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遠征小勃律:唐朝軍隊在克什米爾高原的山地戰絕唱

遠征小勃律:唐朝軍隊在克什米爾高原的山地戰絕唱


在古代中國軍事史上,有關山地戰的成績向來不夠好看。無論是來自草原的游牧精英,還是習慣於防守反擊的農耕捍衛者,都很容易在狹長的山谷間遭遇突然翻車。甚至不得不在某些時段忍受屈辱,以便刻意迴避這一類的棘手問題。


但正所謂凡事皆有例外。唐朝名將高仙芝的遠征小勃律之行,就是不可多得的山地戰取勝案例。不僅迫使遠在克什米爾的小國折服,還成功讓勁敵吐蕃的援軍無法趕來阻撓。



高仙芝的早年經歷

高仙芝的家族 來自被唐朝攻滅的高句麗王國


高仙芝的祖先來自高句麗,而且極有可能就出自高句麗王族。唐朝獲得徹底勝利後,便在高句麗故地設置九個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個縣。繼而「敕徙高麗戶三萬八千二百於江、淮之南,及山南、京西諸州空曠之地」 ,原先的王族也被遷往長安。


公元677年,末代高句麗王寶藏王試圖復國失敗,唐朝只得再次散徙其分支前往河南、隴右諸州。從史料中對高仙芝家族的描述來看,他的家人就屬於被遷徙到隴右地區的支系。因而在當時的河西、隴右和西域軍事文書中,紛紛出現有以「高」為姓氏的戍邊軍人。高仙芝本人的父親高舍雞,就是在這次遷播中來到西域地區。他一開始在河西四鎮從軍,逐漸升遷至四鎮十將、諸衛將軍。


高仙芝這類貴族家庭 往往因軍事職能而被唐朝重用


等到高仙芝20歲時,也跟隨父親到安西四鎮駐防。起初只是因父輩功勞而被授予游擊將軍銜,數年後才與父親一起在軍中效力。儘管唐朝時代的高句麗人素以兇猛勁悍著稱,曾對隋唐兩朝軍隊造成過很大傷亡。不知為何,早年的高仙芝雖然同樣善於騎射,但容貌俊美、為人「儒緩」。意思是比較寬容柔弱,對於需要殺伐決斷的統軍者而言這是大忌。但這一描述也暗示了一點,那就是高仙芝才思敏銳、觀察細緻,絕不是只會殺戮的赳赳武夫。


最初,高仙芝是在節度使田仁琬、蓋嘉運等人的帳下默默無聞。到了疏勒鎮守使、西羌人夫蒙靈詧麾下任職,才被這個同樣是少數民族出身的將領發現有過人之處。因而不斷提拔獎掖,將他任命為焉耆鎮守使。公元741年,高仙芝繼續被封為安西副都護和四鎮都知兵馬使。同年,達奚各部叛亂,從黑山以北奔向碎葉城。唐玄宗詔令夫蒙靈詧前往平叛,後者立即派高仙芝率領2000名精銳騎兵追擊。由於叛軍行軍勞頓、人困馬乏,因此幾乎被全部俘獲或殺死。這也是高仙芝在戰場上展露頭角的初次亮相。


通過這段經歷里,高仙芝的「儒緩」被逐漸抹平,取而代之的是將領應有的果決與敏銳。但寂寥無名的狀態還是一直持續到天寶六載,才迎來了人生輝煌篇章的開幕式。那片堪稱高仙芝人生傳奇開始的地方,就位於今日的克什米爾,在當時被叫做小勃律。


安西四鎮的複雜局勢 讓高仙芝很早就獲得了充分鍛煉



出征小勃律

所謂勃律 就是今天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巴拉瓦里斯坦

在本地語言中意為「高原之國」


今天的中國人對"勃律「這個概念並不熟悉,但如果將這裡換成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克什米爾地區,很多人還是能大概感知到方位所在。只不過在漫長歷史的階段內,當地都與中原缺乏有機的直接聯繫。


事實上,起始於漢朝的西域經營不僅是為保護貿易路線,更是為阻隔蒙古高原與青藏高原上的游牧民族相互勾結。因此,只有保住河西走廊,才能保證長安長治久安。相應的,保住西域才能保證河西走廊安寧祥和。如果佔據塔里木盆地的中原軍隊不能控制周邊綠洲、山口和高原,必然在戰爭中就會陷入被動。所以,唐代在塔里木盆地設置了安西四鎮,並在北疆地區設置了北庭大都護府。配合蔥嶺以西的若干個羈縻州,一同拱衛塔里木中心區域的安全。這些地區的邊防安危,從來都是天子和邊關大將所必須考慮的。吐蕃人若佔領小勃律地區,就足以從帕米爾高原居高臨下地威脅于闐鎮和疏勒鎮。而且還能由此北上,和游牧民族突騎施遙相呼應,進而威脅唐朝在天山以北設置的北庭都護府。


