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真正的情感,無須靠送禮來維繫

真正的情感,無須靠送禮來維繫

真正的情感,無須靠送禮來維繫



中國是個禮儀之邦,做什麼事都講究禮尚往來,送禮便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項社交禮儀。

逢年過節時,做為兒女的要給父母送禮,做為晚輩的要給長輩送禮;走親串戚時,要麼買件牛奶,要麼提溜一袋水果,要麼捎帶一些家裡的土特產,反正不能空著手去別人家。不然,就顯得你這人不懂禮數,輕則引起別人的不快,重則招來一頓數落和非議,說你這人小家子氣,甚至說你缺乏家教。


談到送禮這個問題,便會想起我的那個馬大哈閨蜜的自我檢討與反省,她說她在這方面常常有些後知後覺或是渾然不覺——我經常邀請她和她表妹燕子她們來我家吃飯或是玩,燕子每次總是不忘帶上些水果、家鄉特產之類的東西過來,而她基本上是兩手空空,只帶著一張嘴來吃飯。


每次到了我家,當她看到燕子帶了大包小包的東西來,她才如夢初醒般地自我批評起來,說她神經太大條,老是把這些最基本的禮儀和人情給忘記,叫我不要見怪。


我說要論見怪,那也該是她見怪在先才對。因為在此之前,都是我去她家的機會比較多,以前我差不多每個周末都要去她家混吃混喝,而每回去她家我從來不會帶任何東西上門,就算偶爾在樓下買點酒水飲料上去也得她們事先打電話通知我才行。

我自問我和她平常都算是禮數比較周到的人,而且對誰也不算小氣。可是為什麼彼此之間來往卻是那麼地隨意與不客氣呢?我覺得,那是因為我們都認為,我們之間的交情和關係,可以不用送禮來維繫。


我們之所以要送禮,無非基於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拘泥於這是中國的一個傳統和習慣,禮品就好比一個等價交換的籌碼,能夠帶給我們一種不欠別人的心安與踏實;另一方面是出於我們內心有送禮的想法和意願,覺得禮品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是一份心意的體現,能代表我們對別人的關心與愛。


送禮這個事情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又複雜。說它簡單,是相對那些比較熟悉的人之間,你隨便買點什麼,送點什麼,只要代表著你的心意與誠意,對方就會感動與感激,正所謂禮輕人義重嘛;說它複雜,是針對那些相對陌生的人來說,禮多禮少,禮輕禮重,送什麼禮品都得仔細考究和權衡一番,以防送禮不當招來別人的厭惡與反感。


很多時候,送禮就是一個形式與過場,是一種維繫人際關係的方法與手段。它更適用於那些不是很熟悉和了解的陌生人之間。因為我們還不想從內心深處把對方定義為最親近的人,不想欠下別人的一份人情,所以我們更願意用送禮這個方式來抵消我們可能欠下的那份情。


在我看來,真正的朋友之間,是不需要那麼客氣與講究的——我們不怕欠對方的一個人情,不擔心對方會誤解我們的為人,更不想用那麼俗套的方式來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和維繫那份純真的情感與關係。

對於那些最熟悉和親近人的,我總是顯得特別的自然與隨意。不管是我去到他們那裡,還是他們來到我這裡,都不會刻意地去為對方買什麼禮品或者講什麼客氣,就那麼自然而然地相聚,又自然而然地分開。習慣了如此之後,反倒覺得送禮還成了一件令人彆扭和生疏的事情。


當然,我所指的不送禮都是平常平素的交際和來往,若是趕上親朋好友家有喜事或是有長輩在身邊的時候,該送禮還是要送禮,該表示還是要表示的,不然,就真的是禮數不周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與自己告別 的精彩文章:

TAG:與自己告別 |
您可能感興趣

感情無須如影隨形,真摯就行
真的愛自己,就無須裝模作樣
無力改變的事情,無須和自己過不去
真愛無須承諾 隨意就好
過去的,別再遺憾,未來的,無須憂慮
釋懷是對感情最好的交代—分手無須再聯繫
孩子睡覺時的這種「不良癥狀」其實是正常現象,寶媽無須擔心
你無法和他交往,但也無須強迫自己把美好都否定
不用上環更無須戴套,已婚婦女必會的幾種無痛又舒服的避孕法
無須多言,他們是正在的王者!
我就是自己的太陽,無須憑藉誰的光!
無須悅人,更須悅己
形容心情:喜歡就喜歡了,心被牽動,無須理由
我就是自己的太陽,無須憑藉誰的光
愛無須理由,不愛也無須借口
走自己的路,無須向別人證明
忍無可忍就無須再忍!普京給出明確態度,美軍這回不敢搞事了
情感文章:無須再問相聚何時,只道天地有情盡青絲,紅塵無意了蒼桑
對於熊孩子,忍無可忍,無須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