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六萬魏軍為何拿不下蜀漢數千人馬?(興勢一戰最大的功臣是誰?)

六萬魏軍為何拿不下蜀漢數千人馬?(興勢一戰最大的功臣是誰?)

魏軍南下,蜀漢的反應是:諸將大驚。

畢竟十多年沒有經歷大戰,丞相培養的鐵軍似乎軍魂弱了不少,曾幾何時,蜀軍可是欲與魏軍決戰而不能啊。

聽聞魏國大軍已入駱谷,漢中諸將的意見都是執行丞相留下的預案,放棄在關隘禦敵,先把魏軍放進來打,憑藉樂、漢兩城的堅固城防與魏軍對峙,等魏軍糧盡,再匯合後方涪城的援軍進行反攻(今力不足以拒敵,聽當固守漢、樂二城,遇賊令入,比爾間,涪軍足得救關)

丞相當初為什麼建造漢、樂二城呢?

因為魏國想要伐蜀,共有五條路徑,從西向東分別是祁山道、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

蜀軍兵力有限,無法在每條通道都重兵防禦。

漢、樂二城本質上是一個屯兵大本營,蜀軍只要將漢中的主力兵團駐紮在兩城,當偵察兵發現魏軍南侵後,再調兵過去堵防,這樣既能減輕同時駐守各個要道的兵力,也不耽誤防守的效率。

漢城防的是就是祁山道、陳倉道、褒斜道來犯的魏軍。

樂城防的是儻駱道、子午道、還有從東三郡方向入侵的敵人。

王平提出了反對:不然,漢中去涪垂千里。賊若得關,便為禍也。

丞相的戰略是建立在蜀軍主力全部集結在漢中的基礎上,現在蔣琬已經將蜀軍主力南撤至涪城,離漢中有上千里,一旦把魏軍全部放進來,漢中兵少,守不住那麻煩就大了。蜀漢主力南撤的原因詳見這篇:諸葛亮走後,蜀漢為什麼十年沒有北伐?(五胡亂華的背鍋人是誰?)

王平提出了他的戰略:今宜先遣劉護軍、杜參軍據興勢,平為後拒;若賊分向黃金,平率千人下自臨之,比爾間,涪軍行至,此計之上也。

1、劉敏率軍去守據守儻駱道南口的險隘興勢。

2、王平自領一千餘人在洋縣(在興勢、赤坂兩關之間)的位置上做預備隊。儻駱道還有一條分支可以通向黃金關隘,王平駐紮這個點,既可以防備東面來敵,也能及時增援劉敏。

目的就是層層阻擊,為涪城的救兵來援爭取時間。

但眾將不同意王平的意見,兵力太懸殊了!

關鍵時刻,左護軍劉敏表態支持王平的看法(惟護軍劉敏與平意同,即便施行)

劉敏是荊州零陵郡人,弱冠時便與表兄蔣琬因才學而知名當時(劉備帶來的荊州派此時依然掌握了蜀漢的軍權)

劉敏一定程度可以代表蔣琬的意思,眾將這才平息爭論。

到了興勢後,劉敏讓人準備了很多旗幟,在山上插得漫山遍野都是,左右綿延100多里(蜀軍在漢中就二萬多人,還有各個要點需要拒守,王平只帶了一千人,劉敏估計帶數千人左右,只能採取虛張聲勢之策)

魏軍入駱谷後,沒有像曹真那樣遇到傾盆大雨(會大霖雨三十餘日,或棧道斷絕),詳見這篇:諸葛亮執政時期蜀軍第一次在正面戰場戰勝魏軍的幕後功臣是誰?

出谷後,魏軍開始攻打興勢,但是久經戰陣的涼州軍就是打不動劉敏的數千守軍。

兩點原因:

1、人心不齊

作戰主力雍州刺史郭淮出工不出力(淮度勢不利,輒拔軍出,故不大敗),依照魏國傳統,州都督多由州刺史晉陞而來,郭淮自曹丕時代便擔任雍州刺史,迄今已逾二十年,論功勞、資歷早該升任都督,卻被夏侯玄拿走了。

那還拚命幹啥呢?難不成給曹爽、夏侯玄作嫁衣?

