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2022年度回顧之顯卡篇:國產顯卡迎來春天,RTX 4090大殺四方

2022年度回顧之顯卡篇:國產顯卡迎來春天,RTX 4090大殺四方

2022年對於業界來說,上半年和下半年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市況,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上半年繼續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以及2020年就已出現的供應短缺問題,PC市場基本延續了去年的態勢。不過到了下半年,形勢急轉直下,行情出現大反轉,全球經濟衰退危機加劇、加密貨幣熱潮退卻、世界大範圍出現的通貨膨脹,加上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消費端設備銷量出現大滑坡,幾乎波及到每一個細分市場。同時庫存水平高漲,讓不少廠商舉步維艱,在年末都進入了寒冬。

點擊前往2022年度回顧目錄

2022年的顯卡市場相比2021年算是往正常方向發展了,隨著「挖礦」的退潮,2022年里顯卡「價高貨少」的情況是有所改善,但也只是「有所改善」而不是恢復到大家心中的理想狀態,更多時候只是顯卡的貨源更為充足,但價格依然高於很多玩家的心理預期,加之上半年的新品更多地是原有產品的「調整版」,這就使得大眾的目光都投向了2022年下半年的新品,例如NVIDIA的GeForce RTX 40系列以及AMD的Radeon RX 7000系列顯卡。

不過除了NVIDIA與AMD的顯卡新品外,在2022年里我們還看到了獨顯市場中的兩個新的身影,一個是已經為登陸獨顯市場準備許久的英特爾,在2022年里他們終於可以作為一家GPU廠商進入到PC DIY的獨顯市場中;而另一個則是大家期待已久的國產GPU廠商摩爾線程,在他們的努力之下國產顯卡終於不再是PPT或者是活在OEM領域,而是成為了一款可以在零售市場正式發售,大家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堪稱是「國產顯卡的春天」。


摩爾線程:國產顯卡的春天

摩爾線程成立於2020年10月,核心成員來自NVIDIA、微軟、Intel和AMD等科技公司的技術人員,是一支「覆蓋GPU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市場銷售、服務支持等完整架構的成熟團隊」。他們在2002年的3月底正式發布第一代MUSA統一系統架構GPU蘇堤,並推出了MTT S60與MTT S2000兩款顯卡,其中前者面向的是PC與工作站領域,後者則主要應用於數據中心。

與如今主流的GPU晶元一樣,摩爾線程的蘇堤晶元是多功能GPU,不單只是有圖形渲染引擎,還具備有多媒體引擎、AI計算加速,以及物理模擬與科學計算引擎,這可以滿足更加廣泛和不同平台的多元算力需求。這當中的物理引擎名為AlphaCore,由摩爾線程獨立設計研發,按照官方的介紹,這個物理引擎可以「對物理世界中複雜的固體、柔性體、流體等效果進行超高精度的物理模擬處理,通過運算模擬,讓布料、毛髮和數字角色軟體肌肉組織的物理交互效果達到電影級別般真實。」


MTT S60與MTT S2000

MTT S60擁有2048個MUSA核心,搭配8GB LPDDR4x顯存,單精度浮點運算最高為6TFLOPS,填充率為192G Pixel/s,還可支持H.264和H.265,以及AV1視頻格式的硬體編解碼,並最高支持8K顯示輸出,帶有3個DisplayPort 1.4介面。

MTT S2000為便於用在數據中心的多GPU配置方式,採用了單槽的被動散熱設計,GPU規格提高到4096個MUSA核心,顯存可以配置到最大32GB,單精度算力也提高到12TFLOPS,並且在AI模型演算法上,可對Tensorflow、Pytorch在內的深度學習框架進行加速。


