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醫藥生物行業科研服務專題報告:千億市場空間,國產替代正當時

醫藥生物行業科研服務專題報告:千億市場空間,國產替代正當時

(報告出品方/作者:光大證券,林小偉)


1、 科研服務是生命科學產業鏈重要上游

1.1、 科研服務是生命科學研究及生物醫藥的上游

概念:生命科學服務商向客戶銷售科研試劑、科研儀器及實驗室耗材。 科研服務行業是為科研院校以及醫藥企業,提供科研相關產品以及配套技術解決 方案的行業。行業內公司主要銷售產品包括科研試劑、實驗儀器和高端耗材等, 同時通過相關專業技術服務,幫助客戶解決從常規的測試到複雜的研發項目中所遇到的各種挑戰。

科研試劑是科學研究和分析測試中必備的基礎材料,主要包括生物試劑和化學 試劑兩大類。生物類科研試劑可分為蛋白類(重組蛋白和抗體等)、核酸 類(定製化的合成核酸和克隆載體等)和細胞類(細胞系、轉染試劑和培 養基等),對應蛋白質大分子、核酸以及小分子、體外細胞三種實驗場景。 化學類科研試劑的分類方法較多,按製造難易程度和用途可分為高端試劑/ 專用試劑、通用試劑,按純度(雜質含量的多少)可分為高純、光譜純、 基準純、分光純、優級純、分析純和化學純等。

科研儀器設備是指科研實驗中所需要的研發設備,具有平均單價高、更換頻率 低、對設備維修服務要求較高等特點。科研儀器既包含純水機、水浴鍋、 恆溫箱等中低端儀器設備,同時也包含色譜儀、PCR 儀等高端儀器設備。

實驗室耗材是指科研實驗中所需要的日常消耗材料,具有品種多、數量多、類 型雜、更新變化快、單件價值低、消耗頻繁、處置難度較大等特點。根據 實際用途不同,可以分為安全防護耗材、液體處理耗材、生物培養耗材等 多種類型。

產業鏈梳理:生命科學服務商是生命科學研究以及生物醫藥上游。 1)生命科學服務:下游應用分布廣泛,客戶群體主要分為科研用戶和工業用戶。 科研用戶主要包括高等學校和政府屬研究機構等科研機構客戶,主要採購科研試劑、耗材等用於生命科學領域的基礎研究,以及藥物化學領域的新葯開發等。工 業用戶包括製藥企業、CXO 企業、NGS 企業和 IVD 試劑生產企業等,主要採購 科研試劑、耗材等用於產品研發和檢測,以及部分產品的規模化生產。在銷售產 品之外,生命科學服務商亦向下遊客戶提供分析服務、試劑定製開發服務等。 具體來看,生物試劑領域,以重組蛋白和抗體為代表的蛋白類試劑主要用於基礎 研究、藥物研發生產及應用全流程、細胞免疫治療和 IVD 等領域;以酶為代表的 核酸類試劑主要用於基礎研究、藥物研發、NGS、IVD、mRNA 疫苗和獸用診斷 等領域;細胞類試劑主要用於基礎科研、瞬時轉染、細胞培養、重組蛋白表達等。 化學試劑領域,專用試劑主要用於分析檢測、化學合成、材料科學和電子化學等 領域,通用試劑主要應用於基礎研究、分析化驗和化學配方等。


2)生物醫藥上游:生物醫藥包括抗體、CGT 及疫苗等,其上游為細胞培養基、 一次性產品、生物反應器、層析填料、過濾器及納米藥物製劑製備系統等。與化 學藥物的生產相比,生物醫藥的生產通常更為複雜,在生產過程中需要設定具體 而精確的參數及控制條件。任何關鍵步驟的細微變化均可能引起生物醫藥的性能 改變,如免疫原性、副作用及療效。除了生物醫藥的療效及安全性外,大規模商 業生產主要取決於多項因素,包括成本、效率、穩定性及商業考量。以上因素, 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目前國內生物醫藥上游比化學藥物上游的國產化程度低。

1.2、 科研服務商助力下游研發生產活動的降本增效

基礎研究領域,科研服務商為科研用戶提高研發效率。 以重組蛋白為例:其產品應用檢測數據包括純度、活性、均一性、批間一致性等, 多維度的產品應用檢測數據可以大幅度節省客戶進行實驗的時間和成本。以具有 SPR/BLI 檢測數據的蛋白產品為例,應用於對應的實驗中時,需要購買相應的芯 片,對蛋白用量、緩衝液等條件需花費時間優化,如果已經具有相關應用檢測數 據,客戶可以直接參考使用生物試劑公司提供的方案,可有效節省時間 1-2 天, 其中主要成本為晶元和人力成本,大約 1,500-2,000 元/次,同時一般實現最終 優化需進行多次測試,相應時間和成本進一步節省。

在新葯開發環節,科研服務商為工業用戶提高成功率。 以藥物分子砌塊為例:化葯研發成功率較低,一定程度上原因在於研發過程中存 在大量的妥協。在藥物發現階段需要採購大量的分子砌塊,合成出更多種的化合 物進行篩選。時間是創新葯研發重要訴求,如果市面上無法採購到期望的分子砌 塊,葯企一般不會為了一個分子砌塊而拖累研發進度,往往退而求其次,這是導 致化葯研發成功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David Cook 統計了阿斯利康化葯臨床 2 期失敗原因,約 30%是因為化合物毒性、26%是因為化合物藥效,這些都可能 在分子砌塊層面得到一定的改善。以上背景下,優質的藥物分子砌塊供應商會立 足化葯研發痛點去開發產品,從而幫助葯企去降低化葯的研發難度。

在藥物商業化階段,科研服務商為工業用戶降低生產成本。 以細胞培養基為例:細胞培養基作為生物製藥上游核心原材料,是疫苗、抗體葯 以及細胞和基因治療等多種生物醫藥生產過程中細胞培養環節必不可少的。根據 Research and Markets、Markets and Markets 分析,培養基是生物製藥上游 原材料、耗材品種中市場規模最大的品類,2020 年全球培養基市場規模約佔全 球生物製藥耗材市場規模的 35%。在國內醫保談判的實施後,部分被納入目錄 的藥品價格降幅明顯(例如 PD-1 抗體被納入醫保後價格大幅度下降),對生物 葯的生產成本提出了考驗,控制上游原材料費用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方式之一。在 價格優勢之外,國產培養基供應商通過幫助葯企優化細胞培養基配方,來提高生 產效率以及藥品質量,幫助葯企實現生物葯生產綜合成本的降低。例如,根據奧浦邁官網展示的合作案例,其通過對基礎和補料培養基的開發,將某生物葯的細 胞表達量由原工藝的 2.68 g/L 提高至 6.50 g/L。


2、 產學研助推高增長,千億級空間漸打開

受益於下游基礎研究、新葯開發和商業化生產的需求擴容,科研服務行業規模有 望持續增長。按客戶類型來看,科研用戶端,基礎研究經費投入與科學服務行業 的發展密切相關,國內科研院校研究經費投入的穩步增長,有望驅動對科研試劑、 儀器和實驗室耗材的需求;工業用戶端,國內在研發階段的醫藥研發支出快速增 長,在規模化生產階段的應用方興未艾,將助推科研服務行業規模的擴大。

2.1、 科研用戶端:基礎研究經費投入穩步增長

科研用戶端,基礎研究經費投入的持續增長,有望帶動對科研試劑、儀器和實驗 室耗材採購的增加,繼而驅動科研服務行業規模的擴大:

全球科研經費投入:近十年來全球科研經費總投入保持高位,穩健增長。根據 世界銀行統計,全球研發經費投入總量從 2011 年的約 1.4 萬億美元迅速增 長到 2020 年的約 2.3 萬億美元,2011-2020 年 CAGR 為 5.8%。

我國科研經費投入:近十年來我國科研經費投入迅速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 投入總量從 2012 年的 1.0 萬億元增長到 2021 年的 2.8 萬億元,2012-2021 年 CAGR 為 11.7%,占 GDP 比重從 1.98%增長到 2.44%。我國科研經費的 投入總量僅次於美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研發大國,但投入強度仍略低於 全球平均水平,與發達國家 3%-4%的投入強度相比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在高等院校和政府屬研究機構等科研用戶端,根據我們的測算,2030 年我國科 研服務行業規模有望超千億: 根據 statistics 機構預測,2030 年我國 GDP 約 34 萬億美元,假設我國 R&D 經 費投入占 GDP 的比例達 2.8%,屆時我國 R&D 經費投入將超過 6 萬億元(按 1 美元=6.5 元人民幣換算)。2020 年,我國高等學校和政府屬研究機構研發經費 支出為 5291 億元,約佔總經費投入的 22%,假設該佔比在 2030 年依舊為 22%。 R&D 經費主要包括原材料費、勞務費、固定資產構建費、管理費等支出。經「高 校院所實驗試劑需求分析與管理研究」課題組調研,科研試劑和耗材支出約佔科 研機構研發經費支出的 20%-25%。假設 2030 年,科研試劑和耗材支出占科研 機構 R&D 經費支出的 20%,且試劑和耗材比例為 1:1。綜上,我們預計 2030 年我國科研用戶的科研試劑支出為 1,350 億元。

