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食人魚究竟有多厲害?鱷魚若遇上幾百條食人魚,會被啃成骨架嗎?

食人魚究竟有多厲害?鱷魚若遇上幾百條食人魚,會被啃成骨架嗎?

此前根據《Daily Star》等外媒發布的一則報道來看,巴西的瑪瑙斯曾發生一例悲劇。據悉當時有警方誤將一個足球員當成逃犯並實施了開槍追捕,導致他不得不跳入內格羅河中躲避槍擊。最終他慘遭河中食人魚的啃食,遺體被打撈上岸時基本就只剩骨架了。

不難看出,在南美洲逃亡的時候,河流似乎並不是一個好去處,因為河中有著恐怖的食人魚。

食人魚本身就是一種很恐怖的生物

當然,也有人認為食人魚的尖牙利齒只能欺負一下脆弱的人類,像鱷魚這種皮糙肉厚的生物,它們是沒法攻擊的。

那麼,如果把鱷魚放入有幾百條食人魚的水池中,會發生什麼事情呢?鱷魚也會被啃成骨架嗎?

如果讓鱷魚和食人魚對上,會發生什麼呢?

食人魚的生物學特性

食人魚又叫做食人鯧、水虎魚或者比拉魚,它本身是一種雜食性的淡水魚,生活在南美洲的的河流當中,主要分布地區還是亞馬遜河流域,在巴拉圭河、巴拉那河、聖弗朗西斯科河等河流中尤為常見,種群數量比較多。

食人魚在生物學分類上隸屬於輻鰭魚綱、脂鯉目、鋸脂鯉科,品種非常多,大約有20餘個

食人魚的品種非常多,大約有20多個

比如銀盤食人魚、銀灰食人魚、斑點食人魚等等,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就是紅腹食人魚,這種魚的個頭並不大,只有25厘米左右,腹部是紅色的,背部和整體則是綠色的。巴西人喜歡稱其為皮拉尼亞,在印第安圖皮族語當中,就是「割破皮膚」的意思。

紅腹食人魚是大家最常見的食人魚

不難看出,當地人對食人魚的特性十分了解,深知它的尖牙利齒有多恐怖,襲擊其他生物的時候又有多麼的殘暴。

不同種的食人魚在體型、外觀上有一定的差異,但是它們的下顎和牙齒卻都差不多。食人魚的下顎往往非常的發達並且帶有尖刺,牙齒是三角形的呈鋸齒狀排列,這使其撕咬獵物的時候就像是用「鋸子」,再結實都能被它啃下一塊肉來。

食人魚的牙齒呈鋸齒狀排列,利於撕咬獵物

這種魚喜歡在22攝氏度到28攝氏度比較溫暖的水域中生活,一年可以多次繁殖,種群恢復能力適中。根據研究數據來看,比較小的種群在1.4年到4.4年就能夠翻一倍。

作為一種雜食性的魚類,食人魚並不怎麼挑食,不論是植物、魚類、蟲子亦或是其他較大的動物,都可以成為它們的盤中餐。在面對較大的獵物時,食人魚喜歡傾巢出動,並且它們的聽力十分敏銳,能夠快速捕捉到水下發出的聲音。

或許是「魚多力量大」,使得這種魚成為了當地河流中出名的「黑惡勢力」,一個食人魚群在極度飢餓的時候,甚至能十分鐘內就將一頭牛啃食乾淨,其上下顎的巨大咬合力使其可以輕鬆的咬穿牛皮,對其完成肢解。

食人魚的上下顎咬合力十分強勁

正因如此,它們也被人們稱為是「水中狼族」甚至是「水鬼」


資料顯示,在食人魚活動最頻繁的巴西馬把格洛索州,每年約有1200頭牛在河中被食人魚吃掉。

那麼,這樣來說的話食人魚扎堆的時候確實非常有威懾力,絕大多數動物應該都不是它的對手。不過也有人認為鱷魚應該能與之一戰,畢竟鱷魚的防禦值很高,體型又特別大。那麼,將二者放在一起將會發生什麼呢?

如果鱷魚和食人魚比拼,最後會誰輸誰贏呢?

它們能「生吃」鱷魚嗎?

