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火星大使」與航天科普

「火星大使」與航天科普

張東鋒


代言人也好,形象大使也罷,利用知名人士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來擴大某個商品、活動乃至某項事業的知名度,對今天的公眾來說早已習以為常了。所以,看到「中國火星探測工程」聘請郎平、姚明、譚盾等11位社會文化藝術名人做「形象代言人」的消息,原本並不意外。不過,看到微博上圍繞部分入選者引發的爭議,反倒覺得不妨跟著探討一下相關話題。


對照11人名單,可以說絕大部分都是為公眾所熟悉的體育、文化和娛樂界知名人士,有年長的也有「小鮮肉」,有靠實力「打天下」的也有所謂「刷臉」拼形象的。於是很自然地引發了一些疑問,比如航天工程是項科學工作,為何沒有科學家入選?沒有科學家也罷了,理應選一兩位航天員啊?再比如,有些娛樂明星,是否一些基本航天知識都未知,做形象代言人靠譜么?甚至還有網友憤憤然:「這些人居然能放在一起相提並論」「純粹是不實之舉,科技工作切莫跟娛樂之風」。

從標準上說,任何形象大使的挑選,一個最起碼的標準是入選者要有健康良好的公眾形象。進一步,很多商業類形象大使還會考慮到人物特徵與所推廣主題的契合度,就像一項體育活動的首選代言人十有八九會是體育明星一樣。但不能忽視的是,還有一些活動、事業更多是公共性或公益性的,其面向的是廣大而又多樣化的群體,邀請知名人士參與推廣,主要是吸引外界關注和支持,如此一來,如果將入選者局限於關聯領域的專業人士,恐怕就有點「因小失大」了。就此而論,那些諸如「TFBOYS是否該入選」的爭議不如歇一歇。依我看,只要這些入選者不在一些常識性航天話題上懵懂,能夠在各自領域裡推動人們關注航天事業,都未嘗不可。


相比這樣的爭論,我更關心的是航天與科普。今年初,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正式批覆立項,預計將在2020年左右發射一顆火星探測衛星。據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首次從社會文化藝術名人中選聘形象大使,目的就是通過積極發揮形象大使的強大影響力,增進廣大群眾對中國實施火星探測工程重大意義的深刻理解,鼓勵青少年對科學知識的強烈追求。時至今日,人們已經逐漸明白,諸如人造衛星、載人航天、探月工程這些科研活動,不僅僅是為了展示科技實力,更重要的還涉及手機通信、天氣預報乃至種子改良試驗等諸多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要知道,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尚比亞修女瑪麗·尤肯達就曾寫信給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發出了「為什麼要探索宇宙」之問,即「目前地球上還有這麼多小孩子吃不上飯,怎麼能捨得為遠在火星的項目花費數十億美元?」


在重大科技工程上首次啟用形象大使,無疑有助於吸引更多人對相關項目的關注。從形象傳播的角度說,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可謂是邁出了向公眾進行更深層次科普的重要一步。但這還不夠,在航天工程的意義已逐漸為人們所認知的今天,科普更應著眼於激發人們對科學探究的嚮往與追求。於此而言,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形象大使,還有更多拉近青少年與科普距離的機會。這方面國外已有很多經驗可供借鑒。比如,開放更多的航天項目供青少年參觀,或是像NASA官網那樣提供更多面向不同年齡段人群的科普節目,乃至與《憤怒的小鳥》遊戲合作,嵌入卡通形象來讓公眾了解、支持自己的小行星探測計劃,等等。


NASA科學家恩斯特·施圖林格回復修女瑪麗·尤肯達曾說過:「太空探索不僅僅給人類提供一面審視自己的鏡子,它還能給我們帶來全新的技術、全新的挑戰和進取精神,以及面對嚴峻現實問題時依然樂觀自信的心態。」期待「火星大使」們真正助力航天科普。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日報 的精彩文章:

陽江23名「國慶寶寶」誕生 其中19名為順產
天宮二號首試人類空間冷原子鐘實驗
文藝網站商業化道路坎坷
著名編劇劉和平:文藝作品的創作要用美學的眼光
天文專家:颱風妮妲提前登陸致風暴潮比預期低

TAG:南方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航天日,航天科工與長光衛星再簽商業發射大單
東風航天城:中國航天衛星、載人航天工程的大本營
「科普中國」中國航空航天大事記
全球航天探索大會在京召開 中國秀一波「黑科技」
「科普中國」盤點歷屆航天功勛
科幻視野里的中國航天
航天科技的競爭對手來了,航天科工天鯤一號衛星成功發射
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承載「航天夢」新使命
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承載「航天夢」新使命
中國計劃對火星和木星探測 躋身航天強國
莫斯科航展開幕 普京參觀中國航天展區
文昌航天發射場承載「航天夢」新使命
中國成功發射「天鯤一號」 航天科工推進商業航天
壯觀!歐洲航天局公布非洲大陸衛星拼圖
俄羅斯新航天器
中國航天科工構建「五雲一車」商業航天新格局
航天科技集團大批成果將亮相全國科普日活動
西班牙火腿里的航天技術
濟州航空宇宙博物館,亞洲最大的航空航天主題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