2.2、 工業用戶端:藥物開發階段需求快速增長

工業用戶端,過去幾年國內規模以上藥企研發支出、醫療健康產業投融資實現快 速增長,帶動新葯研發階段對科研試劑、實驗室耗材等需求的增加:

規模以上藥企研發投入:全球醫藥研發支出穩步增長,根據 EvaluatePharma 的統計和預測,2019 年全球醫藥研發支出約 1860 億美元 (2010-2019 年 CAGR 為 4.1%),預計 2025 年達到 2270 億美元(預計 2019-2025 年 CAGR 為 3.4%)。在 2011-2020 年間,我國規模以上藥企的研發支出接近翻兩番, 由 2011 年的 211 億元增長到 2020 年的 785 億元(2011-2020 年 CAGR 為 15.7%)。以上顯示在政策倒逼葯企創新等背景下,我國規模以上藥企的研 發投入實現較快增長。

醫療大健康產業投融資:根據動脈網統計,全球醫療健康產業投融資總額十年 內增長超十倍,2021 年達 8194 億元(2011-2021 年 CAGR 為 35.9%)。我國醫療健康產業投融資總額也在 2021 年達到創下歷史新高的 2192 億元 (2011-2021 年 CAGR 為 33.1%),顯示國內大健康領域投融資規模的增 速略低於全球的。2021 年,中國生物醫藥領域融資額在醫療健康產業融資 總額的佔比為 50%,高於全球數據(佔比為 45%)。

在新葯研發階段,根據我們的測算,2030 年中國相關工業用戶對科研試劑的需 求規模有望達到 254 億元:

醫藥研發支出和一級市場融資處於持續上行階段。1)醫藥研發支出:假設中 國規模以上藥企 R&D 經費支出以 10%增速增長,預計 2030 年達 2,035 億 元。2)一級市場融資:考慮到 2020 年新冠病毒防治領域融資熱的高基數 影響,我們假設中國醫療健康產業總融資額 2020-2030 年以 9%增速增長; 假設生物醫療領域融資額佔比 50%,預計 2030 年中國生物醫藥總融資額 達到 1,868 億人民幣;根據營收小於 2 千萬的未盈利 Biotech 前沿生物、 海創葯業、澤璟製藥、首葯控股和亞虹醫藥,參考其在科創板上市前研發 費用/融資金額的平均值 61%,預計 2030 年中國未盈利 Biotech 研發投入 總額有望達到 1,140 億人民幣。

參考部分已上市 Biotech,君實生物(2019 年報)、澤璟製藥(2020 年報)、 神州細胞(招股說明書)試劑耗材支出分別約佔企業研發費用的 13.8%、 10.9%、14.7%(其中試劑占 8.6%,耗材占 6.2%)。我們保守假設科研試 劑支出占研發費用的 8%,計算出 2020 年中國醫藥企業在研發階段對科研 試劑的需求規模為 101 億元,預計 2030 年有望達到 254 億元。

2.3、 工業用戶端:新藥商業化需求方興未艾

2019 年我國醫藥生物市場規模為 1.63 萬億人民幣,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在經濟增長和醫療衛生需求的驅動下,2030 年我國醫藥市場規模將突破 3 萬億人民幣:

化葯: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數據,2019 年全球化葯市場規模為 1.04 萬億 美元,預計 2030 年達 1.31 萬億美元(預計 2019-2024 年、2024-2030 年 CAGR 分別為 2.6%、1.7%)。2019 年我國化葯市場規模為 8,190 億元, 預計 2030 年達 1.24 萬億元(預計 2019-2024 年、2024-2030 年 CAGR 分 別為 3.2%、4.5%),增速明顯高於全球的。

生物葯: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數據,2019 年全球生物葯市場規模為 2,864 億美元,預計 2030 年達 7,680 億美元(預計 2019-2024 年、2024-2030 年 CAGR 分別為 9.8%、9.0%)。我國生物葯市場顯示更強勁增長,2019 年我國生物葯市場規模為 3120 億元,預計 2030 年約 1.30 萬億元 (預計 2019-2024 年、2024-2030 年 CAGR 分別為 18.0%、10.6%)。

新興藥物:伴隨製藥行業不斷發展,以細胞和基因治療、ADC 為代表的新一 代藥物逐步走向市場。例如,2015 年開始全球基因治療行業呈高速發展,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數據,2020 年全球市場規模達 20.8 億美元, 2016-2020 年 CAGR 為 153.3%。由於我國基因治療行業起步較晚,2020 年我國基因治療市場規模為 2,380 萬元,預計 2025 年增長至 178.9 億元。

以單抗藥為例,根據浙江大學生物工程研究所林東強發表的文章,其生產成本包 括設備(48%)、耗材(30%)、原料試劑(15%)。在化學葯和生物葯的商 業化生產階段,保守假設生產成本分別占藥品銷售價格的 10%和 20%,其中, 原料試劑占生產成本的 15%。根據我們的計算,在醫藥企業的商業化生產階段, 2030 年中國相關工業用戶對科研試劑的需求規模有望達到 577 億元。

綜上,根據我們的測算,我國科研服務行業在工業客戶端的藥物開發階段及商業 化階段的合計市場規模有望從 2020 年的 338 億元,提升到 2030 年的 831 億元。


3、 外資相對壟斷,多因素加速國產替代

3.1、 競爭格局:外資相對壟斷,國產替代空間大

全球市場的競爭格局:世界科學服務行業幾乎進入巨頭壟斷的時代。 自 2006 年熱電公司(Thermo Electron)和飛世爾科技公司(Fisher Scientific) 合併成立為賽默飛世爾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伊始,世界科學服務 行業徹底進入跨國收購、巨頭壟斷的時代。賽默飛世爾、德國默克、丹納赫等國 際巨頭們通過集團化經營形成合力,雄厚的資金實力、強大的研發能力、齊全的 產品線以及布局全球的經營網路使其在市場競爭中優勢凸顯,產品橫跨科研試 劑、實驗耗材、儀器設備等多個領域,全球市場份額迅速擴大。

我們將全球科研服務龍頭企業分為聚焦型和平台型兩類,發現聚焦型企業 Abcam、Bio-Techne 與平台型企業 Thermo-Fisher、Danaher 相比,享受更 高估值。以及,無論是平台型還是聚焦型企業,資本助力、併購擴張都是其快速 提升全球市場份額的重要手段之一:

多方位快速併購擴張的 Thermo-Fisher。2006 年熱電公司與飛世爾科技公司 合併,成立 Thermo-Fisher,目前已形成生命科學解決方案、實驗室產品 和生物製藥服務、分析儀器和專業診斷這四大業務板塊。Thermo-Fisher 通過收購一系列優勢互補的公司,完善了四大業務板塊全方位布局。 Thermo-Fisher 在生命科學業務板塊(2021 年占營收的 39.86%)的布局 主要來自 2014 年對 Life Technologies 和 2016 年對 Affymetrix 的收購, 其在 2014 年初完成對全球著名的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供應商 LifeTechnologies 的收購之後,銷售額在全球科研服務領域公司中一直高居榜 首。自 2009 年收購診斷標誌物降鈣素原的龍頭 B.R.A.H.M.S 公司後,公司 建立了專業診斷部門,並在 2011 年收購了過敏與自身免疫相關疾病診斷的 龍頭公司 Phadia。2017 年開始,Thermo-Fisher 相繼收購了 Patheon、 Brammer Bio 和 PPD 等,布局 CRO/CDMO 業務;並於 2021 年收購 Groupe Novasep SAS,用以開展歐洲病毒載體製造業務。

