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傷寒雜病論》在中醫學中有何地位和成就?

《傷寒雜病論》在中醫學中有何地位和成就?

《傷寒雜病論》在中醫學中有何地位和成就?



小編導讀

醫聖張仲景為後世留下的鴻篇巨著《傷寒雜病論》,在中醫學史上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歷代醫家對之推崇備至,讚譽有加。在卷帙浩繁的醫籍中,《傷寒雜病論》璀璨奪目、光彩耀眼!但《傷寒雜病論》在中醫學中又有何地位和成就呢?且聽名老中醫李興培怎麼說!


華夏先輩們幾千年來創造了璀璨奪目的民族文化,中醫藥學是最為光彩耀眼的明珠之一。李老雲,在卷帙浩繁的醫籍中,除《內經》《針灸甲乙經》和《神農本草經》外,就是與之齊名,被譽為經典著作的《傷寒雜病論》,後世無不奉為臨床醫學之圭臬。


一、鴻篇巨製,名傳遐邇


《傷寒雜病論》(下稱「本論」)是偉大醫學家張仲景(150—219年)勤求古訓,博採眾方,參《內經》《難經》《胎臚葯錄》,集漢前醫學之大成,結合自己和民間經驗撰就的不朽傳世之著。後林億等校正時分作治外感病為主的《傷寒論》和治雜病為主的《金匱要略》。

《傷寒論》自金聊攝人成無己窮50年精力,博引《內經》諸說,以解釋論中辨證施治道理,著《註解傷寒論》10卷,卓然成為註解傷寒的大家。《傷寒論》道乃大行,注家蜂起,迄今不下500家。對《傷寒論》的讚譽,代不乏人。


皇甫謐認為「仲景垂妙於定方」;孫思邈謂昔遇傷寒「湯藥雖行,百無一效」,自他披傷寒「鳩集要妙,以為其方,行之以來,未有不驗」;王安道認為「仲景之法,天下後世之權衡也,故可借焉以為他病用……凡雜病之治,莫不可借也」;呂復曰「一證一葯,萬選萬中,千載之下,若合符節」;趙嗣真曰「仲景之書,一字不同,則治法天壤」;喻昌稱「為眾方之宗,群方之祖」;徐彬謂「古來傷寒之聖,惟張仲景」;周揚俊曰,仲景之書,「投之無使不中……深切於致病之由焉。故能起死不難,回生在手」;徐大椿稱「無不可以治雜病」;吳儀洛說「仲景一語可當千百言,每令人闡發不盡」;吳鞠通謂之「金科玉律,為後世醫方之祖」。日本醫學博士和田正係為師著《傷寒論階梯》序中贊其「畢生致力於《傷寒論》之篤學者……別無旁求。其對傷寒論之解釋,為現代醫學之最高成就」;《傷寒論階梯》譯者葉心銘深有感觸地說:「我是一個西醫學習中醫者,二十年前開始學習時,即喜讀《傷寒論》。由於在臨床治療應用西藥『黔驢技窮』時採用《傷寒論》方劑,往往獲效,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任應秋直截了當地說「《傷寒論》就是疾病論」;劉渡舟認為是「辨證論治的書」;金壽山直謂他「不是經方派醫生」,但他「常用《傷寒論》九十個方子,大都用之有效」。


對《金匱要略》推崇備至者,如《金匱要略方論·原序》雲「活人者,必仲景之書也」;朱丹溪謂之「萬世醫門之規矩準繩」,「引例推類,可謂無窮之應用」;李東垣引張易水語「仲景葯為萬世法,號群方之祖,治雜病如神。後世醫者宗《內經》法,多仲景方,可以為師矣」;王好古稱「余讀醫書幾十載矣,所景仰者,仲景一書為尤,然讀之未易通達其趣,欲得一師指之,遍國中無能知者」,復雲「仲景書」尾語明言「《金匱玉函要略》《傷寒論》皆仲景祖神農,法伊尹,體箕子而作也」;徐大椿謂「諸方以神妙淵微,不可思議,方載於各證之下,學者當精思熟識,認為準的」,「一切雜病之祖方,其諸大症,已無不備,能通其理,天下無難治之病矣」,「為醫方之祖,而治雜病之宗也,其方約而多驗」;陳修園謂之「仲景治雜病之書也,與《傷寒論》相表裡」;陸淵雷言此書「是我國獨創辨證論治體系的早期作品」,處方是「古代醫家臨床經驗積累而來的,所以療效很高」;全國中醫學院教材《金匱要略講義》謂之「古代治療雜病的典範」。


