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貝克特對現代人的啟示:喧囂至死而又空虛之極 | 品讀

貝克特對現代人的啟示:喧囂至死而又空虛之極 | 品讀

【編者按】閱讀貝克特的讀者通常有兩種反應:覺得不知所云和覺得感同身受。貝克特的作品,有的語句簡略,簡略到了單調乏味的地步;有的則長篇累牘,沒有標點符號,幾頁都不斷句。貝克特早已經用語言的兩種極端形式反射了我們現代人的生活:喧囂至死而又空寂之極。


還有一些人,讀過貝克特之後,哭了,他覺得自己好像看到了那個被驅逐的人,覺得自己就是在過著那種「既沒有勇氣結束也沒有力量繼續」的生活。有這個感受的人,並非一個在現實生活中的失敗者。


今年是貝克特110周年誕辰,「貝克特全集」引進中國。本文作者鄒琰譯有貝克特作品《短篇集》《四故事》,此文為譯後感。原標題為《閱讀貝克特》。


貝克特對現代人的啟示:喧囂至死而又空虛之極 | 品讀


貝克特



當我翻譯貝克特的時候,我曾經想到一個問題:人們在閱讀貝克特的時候是什麼反應?

翻譯完《被驅逐的人》《結局》的時候,我把譯文給一些人看。得到的回答,細細分分,可以分為兩種閱讀反應:覺得不知所云和覺得感同身受;感同身受的人大同小異,認為不知所云的人卻各有各的不懂。


「真是不知所謂,沒頭沒腦……人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什麼時候變成這個樣子?又沒有交代前因後果……」——這是覺得內容讀不懂的。嗯,不要以為這是沒有文化的人的回答。(我所問的人,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事實上,有很多人的反應是這樣。我並不貶低這樣的反應、這樣的回答。其實,我本人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人為什麼、什麼時候會被驅逐呢?為什麼、什麼時候會變成流浪漢呢?其實,這個問題不能深思。因為,把這個問題稍微一擴展,就是:我們為什麼、什麼時候會出生呢?為什麼、什麼時候會死亡呢?既然我們從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出生、為什麼會死亡,從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出生、什麼時候會死亡,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對每件事問個為什麼?問個什麼時候?現代小說的主人公(如果還能稱之為主人公的話),從來也沒有追問過自己為什麼會落到這個境地,就像卡夫卡的《變形記》里的主人公,他從來也沒有想過自己為什麼會變成一隻甲殼蟲,也沒有想過如何避免那悲慘的狀況,他想的僅僅是如何翻身、如何儘快去上班等等看起來實際然而讀來卻覺得可笑又心酸的事情。因為他知道,無法知道「為什麼」,知道「為什麼」也於事無補。


《馬龍之死》里的馬龍正在死去,他回憶他的過去,他過著現在的生活,可是他的過去如何變成了現在,他的過去為什麼會導致現在?他不知道。至於什麼時候的問題,在一個「誕生即是死亡」「開始即終結」「沒有開始沒有終結」「不知道開始也不知道終結」的世界,什麼時候很重要嗎?只要知道是某一天就夠了:「有一天,這對你來說還不夠嗎?跟別的日子一樣的有一天,他變成了啞巴,有一天,我變成了瞎子,有一天,我們還將變成聾子,有一天,我們誕生了,有一天,我們還將死去,同樣的一天,同樣的一刻,這對你來說還不夠嗎?」有一天,「我」被驅逐了,有一天,「我」要死了,這就夠了,具體的原因,具體的時間,作為讀者的你,沒有找到,沒關係,貝克特不會向你去解釋,因為你還沒有去思考你的生活。當有一天,當你四顧茫然,當你無法繼續,當你無法思考,當你無法愛,當你無法恨,你會發現,原來,貝克特都已經向你述說過這樣的情境。這不是個別的情境,這是生活在現代的人都會有的感受。


