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死亡凝視:蛾子翅膀上的偽裝眼點如何讓它們逃脫天敵追捕

死亡凝視:蛾子翅膀上的偽裝眼點如何讓它們逃脫天敵追捕

漢娜-羅蘭博士和約翰-斯凱爾霍恩博士解釋了飛蛾翅膀上的這些防禦性圖案是如何說服鳥類攻擊這些昆蟲是不值得冒險的。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印象,即肖像畫中的某人一直盯著你看?蒙娜麗莎效應是為了紀念達芬奇那幅著名的神秘的傑作而給這種光學幻覺起的名字。

無論觀眾站在哪裡,站在畫面的左邊、右邊,還是站在畫面的前面,當畫家在畫中人的眼睛時,眼睛的接觸都會得到保證,瞳孔完全居中。大自然似乎也有同樣的想法。然而,在動物界,這可能是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

許多魚、蝴蝶、飛蛾、螳螂和甲蟲的身體上有成對的圓形標記,看起來像眼睛。眼點可以轉移捕食者的注意力,使其遠離目標的重要身體部位(獵物被咬傷後,其尾部比頭部更容易存活)。此外,長得像眼睛的花紋具有恐嚇和阻止捕食者行動的力量。

一種理論認為,捕食者會將獵物眼睛(或者偽裝的眼睛)的所在點(眼點)與自己的眼睛混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看起來直勾勾盯著它們的眼點將是最讓他們害怕的,就像那些眼睛似乎跟著你在房間里走的肖像畫一樣,無論捕食者處於什麼有利位置,似乎一雙眼睛都會與他們保持眼神交流。如果這兩個點被移到單側:無論是左邊或右邊,它們只會保護受害者不受從那個方向接近的捕食者的傷害。

另一種解釋是,眼點與真實的獵物眼睛無關,捕食者可能被嚇跑,不是因為眼點看起來像眼睛,而只是因為它們是突出的圖案。在動物界有許多明顯的顏色和圖案對捕食者來說是令他們厭惡的,但看起來卻不像眼睛--例如瓢蟲的紅色和黑色圖案。人類可能認為眼點看起來像眼睛,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捕食者也這樣認為。它們可能只是看到了"可怕的"明顯的標記。

創造死亡凝視

通過讓人工飛蛾與新孵化的家養雛鳥對視,研究人員測試了朝前的眼點似乎是在凝視捕食者的想法。通過在黃粉蟲--一種小雞最喜歡的食物上釘上紙質三角形來製造飛蛾。三角形紙片上印有三種配置之一的眼孔:完全同心的圓圈或中心圓圈向右或向左偏移。所有的獵物都被設計成對捕食者來說同樣顯眼。對於捕食者而言,這些獵物似乎是直接注視著前方或一側的,那麼凝視的方向會影響雛鳥的攻擊動機嗎?

接下來,研究人員建造了三條微型貓道(嗯,實際上是雞道)來引導雛鳥走向飛蛾。一條直接通向獵物,另外兩條引導雛鳥從左邊或右邊接近飛蛾。我們對雛鳥從三個方向接近和攻擊每種飛蛾的時間進行了計時。

當飛蛾的眼點移向左邊時,雛鳥從左邊接近的速度很慢,而當飛蛾的眼點移向右邊時,雛鳥從右邊接近的速度很慢。然而,當雛鳥從相反的方向接近這些飛蛾時,它們迅速接近飛蛾並吃掉黃粉蟲,結果顯示雛鳥從所有三個方向接近有同心圓眼點的飛蛾的速度都很慢。

研究結論與以下觀點一致:雛鳥將人工偽造的眼點視為眼睛,當眼點看起來像在注視捕食者時,它是最有效的。呈同心圓的眼點似乎從更大的範圍內盯著捕食者,就像從你站在哪裡都能保持目光接觸的肖像,這也可能解釋了為什麼眼點偽裝在自然界如此普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nBeta 的精彩文章:

Edge瀏覽器即將迎來類似Microsoft Photos的圖像編輯功能
為何軍事人工智慧初創公司近年來備受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