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非洲草原上的角馬被當作「糧庫」,社交與繁殖方式,都十分奇特

非洲草原上的角馬被當作「糧庫」,社交與繁殖方式,都十分奇特

此前在韓國梨泰院發生的踩踏事故引起了無數人的關注,美國《華盛頓郵報》甚至表示,該事件是21世紀發生的第九大踩踏事故,非常嚴重。而在剖析整個踩踏事故時,不少人提到了這其實就是「角馬現象」。

梨泰院發生的踩踏事故類似於角馬現象

所謂的角馬,是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一種大型食草動物,它的社交與繁殖方式,都非常奇特。

那麼,角馬到底是什麼樣的生物?角馬現象又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這種生物會被稱為草原上的「糧庫」呢?


被當成「口糧」的角馬

如果大家是《動物世界》的忠實觀眾,對角馬這種生物肯定不陌生,因為它們每年的那次遷徙都會被當成「大片」放映。

角馬雖然名字帶「馬」,實際上卻和牛的親緣關係更近一些,因為它在生物學分類上屬於偶蹄目、牛科,所以有時候人們也稱它為牛羚。

角馬在生物學分類上屬於牛科

有意思的是,也有許多人認為角馬其實有些「四不像」的特徵,它的頭像牛,身體似馬,蹄子像羊,尾巴又和驢更像。這樣來說的話,角馬似乎是拼湊的產物。

它們的身材高大,渾身的肌肉看起來非常的緊實,成年雄性的體長在2米左右,高度則在125厘米到145厘米。角馬的身材前部比較粗大,肩膀很寬,後部要纖細一些,若是讓其站立的話,整體就會呈現出「倒三角」的樣子。此外角馬的體重也十分可觀,雄性角馬的重量一般在200到274千克之間。

叫罵的身體結構,前寬後窄

角馬的主食是植物,尤其喜歡啃食青草,所以它們會逐水而居,畢竟水源附近往往有著豐富的青草。由此可見,它們其實還是比較挑食的,為了尋得最鮮嫩多汁的食物不惜四處奔走。

由於種類和種群數量非常龐大,性格又比較內向,所以角馬一度被當成非洲草原上的「軟柿子」,許多的食肉動物都會將其當成首選食物。在這種情況下,被當成「口糧」的角馬竟然有了「糧庫」的外號。

角馬的種類和種群數量都很大

值得一提的是,能夠十年如一日的成為非洲草原上的關鍵口糧,沒點兒特殊的實力肯定是做不到的,所以角馬的社交和繁殖方式都顯得比較特別。


奇特的社交和繁殖方式

首先角馬是一種堅定選擇群居的動物,它們非常在乎身邊是否有夥伴,當在雨季覓食的時候,一般會形成10到20隻的小團體,然後進行活動。而到了旱季準備遷徙的時候,就會整合小團體形成更為龐大的隊伍,這個隊伍的成員數量少則幾十萬隻,多則上百萬隻。

角馬遷徙的時候會形成更龐大的隊伍

說到這兒大家應該也明白了,為什麼集群踩踏事故會被稱為「角馬現象」,畢竟從本質上來說這種集聚就和角馬群體的合併差不多。

因為角馬在這樣大規模的遷徙時,總是會發生類似的「踩踏」,比如在過河的時候,位於前方的角馬若是腳滑摔倒了,後面的根本不會及時剎車等它起來,在它身後的角馬數量實在是太多了,大家都只顧著向前沖。在這種情況下,這頭角馬就會被活活踩死。

角馬大規模遷徙的時候會發生踩踏事故

其次再來看角馬群體的社交方式,大部分時間它們都比較和諧,因為脾氣比較溫順。可是若是其他的食草動物入侵了它們覓食的地方,角馬就會變得非常暴躁,此時領頭的角馬就會帶著自己的一眾兄弟驅趕這些動物。

不難看出,角馬群當中作為頭領的雄性角馬,確實是一呼百應的存在。並且,這種情況一直會延續到後續它們開始遷徙,甚至過河的時候,群體中的角馬都會對頭領的判斷和選擇無條件信任。

角馬群中作為頭領的雄性角馬往往一呼百應

那麼,它們都是通過什麼方式來社交溝通的呢?

