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能滅蘇聯,難贏中國?為何美國無法複製「冷戰」模式並打敗中國?

能滅蘇聯,難贏中國?為何美國無法複製「冷戰」模式並打敗中國?

從美國源遠流長的幾百年歷史來看,「不要老二」始終是其安身立命的生存法則。

而美國之所以如此討厭「老二」,不是所謂的「心中無女人,拔刀自然神」,而是因為從美國成為天下第一,尤其是二戰結束以來一躍成為綜合國力鶴立雞群的超級大國,美國就特別害怕第二會在某個不經意間超過自己。畢竟自己作為一個窮凶極惡的「領頭鷹」,對包括第二在內的其它國家極盡強取豪奪之能事,更享受了數不盡的頭部紅利。

所以,美國最害怕的,就是失去「第一」的位置,而在所有的挑戰者中,最接近自己的第二無疑最危險,所以在美國坐上世界第一的寶座之後,第一要務就是和「老二」勢不兩立。

在這一思想的指引下,小日子過得不錯的日本被「廣場協議」玩得奄奄一息,與美國並駕齊驅的蘇聯被整得分崩離析,企圖重現輝煌的歐盟被科索沃戰爭抽得痛苦不已。

而今,大浪淘沙,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正一日千里,成為直逼美國的「新勢力」,而且相比於日本、蘇聯和歐盟等在某一方面的挑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給美國帶來的是全方位的壓力。

這也意味著,我們將成為美國霸權主義最有力的挑戰者。但在面對更加強勁的挑戰者,美國非但沒有被激發出更大的潛力和更強的戰鬥力,反而處處顯示出無能為力,以至於常常表現出與超級大國氣質背道而馳的歇斯底里,比如攛掇日韓等亞洲走狗在台島周邊上躥下跳,鼓動東盟和我們撇清關係,舉手投足間早已失去了謀篇布局的沉穩和定力。

而之所以出現這種尷尬的情況,靜夜史認為根本原因在於我們作為名副其實的黃種人大國,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更有著特立獨行的發展軌跡。這和大航海時代以來西方建立的弱肉強食的國際體系大相徑庭。

本質上說,冷戰以來美國和其它挑戰者的對抗,基本都是一個體系內的「諸侯爭霸」,比如西班牙帝國一蹶不振後,大英帝國崛起;大英帝國盛極而衰後,美國成為新的超級大國。即便是蘇聯這種意識形態的宿敵,本質上也是白人世界,或者說是基督教世界的你死我活。換句話說,只要美國願意對蘇聯的直系繼承者俄羅斯「網開一面」,俄羅斯隨時願意投入西方世界的懷抱。只有我們,與西方國家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

所以,美國打敗甚至毀滅我們的願望,比任何時候都要強烈。

但問題是,美國卻似乎比任何時候都無能為力。

這似乎是個匪夷所思的問題,要知道,因為我們和美國等西方國家完全是涇渭分明的兩個世界,所以美國打擊我們完全沒有任何顧慮,這和高舉意識形態大旗打擊蘇聯異曲同工。

但現實情況是,雖然我們和西方國家人種大相徑庭,意識形態尖銳對立,但美國卻根本無法像打敗蘇聯一樣打敗我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日千里。

之所以出現如此不可思議的情況,不是美國不努力,相反美國比任何時候都要賣力,畢竟關乎自己霸主地位的穩固。靜夜史認為美國的「無能為力」,除了美國自身依然堅持冷戰思維的路徑依賴,更重要的原因在於我們早已學會了「貼身肉搏」的戰略。

美國當年能擊敗蘇聯並瓦解社會主義陣營,從而取得冷戰的最後勝利,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在於美蘇爭霸本身就是兩個「世界」的針鋒相對。

由於二戰期間法西斯這個共同敵人,意識形態南轅北轍的美蘇兩國最終選擇勠力同心,而因美國援助而如虎添翼的蘇聯也藉助蘇德戰爭實現了無產階級革命的成功輸出,並在二戰後建立了與資本主義陣營並駕齊驅的社會主義陣營。