技術驅動型的抗體試劑龍頭 Abcam。公司成立於 1998 年,是全球最大的研 究抗體供應商之一。通過收購一系列擁有獨特產品組合的公司,Abcam 迅 速從僅擁有抗體業務向多元化發展。2011 年收購總部位於英國的 Ascent Scientific 和位於俄勒岡州尤金的 MitoSciences,擴大了自身的試劑盒和檢 測產品線,並涉足生化試劑領域。2012 年以 1.55 億美元收購了 Epitomics, 其擁有的 RabMab?兔單抗平台目前已成為 Abcam 的核心技術和重要增長 點。2015 年收購 FireflyBiowork,打入 miRNA 市場;同年收購 AxioMx, 補充公司現有的定製抗體和免疫測定功能。2019 年收購 Calico Biolabs, 進一步擴展公司的定製服務能力;同年 7 月宣布收購 EdiGene(2020 年完 成收購),進軍細胞編輯市場。2020 年相繼收購 Expedeon 和 Marker Gene Technologies,擴展其蛋白質組學和免疫學、以及測定和標記業務。2021 年 10 月完成對 BioVision 的收購,擴展試劑盒產能和能力。綜上,Abcam 通過併購在強化其在檢測市場的地位的同時,嘗試涉足細胞編輯等新興領 域以進一步滿足生命科學領域日益增長的需求。


中國市場的競爭格局:部分領域內資企業逐步替代進口,國產替代空間仍較大。 國內市場外資企業相對壟斷。我國科研試劑產業競爭格局由外資企業絕對壟斷向 相對壟斷過渡,但外資品牌依然控制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具體來看,根據劉海龍 2018 年發表在《實驗技術與管理》期刊上的《國內實驗試劑供應鏈現狀、問題 與對策》,國內 90%的科研試劑市場被外資品牌壟斷。根據中科院直屬第三方 科研服務平台喀斯瑪的統計數據,承擔重要課題項目的中科院院屬科研機構和醫 葯類高校的進口試劑交易額佔比均超過 80%。從低端和高端試劑的分布格局上 看,目前我國進口試劑里中高端和低端產品的市場佔比約為 2:1,而國產試劑約 為 1:1。 部分領域內資企業逐步替代進口。近年來,內資品牌部分產品達到了國際同等技 術水平或實現了部分進口替代,逐步打破了外企絕對壟斷的態勢。雖然距離外資 巨頭仍存在較大差距,但部分國內企業已開始通過自主創新打造自主品牌,在例 如藥物分子砌塊、酶及重組蛋白等領域逐步替代進口品牌。

目前,科研服務行業的國產替代空間仍較大。以生物試劑為例,根據弗若斯特沙 利文數據,2019 年中國生物科研試劑市場規模約 136 億人民幣,按銷售額口徑 統計,其中核酸類、蛋白類和細胞類試劑的比重分別為 20%、29%和 51%,多 個細分領域中單一國產品牌的市場份額均不足 5%: 核酸類:我國核酸類試劑市場相對分散,進口品牌份額較高。2020 年,四家 進口品牌合計市場份額約 41%,國產品牌諾唯贊的市場份額約為 4%,其 他國產品牌市場份額均小於 2%。 抗體試劑:我國抗體試劑市場競爭相對激烈,2019 年六家進口品牌的市場份 額合計僅為 37%。國產品牌市場份額較小且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產品,主要 公司包括菲鵬生物、百普賽斯和義翹神州等。 重組蛋白:我國重組蛋白類試劑市場亦較為分散,進口品牌份額高。2019 年, R&D 和 PeproTech 兩家進口品牌的市場份額合計達 36%,國產品牌中, 義翹神州、百普賽斯和近岸蛋白的市場份額在 2%-5%之間,其他國產品牌 市場份額均小於 2%。

為什麼目前內資企業市場份額低?行業發展尚在追趕階段,企業資金較匱乏。 我國科研服務行業起步較晚,尚在追趕外資的階段。以全球抗體試劑市場為例, 其在 2009 年就進入了集中發展階段,CST、Abcam、賽默飛、Bio-Techne 等 公司進行多項收購,推動了全球抗體試劑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並誕生了多個海 外巨頭公司。自「十三五」以來(2016 年至今),我國科研試劑行業才進入發 展關鍵時期,由粗放式經營向規範化經營轉變,部分技術實力較強、生產規模較 大、具備一定品牌影響力的生產企業藉助於國家技術轉型升級的契機快速發展, 逐步確立了自身優勢,開始加快追趕國際行業龍頭的步伐。 資金匱乏等因素導致內資企業一站式整合及研發能力不足。由於起步較晚,國內 以中小型企業為主,往往資金匱乏、規模較小,僅能專註於生產科研試劑、實驗 耗材或者儀器設備中的某一類產品,缺少一站式整合能力,缺乏全球化拓展實力, 大量企業為快速擴充產品線,不得不代理國外品牌,以產品貿易作為主要經營業 務。同時,由於缺乏技術支撐、研發能力不足、資金匱乏,國內大多數企業僅具 備技術含量較低產品的生產能力,並在上述產品上展開價格競爭。由於利潤空間 有限,上述企業較難完成資本積累、實現規模化生產,更難以通過擴大研發生產、 加大設備人員投入來提升技術水平,開發新產品。


3.2、 多因素促進國產替代

3.2.1、政策端:立足自主可控,鼓勵產業發展與支持採購國產並舉

科研服務服務商作為生命科學研究和生物醫藥等領域的上游,因其在打造自主可 控的供應鏈中的重要作用,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例如,2019 年,發改委發布 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 年本)》,提出「分析、試驗、測試以及相 關技術諮詢與研發服務」為鼓勵類項目;2021 年,科技部發布的《國家重點研 發計劃「基礎科研條件與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研發」重點專項》中,提出圍繞科學 儀器、科研試劑等四個方向進行布局,擬安排國撥經費概算 5.39 億元。 此外,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2021 年修訂)在內的多項國 家頂層綱領性文件重磅推出,大力推進國產儀器採購。我們認為科研設備的購置 到位,有望帶動相關實驗所需的科研試劑和實驗室耗材的使用量的增加。 綜上,伴隨政策密集落地,我們期待行業內各細分領域加速國產化進程。

3.2.2、 需求端:對供應鏈安全性的訴求催化國產替代

內資科研服務商率先在工業用戶突破,進行國產替代。 國產廠商更容易針對哪類用戶進行國產替代?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統計,2019 年全球生物試劑市場由科研用戶主導(64%);我國生物試劑市場具有類似的客 戶結構,2019 年科研用戶約佔 72%的市場份額,工業用戶約佔 28%的市場份額。 科研用戶主要採購試劑用於教學或科學項目研究,工業用戶一般採購試劑進行產 品檢測或研發。兩大客戶群體採購試劑目的的不同,決定了其在選取試劑供應商 時著重考察的指標不同: 從科研用戶端看,科研試劑與研究產出直接相關。試劑產品質量、SKU 豐富 度、供貨的及時性和客情關係等是科研用戶重點考慮的因素。從工業用戶端看,科研試劑是企業研發和生產的根本保障。工業用戶對試劑品 類需求較少,更看重產品質量和價格、研發服務與供應鏈安全等。

國產廠商更容易針對工業用戶進行國產替代。工業用戶對試劑品類豐富度的需求 較低、價格敏感度較高,而科研用戶的需求更分散、對試劑品類豐富度的要求更 高。與海外巨頭相比,內資企業雖然在部分產品的質量上已經與進口比肩,但由 於起步較晚,在 SKU 數量上還有較大差距。以上兩方面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導 致了國產廠商更容易先在工業用戶突破,進行國產替代。例如百普賽斯和泰坦科 技,我們可以看到其工業用戶的數量佔比和銷售額佔比明顯高於科研用戶。

對供應鏈安全的訴求催化國產替代,亦有望助力內資品牌突破更多科研用戶。 1)產業外部環境:逆全球化趨勢加強,供應鏈重點由「效率優先」轉向「安全 優先」。 受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疊加影響,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國際形勢中不穩定、不 確定、不安全因素日益突出。一則,國際政治經濟回歸保守主義,逆全球化趨勢 加強,供應鏈重點由「效率優先」轉向「安全優先」。二則,美國推出所謂《印 太經濟框架》,計劃在技術領域建起「小院高牆」,意圖創造「排中」供應鏈新 環境。2022 年,中國大陸經濟總量為美國的 71%左右,中國大陸貿易總額已達 到美國貿易總額的 90.2%,出口總額更是達到美國出口總額的 1.2 倍,中美進入 指標對抗期。為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需要把握戰略主動,統籌發展和安 全是黨中央立足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環境所作出的戰略選擇。 具體到生物醫藥行業,一些高壁壘細分領域的全產業鏈都需要自主可控,若出現 供應鏈、技術、渠道等方面自主供應缺乏的問題,歐美髮達國家的壟斷高成本極 易壓縮國產企業空間、制約相關行業健康發展。2020 年 10 月 17 日,第十三屆 全國人大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法規第八章指出:「要加 強生物安全能力建設,提高應對生物安全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2)產業內部狀況:內資龍頭的研發實力和資金實力已明顯提升。 經過數年的發展,科研服務行業已脫穎而出多家國產頭部企業,這些企業在各自 所處的細分領域上研發實力已於外資相媲美。2020 年以來,藉助新冠相關產品 和/或 IPO 融資,這些國產細分領域龍頭進一步增強了資金實力。例如,截至 2023 年一季度末,義翹神州、諾唯贊、百普賽斯和近岸蛋白 4 家生物試劑公司貨幣資 金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平均值達到 34 億元。 3)觀點:對供應鏈安全性的訴求催化國產替代,尤其是科研用戶端。 新冠疫情以來,國內醫藥企業、科研院所等對供應鏈自主可控的訴求逐漸提高。 尤其是科研用戶端,由於價格敏感度較低、考慮客情關係等原因,既往國產替代 的進程慢於工業用戶端。而科研試劑、實驗室耗材等,若完全依賴進口,一旦斷 供會對實驗進展造成明顯拖累。綜上,我們認為在內資品牌自身實力已明顯提升 的背景下,下遊客戶對供應鏈安全性的訴求有望催化國產替代,為優質國產品牌 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3.2.3、供給端:質量為基石,加快品類擴充和直銷渠道建設

