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萬曆抗倭援朝之戰,到底該不該打?這一仗打出了三百年的和平

萬曆抗倭援朝之戰,到底該不該打?這一仗打出了三百年的和平

#頭條創作挑戰賽#

發生於明萬曆二十年至二十六年(1592年至1598年)的萬曆抗倭援朝之戰,是一場對中、日、朝三國歷史進程有著深遠影響的戰爭。

在豐臣秀吉聚日本戰國時代精銳軍力入侵半島、李氏朝鮮「八道盡失」(道為當時李氏朝鮮最高一級的行政區劃,類似我們熟知的省,李氏劃半島為慶尚、全羅、京畿、黃海、忠清、江原、咸鏡、平安共八道,故彼時常以「八道」代指半島)的情況下,大明毅然出兵援朝,經過近七年奮戰及外交鬥爭後,終將日軍盡數驅逐,助李氏復國。

此役不僅粉碎了日本的侵略野心,更保障了明遼東地區的邊境安全。

上圖_ 東國輿地圖 李氏朝鮮八道圖

然而一直以來,人們對於大明究竟是否應當參與這場戰爭總是爭議不斷,甚至出現了不少否定抗倭援朝必要性及其積極意義的聲音。

例如《明史?朝鮮傳》即認為:「自倭亂朝鮮七載,(明朝)喪師數十萬,糜餉數百萬,中朝與屬國迄無勝算,至關白(指豐臣秀吉)死而禍始息。」

而李氏朝鮮對此也有類似的觀點,認為「皇朝(指明朝)之速亡,未必不由於東征」(《朝鮮王朝實錄·肅宗實錄》卷18)。

二者皆將明朝之亡視為是援朝之役中損耗太大、傷筋動骨所致,由此認為這場戰爭完全是得不償失。

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萬曆抗倭援朝之役,真的不該打嗎?

上圖_ 萬曆朝鮮戰爭,攻城的明軍

  • 抗倭援朝,是保家衛國的正義之舉

明軍援朝,雖是因日軍入侵半島,但實際上半島不過是日軍的「開胃菜」,其最終目的乃是以半島為跳板征服大明。早在戰國混戰時期,織田信長就曾計劃在「成為六十六國絕對君主後,組成一支大艦隊,以武力征服中國」(<葡>弗洛伊斯《日本史》)。

對於這一點,明朝的士大夫也深有警覺,明末徐光啟就在《海防迂說》中指出:「信長為人雄傑……假之數年,必為我大患。」而豐臣秀吉在出兵朝鮮伊始,更是直言不諱地宣稱:「(明)四百餘州,可措顧而定矣。」(《舊記雜錄後編》)。

中日兩軍還未交手,甚至日軍連大明的邊界都沒望見,其統帥便狂言如此,足見其侵略明朝的野心是昭然若揭。

上圖_ 萬曆朝鮮戰爭時,朝鮮板屋船

因此,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從這個角度看,抗倭援朝與後來抗美援朝的使命有相當的一致性,那就是保家衛國,不使戰火燒到自己的國土上來。

尤其是我們必須看到,在日本已將侵略矛頭對準大明,且朝鮮國土盡喪的情況下,如果明朝不採取積極的軍事行動,那麼日軍一定會渡過鴨綠江深入遼東腹地,甚至在明軍集結起足夠力量實施反擊前威脅到京畿地區,結果孰難預料。果真那樣的話,不說明朝的歷史,恐怕東亞的歷史進程將完全是另一個樣子。

所以,正如著名歷史學家楊昭全先生在《中朝關係史論文集》中指出的:「明軍不出援,朝鮮將被倭軍全部侵佔,明朝國土也會被侵襲。鄰人失火,不相救助,當殃及自家時,則悔之晚矣!」

戰爭是殘酷的,尤其是反抗侵略的戰爭,必然會付出相當的代價。但因為害怕損失而放縱侵略,換來的必然是更大的損失。英法在二戰前夕採取「綏靖政策」縱容納粹侵略的教訓,難道還不深刻嗎?

上圖_ 萬曆朝鮮戰爭 日軍大舉登陸朝鮮南端釜山邊的海灘

  • 抗倭援朝,亦是扶危救難的仁義之舉

日軍侵朝,給半島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日軍所到之處,可謂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據朝鮮史籍記載,日軍「四山焚盡,寸草不遺」(《懲毖錄》),「前後所經之地,焚盪之酷、殺掠之慘,非他賊可比」(《亂中雜錄》)。

日軍在各地對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實施無差別的大屠殺,僅在羅州便殺6006人以割鼻請功(類似明軍以首級數計算軍功,日軍以首級不便攜帶,故代以割鼻數計算軍功)。

日人自己的記載對此也毫不避諱,如當時的隨軍僧醫慶念便記錄道「無論是田野、山裡還是城內,全都被燒光了,遍地屍首」「他們(指日軍)殺人奪物,其慘景不堪入目」(《朝鮮日日記》)。連自己人都覺得不堪入目,那該是怎樣一副慘景啊!