小勃律的位置 敲好是安西都護府通往中亞的南翼關口


公元722年9月15日,吐蕃出兵圍攻位於今天巴屬克什米爾古比斯的小勃律王國。本地國王沒慬忙在抵抗的同時,還向唐朝的北庭節度使張孝嵩求救。既然小勃律已是實際上的"唐之西門「,遭吞併後必然對西域的領土安危產生動搖。因此,張孝嵩立即派疏勒副使張思禮率領4000蕃漢步騎援救。他們與沒慬忙聯手夾擊吐蕃人,讓高原入侵者只能暫時撤退。


但吐蕃贊普稍後將公主嫁給小勃律王,讓周邊20多個小國都選擇歸附,而不再朝貢唐朝。安西節度使田仁琬、蓋嘉運,以及高仙芝的前上司夫蒙靈詧多次征討,但均無法獲勝。直到公元747年,唐玄宗以新嶄露頭角的高仙芝為行營節度使,率兵10000前去再度討伐。然而,彼時的瓦罕走廊已經處於吐蕃人的控制之下。唐軍若想順利突襲小勃律國,需要繞一個遠道趕到位於今日阿富汗薩爾哈德的連雲堡。


日益壯大的吐蕃人 是唐朝掌控小勃律的主要對手


當年4月上旬,主力從安西大都護府的主城(今新疆庫車皮朗古城遺址)出發,開始了這次史無前例的高原遠征。雖然這不是唐朝軍隊走的最西的征途,但毫無疑問會是海拔最高的艱難戰鬥之一。而且和前幾次失敗的高原遠征相比,高仙芝的這次行動留下過比較詳細記載。根據史書記載,以及後世探險者對高原地形的描述,我們可以大致復原出唐軍這次史無前例的高原山地戰行動。


由於安西大都護府大量和粟特、突厥、突騎施等民族展開互市貿易,當時的唐軍裝備有大量騎乘馬匹,一度達到每2人就3匹的可觀水準。因此,他們能靠坐騎在塔里木北部邊緣的戈壁里迅速穿行,從某個綠洲迅速轉進下一處據點。經過15天奔波,終於在4月下旬來到水草豐美的阿克蘇地區。隨後再用10多天余從拔喚城行軍,在5月上旬來到了握瑟德(今新疆巴楚東北)。接下來,大軍於5月中旬來到帕米爾高原下的疏勒,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喀什噶爾。截至此時,他們已經歷1個月急行軍。但接下來攀登帕米爾高原的行程將更加艱辛,所以提前在高原外圍收集軍資、秣馬厲兵,籌備接下來的軍事行動。


本地的吉爾吉特人相貌俊美 大致可以推測出當年小勃律人的長相



穿越帕米爾高原

以海拔高聳 氣候惡劣而著稱的帕米爾高原


作為上古華夏神話中「崑崙」的可能所在,帕米爾高原也是華夏大地的西北制高點。綜合氣候和水文角度來看,夏季的氣溫、河流水量恰恰是一年之中最利於行動。但較高的海拔註定了氣溫依舊較低,隨時都會颳起暴風雪。當年法顯、玄奘經歷過的嚴重高原反應,現在又困擾著翻山越嶺的唐軍。


事實證明,軍隊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進入高原地區作戰,往往會飽受低氧環境的折磨。比如公元460年對吐谷渾的戰爭中,北魏軍隊就在追擊過程中遇瘴氣,多有疫疾,乃引軍還。這裡的「瘴氣」,主要是指的高原反應對士兵造成的影響。好在隨著唐朝和吐蕃交鋒增多,他們對於高原反應有更多記載和更深刻的認識。杜佑編纂的《通典-邊防典六》記載吐蕃地理時云:「山有積雪,地有冷瘴,令人氣急,不甚為害」。其中的冷瘴,就是以缺氧為代表的高原反應。


