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建國之初,蘇聯對華經濟援助有多重要?16億大單,專家手把手教

建國之初,蘇聯對華經濟援助有多重要?16億大單,專家手把手教

#頭條創作挑戰賽#

新中國成立之初,經濟凋敝、百廢待興。多年來戰亂留下的爛攤子還沒收拾乾淨,半島的戰火就因美國的介入而迅速燒至鴨綠江邊。在戰爭創傷尚未醫治、西方國家封鎖禁運、抗美援朝支出巨大的情況下,中國經濟的恢復不可避免地要依靠當時東方陣營、尤其是陣營龍頭——蘇聯的鼎力相助。

上圖_ 蘇聯在志願軍入朝參戰後,在我國東北地區迅速組建了第64殲擊航空軍

而事實上,蘇聯的確對於當時中國經濟的恢復與發展給予了巨大的支持與幫助。但由於受到後來中蘇交惡及反修浪潮的影響,國人在談及那段歷史時總是缺乏一個清晰的認識,相關介紹也大多集中在蘇聯對於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的支援,而對於中國國內經濟的援助則講述較少。

為使大家對建國伊始的蘇援情況有一個相對系統的了解(本文所述建國之初的時間跨度為1949—1954年),本文結合目前公開史料及相關文獻做簡要介紹,以饗讀者,如有掛一漏萬之處還望批評指正。

上圖_ 蘇聯援華專家

  • 16億盧布的「大單」,經濟復甦的物質保證

面對新中國財政拮据、而經濟建設又急需立即開動的情況,蘇聯通過與華進出口貿易,向中國出口了大量在當時極為寶貴的工業原材料和設備。

1950年至1952年,蘇聯累計向中國出口了94.3萬噸鋼材(相當於同時期中國鋼產量的40%)、150萬噸成品油,以及價值1.263億盧布的機器、設備、設施和配套材料,這對於新中國迅速建立起一系列標準化的工廠、替換落後且雜亂的舊式工廠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根據《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相關規定,蘇聯從1950年4月起,開始分批向中方移交蘇聯在華企業和設備。在朝鮮戰爭爆發前,蘇聯即將蘇方在大連代管或租用的財產、蘇軍在東北沒收的原日偽資產和蘇軍駐軍駐地等中方交還。到1952年共計無償移交給中國47座廠房、11座電影院、33座倉庫、188處宅基地。在移交前,蘇聯還有計劃地對一些工廠設施進行改建或擴建,以滿足未來中國工業發展的需要,其中僅大連修造廠的產能較1946年便提高了36倍之多!

上圖_ 為期30年的《中蘇友好互助同盟條約》

鑒於新中國因援朝導致財政支出激增、對內投資相對不足的情況,中蘇雙方經協商,達成了由蘇方企業出資在中國創辦石油、有色金屬、航空和造船四個合營公司的協議,這是新中國利用外資促進經濟發展的最初嘗試。

1951年,蘇聯累計在華投資約1.336億盧布,到1953年便增長至6.4億盧布。為促進在華蘇資企業的建設與發展,蘇聯在1950年至1954年先後六次向中國低價出售或無償贈送了價值4.96億盧布的技術、儀器、毛坯件、工業半成品及配套設備,大大推動了新中國相關產業的發展。

據統計,截至1954年,蘇聯直接投資或累計向中國輸入的各類援助物資與設備(含配套的相關附屬物品)總價值達到15.975億盧布。這筆近16億盧布的「大單」,對當時囊中羞澀的新中國來說無異於「雪中送炭」。它既是新中國經濟恢復不可缺少的硬體基礎,更為「一五計劃」的實施提供了堅實的物質保證。

上圖_ 蘇聯運送援華物資

  • 「156」工程,奠定新中國國家工業化的基礎

建國初期,中蘇合作較為被大家熟知的便是所謂的「156」工程,這也是建國初期蘇聯援華的重點及新中國經濟建設的核心。1950年,根據中蘇協議,「156」工程的第一批50項工程全面上馬。後來因情況變化,撤銷1個、合併2個,實際開建47個。儘管其中很多項目至蘇聯撤走專家前仍未達完全建成,但到1954年,已經有36個項目進入了全面生產或運轉階段,其中22個更是可以進行滿負荷生產或運轉。

在1953年5月的報告中提到:「國內的煤炭、鋼鐵、電力和石油等主要工業產能已達到建國時的兩倍,預計到1959年達到蘇聯一五計劃的水平,接近或超過日本1937年的水平。」(《1953-195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檔案資料選編?固定資產投資和建築業卷》)