之前郭淮配合司馬懿的時候可是另一個畫風:

郭淮在北原的營壘還沒築成,蜀軍果然強度渭河而來,郭淮驚險擊退漢軍。(宣王善之,淮遂屯北原。塹壘未成,蜀兵大至,淮逆擊之)

到了晚上,蜀軍果然由東線進攻陽遂。好在郭淮預判正確,再次頂住了蜀軍的進攻(其夜果攻陽遂,有備不得上)

大家可以猜猜,司馬懿有沒有暗中給郭淮、牛金等老部下下達一些指示?

2、後勤困難

曹爽嚴重低估了後勤保障的難度。

這次南征,曹爽命令內遷至關中的氐羌負責轉運糧草。但是儻駱道路況惡劣,氐羌們是怨聲載道(時,關中及氐、羌轉輸不能供,牛馬騾驢多死,民夷號泣道路。入谷行數百里,賊因山為固,兵不得進)

攻堅未勝後,魏軍內部爭吵不斷。

參軍楊偉苦勸:「現在撤軍還來得及,否則肯定會導致更大的失敗!」(爽參軍楊偉為爽陳形勢,宜急還,不然將敗)

李勝、鄧颺怒叱楊偉,堅持要把這場仗打完。

曹爽陷入兩難境地。

最終讓他下決心撤兵的是司馬懿的一封信。

司馬懿給夏侯玄寫信說到:當初曹操打漢中時就險些潰敗,如今地勢險要的興勢已被蜀軍佔據,如果全軍覆沒,你打算怎麼承擔戰敗的責任!(春秋責大德重,昔武皇帝再入漢中,幾至大敗,君所知也。今興平路勢至險,蜀已先據;若進不獲戰,退見徼絕,覆軍必矣。將何以任其責!)

玄懼,言於爽,引軍退。

司馬懿雖不在前線,但他仍然準確的預判了戰場的發展!

費禕已率數萬蜀軍急行軍趕到了漢中,先鋒軍甚至開始對魏軍展開夜襲,蜀將王林一度摸到了司馬昭的軍營,司馬昭按兵不動,王林見魏軍未亂,才退走(蜀將王林夜襲帝營,帝堅卧不動)

曹爽等引軍撤退,費禕在三嶺截其歸路,魏軍經過苦戰方才得以撤離,死傷甚多,所帶去轉運的牛馬也幾乎耗盡,魏軍積累的大批軍事物資消耗殆盡(費禕進兵據三嶺以截爽,爽爭嶮苦戰,僅乃得過。所發牛馬運轉者,死失略盡,羌、胡怨嘆,而關右悉虛耗矣)

興勢之戰以魏軍慘敗告終,曹爽聲望跌落低谷,郭淮卻因主張撤軍受到朝廷的嘉獎,獲賜假節鉞(淮因有準備,才未大敗。回軍後,朝廷仍命郭淮假節 淮度勢不利,輒拔軍出,故不大敗。還假淮節)

曹魏的權力角逐真的十分激烈啊!

蜀漢方面,提議戰線前移的王平無疑是首功,再結合之前戰敗張郃的表現,詳見這篇:第五次北伐下部:諸葛亮大敗司馬懿後為什麼主動撤軍?(張郃之死揭示了一條重要的職場生存原則)

三國後期的將領里,王平稱得上是名將!

當時鄧芝鎮守江州、馬忠鎮守南中,加上漢中的王平,分別為蜀漢守護北、東、南方向的門戶,而北大門無疑壓力最重,只有王平才能擔此重任(是時,鄧芝在東,馬忠在南,平在北境,咸著名跡)

興勢一戰讓曹魏不敢再生伐蜀之心,而聲望大跌的曹爽會怎麼扭轉局面,繼續壓制司馬懿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胖貓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曹丕手下最懂水戰的謀士是誰?曹丕最後一次伐吳卻無功而返的原因
面對豪門繼承這道大難題,一個錯誤的安排是如何摧毀袁氏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