本論總結性評價,徐大椿謂「惟此兩書,真所謂經方之祖,可與靈素並垂者」;劉鶴一謂「貴在樸實可學,經千年臨證實踐,依然確鑿可驗,值得認真鑽研」;許半農謂「仲景之書,若《傷寒論》,若《金匱要略》,言簡意長,皆含定律之意味,故小叩小鳴,大叩大鳴,施之無不當」,皆綜集前賢見解,砥礪後學之語,頗發人深省。古今中外,眾多醫家證諸臨床實踐,對本書有著如此高度的評價,不能不使我們對張仲景肅然起敬。


怎樣研究《傷寒論》?《傷寒論》泰斗鄧紹先有云:「只有深刻地就現存條文上去求了解,自能融通原意,一面窮本論的源去鑽研《內經》《本草》等經籍,並擇優地閱讀本論的各家注述以溯其流,庶可以見病知源,免入海數沙之困」,實閱歷有得、值得遵循的經驗之談。

二、理法方葯,渾然一體


仲景最大的功績在於,創立了中醫學臨床醫學的辨證論治體系。他以六經論傷寒,臟腑論雜病,三因類病因,辨證寓八綱,治則創八法,可謂因證脈治朗若眉目,理法方葯融為一體,實垂範後世,要妙無窮。


1.證型鑒別,條分縷析


仲景雲「憑脈辨證施治」,「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足見他專註脈證。實遠不止此,舌診仲景也頗切重,但最關鍵處在「證」上。


辨明「六經」,是傷寒辨證的核心。六經辨證的實質和意義,劉渡舟謂:「六經反映了臟腑經絡發病的規律,六經分證方法,包括了臟腑和八綱辨證內容,它總其大成有機地結合起來,因而為後世的辨證發展奠定了基礎。」

六經乃因襲《內經》三陰三陽的學說而來,字裡行間體現著八綱辨證的精神。如太陽病多屬表證,陽明病及三陰證為里證,寒、熱、虛、實錯綜隸屬。六經病各自的提綱,已指明六種獨立疾病的定義,由此衍化出六經辨證。如「太陽病,項背強,無汗,惡風」,「太陽病與陽明病合病,自下利」,皆投葛根湯之鑒別,則一為在表,一為在里。「因何證異方同仍收良效?良由手陽明之正,下走大腸,屬肺;手太陰之正,入走肺,散之大腸」與「肺合皮毛而主表」等。太陽病提綱描述的症候群是為太陽病之定證,太陽中風、太陽傷寒又為太陽病兩個重要類型。臨床中,舉凡見到邪犯膚表,即歸之於太陽病,或按主證,或按中風、傷寒辨證。以上屬太陽經證;若遇腑證,又當細辨,餘五經莫不如斯。


少陽病的確立,是仲景獨具慧眼處,實補八綱辨證之未逮。其主證為:口苦、咽干、目眩、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顯示邪在肝經所布之脅肋,以及邪熱上擾,邪正分爭於半表半里,熱邪壅遏胸中氣機,無使宣暢使然。因其不屬於太陽膚表、陽明胃腸,故治療不能汗或下,只宜「和解」。少陽病本當其有關兼夾證、權變法在該篇內詳述之,而太陽病篇卻亦有所提及,如「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證具」,為何如斯?亦該篇「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可見六經分證有分有合,有主有從,有兼有夾,因此由此演化而來的和法有所謂和而兼汗、和而兼消、和而兼溫、和而兼清與和而兼補等法則層見疊出。


發熱一證,六經俱見。有所謂太陽病發熱惡寒,少陽病往來寒熱,陽明病但惡熱、潮熱,太陰病手足自溫,少陰病里寒外熱、微熱、潮熱和虛熱之不同,厥陰病寒熱錯雜及厥熱勝復。太陽篇「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這種千古不易、言簡意賅的真假寒熱鑒別法,精當而擲地有聲。