由於兩大陣營「等量齊觀」且都有核武器等大殺器壓陣,第三次世界大戰始終未能發生,美蘇兩大超級大國也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冷戰」的對抗方式,並展開了從海底到外太空的全方面競爭。

而相比於社會主義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資本主義陣營的市場經濟雖然頻繁爆發經濟危機但總體而言更有活力。而經濟的繁榮帶來的是瘋狂的文化和思想輸出,這推動了社會主義陣營的最後瓦解。

當然,社會主義陣營尤其是蘇聯的失敗,還有與我們徹底交惡等一系列因素。但總體而言,綜合實力的相形見絀,是社會主義陣營最終垮塌的根本原因。

但問題是,當前的我們相比於美國依然存在著不小的差距,為何美國卻對我們無能為力呢?靜夜史認為根本原因在於我們對自身的水平心知肚明,且有著完全不同於蘇聯的路線和方針,這都讓我們應對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圍追堵截時遊刃有餘。

1991年蘇聯解體,社會主義陣營煙消雲散後,作為冷戰標誌的北約非但沒有當場去世,反而越發精神,除不斷發動大規模「東擴」,將綜合國力大不如前的俄羅斯幾乎逼入絕境,還將魔爪伸向了蒙古和日韓等地,企圖將這個咄咄逼人的區域軍事組織發展成橫行全球的稱霸利器。

所以美國等西方國家認為,將當年打敗蘇聯的模式複製到我們身上,勢必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但現實情況是,我們始終不上它們的套,而俄羅斯卻總是忍無可忍地奮起還擊,最終吸引了西方國家的火力,讓西方國家針對我們的努力全部不可避免地發生了轉移。

而即便俄羅斯吸引了西方國家的火力,我們也從來不曾和俄羅斯結盟,畢竟當年的蘇聯就是因為失去了我們才埋下了失敗的禍根,而我們和俄羅斯且不論最終會不會再度反目成仇並分道揚鑣,單單是結盟已經是落入西方國家的圈套,畢竟我們需要和俄羅斯一同承受西方國家的瘋狂圍堵,更需要為俄羅斯的被動甚至失敗埋單,這對我們而言絕對是得不償失的選擇。

所以我們不結盟,更不輕易和西方國家硬碰硬,也許這種選擇看似不爺們,但卻避免了更大的損失,並為我們爭取了寶貴的發展時間。


只是,再多的忍,也不可能躲過最後的將帥見面。說白了,我們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大國,天生就是美國的威脅,必然要和美國斗得你死我活,根本不存在韜光養晦的可能性。所以,爭取寶貴的發展時間不是為了逃避,而是為了縮小差距甚至「後來居上」,為最後的決戰最大限度地增加勝利的可能。

而除了一定限度的「妥協」,我們也在時刻與美國近身肉搏,讓美國在面對我們時不得不「投龍忌器」。

靜夜史認為,這是我們相比於蘇聯最高明的一招,也是反制美國的可怕利器。相比於當年赫魯曉夫和尼克松爭論各自製度孰優孰劣的「廚房辯論」,我們在建國後的幾十年時間裡,曾經經歷了數次轉向,並最終具備了今日的力量。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由於美國對國民黨反動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司徒雷登等美國政客與我們的接觸先後失敗,新中國最終確定了「一邊倒」的戰略選擇,即加入蘇聯領導的社會主義陣營。

對於當時的我們而言,意識形態的高度共鳴是中蘇結盟的直接因素。而1950年6月25日爆發的朝鮮戰爭,則因美國侵入台海,野蠻幹涉我們內政而最終徹底斷送了中美友好的可能,並強化了中蘇結盟的穩固性。

由於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爭上的神勇表現,國際社會大為震驚,蘇聯更是對新中國刮目相看,從此開始了規模龐大的對華援助。

靠著蘇聯的大規模援助,一窮二白的新中國建立了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為後面的厚積薄發打下了堅實基礎。