如果是一條食人魚和鱷魚單獨對戰,那麼結局就沒什麼懸念,鱷魚肯定能獲勝。但若是將幾百條食人魚和鱷魚一起放入池中,戰局就有所改變了。咱們都知道雙拳難敵四手,所以屆時鱷魚在水池中也會面臨這樣的情況。

在相遇之初可能只有部分食人魚上前試探,在試探的過程中被鱷魚甩開甚至是吃掉,可是隨著上前攻擊的食人魚越來越多後,鱷魚也就無力掙扎了。尤其是食人魚對於血腥味兒非常敏感,一旦鱷魚身上被撕咬出了一個小傷口,滲出的血液就會像興奮劑一樣召喚著幾百條食人魚一擁而上。

鱷魚根本無法與幾百條食人魚對抗

有人可能會想,即使一擁而上也沒問題,畢竟鱷魚皮厚。但事實卻不是這樣,以在亞馬遜河流域生活的凱門鱷來說,它們背部的皮雖然很堅硬結實,但是腹部還是非常脆弱的。所以當一條鱷魚面對這麼多食人魚,又不能上岸躲避的時候,它的結局就只有死亡。

此外,死亡的過程還是相當痛苦的,由於其腹部比較柔軟,所以可能這一位置會被先咬穿。一旦腹部失守,那麼食人魚就會毫不留情的繼續「開腸破肚」了,這期間鱷魚可能會不斷地掙扎甚至翻滾,可是也無濟於事。畢竟對方不僅數量佔優勢,還有著恐怖的鋸子般的牙齒。

鱷魚的腹部常年朝下,是食人魚最容易接觸的地方

由此可見,被放入池中的鱷魚最後肯定會被啃成骨架,至於食人魚打掃戰場的時間到底有多久,還要根據它們的飢餓程度來定。若是都已經餓極了,那麼這條鱷魚就會很快被吃光。

既然這樣,亞馬遜流域中的食人魚不就所向披靡了嗎?它們是不是經常在河中捕食鱷魚呢?

亞馬遜流域中的食人魚是不是就所向披靡了?

亞馬遜河流域中的食人魚經常捕食鱷魚嗎?

實際上,食人魚雖然兇猛,集群能力也很強,但是卻不喜歡對河中一些食物鏈頂端的獵食者發起攻擊,頂多會從「鱷口奪食」罷了。畢竟相較牛甚至人類,鱷魚的肉不多,還難啃,攻擊的過程中還會負傷。

所以這兩種生物在河中相處的還是比較和諧的,當然大多時候鱷魚還是會防著食人魚。當其與食人魚種群偶遇的時候,鱷魚會機智地將自己的身體翻轉過來,用堅硬的背部對著這些恐怖的生物,使它們無法對它的腹部下手。

鱷魚懂得利用自己的身體優勢,因此會防著食人魚

有時候凱門鱷在河中捕捉到大魚,這時它們將頭露出水面用嘴銜著這條大魚遊動,準備休息一會兒再獨享美食。可是魚腥味兒早就引起了暗處食人魚的注意,它們會在鱷魚浮出水面遊動的過程中,將它嘴以外的部分迅速吃乾淨。

大約只需要一分鐘,暴露在外的大魚就只剩下魚骨了。而此時的鱷魚可能還沉浸在捕獵成功準備飽餐一頓的美夢中,殊不知自己放在口中的魚,就只剩下魚頭是完整的了。

食人魚可能會跟鱷魚搶食物吃

當然,有時候若是將鱷魚惹毛了,它們也是會獵殺食人魚的。總的來說,這種兇猛的魚類在亞馬遜流域並不是所向披靡的,它們也有不少天敵,比如電鰻、巨獺、亞馬遜河豚等生物都會捕食它。

為此曾有研究者認為,食人魚可能是被迫扎堆群居的,因為群體能給它們足夠的安全感。當其單槍出馬闖蕩江湖的時候,體型的弱小往往會使其落於下風。只有群體出動的時候,才能讓其他的生物望而生畏。這一點,似乎和非洲草原上的著名「黑惡勢力」鬣狗群十分相似。

食人魚也是一種群體性生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答案在這兒 的精彩文章:

落地幾乎等於送死!一生邊飛邊睡的雨燕,是如何繁衍後代的?
以前常見的「衛星鍋」,基本都消失了?它為何會被禁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