MTT S80

只是很多玩家對MTT S60與MTT S2000的印象都停留在PPT當中,畢竟這兩款顯卡並不直接面向零售市場,即便是應用在PC上的MTT S60也只是活動在OEM領域。但即便如此,對於很多期待國產顯卡的玩家來說,MTT S60與MTT S2000也已經起到了足夠的鼓舞作用。而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蘇堤」發布的7個月之後,第二款MUSA架構GPU「春曉」就正式登場,並且以MTT S80顯卡的身份正式進入到零售市場。

「春曉」GPU採用7nm工藝生產,集成220億個晶體管,擁有4096個可編程MUSA核心和128個專用張量計算核心,內置MUSA架構通用計算核心以及張量計算核心,可以支持FP32、FP16和INT8等計算精度,不像其他廠商那樣在遊戲顯卡上閹割半精度浮點能力 ,不僅為遊戲玩家提供強大的的3D渲染能力,還可以為學生和研究人員等提供在人工智慧、通用計算和多媒體處理等方面的完整GPU能力。

摩爾線程表示,新款GPU在1.8GHz的主頻下,能夠提供14.4TFLOPS的單精度浮點算力,圖形渲染能力方面較「蘇堤」平均提升3倍;編碼能力提升4倍,解碼能力提升2倍;AI計算加速平均提升4倍,物理模擬計算性能提升2.5倍。此外,摩爾線程還引入了新技術支持窄帶高清,節約30%以上的帶寬。

MTT S80顯卡是首款基於「春曉」GPU打造的獨立顯卡,也是首款正式進入零售市場的摩爾線程獨顯產品。它是業界首款配備PCI-E 5.0介面的獨顯產品,GPU頻率為1.8GHz,配備256bit/16GB的GDDR6顯存,顯存傳輸速率14Gbps,顯存帶寬為448 GB/s,配置有一個EPS 12V 8pin外接供電介面,TGP為255W。

作為首款進入零售市場的國產顯卡,MTT S80所交出的答卷可以形容為「未來可期」,配置的PCI-E 5.0介面在數據帶寬上相比現有產品可以說是有壓倒性的優勢,GPU的理論數據性能也與其宣稱的相符,在理論性能上是要優於RTX 3060的,在已經完成適配的遊戲中也能跑出很不錯的幀數體驗,這說明摩爾線程並不是「嘴上說說而已」。

然而這款顯卡距離成熟還有很長的路程,理論性能雖然在RTX 3060之上,但是在實際應用中,無論是實際幀數還是支持的遊戲數量,RTX 3060依然是有壓倒性的優勢,在創作領域也尚未可以擔當重任,畢竟很多軟體都未對這款顯卡提供適配。因此MTT S80雖然為國產顯卡邁出了一大步,但要達到比肩NVIDIA和AMD的水平,那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相關閱讀:

摩爾線程MTT S80 顯卡上手體驗:國產GPU的春天來了


英特爾:GPU老手,獨顯新手

英特爾要做獨顯的消息其實在前幾年就有所流傳,但是真正落到實地,並且能真正走到玩家的手中,那就已經是2022年的事情了。不過與摩爾線程這種無論是做GPU還是做顯卡都屬於新手的廠商對比,英特爾在GPU領域可以說是經驗豐富,要知道如果把核顯也算入到顯卡當中,那麼英特爾的顯卡市場佔比,少說也有70%以上。不過說到獨立顯卡,尤其是要在登陸零售市場,作為PC DIY硬體的獨立顯卡,英特爾在名義上倒也算是新手。


英特爾Arc A380

不過在首發獨立顯卡這件事上,英特爾並沒有自己做一張公版卡,而是選擇交給了一個年輕的品牌藍戟(GUNNIR),其實在此前的DG1那一代,藍戟已經開始為英特爾做獨立顯卡了,所以他們的技術和研發能力是足夠成熟的,而根據官方的介紹,藍戟是英特爾顯卡在中國大陸的首家核心合作夥伴,在眾多方面都有英特爾的戰略合作支持,這應該是相當於NVIDIA之於AIC、AMD之於AIB廠商的密切關係。

