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页面载入中...
怎麼樣能夠戰勝自己呢?當然佛陀是用智慧,不是強忍,有三道智慧,經云:謂一切逆境惡緣現前,菩薩皆悉觀察,此等逆緣皆是自己過去惡業之所感招,而生慚愧之...
一、生日不應殺生。父母生養我們勞累一生,孝敬父母是我們做人的基本道德。我們這個身體誕生的那一刻,正是父母在死亡線上垂死掙扎之時,這一天更應該戒殺持...
學佛修行不能每天糊裡糊塗,應該有個標準和目標啊!有的人根本沒有標準,沒有目標,每天唯有吃喝拉撒,想吃吃,想喝喝……這是混日子,這叫虛度光陰!每天修法...
像你們現在,都是朝三暮四的,啊,不要到處跑,回家去,一心念佛就行了。你在臨終的時候,一定不能忘記阿彌陀佛。如果平時我們功夫有一些欠缺,那麼到臨終的...
阿含經里有一則故事,記載小小一粒米飯的力量相當於一座須彌山。話說有一對貧窮的夫婦住在炭窯洞里,四壁蕭條,夫妻倆甚至要共穿一條衫褲--丈夫穿出去了,...
最近看到一條新聞,新聞上說別看深圳的年輕人多,但單身率還挺高的,超過了百分之六十。在深圳,幾乎所有人都是「無心戀愛,一心只想搞錢」。深圳作為一個一...
「佛法寬廣,濟度無涯;至心求道,無不獲果,乃至戲笑,福不唐捐。」「如果我們想要證得須陀洹果,必須將三界中的見惑斷除。」「這真是不容易的事啊!那三果...
業力是因造作善惡之業,以招感相應果報而得。有部《毗奈耶》云:「不思議業力,雖遠必相牽,果報成熟時,求避終難脫。」《中阿含經》又說:「身、口、意三業...
所以我想佛教講的環保是,我們不能自私,我們必須為整個社會的各種環境去思考,不可能叫每個人都跟你一樣,但是從你自己做起,就像世界到處都是釘子,你沒法...
他們拿了一個這個叫木頭的魚,這有一段很重要的故事,特別我們中國佛教最重這個,因為這隻魚它用它的生命救一個孝順的小孩子,讓他不會被淹死,所以好像這隻...
他說以前沒有學佛的時候,偶爾會有不好的意念,現在學佛了。有時候也會有,有什麼咒語能夠把這個不好的意念化掉啊。啊,,就是以後才好修行啊,修行就是再怎...
談到佛法,人們很自然地把佛法和生活分開來,佛法並不包含在生活之中,人們認為修法是生活以外的另一件事:修法只在寺廟當中,而不在辦公室、洗澡的時候、搭...
他已經幾個月都不能睡覺了,而且經常犯狂躁症,對吧,發脾氣。十分鐘都睡不了,一入睡就被東西推醒,有自殺的意念,特別痛苦,心情煩躁,莫名其妙的哭,然後...
正法和像法和末法區別在哪裡?並非在於佛法、佛陀、佛經上,而是在於「可證性」的落實上。當大家都能落實佛陀的教誨了,那就是正法住世。大家開始玩嘴皮子了,...
我們念佛主要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目的不是求世間福樂,可是,我們念佛也自然有這種功效。因為罪福相對,罪滅自然福成,如冰凝水少,冰融水多。一聲稱名,滅...
經上說,當八地菩薩進一步「普入如來秘密處,總持三昧皆自在,獲大神通入眾剎,力智無量不共法,隨諸佛轉大法輪,不舍大悲本願,利益眾生之時,便能契入九地...
只生一次嗔恨心,就足以將千劫中所積累的供養佛陀、布施眾生、嚴謹持戒等所有福德摧毀無餘。「一嗔」是指一剎那的嗔恨心,這裡的剎那指「成事剎那」,即成辦...
我早年跟章嘉大師學習的時候,對這個老人家有非常深刻的印象,這個老人真的像經上所說的,「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你看他照片那個樣子,就在定中!行住...
有人問無德禪師:「如何在煩囂的城市中保持一顆清凈純潔的心?」無德禪師反問道:「你以鮮花獻佛,相信你對花草總有一些常識,我現在問你,你如何保持花朵的...
摘自講《地藏經》第37集他拜佛念經、修橋鋪路在佛門做很多好事,為什麼會墮地獄?「安樂壽命長。」這是第一首偈,說明「布施」的福報。第二首偈:「今日大布...
措嘉佛母問蓮師:皈依會產生什麼樣的功德?蓮師答道:1.你會成為佛教徒。當皈依了三寶,你就是佛教徒了。沒有皈依,就不能算是佛教徒,縱使你聲稱自己個聖人...
問:替小孩子拜懺,可是在夢中的時候,那個好現象出現的時候,卻是自己的母親口吐穢物出來,請問這個是消哪一位的業?答:這個問題,你覺得你可以替一個人懺...
《實證佛教導論》是一本難得一見的佛法修證寶典。市面上的佛學書籍不是高談闊論,看上去很深奧,卻無法實踐,變成談資;不然就是空洞無物,一本書讀完也不知...
來到這個人世間,我們所做的任何一件事都要不斷重複。從學會吃奶,到學會吃飯;從牙牙學語,到蹣跚學步,任何一個生存的基本技能都需要不斷重複才能熟練。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