產品拓展:以產品質量過關為基石,加快品類擴充和品牌塑造。 1)質量升級:質量過關是進口替代的核心,國產部分產品質量已比肩進口。 產品質量是國產替代的核心競爭力。1)試劑質量對科研結果有著至關重要的影 響。科研用戶注重產品性能與文獻引用率,以保證實驗的可重複性、可追溯性以 及科研成果的順利發表;2)試劑質量是企業研發和生產的根本保障。在企業研 發階段,試劑質量直接影響產品研發的成敗。在規模化生產階段,試劑的穩定性 更會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對於企業的營收產生明顯的影響。 國內廠商加大研發投入,部分試劑質量比肩進口。隨著國產企業研發投入持續加 大及研發經驗不斷積累,已逐步建立了多項核心技術平台並掌握一系列專有技 術,部分國產試劑產品的質量已經可以媲美進口。生物試劑領域,核酸類產品靈 敏度很高,客戶對產品的穩定性、批間一致性和雜質控制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 以諾唯贊為例,公司通過蛋白質定向改造與進化平台已實現診斷酶原料 Taq DNA 聚合酶、突變型 MMLV 逆轉錄酶等的主要性能指標(酶的活性、催化效率、穩定性、特異性和耐受性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化學試劑領域,泰坦科技自主 研發的部分化學試劑的純度也已達到或超過國際龍頭 Sigma-Aldrich 和 Alfa 水 平,凸顯國產試劑的高質量屬性。

2)品類擴充:以客戶需求為原點高效研發,早期布局高景氣新興領域。 國內試劑廠商在產品品類和 SKU 數目上與進口廠商間仍存在一定差距。根據阿 拉丁招股說明書披露,德國默克目前能夠提供 30 多萬種試劑產品,而國內試劑 市場流通品種約 10 萬種,具有自主生產能力的試劑品種更為有限。科研試劑的 客戶需求分散,對於跨品類服務能力具有一定的需求。充足的 SKU 可以滿足客 戶的多樣化需求,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採購的驅動,利於提升公司的市場份額。 A.低端產品利於企業鞏固市場份額。雖然低端試劑產品由於單價較低而利潤空間 較為有限,但是國產品牌可以用技術壁壘低的低端試劑作為市場切入點,依靠價 格優勢率先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通過持續研發投入逐步向高端產品滲透。 B.高端產品以市場和客戶需求為中心進行研發,適時布局高景氣新興賽道。隨著 各公司研發投入的持續加大,分子酶、高端化學品等高附加值試劑產品性價比優 勢更為突出。① 以終端客戶明確的應用場景為原點進行研發。單純的對生物試 劑的改造與進化沒有應用意義,試劑廠商應根據多樣化的終端客戶需求進行研發 創新,提升 SKU 的擴充速度。客戶海量終端樣本的驗證和反饋也可以協助試劑 廠商對產品進行迭代和升級,優化產品性能。② 適時布局高景氣新興領域,抓 住終端客戶研發早期階段介入的先發優勢。在適當的時點圍繞終端客戶「同心 圓」逐步布局其他類別產品,積極尋求市場規模可觀的、外資壟斷程度高的品種 進行優先開發,並爭取在工業用戶臨床早期階段介入。企業為保障供應鏈穩定、 降低生產工藝轉移所帶來的風險,傾向於在後續的規模化生產過程中繼續與原有 的試劑廠商進行合作,具有較強的先發優勢和客戶粘性。


3)品牌塑造:進口品牌先發優勢明顯,自主品牌逐步得到認可。 進口品牌先發優勢明顯,自主品牌逐步得到認可。我國生物試劑行業相關公司起 步較晚,而進口品牌已擁有數十年的經驗,憑藉先發優勢形成了較高的客戶粘性 和品牌壁壘。諾唯贊、百普賽斯、義翹神州和阿拉丁更專註於自主品牌產品,形 成了獨特的競爭優勢。泰坦科技則採用自主品牌和代理相結合的經營模式保障了 更多的 SKU 和更為豐富的客戶渠道。雖然國內龍頭試劑廠商產品的文獻引用數 量與國際巨頭仍存在一定差距,但近年來不斷增長,而同時外資品牌的文獻引用 數量逐年下降,以上顯示產業鏈下遊客戶對國產試劑品牌的認可度逐年提升。

較高的毛利率水平反映國產品牌已獲得一定的客戶認可度。生物試劑廠商中, 2022 年諾唯贊、百普賽斯和義翹神州自主品牌試劑的毛利率大部分在 90%左右, 盈利能力較強。化學試劑廠商中,2022 年阿拉丁科研試劑業務的毛利率為 58.99%,同樣處於較高水平;泰坦科技作為一站式科研服務解決方案供應商, 自主品牌科研試劑的毛利率也顯著高於第三方代理品牌的。

2)銷售拓展一:建立自有電商平台,進一步完善銷售渠道。 電商平台為主流發展趨勢,具有顯著優勢。與國外品牌普遍採用線上 B2C 模式 直銷相比,國內試劑廠商很少通過自主電商平台進行銷售。與傳統的線下經營模 式相比,電商平台為客戶提供了便捷的線上購物通道,可以縮短採購周期、提高 採購效率,同時形成更加有效競爭、降低採購成本、增加月度活躍客戶數。此外, 電商上平台也是展示公司產品傳播品牌價值的良好平台。「線上訂單-線下生產線上銷售-線下物流」的「互聯網 」閉環商業模式已成為行業的主流發展趨勢。 國內科研試劑電商平台阿拉丁和探索平台發展迅速。據全國化學試劑信息總站統 計,賽默飛、西格瑪奧德里奇等國際巨頭的網站排名前列,阿拉丁和探索平台已 位於國內科研試劑電商領域領先地位。近年阿拉丁的自有電商平台發展迅速,排名從 2019Q1 的 30128 名迅速上升至 2020Q4 的 12707 名。此外阿拉丁通過入 駐京東商城、天貓商城、喀斯瑪商城及內采平台等第三方電商平台,進一步拓寬 產品銷售渠道。泰坦科技與賽默飛持續合作,其旗下的一站式採購平台「探索平 台」2020 年的排名整體較 2019 年同樣有明顯提升。

3)銷售拓展二:試水布局海外市場,打開國際化空間。 化學試劑供應商中,泰坦科技和阿拉丁目前營收全部來源於境內,畢得醫藥的海 外前置倉布局較早,境外收入佔比~50%。生物試劑供應商中,受新冠相關產品 銷售拉動,諾唯贊和義翹神州在 2020 年起海外收入佔比有較明顯提升;百普賽 斯因為在美國設有研發中心並已建立銷售服務團隊,海外收入佔比一直穩定在 60%左右的較高水平。

在海外渠道搭建方面,以諾唯贊為例,2022 年起公司以新冠檢測產品為「敲門 磚」,重點推進優勢常規產品線「出海」。例如,針對診斷原料類業務,公司利 用成熟/已驗證產品線、快速響應能力(例如猴痘病毒檢測原料解決方案)與技 術支持服務等優勢,重點推動新冠業務客戶向常規分子類產品採購的轉化與新客 戶開發。2022 年,諾唯贊境外銷售收入 2.30 億元,銷售佔比為 6.44%。未來, 公司計劃繼續做好針對海外市場優勢產品的開發、註冊與申報工作,進一步完善 與優化國際業務團隊與銷售網路建設,在東南亞、東亞、歐洲、北美、南美等區 域重點布局,採用多樣靈活的合作方式深入當地市場。



