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同樣是坑道作戰,志願軍能堅守,美軍被全殲,差距為何這麼大?

同樣是坑道作戰,志願軍能堅守,美軍被全殲,差距為何這麼大?

作者:冷寫

對於朝鮮戰爭,很多人有這樣的疑問,火力強大的美軍為什麼連小小的上甘嶺都打不下來?如果說運用坑道戰,幫助志願軍最終取得防守反擊的勝利。那麼同樣修築了坑道的美陸戰一師,在梅峴里東山、馬踏里西山的戰鬥中卻遭遇慘敗,在反覆爭奪中,志願軍甚至打出1:5的傷亡比。原因何在?



打贏了上甘嶺戰役

從1950年10月入朝到1951年6月之前,志願軍多以運動戰為主要作戰模式,臨時修建的野戰防禦工事,一般非常簡陋,無法抵抗美軍航彈和遠程重炮的轟炸。由於防禦力明顯落後,在大量殺傷敵人的同時,自身傷亡也不小。這期間,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共消滅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23.3萬人,自己卻也傷亡了18.9萬人,雙方作戰人員的損失比例為1.23:1,誰也沒佔到便宜。


朝戰美軍

1951年6月以來的夏季防禦作戰,重武器匱乏的志願軍在陣地戰的對壘中,堅守表面陣地的戰鬥人員犧牲巨大,防守極為被動。1951年秋季防禦作戰後,志願軍將領陳賡、王耀南等人詳細考察了朝鮮地形,認真總結了志願軍傷亡過大的經驗教訓後,志願軍司令部形成了統一的意見:志願軍全軍依託現有防禦陣地開始大規模修築坑道工事。


坑道一般修築在山坡的反斜面上。頂部厚度30米以上,坑道口山體厚度須達到10米以上,防止敵人爆破造成坑道塌方,並確保能抵禦大口徑重炮和航彈的轟擊。坑道寬1.2米,保證人員和物資進出暢通。坑道留有2個或2個以上出入口,基本上為V型、T型或Y型結構,有的大型坑道也呈雞爪型分布,在通向山坡正斜面一側設有觀察口或射擊孔,必要時可爆破擴大豁口作為應急出口。


在坑道口周圍,挖有避彈坑,預防敵人佔領山脊後,向下扔炸藥傷害坑道口守衛人員;在距離坑道口4米內修砌左右交錯、有間隔的阻隔牆,防止彈片飛入傷害坑道內人員;從坑道口進入4米之後必須拐彎,以躲避火焰噴射器噴射出的直射火焰;坑道內部還設置防毒門,阻隔敵人釋放的毒氣;預留清理土石方工具,以防坑道口被敵人堵塞。


志願軍一般坑道示意圖

為便於長期駐守,坑道里存儲了大量的食品、淡水和武器彈藥,在一些重要的主陣地大型坑道內部,還建立了戰地醫院、澡堂、圖書閱覽室等更為齊全的生活設施。


至1952年5月底,志願軍共修築了貫穿朝鮮半島中部地區的坑道1200餘公里,交通壕6000餘公里,在正面250多公里,縱深30公里內,建立起了以坑道工事為主體,以表面陣地為支撐的野戰防禦體系。在後來志願軍的陣地防禦戰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著名中外的上甘嶺戰役中,聯合國軍發瘋般的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兩座小高地上傾斜了大量的彈藥,摧毀了志願軍所有地表陣地的防禦工事,岩石被炸成了粉末,泥土也被翻了2米多深,可即使這樣,躲入坑道內的志願軍戰士依靠完善的坑道防禦體系,頑強堅守,克服了常人難以忍受的困難,在反攻部隊的支援下,最終打垮了敵人的進攻,守住了至關重要的597.9和537.7兩座戰略高地。


志願軍通過坑道內射擊孔對敵開火

志願軍在上甘嶺戰役的勝利,坑道的作用功不可沒。早在戰役爆發的前幾個月,駐守五聖山地區的15軍就已展開了轟轟烈烈聲勢浩大的坑道挖掘工程。


僅僅是駐紮在五聖山上甘嶺地區的15軍45師就利用收集到的廢鐵製品,造鐵鎚1000餘把,鋼釺2200餘個,通過拆除未爆炸的航彈和炮彈,提得炸藥3700餘公斤,靠著這些原始簡陋的材料,挖出合計9000多米長的坑道300餘條,坑道內建立糧庫60多個,彈藥庫60多個,每條坑道都配備了許多暗火力點與觀察哨。


在坑道外,配置了明火力點、散兵坑、貓耳洞、馬蹄形或弓字型掩體,彼此通過總計5000多米長、160餘條的交通壕相連接,與坑道工事相互掩護配合,形成一套完整的防禦網。