寒熱錯雜,虛實並見的情況,本論也有若干描述,其辨證方葯迄今用之仍效若桴鼓,更是仲景的精巧構思。舌診、脈診在辨證中的意義,不越直喻主證、推測病因、闡述病機、辨明病性、確定病位、指導治療和判斷預後等數端,實開臨床醫學四診合參之先河。


綜上,說本論從某種意義上講,是我國第一部,亦是世界上罕有的、別具風格的癥狀鑒別診斷學,絲毫不為過分。同時,亦體現出本論既有辨證論治,又有辨病論治,而且二者往往是有機地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2.治療法度,燦然大備


耐人尋味的是,論中雖未提及「八法」二字,但確將臨床基本治療大法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八法融匯於諸篇經文和附方之中,從而執簡馭繁地確立了中醫學的治療體系。移時千餘年,外感雜病,情狀萬千,治則似概莫能外者。


姑以「汗法」而論。昔有所謂「善治者治皮毛」,「邪在皮毛,汗而發之」,「病在太陽,愈於太陽」以及「汗不嫌早」「不避晨夜」等原則,皆務求蕩寇在速,急殲勿失,以顧護正氣。當汗之證,有治療太陽傷寒表實無汗之麻黃湯證,其病機為寒邪干犯太陽經脈,致毛竅不通,氣不能外達,邪正交爭於膚表,襲迫於經絡竅隧而呈現所謂麻黃湯證,今治用宣暢氣機、大開毛竅之麻黃祛邪,桂枝辛溫散寒,杏仁苦降利氣,炙甘草純甘以益氣液培汗源,表汗一散,波及肺胃之喘嘔諸症隨之悉解。設若屬太陽中風的表虛自汗,桂枝湯是對證佳方。須知,湯證中有形容發熱之「翕翕」為汗出時熱輕,汗止時熱重,乃汗與熱俱有欲達不能之勢,因而此時宜解肌發汗、調和營衛之桂枝湯主之。


或問,仲景汗法只「辛溫」一端乎?否!「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汗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豈非變辛溫發汗為辛涼解表之法耶!末條言「汗下後」瞬即示「不可更行桂枝湯」,弦外之音須大忌辛溫。復問:既雲汗出,焉與麻黃?可知汗出仍喘,為喘不因汗減,喘不止乃肺氣內壅。「氣有餘,便是火」,「火郁則發之」,遂擇麻黃湯去辛溫之桂,益涼透之石膏,此一葯之增損,若天壤之判。倘若證勢發展為陽明裡熱實證,則要用大清陽明的白虎湯,即更深一層。此外,太陽篇之不可汗證,亦深有閱歷之言,當懸為禁例,慎勿違之。此汗法之大要也。本論法度之謹嚴處,汗法可以一斑而窺全豹。


《傷寒論》與《金匱要略》二書雖分而實一,以其相互羽翼及闡揚也。如《金匱要略》痰飲病篇「飲後水流在脅下,咳唾引痛,謂之懸飲」,「脈沉而弦者,懸飲內痛」,「病痰飲者,十棗湯主之」,斯證《傷寒論》立論精詳,乃外感引起,表解後具「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十棗湯主之。故懸飲初起,當先解表,否則反致邪熱陷里。這是一病先後次第不同的兩個病理過程,施以不同法則處置的例證。


有者一個病有若干類型,而治法又有多端的。如《金匱要略》水氣病篇有發汗、利小便、逐水為主的治水大法,所憾用方缺如。然而從本論確可「以證測方」覓得:發汗如越婢、青龍湯,利小便如五苓散、豬苓湯,逐水如十棗湯、己椒藶黃丸等。方書呆鈍,圓機活法,存乎醫者!識得此,自能縱橫捭闔,左右逢源。