上圖_ 當時提倡向蘇聯學習的海報

此外,在援華過程中,蘇方還會儘可能滿足中方一些臨時增加的項目。鑒於朝鮮戰場上美軍巨大的空中優勢給志願軍造成的嚴重傷亡,1951年1月,中方緊急照會蘇方,請求在東北建立飛機維修保養及航空發動機組裝和維修保養的工廠,並逐漸過渡到生產飛機及航空發動機。僅僅三個小時後,中方的請求便得到允准。蘇方迅速在當年內援助中國建成了可年均大修600架飛機、3000台航空發動機的工廠,當年即完成大修飛機300架、航空發動機1500台,新中國航空工業的基礎就此奠定。

實事求是地講,「156」工程中的很多項目技術水平並不算高,而且因為項目鋪開得過多、過大,導致出現了不少「爛尾」的情況(聯想到蘇聯在上世紀70年代時還有大量農產品因未及時收割、入庫而爛在地里,規劃及組織調度不佳似乎是蘇/俄的通病),但在當時這卻是我們所能得到的最好且最為完善的工業建設援助,它使中國僅用了短短十年就完成了工業經濟體系的初步建設,對於中國未來的發展影響深遠。

上圖_ 蘇聯援華專家在用餐

  • 無比珍貴的經驗,助力實現跨越式發展

蘇聯的援助不是無私無償的,但其中相當一部分援助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涉及援建工程或應中方特別要求而臨時添加的很多項目的科學資料及技術文件,蘇方沒有收取任何專利費用,大多數只象徵性收取了移交材料的運輸費和複印費。而即便是這些費用,也沒有硬性規定額度,更沒有催收。

鑒於當時中國的學術研究環境尚待復甦,多年戰亂又導致大量材料、書籍或丟失或被毀,1950年9月,蘇方責成蘇聯科學院圖書館對中方所缺項目進行審查,而後有針對性地向中國贈送經濟技術資料、文獻,工程建設與製造圖紙,以及相關書籍、報刊、雜誌等,並決定根據援華工程建設進度,視情每年多贈送25%。

上圖_ 與蘇聯專家交流學習的海報

到1953年,蘇聯贈送的相關資料總計達12842套(冊)。

1953年5月,中蘇又簽署協議,由蘇方無償向中方提供援華建設項目的相關文件資料。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些寶貴的、無法用具體價值衡量的資料的到來,使中國很快以蘇式標準建立起了在當時看來十分先進的經濟建設規範,實現了從技術規格、操作流程到審核驗收、市場准入等環節的全面制度化、系列化、規範化,同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能耗。

上圖_ 蘇聯援華專家臨別留念

此外,大量蘇聯專家的到來,更是將許多先進經驗毫無保留地將分享給了中方。

例如,中國曾被認為是貧油國。但蘇聯專家經過實地勘探,認為中國地下石油資源是豐富的,並傳授了先進的油田勘探法,使中國的石油產量在1952年超過了解放前最高量的19.66%。阜新發電廠在機組安裝過程中,採用了蘇聯專家提出的裝機方法與流程,結果工時節約達4/5,提前一個月竣工不說,還節省費用60億元(舊幣),技術水平也達到了蘇聯同期標準。

太原鋼鐵廠採用蘇聯專家提出的新式鍊鋼法,每爐冶煉時間由10小時42分縮短到4小時54分,效率提升了兩倍。

上圖_ 1952年6月16日,蘇聯專家普希金(右)在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小學旁聽五年制教學方法講課

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蘇聯專家還手把手為中國相關工廠、企業、部門、組織制定或改進了一整套管理、運行、培訓及檢驗規範,提出並推廣了明確生產責任制、建立經濟核算制度、制定安全生產標準等很多合理化建議,收到了良好效果。

很多專家還在工作中通過講解授課等方式為新中國培養了大批技術人才,僅1952年便在東北培訓2萬餘人,這些絕大多數都成為新中國經濟起飛的第一代「開路者」。

上圖_ 與蘇聯專家交流關於航空工業的畫面

歷史雄辯地證明,經過多年戰火的新中國在急需修復戰爭的創傷、恢復經濟、進行社會主義建設之時,得到了蘇聯的大力援助。儘管這種援助算不上無私,更非十全十美,但是我們不能忘記這種在國與國之間負責且真誠的幫助。客觀、認真地釐清建國初期蘇聯援華的事實,不僅有助於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那段歷史,對於今日中國的發展建設也具有相當的借鑒意義。

作者:林森 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當代中國的基本建設》彭敏主編

[2]《1953-195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檔案資料選編?固定資產投資和建築業卷》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檔案館編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學堂 的精彩文章:

沒發現文字,卻有二里頭遺址,司馬遷筆下的夏朝是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