藍戟為英特爾Arc A380首發的顯卡是GUNNIR Intel Arc A380 Photon 6G OC,它在藍戟的獨立顯卡產品線裡面,屬於定位在中端的Photon系列,中文名為「光」。藍戟表示這個寓意著希望重建、喚醒行業,帶來一個新的選擇方向,所以這個系列的口號為「探未知(INTO THE UNKNOWN)」,給人感覺他們具備了年輕品牌該有的自信和活力。

作為英特爾真正意義上面向主流市場的首款獨立顯卡,Arc A380的表現可謂不過不失之餘,又帶有一些驚喜,其能在1080p下相對流暢地玩玩3A大作和流行網遊,已是符合大家的性能預期,6GB大顯存還可以在一些高要求遊戲中佔到上風,而內置的硬體編解碼器和AI引擎,又讓它在遊戲之餘,也可以在內容創作方面提供一些幫助,以此增強了它的賣點,再加上良好的功耗和發熱控制,在千元價位,Arc A380會是一張相對全面的顯卡,它雖沒有做到很誇張的越級挑戰,但已是上下左右都能打的水平。

相關閱讀:

英特爾Arc A380獨立顯卡天梯榜首發評測:衝擊千元級遊戲卡市場的一把藍戟


英特爾Arc A770

英特爾Arc A380雖然說是面向主流級,然而其主要對手其實是GTX 1650以及RX 6400,對於遊戲玩家來說多少還是「不入法眼」的。因此真正要說是撼動主流顯卡市場的產品,那還得要數其在2022年10月正式發售的Arc A770。與Arc A380相比,Arc A770顯然更具競爭力,不僅在性能上可以達到甚至超過RTX 3060的水準,在功耗、溫度、噪音等方面也有優秀的表現,在2000元到3000元的價位中算是很不錯的選擇。

嚴格意義上來說,英特爾Arc A770還算不上是一個成熟的產品,其雖然在跑分上非常強勢,甚至可以說是具備挑戰RTX 3070的潛力,但是在實際遊戲測試中,面對RTX 3060也只是在部分遊戲項目裡面獲得優勢。當然倘若不做對比,Arc A770的性能已經達到了我們的預期,作為主流級的遊戲顯卡基本上是達標的。而且Xess技術也確實能在幾乎不影響畫質,甚至能優化畫質的情況下,為顯卡帶來更高的幀數體驗。從這些地方來看,A770的未來其實還是值得期待的,至於能達到怎樣的高度,這點還得看未來英特爾在相關方面的如何工作開展。

相關閱讀:

英特爾Arc A770顯卡天梯榜首發評測:甜點市場的新進挑戰者


NVIDIA:GeForce RTX 40系列大殺四方

摩爾線程與英特爾的獨顯產品確實是賺足眼球,但是對於PC DIY玩家來說,最期待的那還得NVIDIA以及AMD。NVIDIA的RTX 30系列顯卡在2022年里有兩個頗受關注成員加入,一個是讓「入門級平台也能流暢光追」的GeForce RTX 3050,另一個則是RTX 30系列的巔峰之作GeForce RTX 3090 Ti;隨後在RTX 40系列發布前的時間裡,RTX 30系列顯卡還默默地進行了一些產品補充和產品調整,例如推出8GB顯存版RTX 3060、GDDR6X顯存版RTX 3060 Ti以及12GB顯存版RTX 3080等等,直到10月份RTX 40系列正式登場。


GeForce RTX 3050

GeForce RTX 3050是在2022年初的CES大會上發布的,但最早在2020年我們就已經聽到了這款顯卡的消息。NVIDIA表示,75%的遊戲玩家依然在使用GeForce GTX顯卡,而其中相當部分將是GeForce RTX 3050的目標群體,其未來會取代GeForce GTX 1650系列的位置。