上圖_ 萬曆朝鮮戰爭時,明軍架火戰車

與日軍的暴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明軍不僅幫助朝鮮成功復國,更給予半島百姓以巨大的人文關懷,竭力施救。收復失地後,明軍即「自分所食軍糧賑給……而饑民相繼就食」(《李朝實錄》宣祖二十六年二月戊戌),使得這些在兵災之後倖存的朝鮮百姓得以活命。

而更可欽敬的是,明軍在朝鮮對明軍的後勤補給完全不上心,官兵「糧匱草無,甚為不敷」(《李朝實錄》宣祖二十六年一月癸亥),3萬餘馬匹倒斃達16000匹,以至碧蹄館大戰後李如松接連哀嘆「軍糧已盡,誠為悶迫」(《李朝實錄》宣祖二十六年三月戊寅)的情況下,仍想方設法救濟半島難民,為此不惜分出所剩無幾的口糧,真乃仁義之師!

上圖_ 1593年2月碧蹄館之戰

  • 抗倭援朝打出了近三百年的和平,意義不容抹殺

萬曆援朝之役不僅恢復了東亞地區的國際和平,更極大地削弱了日本的力量,使其不得不長時間收斂侵略他國的野心。下一次日本再度染指半島,就已是三百年後得甲午之役了。

對此,柯勝雨在其所著的《萬曆東征》中一針見血地指出:「朝鮮之役慘敗於明朝的記憶猶新,日本人長期深刻反省,再也不敢主動挑戰業已形成的東亞政治秩序,從而保證了東北亞三百年的和平穩定。」一仗能夠打出三百年的和平,這就是萬曆抗倭援朝之役最積極的歷史意義,無論對此役如何評價,這一點是絕對不能忽視的。

上圖_ 萬曆年間全國各地田賦分布比例圖

至於說抗倭援朝耗盡了明朝的元氣,導致明朝滅亡,此說值得推敲。首先,明軍在半島的陣亡人數,各類史料均有據可查,約為1.6萬左右,加上非戰鬥死亡,最多在2萬上下,絕非《明史》中所述的「喪師數十萬」。

援朝七年,明朝總共花去餉銀約800萬兩(《光海君日記》),年均不過百萬餘兩。而《明實錄》中記載明孝宗時期朝廷每年的收入,以弘治九年(1496年)為例(當年明廷歲入一共分為16種,分別是米、麥、絲、綿、絹、布、棉花、草料、戶口鈔、雜課鈔、鹽課、茶課、屯田、金銀、水銀、硃砂),合計達3460萬兩。

就算神宗朝經濟不景氣,再加上災荒等因素,抗倭援朝期間明廷歲入年均在2000萬兩上下當是無虞的。2000萬中支出百萬餘,真的使明朝經濟「傷筋動骨」了嗎?答案不言自明。

上圖_ 萬曆朝鮮戰爭(1592年至1598年發生在朝鮮半島的戰爭)

總之,明朝滅亡的原因是複雜的。我們不能否認抗倭援朝之役給明朝帶來的巨大消耗,以及其對遼東地區控制力的減弱,從而使建州部女真獲得了重要的發展窗口期,給明朝末年邊疆危機埋下了伏筆。

但是也要看到,從抗倭援朝結束到明朝滅亡,這中間還有半個世紀的時間。如果明廷在這個半個世紀里少一些黨同伐異、多一些勵精圖治,恐怕歷史也不會給女真什麼可乘之機。故而,將明亡的鍋全扣在援朝身上是不合適的。

抗倭援朝不僅捍衛了中朝兩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換取了兩國邊境的長期安寧,更留下了千古名言「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平倭詔》),彰顯了中華國威,這是無論如何都不能被否定的偉大的歷史功績。

作者:林森 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楊昭全 《中朝關係史論文集》

[2]朱爾旦 《萬曆朝鮮戰爭全史1592-1598》

[3]姜龍范、劉子敏 《明代中朝關係史》

[4]柯勝雨 《萬曆東征》

[5]梁曉天 《萬曆朝鮮戰爭》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學堂 的精彩文章:

威名赫赫的太史慈,在投降孫策後,怎麼突然就「銷聲匿跡」了
從血戰長城,到死守北平殉國,建國後毛主席給其家屬簽署烈士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