4、 投資分析

4.1、 泰坦科技:國內一站式科研綜合服務龍頭企業

泰坦科技作為國內一站式科研綜合服務龍頭企業,致力於在化學試劑、生物試劑 和高端科研儀器的綜合發展,具備物流倉儲優勢以及下游多領域覆蓋優勢。短期, 公司有望受益於針對科研院校儀器設備採購的貼息貸款的實施。中長期,公司作 為平台型企業有望持續受益於國內 R&D 經費支出的增加,同時盈利能力有望隨 著自有品牌銷售佔比的提高而提高。

2022 年,泰坦科技實現營收 26.08 億元( 20.50% YOY),受國內疫情反覆、 高校提前放假等影響 22Q4 單季度營收同比 0.22%,而歷史上公司收入較多在四 季度確認;22 年實現歸母凈利潤 1.25 億元(-13.30% YOY),主要由於公司銷 售人員、倉儲配送等固定投入具有一定的提前性,當收入增速不及預期時對凈利 潤的影響較大。23Q1,泰坦科技實現營收 6.55 億元( 12.68% YOY),其中 3 月單月銷售收入同比增長 45% (高校市場同比增長 80% );實現歸母凈利潤 2,510 萬元( 29.17% YOY),利潤增速高於收入增速,展現出一定的規模效應。

競爭優勢:構築一站式採購電商平台,物流倉儲優勢明顯。 1)以電商平台為核心的運營優勢:公司注重信息化管理,既能開發「探索平台」、 及公司 ERP 系統,又能為客戶提供專業信息化服務。公司的信息管理系統,全 面整合了公司產品研發、商品管理、採購管理、OEM 製造、質量控制體系、倉 儲物流管理、銷售管理、財務管理等流程,並進行持續優化和完善,為決策提供 及時支持。目前公司「探索平台」、內部 ERP 系統數據完全打通,是行業里少 數幾家能夠將銷售平台與內部業務流程融為一體的公司。「探索平台」融合行業 信息技術、電商技術,實現結構式檢索、專業索引查找等多種精準檢索方式,並 為客戶提供在線採購管理、數據管理等管理雲平台功能,較國內其他同行業企業 具有先發優勢。 2)物流倉儲優勢明顯:銷售網路及倉儲物流系統是考慮到客戶實驗過程中對實 驗產品需求的及時性,科研服務商需要提前對行業有深入的服務布局,能夠方便、及時、高效的對客戶需求進行反應。公司通過自建專業化、智能化倉儲管理物流 體系,合理規劃倉儲、配送,存貨流轉效率高。截至 2022 年底,公司全國範圍 的倉儲配送體系已主體建設完畢,形成上海總倉,華北、華南、西南、華中區域 中心倉以及核心城市服務倉的倉儲配送服務體系,在全國 28 個城市實現自送, 提升了公司的服務能力和客戶的服務體驗。

成長邏輯:下遊客戶覆蓋廣泛,有望持續受益於國內 R&D 經費支出的增加。 1)按客戶類型看:以工業用戶為主。公司工業用戶的銷售收入佔比由 2019 年 的 79.20%提升至 2021 年的 86.36%。截至 2022 年底,公司累計服務超過 4 萬 家客戶,超過 100 萬科研人員。科研用戶中,國內 985、211 工科高校全覆蓋, 基本覆蓋了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醫藥工業研究院等下屬的各個研 究所;工業用戶中,世界 500 強客戶超過 150 家,全國以研發創新為核心的生 物醫藥企業覆蓋率達到 80% ,並開拓了國內以新材料為核心的行業領先客戶。 2)按下游應用領域看:以新材料及生物醫藥為主。公司產品及服務的應用領域 廣泛。工業客戶中,公司新材料領域的銷售收入佔比相對穩定,2019-21 年均值 為39%;生物醫藥領域的銷售收入佔比由2019年的32%提升至2021年的36%; 分析檢測領域作為重點突破行業,2021 年在工業客戶的收入佔比為 2.04%。 綜上,公司通過自有品牌及第三方成熟品牌打造較完整產品矩陣,下遊客戶領域 覆蓋廣泛,有望持續受益於全國 R&D 經費支出的增長。


4.2、 諾唯贊:國內分子類生物試劑龍頭

諾唯贊是國內分子試劑行業龍頭,自成立起公司圍繞酶、抗原、抗體等功能性蛋 白技術研發和產品開發,自主建設了蛋白質定向改造和純化平台、基於單 B 細 胞的高性能抗體發現平台、多系統重組蛋白製備平台和量子點修飾偶聯與多指標 聯檢技術平台,建立了行業核心壁壘。依託技術平台,公司開發豐富的產品序列, 2020 年在國內分子試劑領域達到 4%的市佔率,是國內分子試劑領域龍頭。

競爭優勢:技術平台優勢保障業務延展性,境內銷售網路覆蓋廣泛。 1)技術優勢:基於技術平台和市場需求進行研發,具有業務延展性優勢。 由於下游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公司可根據自身發展情況、客戶及市場需求進行技 術和產品開發,可選擇的研發方向較為豐富,並且對於不同細分領域的研發能夠 互相促進、迭代。經過多年發展,公司基於酶、抗原、抗體等領域的關鍵共性技 術平台及自身高效的研發體系能夠快速、高效、規模化的進行新產品的研發,已 成功推出了包含 PCR 系列、qPCR 系列、分子克隆系列、逆轉錄系列等多個系 列的生物試劑,以及包含心腦血管、炎症感染、優生優育、胃功能等 8 個系列的 POCT 診斷試劑,並形成了覆蓋科研院校、高通量測序服務企業、分子診斷試劑 生產企業、製藥企業、CRO 企業、醫院等醫療機構等多種客戶群體的客戶組合。 2)渠道優勢:境內銷售網路覆蓋廣泛,新冠業務打開海外營銷網路布局。 公司初步建立了覆蓋全國主要地區的營銷服務網路。針對生物試劑,公司在國內 20 多個重點城市及地區設置直銷網點,自主開展營銷工作,並為客戶提供服務。 針對體外診斷產品,公司的產品已在全國超過 30 個省市地區的 2,200 多家醫療 機構形成銷售,並積極向海外拓展。此外,通過新冠相關產品的銷售,公司在國 際市場形成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並在海外獲得優質代理商,從 2020 年開始布 局海外銷售團隊。

成長邏輯:常規業務穩健增長,各業務領域的產品布局持續拓寬。 1)常規業務穩健增長,新冠資產逐步出清:2022 年,公司營收 35.69 億元(同 比 90.99%),其中常規業務銷售收入 10.14 億元(同比 41.03%)。23Q1, 公司營收 3.02 億元(同比-69.02%),主要是新冠相關收入大幅減少,預計常 規業務保持穩健增長。2022 年及 23Q1,公司資產減值損失為 5.28 億元、6,066 萬元,主要包括新冠相關存貨、新冠抗原的生產車間及專用設備,逐步出清。 2)研發投入大幅提升,產品布局持續拓寬:2022 年,公司研發費用同比增長 71.98%至 3.96 億元。2022 年,公司生命科學事業部開發新產品近 300 個(含 研發參與的定製產品),在 qPCR 系列、逆轉錄系列、細胞蛋白系列和 NGS 系列等品類完成產品開發和性能升級;體外診斷事業部新獲 1 項三類醫療器械註冊 證、4 項二類醫療器械註冊證,新增 8 項醫療器械備案憑證;生物醫藥事業部新 增針對 mRNA 工藝殘留系列檢測產品。綜上,公司各領域產品布局進一步拓寬, 有望逐步放量助力業績增長。 3)持續加強銷售網路建設,提高整體競爭實力:2022 年,公司銷售費用同比增 長 63.52%至 5.22 億元。2022 年,針對生物試劑相關直銷業務,公司進一步提 升銷售人員數量、加強銷售網路建設;針對體外診斷試劑業務,公司完善經銷商 管理機制,醫院終端客戶中二級及以上等級醫院佔比提升顯著;在生物醫藥業務 板塊,公司堅定執行「研發植入,直擊痛點」的營銷策略,通過「傳遞實物產品 之外的無形價值與科技實力」開拓客戶;在海外業務方面,公司積極開展國際注 冊與申報,通過優勢品類、重點產品打開戰略區域市場,以經銷與直銷相結合的 方式建立銷售體系。

