廣大的同時,耕地數量和田賦規模更是遠超全國其他省份。當時的全國耕地為五百四十九萬三干五百七十六頃四十畝三分七厘零(很佩服當時的統計人員),江南一省的耕地為九十五萬三干四百四十五頃一十三畝五厘四毫零,佔全國的六分之一強!耕地多,自然賦稅的比例也很大!更可怕的是在科場上,來自江南的學子佔到一半。明清時期半數以上官員都有過在夫子廟江南貢院苦熬的經歷。


江南貢院,現在的南京夫子廟,明清兩代很多名人文豪都曾在其中的監舍度過難以描述的日子

這麼一塊寶地在清初讓統治者頭疼不已。不管是被明朝殘餘勢力掌控,還是被清廷內部某位實力派人物控制,都足以讓最高層寢食難安。清末,當曾國藩的湘軍基本控制了安徽、江蘇兩省(原江南省)最精華的部分,就有湘軍將領勸進曾國藩的暗地操作。如果老曾當時沒有把持住,歷史將會徹底改寫。


曾國藩

清朝滅亡後,鑒於歷史的慣性和其他因素的考慮,這種分割就一直延續了下來。那個富甲華夏、人傑地靈的江南省也就永遠停留在史冊上,再也沒有恢復的可能性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熱軍事史 的精彩文章:

強-5退役後,為什麼中國就不研發攻擊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