西域的綠洲城市 是唐朝軍隊的主要前進據點


當年6月上旬,唐軍抵達蔥嶺守捉,也就是今日塔什庫爾乾的石頭城。整整20天的高原行軍雖然行動緩慢,但不少士兵已經逐漸適應低壓、低氧的環境。加之這一階段沒有遭遇任何敵人阻撓,足夠讓低海拔地區的人群適應高海拔環境中的低氧狀態。絕域蒼蒼、人煙具無,空曠的原野、突兀的山脊,碧如琉璃的天空、純白的雲絮,倒映在如眼睛般澄澈的高原湖泊里。但這些美景的背後,卻潛藏著水源和飲食的極度緊張。多虧了西域地區的長期磨鍊,才讓士兵能夠迅速適應複雜多變的氣候環境。又經過20多天的跋山涉水,他們在六月下旬到了播密川,也就是今天的阿富汗東北部噴赤河北源一帶。


7月10日,唐軍主力已在推進到今天塔吉克霍羅格特境內的勒滿川。在建立穩固的營地後,又為減輕荒涼山谷中的後勤負擔,索性分三路劍指位於今天阿富汗薩爾哈德地區的連雲堡。高仙芝下令疏勒守捉使趙崇玭,帶領3000騎兵從北部山谷南下,逼近連雲堡以牽制吐蕃駐軍的注意力。為了防止吐蕃人的援軍從東路趕來增援,又命撥換守捉使賈崇瓘從連雲堡以東的赤佛堂路進軍。最後,本人親率的主力繞路更多,從距離連雲堡較遠西邊的護密國前進。


大量的馬匹 確保西域唐軍能以較快速度機動


當然,土地貧瘠、植被匱乏的中亞山地無法供養大量兵馬,迫使唐軍必須速戰速決。在沒有及時通訊手段的年代,三路大軍根本無法在被山嶺阻隔的情況下互通音信。因此,各路人馬的規模、行軍速度、能否同步奔襲到敵城,都需要高仙芝和他的幕僚提前規劃好。令行禁止、疾馳如風、軍令嚴明,都是執行本次軍事任務所需的。對現代軍隊而言,在擁有即時通信手段的前提下奔襲固定地點尚且不易,更何況是全靠人力、畜力傳遞信息的古代呢?


另一方面,唐軍之所以能在山地高原上如此高效率行動,和嚴明的軍法有很大關係。按照《李衛公兵法》的記載,緊急行軍中往往會以右虞侯馬軍為先導,探明行軍路上有哪些路障、泥濘、橋樑和水草。如果前路過窄,還要負責開闢窄路,保證後續人馬順利通過。在大軍的後方,還有左虞侯在大軍的最後方收撿軍隊的遺落物。檢查大軍經過的道路、橋樑是否有損壞,並儘可能消除一些敏感的行軍痕迹,防止泄露敏感的軍情。加之安西駐軍的極高馬匹裝備率,才得以維持大致相近的行軍速度,並防止騎兵和步兵的前後脫節情況。


位於今日阿富汗境內的連雲堡遺址

最終,高仙芝的三路兵馬幾乎同時在農曆7月13日的辰時來到連雲堡。他將行軍節奏把控地十分完美。根據斯坦因重走瓦罕古道時的考察,這種堡壘位於今天阿富汗的薩爾哈德地區以南、皮爾霍爾村對面的坎希爾古堡遺址。該城的北面和東面都有無法通行的懸崖峭壁,只有西面和南面尚有城牆遺迹存在。


那是一座背靠雪山的典型吐蕃要塞,山上的主堡中有1000名吐蕃本族士兵駐守,山前木寨中還有8000-9000名吐蕃人組成外圍防線。山下的平原前,還有一條名叫」婆勒川「的河流,也就是今日的瓦罕河。由於地處中亞高原,這類水道主要依靠夏季雪山的融化補充流量。因此,唐軍兵臨城下季節,敲好也是這條河流的汛期。面對如此險要山城和滾滾大河,麾下將士不免露出怯色。而且距離高山水源地較近,所以每天水勢最湍急的時候,就是氣溫最高的中午。如果無法在早晨橫渡,那麼吐蕃守軍會進一步警醒過來、做好充分的防禦準備。


今天巴基斯坦東部還有藏族式碉樓 是當年吐蕃帝國影響力的遺存



智取連雲堡

為了加強行軍速度 唐軍實際上無法攜帶太多輜重


事不宜遲,高仙芝立即下令用馬、牛、羊三牲祭祀婆勒川的河神,起到穩定軍心作用。隨後,組織士兵加緊渡河。由於大部分人擁有坐騎或馱馬,能靠隊列減緩水流衝擊,所以將士們感受到的水流並沒有看起來的那麼大:既至,人不濕旗,馬不濕韉。