3.方葯製劑,匠心獨具


仲景方除極個別外,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葯簡、功專和效宏,足見其為千錘百鍊之結果。六經病各經有其主證,主證有其主方,主方有其主葯,根據病證變化,加減化裁,極其靈活。外感若此,雜病也復如斯。以治「脈結代,心動悸」的炙甘草湯為例:炙甘草,《名醫別錄》謂其「通經脈,利血氣」,並甘緩動悸,生地黃、麥冬甘寒滋陰,阿膠滋陰補血,為防止上三味過於陰柔窒滯,益以人蔘、桂枝補氣通陽、散陰復脈,姜、棗和中以助生化之源。入清酒旨在借酒之通行十二經脈,徹上徹下,快捷奏效,但入酒久煎旨在減緩其峻,防通行迅猛太過,此為虛體而設,久煎還使地、麥、阿滋膩之性銳減,使滋而不膩,補而不滯。


關於仲景方藥劑量,頗為講究,有者方中某一藥劑量增減,即左右整個方劑性能,如桂枝湯本治太陽中風,桂枝加量即為桂枝加桂湯,而治太陽表邪犯里之奔豚;四逆湯原系太陽少陰里虛寒盛通用方,僅重用附子,倍乾薑,加蔥白,謂之通脈四逆湯,治療陰盛格陽之證;小承氣湯和厚朴三物湯,藥物相同,但前者大黃為君,意在盪實通便,後者枳、朴為主,取其除滿消脹。陳修園等認為不得稍肆更動。岳美中亦認為如炙甘草湯、豬苓湯、甘麥大棗湯按原量為佳,並舉治案為證,余如小柴胡、真武、桂枝和承氣諸湯,仍須按仲景加減法。他還舉中藥研究所對五苓散研究為例,按仲景方劑量,利尿效果最佳,各葯等量投與,利尿效果則明顯減低。無怪日人渡邊熙氏有云:「漢葯之秘不告人者,即在藥量。」


要之,患者體質有強有弱,氣候有寒暑易節,地域有高下,癥狀千變萬化,即使仲聖方亦須酌情通變化裁,否則何異刻舟求劍?趙錫武最擅用經方,他單用真武湯加減治充血性心力衰竭獲卓效,說明用經方並非不可越雷池一步,切忌畫地為牢,作繭自縛。


朱顏曾用仲景復陽、溫肺之甘草乾薑湯治療34例共八種寒性病證,二葯各用9~15g,煎湯溫服,取效每在一二劑間,重者三五劑皆愈。嘔吐一證,看似輕淺,有時每使一些病證有功虧一簣之虞。李老曾以大黃甘草湯治療20例「食已即吐症」,采多次、少量、冷服法,多數當日即吐止,能進薄粥,還用於3例食管癌患者,2例起到吐止、道開和進食作用。如此簡方,如此佳效,仲景用心之良苦,可以想見。


新媒體編輯:王丹


版權聲明:本文選自《中國現代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李興培》(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寧建武、李永強、熊毅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微信號ydzhongyi)推薦發表,封面圖片源於網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吃餃子的故事,竟蘊藏了治療結石的驚天秘密!
中醫大家張錫純:論治中風有特色!
揭秘:《黃帝內經》中蘊藏的健康長壽秘訣!
掃地中蘊含的醫學秘密,原來這麼深奧!

TAG:悅讀中醫 |

您可能感興趣

超強的家族基因,成就範冰冰「女神」的地位
日本动画电影领域中有成就的都有哪些人?
美研究证实,龙子龙女较有成就
解密:唐代著名詩人中在官場成就最高的是哪位?
《火影忍者》中四位沒有背景卻有大成就的角色
回族歷史 回族在儒學上有何成就
如何看楊振寧院士的成就?等於中國人在物理學界打贏一場朝鮮戰爭
中國書協首屆終身成就獎,衷情甲骨文的一代書法大家
歷代名醫成就簡介:望聞問切 中醫四診鼻祖——扁鵲
中國這一項成就全球第一,或成中國軟肋:咱有守護神
中國重金吸引在美科學家回國?專家:科學家也需要成就感
中國歷史上七位擁有重瞳的人 最有成就的不是項羽
《火影忍者》中誰最能代表無血統加成卻有巨大成就的平民玩家?
中國重金吸引在美科學家回國? 科學家也需要成就感
陳丹青:生活中的錯誤,卻成就最美好的藝術
他被稱為中國藝術史上成就最為突出的人物之一
中醫師承及確有專長:規範辟穀養生,中醫成就未來
中國古代科技成就
《海賊王》中最神秘的人,他做了什麼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