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可悲之國必有可恨之處?為什麼俄羅斯在國際社會的處境如此孤獨?

可悲之國必有可恨之處?為什麼俄羅斯在國際社會的處境如此孤獨?

沙皇亞歷山大三世曾說:「俄羅斯只有兩個盟友,那就是陸軍和海軍。」

2014年之前聽到這句話,你會感覺這很霸氣,充滿了「戰鬥民族」的氣質。但當今天的我們再度重溫這句經典,你會感嘆這句話很可笑和幼稚。畢竟,到底一個國家的人緣該多差,才會尷尬到要強行和自己的「器官」結盟?

所以,時過境遷的背景下,這句豪言壯語再也不是俄羅斯霸氣側漏的見證,而是俄羅斯在國際社會形單影隻甚至眾叛親離的證明。

那麼,為何俄羅斯會如此孤獨?要知道,俗話說「秦檜還有仨朋友」,為何俄羅斯就只能自言自語地數星星?在靜夜史看來,俄羅斯之所以沒朋友,根本原因在於俄羅斯不受它國待見,而俄羅斯之所以令其它國家避之不及甚至深惡痛絕,主要有兩方面因素:

1、欲罷不能的「噬土成性」傳統

俄羅斯人的最大特點,就是對土地「愛得深沉」,具體表現為看什麼地方都像是自家土地,包括它國的領土。

某種程度上說,俄羅斯之所以能成為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廣闊的國家,就是因為對土地有著狂熱的佔有慾。

而俄羅斯之所以會有如此「不可思議」的特性,主要原因在於歷史上的俄羅斯,曾經被蒙古金帳汗國無情奴役了240多年。

作為地跨亞歐兩大洲的草原帝國,蒙古帝國之所以能達到3300多萬平方公里的恐怖疆域,根本原因在於蒙古本身就是個噬土成性的帝國。靠著蒙古馬的強悍耐力和蒙古人頑強的開拓精神,亞歐大陸幾乎所有草原帶都遍布蒙古騎兵的鐵蹄。

所以,金帳汗國長達近兩個半世紀的殖民,讓俄羅斯的血液里不可避免地注入了「噬土成性」的基因,導致俄羅斯對土地有著極其強烈的慾望。

再加上作為俄羅斯龍興之地的莫斯科地處一望無際的東歐大平原,舉目四望根本無險可守,蒙古西征這種旋風式的災難隨時可能讓辛辛苦苦幾百年的俄羅斯一夜回到解放前。所以,向周邊瘋狂擴張,極力增加國土縱深,就成為俄羅斯,也就是沙俄帝國生存下來的首要任務。

事實證明,當沙俄不顧一切地向周邊擴張,不僅奪取了更多的土地和資源,增加了國土縱深,佔據了更多的戰略要地,更在一定的地理區域內比如東歐平原,極大地壓縮了其它政權尤其是敵人的生存空間,成為東歐地區的「大哥大」,沙俄也不可避免地開始了大國崛起。

而想要成為世界強國,除了因為國土緯度較高,天生對溫暖南方趨之若鶩所以不斷向南擴張的生存本能。彼得大帝作為沙俄帝國歷史上的「千古一帝」,為沙俄制定了「走向四大洋」的戰略目標,從此沙俄帝國開始了更加一發不可收拾的「跑馬圈地」。

只是,亞歐大陸邊緣,作為地理環境優越的區域早已「人滿為患」,尤其是陸續誕生了四大文明,是真正源遠流長的風水寶地。而沙俄作為15世紀,也就是1480年才掙脫金帳汗國統治自立門戶的國家,向亞歐大陸邊緣的擴張,就是真正的「鳩佔鵲巢」。

所以,沙俄的瘋狂擴張,必然伴隨著周邊國家和民族的血與淚,它們即便不被生吞活剝,也基本都是遍體鱗傷。在這樣的情況下,除被肉體毀滅不可能發聲的,其餘幸免於難且苟延殘喘的鄰國必然對咄咄逼人的沙俄深惡痛絕。

畢竟,因為緯度高人口少,為了短期內達到征服的目標,沙俄奉行「存地失人」宗旨,對原住民進行野蠻的驅逐甚至屠殺,並遷入俄羅斯人予以同化,與其它民族相比有著強烈的排他性。

所以,但凡與沙俄為鄰的國家,無不深受其害。強烈的仇恨或恐懼,讓它們不惜和美國等西方國家「狼狽為奸」,俄羅斯的周邊環境長期被動。

2、潛移默化的「大俄羅斯」主義思維

某種程度上說,將俄羅斯與鄰國的惡劣關係,作為俄羅斯人緣不佳的評判標準並不客觀。畢竟古往今來,但凡疆土或疆域山水相連的國家,就必然會因領土和民族爭端等問題矛盾重重甚至水火不容。