完成渡河後,唐軍迅速從騎行狀態切換為步戰攻城狀態。考慮到有萬名吐蕃人佔據制高點的地理優勢,作為進攻方的他們顯然是有不少吃虧之處。此次調動的人數,不會超過安西大都護府唐軍的滿編狀態,也就在24000規模。所以,進攻方對時間要素的變化更為敏感,深怕會因久攻不克而遭到各方圍剿。


連雲堡是一座非常典型的吐蕃式山城


起初,高仙芝僅僅準備對連雲堡發動試探性攻擊,卻迎來吐蕃守軍的強力反擊。後者的軍事特色是「槍細而長於漢者,弓矢弱而甲堅」,這讓仰攻士兵不必擔心被強度巨大的箭雨覆蓋。但對方還是向山下丟出大量滾木雷石。但唐軍依舊勇猛上前,頂著重壓、舉著長牌和大盾、填平了山寨前的壕溝,破壞了山寨前的木製拒馬。隨後和身披重甲、善於近戰搏殺的吐蕃武士短兵相接,掀起陣陣濃稠的血霧血雨。


另一方面,吐蕃的確不同於突厥、回紇等游牧民族,素有修建堡壘和守城傳統。除西北外族常見的騎射技能外,還兼具攻城和守城的優勢。這意味著在和他們的西域爭奪中,唐軍將士不得不陷入一城一地的慘烈拉鋸。此外,吐蕃武士的作戰風格是」人皆用劍,不戰亦負劍而行「。除了面部的兩隻眼,他們的全身都有厚重的護甲包裹,前排戰死、後排的武士會自動填補戰死者的位置。這些擁有極強榮譽感的貴族武士,更是以戰死沙場作為至高榮耀。因此在攻打堡前城寨的戰鬥里,讓強攻的唐軍死傷不輕。


吐蕃軍隊的裝備相當精銳 也讓進攻唐軍很難從正面強取


由於帕米爾高原整體缺乏林木植被,所以唐軍註定無法打造攻城器械助陣,甚至無法使用雲梯等簡單工具。為避免將速戰速決戰打成曠日持久的消耗戰,不得不以更富挑戰性的方式破城。根據《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五》的記載,高仙芝派出手下的猛將李嗣業,帶領一隊精銳的陌刀兵先登力戰。臨行前給出非常嚴酷軍令:不及日中,決需破虜!


因此,李嗣業手持一面旗幟,親領精銳陌刀兵沿連雲堡後面的陡峭山崖攀爬而上。由於攻城戰時間緊迫且山壁非常陡峭,短時間內無法使用雲梯,能供這些戰士們使用的只有繩索和鉤爪類工具。但他們還是成功地攀援而上,出其不意地出現在了吐蕃守軍後方。對方錯愕之餘,這些大力勇士已如猛虎撲食般亮出利刃,在城堡中掀起了一陣陣血雨腥風。最後與山下唐軍裡應外合,一起順利地拿下了堡壘。這次漂亮的山地攻城戰只用了2個時辰。在7月13日當天,大唐的旗幟高高地飛揚在了連雲堡城頭。


精銳陌刀部隊 成為唐軍攻克連雲堡的關鍵


戰後,唐軍像狼驅趕岩羊般將倖存的吐蕃人逼到牆角、收繳武器。他們共計俘虜1000多名敵兵、斬首5000餘級,並繳獲了大量軍資器械。雖然監軍邊令誠認為大軍已經深入敵境,不能繼續深入,但為了擴大戰果、徹底達成戰略目的,高仙芝將3000老弱病殘交給邊令誠,讓他留守連雲堡。然後自己帶領剩下的精銳部隊繼續進軍,迫使小勃律再次倒向唐朝。


不久,吐蕃人也獲得了唐軍大舉進軍的消息。他們嘗試派遣大軍前往小勃律境內防禦國都,並和唐朝在雪域高原展開對西域屬國的極限爭奪戰。於是,接下來的戰鬥要點不在於攻城拔寨,而是要和時間賽跑。從一個山間谷地跳往另一個山間谷地,搶在吐蕃援軍到來前讓小勃律易幟,並以較小的成本達成政治目的。