4.3、 阿拉丁:國內高端化學試劑龍頭

阿拉丁為國內高端化學試劑龍頭,業務涵蓋高端化學、生命科學、分析色譜及材 料科學四大領域,同時配套少量實驗耗材,自主打造「阿拉丁」品牌科研試劑和 「芯矽谷」品牌實驗耗材。公司長期根植於科研試劑領域,產品廣泛應用於高校、 科研院所以及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相關企業的研發機構。 2022 年,阿拉丁實現營收 3.78 億元( 31.44% YOY),其中,生命科學業務收 入同比 61.10%至 1.08 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 0.92 億元( 3.32% YOY),新 產品推廣以及經銷商優惠政策調整導致毛利率同比-3.61pp,以及張江新實驗室 儲備研發人員導致研發費用率同比 2.42pp。23Q1,阿拉丁實現營收 0.87 億元 (-5.93% YOY),受到 1 月疫情感染高峰以及春節放假等因素的影響;實現歸 母凈利潤 1,725 萬元(-44.38% YOY),單季度毛利率同比下降 0.56pp,同時, 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和研發費用率分別同比增加 1.38/4.89/6.89pp。


競爭優勢:具備科研試劑的開發與質檢優勢,品牌認可度較高。 1)技術優勢:公司的核心技術覆蓋了科研試劑從研發、生產到最終產品形成的 全過程,包括科研試劑的配方技術、分離純化工藝技術、高效合成工藝技術、標 准物質研製技術、修飾改性技術及分析技術等,均系自主研發取得。綜合水平國 內領先,部分達到國際先進。此外,公司在分析方法開發以及質檢具備優勢,已 熟練掌握超過 3,200 種分析方法,已完成接近 8 萬項企業產品標準的制訂。 2)品牌認可度較高:公司自設立伊始就堅持打造自主品牌,經過十餘年的努力, 「阿拉丁」科研試劑品牌擁有了較高的知名度,深受客戶信賴。在全國化學試劑 信息站的國內試劑品牌綜合評價調查中,「阿拉丁」連續 11 年被評為「最受客 戶歡迎試劑品牌」,在行業競爭中擁有較為明顯的優勢。

成長邏輯:國內高端化學試劑龍頭,以進口替代為己任。 1)行業:國內高端試劑市場進口替代空間廣闊。目前,國內儀器分析試劑、特 種試劑、電子信息行業專用科研試劑以及生化試劑都還沒形成規模,特別是高端 試劑的市場缺口較大,有相當一部分品種尚屬空白,只能長期依賴進口解決。 2)公司:持續擴充品類,加強電商平台和外地分倉建設。阿拉丁是國內科研試 劑品種最齊全的生產商之一,短期來看,隨著疫情等擾動因素逐漸消除,公司有 望恢復快速增長。中長期來看,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以進口替代為己任,堅持打 造自主試劑品牌,產品下游應用較廣,並且在加大生命科學試劑領域的布局;公 司持續完善電商平台建設,並通過建設外地分倉實現供應鏈的升級。我們預計, 通過以上在產品開發和銷售驅動方面的努力,公司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張。

4.4、 畢得醫藥:公斤級以下分子砌塊龍頭,遠銷海外

畢得醫藥是公斤級以下分子砌塊龍頭企業,定位新葯研發前端橫向發展,快速響 應客戶多樣化需求。公司主要產品為藥物分子砌塊和科學試劑,均直接服務於客 戶新葯研發過程。公司通過設計、合成、檢測、純化原材料,產出高質量產品, 響應客戶需求,助力醫藥研發。

2022 年,畢得醫藥實現營收 8.34 億元( 37.55% YOY),其中,境外收入同比 45.12%至 4.06 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 1.46 億元( 49.61% YOY),主要是規 模效應顯著,22 年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研發費用率及財務費用率分別同 比下降 1.81/1.93/0.22/2.97pp。23Q1,畢得醫藥實現營收 2.52 億元( 42.58% YOY),單季度收入創歷史新高;實現歸母凈利潤 3,693 萬元( 45.22% YOY), 單季度毛利率環比提升 0.35pp,同時,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研發費用率 和財務費用率合計同比下降 3.54pp。


競爭優勢:「多、快、好、省」的綜合優勢。 1)多:擁有國內最齊全、最新穎的分子砌塊產品庫。公司擁有國內最齊全的分 子砌塊產品庫,總數達到 8.6 萬種,能夠覆蓋更多的療法、靶點及藥物類型,也 能夠為同一靶點、相同療法及適應症提供更多的分子砌塊選擇,確保提升命中潛 在新葯分子結構片段的概率。 2)快:前瞻性備貨,快速滿足客戶需求。公司能夠前瞻性及時預判行業動態, 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有效構築自身行業壁壘。通過前瞻性備貨,在國內公司可於 當天或次日提供產品,縮短新葯研發周期。 3)好:產品研發設計技術優勢,高品質檢測及純化能力。公司以對新葯研發領 域的深刻理解和深入調研為支撐,為新葯研發提供結構新穎獨特、功能多樣的葯 物分子砌塊和科學試劑,確保提升命中潛在新葯分子結構片段的概率。此外,在 產品品質方面,公司在部分產品上相對同行業競爭對手,可以提供純度更高的產 品且擁有較為全面的檢測報告以滿足客戶需求。 4)省:優化路線控制成本同時打造價格優勢。公司部分類型分子砌塊與科學試 劑產品可以通過優化路線、純化方法實現對於成本的高效控制,使得價格處於行 業最低水平,形成價格優勢。

成長邏輯:橫向拓展品類,海外布局領先於國內同行。 1)品類拓展:專註於公斤級以下分子砌塊的橫向拓展,布局含硼、含氟藥物分 子砌塊等高潛力產品。 不同於藥石科技的縱向拓展,畢得醫藥專註於公斤級以下分子砌塊,採取橫向拓 展產品品類的策略推動業績的增長。得益於此策略,公司公斤級以下分子砌塊國 內收入第一,客戶群體數量約 8,500 家,提供現貨超過 8.6 萬種為國內第一。此 外,公司首席科學家史壯志博士(南京大學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在帶領團隊 進行含硼、含氟藥物分子砌塊的自主研發。根據公司統計,全球 Top100 暢銷葯 物中含氟藥物占 28 種,銷售額達 591 億美元,占 Top100 暢銷藥物銷售額的 24.5%。

2)海外拓展:海外銷售渠道建設進展明顯領先於國內同行。 公司於 2018 年積極推動境外銷售模式轉型,通過在美國、歐洲、印度等各地設 立區域中心,從而推進業務全球化布局,提升自有品牌辨識度,因此境外銷售占 比穩步提高。歐洲和北美地區始終為公司主要境外市場,2018-2021 年期間合計 收入佔比在 30.74%至 40.49%之間。印度市場銷售份額由 2019 年度的 5.34% 上升至 2021 年度的 10.18%,從而導致公司整體境外收入佔比提升。

4.5、 百普賽斯:國內重組蛋白龍頭,聚焦工業用戶

百普賽斯是國內重組蛋白試劑龍頭,聚焦工業用戶需求,其重組蛋白產品已覆蓋 從研發到生產的全過程,公司持續布局基因和細胞治療等新領域,加強海外拓展, 以進一步提升國內外市場份額。此外,公司基於利用重組蛋白產品積累的渠道優 勢,積極拓展檢測服務、抗體、試劑盒及其他試劑等新產品,打開中長期天花板。

2022 年,百普賽斯實現營收 4.74 億元( 23.23% YOY),其中,境外非新冠業 務收入同比 49.46%至 2.40 億元,境內非新冠業務收入同比 6.55%至 1.45 億 元;實現歸母凈利潤 2.04 億元( 16.95% YOY),主要是在境內業務受疫情擾 動下銷售、研發等員工擴招仍較為剛性,22 年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及研發費用 分別同比增長 57.49%/60.75%/91.17%。23Q1,百普賽斯實現營收 1.37 億元 ( 19.79% YOY),其中,非新冠業務收入同比 32.37 %至 1.19 億元;實現歸 母凈利潤 4,505 萬元(-15.80% YOY),單季度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及研發費用 分別同比增長 70.23%/39.45%/27.70%。


競爭優勢:以工業用戶為突破口進行國產替代,單產品創收高於同行。

1)客戶策略:定位為主要向工業用戶提供重組蛋白。重組蛋白工業用戶對產品 質量、產品供應穩定性及後期技術支持服務要求高,相對科研用戶,具有品類更 集中、批量更大、頻次更高的採購特點。而科研用戶整體對重組蛋白品類的豐富 度要求更高。針對工業用戶相較於科研用戶需求相對集中的特點,作為後發者, 面對與海外競爭對手相比在 SKU 積累上差距較大的現狀,公司圍繞創新葯研發 活動來開發覆蓋廣、質量高的重組蛋白產品,繼而實現收入規模的較快增長。