因此,所謂「遠親不如近鄰」只是理論狀態下的美好願望,很多鄰國的日常狀態就是冤家路窄、針鋒相對。

在這樣的情況下,領土不接壤的國家反而容易情比金堅,比如美國和英國,印度和日本。

但俄羅斯,在將鄰國得罪得一個不剩的情況下,更有讓非鄰國乃至全世界都恨之入骨的強悍實力。

而讓俄羅斯惡名遠揚的東西,名為「大俄羅斯」主義。

「大俄羅斯」主義,又稱大俄羅斯民族沙文主義或大俄羅斯沙文主義,是俄羅斯民族的大民族主義思想及其在民族關係上的反映。

「大俄羅斯」主義形成於沙俄時期並影響至今,其主要內容是竭力保持俄羅斯民族的特權地位,對非俄羅斯民族進行殘酷的歧視、壓迫和蹂躪,將沙俄打造成俄羅斯族的沙俄。

而在對外擴張方面,「大俄羅斯」主義也大行其道並成為沙俄對外擴張的恐怖武器。

因為沙俄被蒙古奴役了兩個多世紀,讓這個本就是歐洲三大蠻族的東斯拉夫國家成為「野蠻人中的戰鬥機」,所以連波蘭這樣的西斯拉夫國家,都對俄羅斯充滿了鄙夷。

在極端的鄙視下,沙俄決心進行反擊。畢竟是迎娶了拜占庭帝國末代公主,繼承了拜占庭帝國衣缽的所謂「第三羅馬」,沙俄有啥理由不驕傲甚至高人一等?所以,沙俄將在國內壓迫非俄羅斯族的勁頭用在了其它國家的民族身上,並最終形成了沙俄帝國凌駕在其它國家和民族之上,被征服非俄羅斯民族理應受它支配的思想。

由於「大俄羅斯」主義思想伴隨著沙俄的瘋狂擴張大行其道,於是未與沙俄接壤的國家也對沙俄深惡痛絕。

沙俄帝國在一戰期間覆滅後,列寧領導的蘇俄極力遏制「大俄羅斯」主義的發展,倡導各加盟國無論大小強弱一律平等。但在列強環伺且「大俄羅斯」主義積重難返的情況下,各加盟國地位平等的蘇聯根本沒有向心力,更缺乏主導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號召力,所以列寧去世後,「大俄羅斯」主義很快在斯大林時代死灰復燃。

從蘇聯的歷史發展進程來看,「大俄羅斯」主義毫無疑問起到了增強各加盟國凝聚力的作用,但卻也給各加盟國的矛盾叢生埋下了禍根,這也成為蘇聯解體的重要因素。

而即便蘇聯解體,作為蘇聯直系繼承者的俄羅斯綜合國力大不如前,也依然沒有放棄「大俄羅斯」主義的堅守。

所以,西方國家乃至其他國家針對俄羅斯絕非偶然。

而今,相比於其它國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國家,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對俄羅斯尤其是深惡痛絕。畢竟,除了俄羅斯本身的「討嫌」,為了讓歐盟和日韓的忠心耿耿,美國一直將俄羅斯打造成它們卧榻之側的「狼外婆」。

說白了,就算俄羅斯放棄噬土成性的本性和「大俄羅斯」主義的思維,最終也會在美國的描述中成為「全民公敵」。

在這樣極端不利的情況下,俄羅斯該如何自救?答案是討好西方。

從葉利欽開始,俄羅斯就拾起了「脫亞入歐」的老套路,畢竟蘇聯已經煙消雲散,俄羅斯更是跑步進入了資本主義社會,和西方國家之間再也不存在意識形態上的針鋒相對。所以只要西方國家屁股上揚,俄羅斯立刻就把熱臉湊上。

但西方國家根本不可能和體量龐大且手握核武器的俄羅斯稱兄道弟,反而要無所不用其極地趕盡殺絕,所以俄羅斯「一路向西」的結果就是一地雞毛。

然而,即便是被西方國家無情耍弄,俄羅斯依然和西方國家打成一片而不是打成一片,為此甚至荒廢了東部的發展,這讓俄羅斯幾乎失去了所有「西方不亮東方亮」的空間。等到西方國家凶相畢露,俄羅斯才猛然發現,荒涼的西伯利亞和遠東根本承擔不起「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作用。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俄羅斯最現實的選擇不是無底線地迎合西方,而是和蘇聯一樣「另立中央」,拉起隊伍和西方國家針尖對麥芒。然而,骨子裡的「噬土成性」傳統和情不自禁的「大俄羅斯」主義思維,讓俄羅斯不但爭取不到昔日蘇聯加盟國的響應,更得不到另一個大國,也就是東方鄰國的兩肋插刀。

所以,俄羅斯的孤獨是必然的,而由此產生的結局也是不言而喻的。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頭條創作挑戰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夜史 的精彩文章:

1管漏氣,4國甩鍋?到底誰才是破壞北溪管道的罪魁禍首?
寧拉中國手,不做俄國友?中立的土庫曼為何願意對華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