志願軍戰士在坑道內轉移

戰時坑道囤積的戰鬥人員,避開了敵人重炮和空中火力打擊,保存了我方的有生力量,拖住了已佔領表面陣地的敵人繼續向縱深進攻的步伐,為我方後方部隊的反擊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可以說,上甘嶺戰役的勝利,也是志願軍坑道防禦戰的勝利。



志願軍坑道戰的特點及作用

在後來不斷的鬥爭中,直至朝鮮戰爭結束,志願軍一線部隊積極總結坑道在使用所發現的缺點,改進不足,逐漸增強了坑道的實用性和適應性,形成了可以「防重炮、防空襲、防毒氣(防疫)、防雨防潮、防火攻,防寒冷」等具有多種功能的坑道。


它的特點及作用有以下幾種:第一,異常堅固、安全。打坑道是個費時費力的苦差事,尤其是當時志願軍極度缺乏大型掘進機械,完全依賴人工和少量爆破進行艱苦的坑道挖掘作業,難度可想而知。


在這麼差的條件下還能在短短几個月內保質保量的按時完成坑道建設,不得不說是個奇蹟。坑道的存在,不僅極大提高了志願軍的戰場生存幾率,還保護了大量囤放的生活補給品和武器彈藥免遭敵人炸彈的毀壞,戰鬥人員的前出與傷病員的後撤也變得非常的安全和及時。


第二,與地表陣地防禦工事及己方火炮配合,阻擊敵進攻。當敵人對前沿陣地進行火力覆蓋時,大部分兵力躲藏於坑道內,只留少量觀察員監視敵人;當敵炮火落點從我前沿陣地向後方延伸時,趁此時間間隙,坑道內戰鬥人員迅速前出至地表防禦陣地,對已發起衝鋒的敵步兵予以還擊。


另外,通過射擊孔或觀察口可以及時了解戰場形勢,呼叫己方火炮火力支援,並按事先標記好的區域實施精確打擊,是對付敵方裝甲目標和敵步兵以密集隊列進攻陣型最有效的手段。到戰爭後期,隨著我志願軍重火力武器的增加,歩炮協同、步坦協同作戰已運用的非常嫻熟,殺傷進攻之敵的效果也越來越明顯。


志願軍通過觀察口監視敵人

第三,同早期冀中平原抗日軍民的地道戰一樣,志願軍的坑道除了防守和日常生活外,也便於向敵前沿陣地滲透和突襲。


志願軍在發動攻佔敵人盤踞的山頭前,往往在敵前沿陣地幾百米內的兩翼或中央相對隱蔽的地方,秘密的修築屯兵洞和小型坑道掩體,有的還與後面己方前沿陣地的交通壕相通,這樣在夜間輸送兵力接近敵方陣地更加的方便,既縮短了攻擊距離,減少了戰鬥時間,也做到了進攻突然性,令敵人防不勝防。


志願軍戰士宣誓與坑道共存亡



美軍「東施效顰」

1953年3月26日夜,我志願軍旨在攻佔梅峴里東山和馬踏里西山的戰役打響。與以往陣地防禦戰所不同的是,除了在前沿陣地修建了大量的野戰防守工事外,美軍陸戰一師也學習志願軍在兩座高地均挖掘了坑道。其中梅峴里東山後側挖掘了10米和45米長的坑道各一條,馬踏里西山東南方向也修建了10米和25米長的坑道各一條。


由於戰前的細緻偵查,掌握了美軍所有前沿陣地的火力點及兵力部署,又根據兩山相似的地形反覆演習,因此,我志願軍的炮擊非常精準,兩座高地外圍火力支撐點和防守兵力開戰後不久即被清除,負責主攻的志願軍40軍358團8連和1連僅僅用了10多分鐘就佔領敵地表防禦陣地,而後轉入坑道繼續圍殲殘敵,經過幾十分鐘的激烈戰鬥,躲藏在坑道內的美軍或投降,或被消滅,最終被全部肅清,無一漏網。


經過後續戰鬥的反覆爭奪,雖然志願軍僅奪取了梅峴里東山,未能佔領馬塔里西山,但戰役最終的結果是我志願軍40軍120師358團以傷亡200餘人的微小代價,重創敵王牌部隊美軍陸戰一師1000餘人的傷亡。值得一提的是,美軍修建的坑道工事不僅沒有起到應有的積極作用,反而加大了美軍的傷亡。


朝戰美軍

據參加此戰的志願軍老兵回憶,美軍的坑道以志願軍坑道的建造標準來衡量,就是個殘次品。無論是坑道頂部厚度,還是坑道口厚度都不達標,坑道內部也無任何防禦設施。最離譜的是,其中有一條坑道只有一個出入口,在坑道頂部被志願軍戰士爆破炸塌方後,裡面的40餘名美軍竟然被活活悶死。