2)研發:對工業用戶需求覆蓋較全面,擁有膜蛋白等高技術壁壘產品。①SKU 維度,公司的產品覆蓋了絕大部分經臨床驗證過的疾病靶點和生物標誌物,可應 用在生物葯從藥物發現到臨床試驗研發及商業化生產過程的主要環節;②質量檢 測數據,產品應用檢測數據包括純度、活性、均一性、批間一致性等,多維度的 應用檢測數據可以大幅度節省客戶進行實驗的時間和成本,公司產品應用檢測數 據相比同行業可比公司更為豐富;③高附加值產品,基於困難藥物靶點膜蛋白的 表達及純化平台等技術優勢,公司成功研發出了全長人 CD20 膜蛋白、全長人 CD133 膜蛋白、人 CCR5 GPCR 膜蛋白等高技術壁壘的市場稀缺產品。

3)生產:採用 293 表達系統,產品更接近人源蛋白。①表達系統,公司的重組 蛋白超過 95%是通過人源 HEK293 細胞表達生產,使得蛋白修飾、蛋白摺疊、 蛋白結構更加接近天然人源蛋白,相比於其他表達系統更具優勢;②生產工藝, 公司設計了大體積、高通量的細胞培養系統,可以平行、高效地進行多產品的生 產;③生產質量控制,公司建立了嚴格穩定的質量控制體系,並通過了 ISO 國 際標準認證,多個產品得到 FDA 的 DMF 備案確認,保證了公司產品的高質量、 高批間穩定性。

4)銷售:採取技術服務帶動銷售的策略。①銷售模式,公司採取技術帶動銷售 的策略,例如,在海外拓展方面,公司已在美國建立創新研發實驗室,並擬在歐 洲建立研發實驗室;②物流倉儲/供貨及時性,公司已在中美兩地建立物流倉儲 體系,可以對客戶需求及時響應,提高發貨速度、縮短到貨周期。

成長邏輯:立足重組蛋白,積極拓展檢測服務、抗體等新業務。

1)重組蛋白業務:持續布局基因和細胞治療等新領域,加強海外拓展

需求端:縱向來看,公司產品目前主要應用於生物葯的研發及生產階段,隨著 生物葯進入藥品上市及臨床應用等環節,公司的重組蛋白產品可延伸到病 人的伴隨診斷環節等應用,繼而實現市場容量擴增。橫向來看,隨著基礎 學科不斷突破繼而更多的可成藥性靶點被發現,以及單克隆抗體葯、雙特 異性抗體、抗體偶聯藥物(ADC)、細胞免疫治療等新興治療技術快速發展,帶動重組蛋白需求的擴容。綜上,受益於生物藥行業的高速增長以及藥物 研發支出的持續增長,公司未來業績具有較強的成長性。

品類拓展:一方面,公司在布局新興治療技術相關產品,例如在細胞與基因治 療領域,公司開發一系列 CD19、BCMA、GPC3 等重組蛋白和抗獨特型抗 體產品,可被廣泛用於 CAR-T 產品開發的過程和測試,評估篩選相關產品 質量和活性。另一方面,公司在拓展不同疾病領域的相關產品,例如在重 大腦疾病領域,公司開發了針對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腦腫瘤等疾病 的病理和疾病機制、發病機制研究的重組蛋白產品。

銷售拓展:針對國內客戶,公司基於研發實力提升及產品質量過關,通過價格、 供應鏈及服務的優勢進行對進口品牌的替代。針對境外客戶,公司在美國 設有研發中心並搭建了境外運營和市場銷售團隊,此外,於 2021 年設立了 歐洲子公司 ACROBIOSYSTEMS GmbH 和 ACROBIOSYSTEMS LIMITED 以 進一步擴大全球布局。2022 年,公司非新冠業務中美洲區、歐洲區的銷售 收入佔比分別達到 45.91%、10.97%。

2) 其他業務:積極拓展檢測服務、抗體及試劑盒等新產品,打開中長期天花板。

存量業務:2021-2022 年,公司重組蛋白產品的收入佔比分別為 84.58%、 83.04%。公司聚焦生物醫藥的開發和應用場景,基於重組蛋白業務的客戶 資源優勢,同時提供檢測服務以及試劑盒、抗體、填料、培養基等其它產 品。例如,公司基於 SPR、BLI 等先進設備,並結合公司超過 2400 種的重 組蛋白,為生物葯、細胞免疫治療及診斷試劑的研發及生產提供分子互作分析檢測服務;2022 年,公司推出一系列細胞因子檢測試劑盒,以滿足細 胞治療等免疫相關藥物開發過程中的細胞因子定量檢測需求。

增量業務:深化精準醫療領域布局,形成新的業務增長點。為充分利用自身產 品體系與核心客戶資源優勢,深化在精準醫療領域的業務布局,公司於 2021 年 1 月新設立子公司百斯醫學。百斯醫學主要定位為臨床試驗關鍵試劑、 第三方檢測服務和體外診斷類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未來發展規劃為 對公司在伴隨診斷領域的拓展和布局提供有力的產品支撐。

4.6、 義翹神州:生物試劑一站式服務商

義翹神州主業包括重組蛋白、抗體、基因和培養基等產品,以及重組蛋白、抗體 的開發和生物分析檢測等服務,能夠覆蓋生命科學研究的多個領域。對於生命科 學基礎科研方向和創新藥物研發,公司提供「一站式」採購生物試劑產品和相關 技術服務的渠道,顯著節省客戶採購成本、縮短採購周期,並能有效避免不同供 應商產品質量控制標準差異給客戶實驗帶來的風險。


競爭優勢:公司擁有自主閉環的技術平台以及成本控制優勢。 1)自主閉環的研發生產技術平台:公司通過自主閉環的生物技術平台,實現培 養基、蛋白抗原、表達載體等多種核心原材料的自主製備,大幅減少外部採購, 減少外在不可控因素對產品開發和生產的影響,保證產品質量,還能降低研發和 生產成本,在保證供貨及時性的同時兼具價格優勢。2)規模化生產和成本控制優勢:規模化生產能力是公司實現價格優勢的關鍵原 因之一。公司憑藉高通量快速搖瓶體系與規模化生產體系,可實現百升以上大規 模生產,提升產出率的同時顯著節省人力成本,並降低了擴大生產所需投入的單 位原材料成本,規模效應明顯,可有效對產品成本進行控制。 3)公司生物試劑品類豐富,覆蓋面較全。截至 2022 年底,公司現貨產品種類 超過 6.8 萬種,其中重組蛋白超過 6,500 種,包括 4,500 多種人源細胞表達重組 蛋白產品,能夠全面滿足客戶對於最接近人體天然蛋白結構和性質的重組蛋白需 求;公司還能提供約 14,000 種抗體,其中單克隆抗體數量超過 4,900 種,能夠 覆蓋生命科學研究的多個領域。

成長邏輯:新冠業務高基數影響逐步消退,發力產品矩陣的拓展及優化。 1) 新冠業務:收入佔比降低,逐步消除高基數影響。 新冠疫情發生伊始,公司利用在重組蛋白和抗體試劑研發方面的技術平台優勢, 以及在病毒試劑領域的經驗積累,迅速開發出 360 多種新冠病毒相關重組蛋白、 抗體及基因等試劑產品,被國內外客戶大量採購,帶動公司經營業績迅速增長。 2020 年,公司營收為 15.96 億元(同比 782.77%),其中新冠相關產品收入占 比為 84%。具體來看,公司新冠病毒相關抗體的銷售額最高(主要應用於抗原 檢測),在 2020 年達到 10.10 億元。由於公司新冠相關生物試劑主要用於新冠 病毒的基礎研究、疫苗和藥物研發以及病毒抗原、抗體檢測,隨著新冠相關研發 活動和抗原檢測需求的逐步降低,公司新冠相關產品的收入佔比逐漸降低,在 2021-2022 年分別降至 63%、28%。 2)常規業務:加大產品研發投入,增強長期競爭力。 2022 年,公司不斷加大常規業務的研發投入,增強在生物試劑領域的長期競爭 力。①重組蛋白,公司成功建立了全長多次跨膜蛋白生產技術平台,實現產品上 線銷售,補充了公司在膜蛋白產品的空白;公司對原有細胞因子產線優化升級, 推出了高質量 GMP 級別的細胞因子產品,滿足工業細胞治療客戶的需求;一批 工具酶、藥物靶點蛋白和診斷原料級蛋白等新/優化升級產品,並於 2022H2 陸 續上市銷售。②抗體試劑,2022 年,公司引進建設了光導單細胞技術,並充分 發揮其快速高通量的優勢,第一時間開發出了猴痘病毒抗體,並開始承接工業用 戶抗體服務項目。③技術服務業務,公司以抗體開發、病毒清除驗證、細胞庫檢 測業務為代表的技術服務,成功率和客戶滿意度持續提升,2022 年實現 CRO 服 務收入 1.10 億元(同比 25.21%),新增訂單金額增長 51.03%。