吐蕃人在接到小勃律求援後 的確有派大規模部隊增援



征服小勃律

攻佔連雲堡 只是高仙芝征服小勃律的開始


作為一個成熟的將領,而不是毫無政治敏感度的赳赳武夫,高仙芝深知「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軍事行動只是邦交中的最後手段。在雪域和草原的征戰中如果一招不慎,就會讓將士淪為異域的孤魂野鬼,還會讓天可汗的威名蒙羞。因此,優秀的將領不會追求在每一場戰爭中攻城略地、屍積如山,而是以最低的成本達到最大的戰略目的。


但唐玄宗派來的術士韓履冰,已經因實地感受高原的嚴酷氣候後,對繼續前進畏葸不前。為防止他的預言進一步影響軍心,也為了擴大戰果,高仙芝冷峻地下令:除去老弱病殘,唐軍精銳輕裝簡從,只攜數日之糧,直趨小勃律國都城。他們全體向東騎行,奔襲三日至坦駒嶺(今巴基斯坦境內興都庫什山脈的達科特山口)。在《舊唐書》中,描述這裡地形的文字是「直下峭峻四十餘里」。顯然,山口的地形非常陡峭,稍有不慎便會連人帶牲畜翻下山崖。


進入小勃律境內的唐軍 被迫繼機動到興都庫什山脈


1000多年後,英籍匈牙利裔冒險家斯坦因在中亞探險的時候,面對山口處近乎垂直的冰阪,不無感慨地說道:當我立在山口頂端閃光爍爍的積雪上,向那直到6000英尺下雅辛山谷盡頭的峻坂下窺,對於起初唐軍拒絕向前移動的原因,後來他們努力掙扎前進的艱難,以及高仙芝的勇敢,才能認識清楚!


由於擔心將士們畏懼垂直得近乎陡峭的懸崖而不敢下山,高仙芝提前讓20個軍中的胡人士兵穿上小勃律人服飾,偽裝成阿弩越城派出的使者「歡迎」唐軍入城。同時,他還讓這些「阿弩越城使者「告訴唐軍,當地人已經主動砍斷了小勃律和吐蕃之間的大藤橋,意思是吐蕃人被阻隔在境外。隨後才借著好消息的鼓舞,讓將士們走下極其險峻、山如刀劈的坦駒嶺。


離開山地後 唐軍順利抵達克什米爾北部的阿弩越城


經過3天奔波,唐軍大約在7月16日徹底走下山嶺,又花費一整日抵達克什米爾北部的阿弩越城。由於和吐蕃爭奪小勃律的戰爭遠未結束,高仙芝讓部將席元慶先帶1000精騎加速前往都城。他們會在沿途散布消息,聲稱此行只針對大勃律,而不會涉及小勃律。同時,高仙芝還向部將席元慶暗授機宜,讓他趁著接受貢品的機會,將小勃律國中的貴族一網打盡。


在成功消滅小勃律的吐蕃內應後,席元慶繼續率領精騎策馬狂奔,趕到了位於娑夷河(今克什米爾西北吉爾吉特附近印度河北岸支流)上的巨大藤橋。這是小勃律人為迎接吐蕃人入境而修建的建築物。雖然僅有一箭之長,但因為河道地勢險要、過於陡峻,所以是花了一年時間才徹底修建好的要道。唐軍騎兵們一奔襲到橋頭,便奮力地揮舞刀斧,花了幾乎整個白天的時間,才將結實的藤橋砍亂砍斷。後來當吐蕃援軍上氣不接下氣地趕到時,發現藤橋已經有氣無力地散落在陡峭的懸崖上。只能一言不發地默默撤走,將一臉沮喪的小勃律信使留在原地、嚎啕大哭。


時至今日 許多帕米爾地區還在使用古老的藤橋


至此,高仙芝才露出征服者姿態,傲然進入小勃律都城。他先招降了國王和吐蕃王后,讓他們從藏身的石窟寺中出來,並跟隨唐軍返回長安。接著將3000名唐軍留在小勃律境內鞏固戰果,徹底封堵吐蕃西進中亞的南線通道。


縱觀全局,在吐蕃提前控制了小勃律地區的情況下,高仙芝精準地把控了行軍節奏、行軍速度、軍隊士氣和後勤需求。不僅能做到穩紮穩打,最後反客為主,完美實現了以弱勝強勝利。這既是高先芝個人軍事才華髮的淋漓盡致,也是盛唐軍制優越性的很好體現。畢竟,在往後的歲月里,也就只有元清兩朝能夠拿出相似成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炮歷史 的精彩文章:

時代先鋒:荷蘭海軍的卡雷爾-多爾曼號多功能支援艦
TSR-2轟炸機:中道崩殂的皇家空軍末代核威懾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