在爭奪美軍坑道的戰鬥過程中,後方美軍一度也派出過幾批小規模排級單位的增援,但因我攻擊部隊事先準備充分,早已為炮兵標定好了兩山高地後方美軍可能增援的線路,因此美軍增援部隊都被我軍炮火阻隔,無法及時到達。即使勉強突破炮火封鎖,能趕到陣地上的兵力也所剩無幾,對協防坑道內美軍反擊志願軍的作用微乎其微。


後方美軍與坑道內美軍的聯繫在我軍火力打擊下完全中斷,美炮兵喪失了前方美軍的觀察和指引,只能瞎放炮,對準備進入坑道內志願軍炮擊命中率很低;又因為是發生在夜間的戰鬥,美空軍飛機也無法提供有力的支援,只能等待天亮後再行動。所以,美軍在地表防禦陣地失守的情況下,很難像志願軍那樣固守待援,只會被逐個擊破,全部失守。




美軍傾向於地表工事

實際上,在敵我雙方進入防禦對峙階段後,美軍也在陣地上修建了大量的例如典型的環形防禦工事,但卻很少像對手這樣深入山體岩石內部去挖掘坑道,而是利用現有的地形,修砌相對堅固的野戰防禦工事。


美軍的環形防禦工事

通常修建掩體、臨時指揮所或暗火力點時,先簡單的根據需要在地面挖一個深坑,在用圓柱形木頭倚靠在深坑周圍土石方外側並夯實,然後用沙袋和挖出來的土石方回填四周,最後用更大尺寸的圓木做內部支撐柱和頂蓋,頂蓋做好後,在上面以石塊—土—石塊的層次反覆鋪蓋:


當厚度1米—2米時,可有效化解擲彈筒、迫擊炮、75mm等小口徑火炮的殺傷力;厚度在3米以上時,可承受122mm口徑炮彈的打擊;若將頂蓋和內部支撐柱的材料由圓柱形木頭換做鋼材的話,其防禦等級可提高至對抗155mm口徑火炮的毀傷效果。


對於普遍缺乏大口徑重炮的志願軍來說,這種防禦工事的防護力已足以應對了。相比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的嵌入山體岩石式的防禦工事,這種防禦形式簡單快捷,在很短的時間裡就可以搭建完畢,對機械化程度相對較高的美軍來說,更不算什麼難事。


美軍炮兵



攻防特點決定防禦樣式大相徑庭

朝鮮戰爭中,中美在重火力方面的差距可謂天壤之別,即便到了戰爭後期,得到大量蘇式裝備補充的志願軍方面,在火力密度和強度上,尤其是遠程重火力打擊,就整體而言依舊是處於劣勢的一方。客觀上就決定了在由運動戰轉入陣地戰之後,我志願軍優先考慮的是如何生存下去的問題,然後考慮的才是穩固防守線的同時如何去尋機殲敵。


這與在運動戰階段經常進行迂迴穿插,力求儘可能多的包圍和殲滅敵人的戰術理念截然不同。因此,建立牢不可破的、可以長期堅守的並與地表防禦工事相結合的坑道工事,就成為了我志願軍必然要選擇的最佳方案。


反觀美軍,就沒有修築類似志願軍那樣功能完善的坑道的剛性需求和主觀驅動力。他們修建簡易坑道的目的,只是為了臨時屯兵和暫避炮火,對陣地的防守也是能守就守,守不住就撤退,大不了過後依賴可以碾壓對手火力掩護,再重新奪回陣地而已。


因此,美軍從軍官到士兵,頭腦里是絕不會有如志願軍那樣「以坑道為家」、「誓與陣地共存亡」的理念的。他們只管弄好地表防禦工事就足可以應付對方一般的火炮打擊,至於坑道,挖幾條更好,不挖對自身傷亡率的影響也非常有限。


通過比較,我們發現中美坑道的差別其實映射的就是中美兩軍重武器火力的差別。借用《亮劍》中孔捷的一句話「如果我們的裝備和火力水平能達到美軍的一半,我們就完全有能力消滅他們」,只可惜,當時中美兩國的綜合國力天地之差,體現到戰爭初期就是10萬多志願軍消滅不了包圍圈內的2萬多美軍。


火力的孱弱迫使我軍只能先想方設法求生存,再以「零敲牛皮糖」式的作戰方法去慢慢消耗敵人,逼的曾經不可一世驕橫慣了的美軍,不得不屢次坐在談判桌前,最終無可奈何的簽下了停戰協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熱軍事史 的精彩文章:

坦克被稱為小豆丁,二戰日本陸軍裝備為何那麼差?
四對輪63式裝甲車,擁有30多種變體車輛,曾大量參與戰爭與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