4.7、 優寧維: 抗體專家,打造生命科學一站式平台

優寧維是國內抗體品種及規格最全面的供應商之一,搭建了國內專業全面的生命 科學綜合服務一站式平台。公司整合了 Agilent、BD、CST、Cytiva(原 GE)、 R&D systems 等 50 多家行業知名品牌抗體產品,形成了以第三方品牌產品為 主、自主品牌產品為輔的供應體系。公司生命科學產品覆蓋基因、蛋白、細胞、 組織及動物等不同水平的研究對象,涵蓋生命科學/醫學基礎研究、體外診斷研 究、藥物研發、細胞治療研究等領域。在此基礎上,公司配套提供相關儀器及耗 材,全面滿足客戶科研需求。同時,針對生命科學實驗流程複雜、產品和技術專 業性強,公司面向科研人員提供綜合技術服務,有力支撐了產品銷售。 2022 年,優寧維實現營收 11.95 億元( 7.70% YOY),歸母凈利潤 1.06 億元 (-2.06% YOY),主要是公司經營以及下游研發熱度受到疫情擾動。23Q1,公 司實現營收 2.74 億元( 13.48% YOY),歸母凈利潤 1,792 萬元(-17.51% YOY), 凈利潤下滑主要是單季度銷售費用、研發費用同比分別增長 46.11%、193.53%。


競爭優勢:生命科學一站式採購平台優勢以及智能化供應鏈優勢。 1)全面的生命科學綜合服務商,具備專業一站式採購平台優勢。 生命科學試劑行業具有產品品種多、專業性強的特徵,上游生產商數量眾多但受 制於技術、資源及成本等因素,單一生產商提供產品有限。下遊客戶群體龐大、 研究方向千差萬別,採購需求呈現多樣化、高頻率、小批量的特點。因此,行業需要專業的一站式服務商作為鏈接上游生產商和下遊客戶的橋樑。公司以全面高 品質的產品線、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營銷渠道、智能供應鏈體系等為依託構建一站 式平台,提供實驗服務等配套服務和貫穿售前、售中和售後各環節的技術支持服 務,有效滿足客戶多元化需求,解決產品及技術信息不對稱,提升客戶實驗技術 水平,助力客戶快捷、高效地開展科研實驗。 2)智能化供應鏈優勢。 針對生命科學試劑行業客戶分散、供應商和產品眾多的特點,公司以供應商/品 牌管理、客戶需求管理為核心構建了供應鏈系統,通過與供應商、客戶實現信息 共享和交互,並充分結合公司 ERP 系統、WMS 物流系統、第三方國際/國內物 流系統、微信發票小程序等,有效管理採購、清關、倉儲、銷售和物流流程,加 快交貨速度和提高客戶滿意度,提升公司管理效率。

成長邏輯:圍繞生命科學一站式服務商平台和抗體專家兩大戰略做到極致。 1)圍繞生命科學一站式服務商平台戰略做到極致。 2022 年,華東區域優勢地位進一步鞏固,深圳、武漢等其他區域業務拓展穩步 推進;公司進一步豐富產品管線和品類,截至 2022 年底,公司 SKU 總數超過 800 萬種,其中自主品牌 SKU 達 35 萬種。公司優化完善現有信息化系統,包括 於 22Q 推出線上商城的 2.0 版本-優寧維在線,優化 CRM 系統、SCRM 系統等。 此外,公司加快分倉建設,開拓異地報關,分散供應鏈風險。 2)圍繞抗體專家戰略做到極致。2022 年上半年,公司體外診斷抗體研發平台-杭州斯達特組建完成,自研產品的 研發實力進一步增強。截至 2022 年底,杭州抗體研發中心成功研發出產品 SKU 數超 600 個;南京蛋白研發中心累計研發產品 SKU 數超 900 個,其中 2022 年 推出產品 SKU 數超 800 個。2022 年,包括 GMP 級生產車間在內的南京研發生 產基地建設進展順利,已完成主體結構封頂並通過主體驗收,待其建成後將大幅 提升公司自主研發產品的生產產能,更好地滿足市場對於重組蛋白、IVD 抗體等 產品的需求。

4.8、 近岸蛋白:原料級重組蛋白領先供應商

近岸蛋白是一家專註於重組蛋白應用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深耕行業十餘 年,已經推出了 3,000 余種靶點及因子類蛋白產品、70 余種重組抗體產品、近 600 種酶及試劑產品,應用於生物葯開發、生命科學基礎研究、體外診斷、mRNA 疫苗藥物等諸多領域。公司為數千家企業與科研機構提供優質的產品與服務,與 羅氏、恆瑞醫藥、沃森生物、艾博生物、雅培、萬孚生物、明德生物等國內外知 名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助力全球生物醫藥企業和體外診斷企業的研發和生產。 2022 年,近岸蛋白實現營收 2.65 億元(-22.62% YOY),歸母凈利潤 0.90 億 元(-39.22% YOY)。23Q1,近岸蛋白實現營收 4,300 萬元(-51.05% YOY),; 實現歸母凈利潤 1,114 萬元(-72.12% YOY)。我們估計業績階段性下滑與公司 mRNA 原料酶業務的下游 mRNA 疫苗客戶的採購波動性相關。

競爭優勢:憑藉規模化生產平台,突破實驗室到大規模生產的瓶頸。 在重組蛋白行業,規模化生產技術是實現產能升級需要突破的主要瓶頸。把相關 產品產能從實驗室水平放大到大規模生產水平,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需要解決 規模化生產後大規模反應的傳質、傳熱、傳動協同性和均一性以及大體積破菌液 澄清的技術障礙。規模化生產技術是該行業實現產能升級的主要瓶頸。生成場地 以及細胞培養箱、發酵搖床和發酵罐等生產設備對重組蛋白產能的影響較小,規 模化生產技術更依賴於 Know-how 的經驗積累。 基於長期的實踐經驗及技術開發積累,近岸蛋白綜合了 23 項核心技術搭建了公 司技術平台。公司打破傳統蛋白設計理念,實現定向進化蛋白質性能,根據客戶 需求研發生產出高性能抗體及符合葯企質量體系生產要求的酶及試劑。同時,公 司建立了規模化生產平台,突破了相關產品從實驗室到大規模生產的瓶頸。

成長邏輯:體外診斷原料和 mRNA 原料酶供應商,分享下游成長。 1) 公司各類重組蛋白產品質量好、市場認可度高。 靶點及因子類蛋白:截至 2022 年底,公司診斷抗原、靶點蛋白和細胞因子分 別為 442/2,222/384 種,具備產量高、活性好、純度高、批間一致性好、 生產過程穩定可控等諸多產品優勢,市場認可度高。 重組抗體:截至 2022 年底,公司診斷抗體和其他抗體分別為 64/12 種。公司 自主研發生產的重組單克隆抗體代表性產品具備序列明確、特異性強、種 子穩定性好、批次差異小等優點。 酶及試劑:截至 2022 年底,公司酶及試劑合計 591 種,其中,mRNA 原料酶 及試劑 43 種,分子診斷酶及試劑 116 種。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優質酶具有 高活性、高穩定性等特點。

2)公司是體外診斷及 mRNA 疫苗的上游供應商,分享下游成長。 近岸蛋白為體外診斷試劑企業提供核心原料,屬於體外診斷行業中的上游。體外 診斷試劑原料指用於生化、免疫或分子診斷等試劑的反應體系原料,包括抗原、 抗體、引物、診斷酶等,是體外診斷產品的核心原料,其性能與質量的優劣對 IVD 產品的靈敏度、特異性、線性、穩定性等指標乃至診斷試劑的整體性能與質量優劣有極大的影響。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診斷試劑成本的 60%- 80%是包括 診斷酶、抗原和抗體在內的診斷試劑原料,其中的診斷酶和大多數抗原為重組蛋 白。在人均衛生支出快速增長和新冠疫情的推動下,體外診斷行業試劑及上游原 料行業有望迎來市場的快速增長。 公司基於成熟的蛋白設計、表達、製備、質控體系和前沿的研發部署,於 2013 年開始布局研發了 mRNA 原料酶,現已具備 mRNA 原料酶規模化生產能力,為 疫苗生產企業提供符合 GMP 規範要求的原料酶。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公 司在國內 mRNA 原料酶及試劑市場國內廠家排名第一,2021 年度已經佔據國內 市場 39.80%的份額。公司在該領域的客戶覆蓋範圍廣泛,截至 2022 年 5 月 15 日,向沃森生物、艾博生物、麗凡達生物、斯微生物等 60 余家疫苗藥物生產客 戶提供 mRNA 原料酶及試劑。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鏈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未來智庫 的精彩文章:

AI基礎數據服務行業研究:新場景催化數據采標需求加速釋放
壓縮機行業深度報告:壓縮機市場穩中有升,國產替代空間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