與上代同樣定位的GTX 1650相比,RTX 3050宏觀上最大的變化就是加入了Tensor Core和RT Core,這是從0到1的質的變化,讓RTX 3050可能以入門卡的定位卻還能勝任流暢運行光線追蹤遊戲的使命。同時製程工藝從12nm提升到8nm,CUDA單元數量從896個提升到2560個,紋理單元從56個增加到80個,光柵單元則保持32個不變,顯存類型從GDDR5進化到GDDR6,顯存容量從4GB增長到8GB,顯存帶寬方面從128GB/s增長到224GB/s,可以說至少保留了RTX 3060超過7成的功力,而從結果來看也是基本如此。

相關閱讀:

GeForce RTX 3050天梯榜首發評測:無瑕之作,入門級顯卡也能流暢光追


GeForce RTX 3090 Ti

NVIDIA在2022年1月份的CES大會就已經公開了GeForce RTX 3090 Ti,其擁有10752個流處理器,基本頻率為1560 MHz,加速頻率為1860 MHz,配有24GB的GDDR6X顯存,速率達到21 Gbps,加上384位的顯存位寬,理論顯存帶寬超過了1 TB/s,是GeForce顯卡歷史上首次跨過1TB/s帶寬的產品。同時GeForce RTX 3090 Ti的單精度浮點性能為40T FLOPS,是Ampere架構顯卡的最高水平,TGP也提高到450W,是第一款採用12VHPWR外接供電介面的顯卡。

不過RTX 3090 Ti發布雖早,但是正式發售卻已經是2022年3月底,前後算上是有接近3個月的時間。不過這段時間的等待也是值得的,因為RTX 3090 Ti確實在發布的時間點上表現出了壓倒性的性能優勢,給了消費者對於最頂級的GPU的一個新選擇。在那個時間點,RTX 3090 Ti可以說是全能的,能滿足8K遊戲的需求,在創作用途上甚至能發揮更大的價值,例如顯存帶糾錯碼(ECC)的特性可以有更充分的發揮。

相關閱讀:

GeForce RTX 3090 Ti天梯榜首發評測:撕碎一切的終極性能神話


GeForce RTX 4090

很快時間就來到了2022年的10月份,終於大眾期待已久的GeForce RTX 40系列顯卡正式登場。首發產品則是當前的卡皇GeForce RTX 4090,其GPU採用了全新的Ada Lovelace架構並且用上了先進的TSMC 4N NVIDIA定製工藝,在架構設計和製程工藝上都迎來了巨大的飛躍。同期推出的還有新一代的DLSS 3技術,可以在流暢度、系統延遲和畫面質量上全方位提升遊戲體驗。

RTX 40系列顯卡的性能提升可以說是更勝以往,RTX 4090相比RTX 3090在光線追蹤遊戲中領先高達90%的性能,即便是面對RTX 3090 Ti,也是提升超過70%。DLSS 3技術帶來的幀數提升也是遠高於DLSS 2,在當前的遊戲環境中堪稱是降維打擊,需要未來的遊戲才能真正完全發揮它的價值。

相關閱讀:

GeForce RTX 4090天梯榜首發評測:開啟未來遊戲畫卷


GeForce RTX 4080

GeForce RTX 4080顯卡是在RTX 4090正式發售的1個月之後登場的,原本是有RTX 4080 12GB與RTX 4080 16GB兩個型號,但隨著前者的取消,RTX 4080自然也就只剩下一個型號,RTX 4080就只有「RTX 4080」,不用特別稱呼為「RTX 4080 16GB」。

不過雖然說RTX 4080是RTX 40系列中的次旗艦,是僅次於RTX 4090的存在,但兩者之間的性能跨度其實是比較大的,兩者之間甚至可以再插入兩個型號。當然RTX 4080相比上一代的RTX 3080 Ti仍然有很大幅度的性能提升,即便是不啟用DLSS的光追遊戲性能也相比後者提升超過36%,對於高端顯卡來說,仍然算是達到了代際提升的幅度。