不少人認為應該就只有吼叫聲,但其實還有嗅覺。角馬的嗅覺十分的靈敏,不僅可以聞到附近蟄伏的天敵氣味,還能聞到遠方雨水的氣息。它們的眼眶和足腺會分泌出一種特殊的分泌物,就像是尿液和糞便一樣,屬於帶有提示作用的信息素。

角馬的嗅覺非常靈敏

正因如此,它們在日常交流的時候可能會用到足腺和淚腺

比如斑紋角馬,它們會用鼻子嗅聞對方的淚腺,以此來傳遞信息。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奇特的社交方式在角馬遷徙時顯得十分重要,因為雄性角馬頭領的吼叫聲最多只能傳到2公里外,但是角馬群的隊伍浩浩蕩蕩,顯然沒有這麼短。

在這種情況下,領頭的就能通過足腺上分泌的液體在路上留下信息,位於最後方的角馬則可以用嗅覺捕捉到。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角馬是不會掉隊的。

角馬的足腺上會分泌傳遞信息素的液體

最後再來看繁殖方式,喜歡群居的角馬就連產子都是集中的。根據資料來看,在非洲蓋倫蒂草原,到了2月的時候,全部角馬就會朝著西南方前進,然後懷孕的雌性角馬紛紛在幾周內生下孩子。這就意味著,每天可能都有幾萬隻小角馬同時出生。

並且雄性角馬除了提供生殖細胞以外,在後續撫養孩子的過程中不會出什麼力,小角馬一般都是由角馬媽媽獨自養大的。由於在草原上處在食物鏈的頂層,母親保護自己的能力又十分有限,所以小角馬在出生之後就需要儘快學會站立,大約5分鐘後就能站穩,15分鐘後就能開始奔跑了。

小角馬出生不就會就能學會站立

由此可見,角馬能夠在非洲草原上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王國」,確實是依靠著某些特別的智慧。不過也有人對其種群的生存策略提出過質疑,不理解為什麼它們一定要遷徙,並且穿越有著無數天敵的河流。


角馬的生存策略

在角馬遷徙必須要途徑的河流當中,往往蟄伏著大量的河馬和鱷魚,靜靜等待著屬於它們的美食。根據統計數據來看,每年都有大約5%的角馬會在河中喪生,一部分會被天敵吃掉,另一部分則會被活活踩死。

角馬遷徙路過河流的時候可能會被鱷魚吃掉

在這之中,被獵殺的大部分都是小角馬,因為它們的身材和奔跑能力,都比不上成年的角馬。所以在角馬群淌水過河的時候,小角馬們都會在岸上觀望,顯得猶豫不決。有時候它們還會試圖不跟著大部隊,從水比較淺的地方過河,但是有的老角馬發現這一情況後,就會立馬制止它們,將其驅趕到大隊伍當中。

這樣的話,小角馬的過河難度顯著提升,死亡概率也會變高。所以有人認為,這種做法很蠢。但其實不是這樣,因為角馬熟知在非洲草原上的生存法則,必須要團結一致下河,來年再渡河的時候才會無所畏懼。

角馬熟知生存法則,必須要團結一致過河

若是這群小角馬今年很容易的渡河了,那麼等它們明年長大之後,就無法肩負起種群的希望了,會喪失與命運抗爭的鬥志。正因如此,角馬群完美詮釋了什麼叫「頑強」才是弱者的最佳生存策略。

小角馬肩負著種群的希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答案在這兒 的精彩文章:

北極出現史前生物屍體,對於人類來說不是好事!會帶來什麼危害?
每平米造價100萬元,每天發電1000度,天宮「充電寶」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