50年代後期,中蘇兩國逐漸貌合神離,並最終在1959年6月徹底反目。中蘇交惡後,被美蘇輪番圍堵的我們,國際環境空間險惡。然而也正是因為中蘇交惡,讓美國等西方國家看到了我們掣肘蘇聯的可能,再加上深陷越南戰爭前的美國想要從越南抽身,也急需新中國的同意,於是從1969年中蘇珍寶島衝突爆發以後,中美關係開始逐漸解凍,並最終在1972年實現了兩國關係的正常化。

對於美國而言,因為得到了我們的幫助,它們在對抗社會主義陣營時如虎添翼。尤其是1979年2月爆發的對越自衛反擊戰,雖然打在越南身上,但卻讓蘇聯瘋狂掉血,加速了蘇聯的最終崩潰。

而從今天的角度來看,對越自衛反擊戰在狠抽蘇聯的同時,也具備了向西方納「投名狀」的作用,從此改革開放不斷向縱深推進,我們也開始逐漸放棄無產階級革命輸出的做法,並開始逐步融入美國主導的國際市場。

對於美國而言,能擁有我們這樣超大的市場,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畢竟有了「中國製造」,生活成本不斷下降,生活質量步步提高。

我們也充分利用勞動力密集、社會環境穩定等一系列優勢,從勞動密集型產業開始,利用工業體系齊全的巨大優勢不斷提升,並最終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

時至今日,美國小到日常用品,大到國家重器都有「中國製造」的影子,比例高達85%以上,尤其是美國國旗更是佔到了98.91%,對中國工業體系的高度依賴早已成為美國社會的重要標誌。

而且從改革開放以來,大量的美國外資爭先恐後地湧入我國,截至2018年底,美國對華投資項目累計的70181個,實際投入851.9億美元,分別佔中國一批外資企業的7.3%和4.2%。截至2021年,美國在中國的直接投資存量為1180億美元,當年對華出口貿易額更是達到了1500億美元。

與此同時,中國對美國投資也在不斷增長,2022年11月持有美國國債11205億美元,是美國第一大債權國。

可以說,雖然意識形態上依然水火不容,但我們與美國已經在經濟上高度捆綁,事實上不僅是美國,我們與其他西方國家也基本都屬於高度共存的狀態,所以它們在試圖圍堵我們時,首先不是發愁哪些武器更稱手,而是如何與我們在經濟上實現「脫鉤」,畢竟我們早已成為國際市場產業供應鏈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了我們,它們也會因此而痛不欲生。要知道,「中國製造」不是俄羅斯這種可替代的油氣資源,而是代表了龐大的市場與強大的製造能力,這註定讓它們在圍堵我們時,真正體會到「殺敵1000,自損1200」的尷尬境遇。

可以說,就像平型關戰役中火力準備後就立刻進入白刃戰的模式選擇一樣,在武器裝備極端落後的情況下,只有和敵人攪在一起,才能避免成為敵機的活靶子,同時最大限度發揮己方冷兵器的優勢。

誠然,這種不要命的打法註定讓自身傷亡慘重,但卻讓不敢同歸於盡的敵人不得不望而卻步。

今天的美國,無比希望中美擦槍走火,尤其是在寶島大打出手,如此沿海緊張,資本外逃,美國將在與我們「脫鉤」後心無旁騖地與我們對抗。

所以越是這樣的時刻,我們越需要更強的戰略定力,即便是最終不得不兵戎相見,也要拿出「圍魏救趙」的姿態,將戰火引向阿拉斯加等美國的區域,讓戰爭成為美國而不是我們的夢魘。

畢竟,中美對抗不可避免且只是時間問題。而且某種程度上說,我們的祖國統一,以及「一帶一路」倡議的成功與否,最終都要看中美博弈的結局。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2022生機大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夜史 的精彩文章:

蘇聯軟肋變成哈蒙硬傷?為何哈薩克和蒙古咫尺之間卻沒接壤?
堅決不做蒙古第二?面對尼泊爾的夾縫求存,中國該如何把握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