不過RTX 4080的首發價格為9499元,其實已經超過了很多玩家的心理預期,甚至可以說能承擔RTX 4080售價的玩家,其實多數都有能力可以進一步承擔RTX 4090的預算。考慮到兩者之間的性能差異,售價為12999元的RTX 4090會顯得更加划算。因此除非玩家的預算確實正好卡在萬元以下,這個時候RTX 4080作為一張同樣能體驗DLSS 3黑科技而售價更便宜的顯卡才算是不錯的選擇。

相關閱讀:

GeForce RTX 4080天梯榜首發評測:DLSS 3加持的萬元次旗艦


AMD:Radeon RX 7000系列繼續「戰未來」

AMD的RDNA 2架構顯卡,也就是RX 6000系列是2020年11月推出的,按照他們的計劃,RDNA 3架構的顯卡將在2022年內正式發布,而事實也確實如此,只是Radeon RX 7000系列發布之時就已經來到了2022年的11月,顯卡的正式上市則是來到了2022年12月,總算是完成了自己的承諾。

而在距離RX 7000系列正式發布之前的時間裡,市場是需要新產品持續刺激的,例如NVIDIA就對自己的RTX 30系顯卡進行了調整升級和新品補充。作為回應AMD也是推出了包括Radeon RX 6500 XT、RX 6950 XT、RX 6750 XT和RX 6650 XT等多款新品,在RX 7000系列發布之前為獨顯市場注入了新的血液。


Radeon RX 6500 XT

在2022年初AMD首先拿出的獨顯新品便是Radeon RX 6500 XT,這款顯卡基於Navi 24核心打造,這是首款採用6nm工藝製造的GPU晶元,共有54億晶體管,幾乎就恰好是Navi 23的一半,而核心面積卻僅僅107平方毫米,比Navi 23的一半還要小。Radeon RX 6500 XT並不是用來取代Radeon RX 5500 XT,畢竟對於預算有限的用戶來說,不太可能一兩年就換一張新顯卡,因此其真正的使命是為了取代RX 570或者更低性能級別的顯卡,並獲得對應用戶的青睞。

而Radeon RX 6500 XT很好地完成了這個任務,如果你是網遊玩家,現在還在用著多年前的老久架構的顯卡,那麼Radeon RX 6500 XT是很值得用來升級的,除了性能上的提升,它還能支持眾多的新技術新特性,可以保證跟上未來幾年的網遊體驗。

相關閱讀:

Radeon RX 6500 XT天梯榜首發評測:千元光追顯卡,新世代網遊殺手

Radeon RX 6400

然而在Radeon RX 6500 XT發布3個月之後,AMD推出了新款的入門級顯卡Radeon RX 6400,這款看上定位比RX 6500 XT更低的產品卻具備著讓RX 6500 XT失去價值的能力。其實按照AMD原本的計劃,RX 6400應該是專屬於OEM市場,並不會進入零售市場,然而市場的變化卻讓RX 6400已不再局限於OEM市場。

從規格上看,RX 6400的性能肯定是不如RX 6500 XT的,從實際測試來看也確實如此,兩者之間的遊戲性能有22%的差距。然而這個差距看似巨大,但在實際體驗中卻差距有限,畢竟對於入門級的顯卡來說,22%的性能差距換算到實際幀數可能也就數幀的差距,RX 6400跑不動的遊戲,RX 6500 XT基本上也不會有更好的表現。

但RX 6400的功耗更低,不需要外接供電,甚至可以做成半高卡型,這就讓它的應用場景變得更為廣泛,因此綜合來看,RX 6400的使用價值其實比RX 6500 XT要更高,甚至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讓RX 6500 XT處在了一個咁噶的地位。

相關閱讀:

Radeon RX 6400天梯榜首發評測:讓RX 6500 XT失去意義的小鋼炮


Radeon RX 6650 XT / 6750 XT / 6950 XT

相較於Radeon RX 6500 XT與RX 6400,AMD在2022年5月份推出的三款顯卡新品Radeon RX 6650 XT / 6750 XT / 6950 XT就多少有些「新瓶裝舊酒」的意思。是的,如果大家仔細對比一下它們與Radeon RX 6600 XT / 6700 XT / 6900 XT的規格,就應該會發現其實這三款「新顯卡」並沒有對GPU規格進行更改,依然是7nm的Navi 21、Navi 22和Navi 23,只不過顯卡的TBP提高了,GPU能工作在更高的頻率,並且這些顯卡原本用的是16Gbps的GDDR6顯存,現在換了頻率更高的18Gbps顯存,以此換來了更高的性能,以及更高的售價。

相關閱讀:

Radeon RX 6650 XT天梯榜首發評測:超頻版RX 6600 XT僅貴100元,交個朋友

Radeon RX 6750 XT天梯榜首發評測:A卡面向2K遊戲解決方案的新旗手

AMD Radeon RX 6950 XT 天梯榜首發評測:新顯存,新旗艦


Radeon RX 7900 XTX / 7900 XT

AMD在2022年里的新品雖然不少,但真正算得上是重磅產品的,還得是11月份正式發布並在12月份全面發售的Radeon RX 7900 XTX / 7900 XT顯卡,這也是到目前為止唯二發布且發售的RX 7000系列顯卡。

在經過了兩年多的市場洗禮,AMD旗下RDNA 2架構顯卡憑藉著其優秀的性能表現收穫了大批玩家的堅定支持,也使得大家對於它的接班人RDNA 3架構Radeon RX 7000系列充滿了期待。RDNA 3架構最最最大的特點當然就是它的小晶元設計。Radeon RX 7000系的顯卡,包括這次首發的Radeon RX 7900 XTX/XT,都利用了小晶元設計,GPU核心都會由1個GCD(圖形處理單元)以及最多6個MCD(內存緩存晶元)所組成,同時間GPU核心內也可以容納更加多的CU計算單元,換言之流處理器數量也會有所增加。負責高性能運算的GCD使用了TSMC N5製程,而內含GDDR6控制器以及16MB的Infinity Cache則是以TSMC N6製程打造而成。

RDNA 3架構中的CU計劃單元也迎來重大改變。在以往的架構中每個CU計算單元當中包含著64個流處理器,但是到了RDNA 3時,AMD就給予了這些流處理器可以在一個周期當中執行兩個指令的能力。這兩個並發的指令可以是INT32或者是FP32,也是比較有彈性。因此雖然流處理器數量不變,但是由於「雙發(Dual issue)」的特性,使得每個CU計算單元理論上擁有128個流處理器的運算能力。

AMD在RDNA 3架構上所使用的小晶元設計、流處理器雙發運行以及AI計算都是大膽的嘗試,代表著AMD想繼續高歌猛進的決心。而在這樣的決心及架構下所推出的Radeon RX 7900 XTX/XT顯卡也果然交出了一張不錯的答卷,來響應玩家們在這兩年來的苦苦等待。

不論是在光柵化還是光追遊戲的表現上,這兩張顯卡都要大幅度領先於上一代的卡皇,更加是與對家皮衣刀俠旗下的GeForce RTX 4080在不少光柵遊戲上打得有來有回。再加上比GeForce RTX 4080更加大的顯存以及全球首發的DP 2.1介面,不論是需要高解析度還是高幀率,Radeon RX 7900 XTX/XT都可以很好地滿足到大家對於戰未來的需求。

相關閱讀:

Radeon RX 7900 XTX/XT天梯榜首發評測:大步邁向遊戲未來的RDNA 3變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能網 的精彩文章:

亞馬遜或將開始其史上最大規模裁員,涉及上萬人
美光24Gbps速率的GDDR6X已量產,為英偉達GeForce RTX 40系列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