還有一種人讀了大叫:「這是什麼語言什麼文字啊,不知所云……」這些人讀不懂貝克特是從語言上讀不懂的。是啊,貝克特的作品,有的語句簡略,簡略到了單調乏味的地步;有的則長篇累牘地堆砌詞語,沒有標點符號,幾頁都不斷句。可是,親,這不就是我們現代人的兩種語言狀態嗎:不是啰啰嗦嗦喋喋不休不知所云無人傾聽你說東我答西風馬牛不相及,就是……空寂;一面是微信、QQ、微博上無所不在時時刻刻的轉發、聊天、爭論、彈幕,一面是現實生活中的相對無言。貝克特早已經用語言的兩種極端形式反射了我們現代人的生活:喧囂至死而又空寂之極。必須指出,貝克特後期的作品對語言越來越簡略,日益從喬伊斯式的語言中脫離出來,作品越來越「空」,他好像在用一個巨大的橡皮擦,把這世界的喧囂慢慢地擦去,只留下一片朦朧的、混沌的、無聲的天地。這種「空」,不是因為無力表達,而是因為不願表達,因為人生至此,感知能力、行動能力已經耗盡,已經沒有願望去用語言表達,所以呈現的世界也一片「空寂」。這樣的語言,讀者只能從心裡去閱讀、去揣摩。


還有一些人,讀過貝克特之後,和我說:他讀得哭了,他覺得自己好像看到了那個被驅逐的人,覺得那個流浪漢好可憐,覺得自己就是那流浪漢,覺得自己就是在過著那種「既沒有勇氣結束也沒有力量繼續」的生活。有這個感受的人,並非一個在現實生活中的失敗者。我對這樣的讀者說:恭喜你,你已經體驗到了極限的悲慘生活,已經見證了人生最大程度的痛苦,從此你的人生將不會再有比這更悲慘的事情,這是多麼值得鼓舞!感受到那樣登峰造極的痛苦,你還能對這樣的生命抱有同情,這說明你有著極其博大的胸懷,能夠理解卑賤者的命運,對全人類充滿了愛,這不是應該為自己喝彩嗎?這不是暗淡生活中的一縷光嗎?我只願像你這樣的讀者越來越多,只願你們能夠撥開罩在貝克特頭上的「荒誕」外衣,明白他其實有著最為博愛的心靈,能夠給苦難者和飽受創傷的靈魂帶來慰藉。

所以,很長時間裡,我把我周圍的人分成了兩類:閱讀貝克特的和不閱讀貝克特的。在這個累覺無愛的時代,也許只有閱讀才能稍稍給我們無所知覺的生活帶來一絲慰藉。(文/鄒琰,廣州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貝克特作品《短篇集》《四故事》譯者)



貝克特對現代人的啟示:喧囂至死而又空虛之極 | 品讀


「貝克特全集」(22卷本)之《碎片集:雜談及一個戲劇片段》《等待戈多》封面。資料圖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文化 的精彩文章:

專訪劇作家福瑟:關注孤獨、愛和死亡
在親密關係中修行,尋找內在的桃花源
疏友之死
對話:為什麼易卜生和約恩·福瑟都出自歐洲很冷的地方?
約恩·福瑟:《秋之夢》(節選)

TAG:騰訊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喧囂的時代,如何和經典同行,與聖賢對話:答案就在現場
寫信的人,是喧囂時代最後的貴族
勒泰尋匠之旅,摒棄塵世間的喧囂,靜聽那歲月穿梭的聲音
這個當代中國最傳奇的偉大女性,隱身於世,慰藉了我們這個喧囂躁動的時代,也讓我們看到了「活著真有希望,可以那麼好」!
塵世喧囂,現代的人如何去修行篤定
特拉維夫,喧囂的夜明珠
現代與民族交替,喧囂與寧靜共存,心靈感悟之地——拉薩
寂靜與喧囂│它是上帝遺失的一顆明珠
無論世界多麼喧囂,這樣的家,永遠都是你的避風港
太熱鬧的友誼往往空洞無物,真正的友誼是不喧囂的
沒有喧囂和吵鬧,只有清晨的鳳凰古城才有這樣的詩情畫意
你笑著對我說,遠離喧囂不是騙人的!
世間喧囂,而它卻隱在竹林深處
我的小院,靜落在綠野山間,聽不著塵世喧囂,到也有些超凡出塵
這裡私藏了麗江所有的美,卻唯獨捨棄了麗江的喧囂!
玩蘭花,我謝絕在喧囂紛亂的塵世中匆匆博傻
在這個喧囂的城宇,擇一別院居止而歇,等風來也等你
看好自己的心和嘴,喧囂不難,難的是,保持沉默
喧囂的世界,有我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