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校花為什麼那麼美?這次讓我們走進科學

校花為什麼那麼美?這次讓我們走進科學

經設計瘋人院院長斌哥的介紹,普小象在上海接頭了這位神秘的工業設計界「智多星」——李想。因為院長介紹李想的時候說,一位設計師用5年的時間寫了一本書。我們充滿了好奇,這麼浮躁的社會,一位設計師用5年的時間寫本書,到底寫的是什麼。


當我們見到這本書的時候,確實被hold住了。沒想到一個這麼年輕的設計師,會寫出這樣一本有研究深度的書。為什麼有的產品看起來就能觸動人心,為什麼有些五官組合就讓人內心砰砰直跳。這些看似不可解析的審美現象,原來背後都有可以遵循的合理邏輯,而這些都在他的書里得到了解答。下面就讓我們跟隨想哥一同揭秘。


感謝這害人的校花

校花為什麼那麼美?這次讓我們走進科學



大學時期,非常「不幸」我們班有個校花。說不幸,因為我可能是一個過於敏感的人,班上有這麼一個校花在,真的沒辦法好好學習了。每次見面我連頭都不敢抬起來,心跳到嗓子眼裡,慫包極了。我就非常鬱悶,為什麼會這樣?我不認識她,也沒說過話,為什麼一個人的長相可以使我的狀態發生極大的變化並失去控制呢?


如果是一隻猴子看她也會有同樣的感受嗎?應該不會,因為我看到母猴子沒什麼反應。那說明這個問題是一個存在於我們物種的獨特問題,可是,到底這五官是怎樣搭配組合,能夠對人產生這麼大的影響。這形式背後的動力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每個人都有眼睛、眉毛、鼻子、耳朵和嘴巴,偏偏這一種樣式和組合就這麼有殺傷力?這個問題有沒有答案呢?

所有的問題都有真正的答案

校花為什麼那麼美?這次讓我們走進科學



記得上學的時候問父母一個問題,為什麼瞎子的聽力特別好?家長說,因為瞎子看不到了,耳朵就更敏感,所以就聽得更清楚了。猛地一聽很有道理的樣子,仔細想一想,這本來就是用問題本身在回答問題。


後來長大了找到一些資料,通過核磁共振發現,盲人的大腦視覺神經區域與普通人一樣是活躍的,而不像人們普遍認為的處於停滯狀態。原來閑置的視覺神經已經轉化為聽覺神經,所以依然在活躍地工作。很多情況下,我們習以為常的答案,其實不是真正的答案,而只是問題本身而已。

校花到底美在哪?

校花為什麼那麼美?這次讓我們走進科學



其實外表很多時候是對一種內在基因的展示,基因有外在表現和內在表現兩種。兩者相互關聯。比如雌鳥看中雄鳥脖子上一個紅點的大小,因為這個紅點是某個基因的外在表現,而它的內在變現可能說明這個雄鳥更加的健康。而雌鳥的視覺則賦予她快速對異性基因的優劣進行判斷的能力。這是達爾文的理論。


而那個校花,整個面容其實暗示著她的基因和你的基因組合後的某種生存優勢,是一種生存現象。像弗洛伊德也說過性是人類一切心理訴求的起點。那麼基於性選擇人類演化出來的高度發達的視覺能力,有什麼規律可循呢?

一個名詞 & 一本視覺葵花寶典

校花為什麼那麼美?這次讓我們走進科學



有一次上課,老師講到一個詞——視覺動力。這詞一入耳,像一個霹靂擊中了我,原來確實有這方面的理論啊,視覺背後的心理規律是什麼,到底什麼東西在控制著視覺呢。我就瘋狂地去圖書館查書。後來非常幸運被我找到了這本書——《藝術與視知覺》。

這本書非常難懂,每天就讀幾頁,然後消化,不能太快,不然都記不住,但是確實非常有意義。視覺是有規律可循的。到了大四專業課越來越多,這些學習的東西,慢慢經過消化後用到了我的作業里。結果我逆襲到了班級第二名,拿到了獎學金。


眼見為實嗎?

校花為什麼那麼美?這次讓我們走進科學



這幅畫可不是普通的畫,而是一幅會動的圖畫,是不是動得很劇烈、很明顯呢?看著都要頭暈了,不忍直視。這個圖片真的會使我們的眼睛產生幻覺嗎?為什麼一個靜止的圖片,看上去卻動個不停呢?


那麼到底是什麼在動?

校花為什麼那麼美?這次讓我們走進科學



其實是我們的眼睛在動。你可能認為,當我們注視一個目標時眼球是靜止不動的,其實並非如此。只要睜開眼睛,我們的眼球就一直處於高頻率的輕微顫動狀態。這是因為我們的眼睛看東西不僅需要光線,而且需要不斷變換的光線,才可以維持穩定的感光效果,產生持續的視覺畫面。


如果視網膜上的視覺細胞一直接收的是同一束沒有變化的光線,它很快就會對這束光線失去敏感,也就是失去了感光能力。所以當我們注視一個目標時,眼球會自動發生抖動,從而保證提供給大腦穩定的畫面。「雪盲」正是因為眼前一片白色,即使眼球持續抖動也無法接收到色彩變化的光束,才導致眼球失去了感光能力。


形態蒙太奇

校花為什麼那麼美?這次讓我們走進科學



接下來我們做一個虛擬的拉動,想像手中有一片柔軟的物質,對它進行同樣的拉動,水平方向向左右兩邊拉動,並且在形變發生到一定程度時停下來。於是這個物質的形狀也就定格在了這個形變的結果上。


那麼這個物體受到的力,其實也就是我們視覺看到所能感受到的視覺力F,向左右兩邊拉伸的視覺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而這種作用力產生的形態,就會自然呈現一些形式。


視覺中的物理慣性

校花為什麼那麼美?這次讓我們走進科學



造型背後的力學邏輯,給人以一種力量感的視覺張力。上圖中汽車的前進風格柵輪廓設計,就是這個拉力圖形的變形。我們看到它們的時候,會激發出視覺中拉力印象的記憶, 並使我們感覺到力的存在。這個力在物理世界中是拉力,在視覺畫面中就是拉扯形式的視覺力。


形態中隱含的動態故事性

校花為什麼那麼美?這次讓我們走進科學



上圖是沃爾沃新XC90的概念車,它的前燈設計就是一個圖形被子彈打穿的瞬間。細心的你一定會發現,這個子彈射穿圖形後留下的樣子怎麼和我們之前說過的物體被塗抹拖曳後的樣子如此接近。的確, 它們其實是同一個樣式,都是局部發生嚴重形變——只有局部受到高衝擊力的外力作用而另一部分主體則沒有明顯的形變。


可見,很多視覺力圖形它們都共用著同樣的物理模型,但是表現形式五花八門,無窮無盡。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我們學會了識別視覺力之後,看各種圖樣都會覺得大同小異,從而大大減輕了大腦對圖樣記憶的負擔。


十年洗禮

校花為什麼那麼美?這次讓我們走進科學


校花為什麼那麼美?這次讓我們走進科學


校花為什麼那麼美?這次讓我們走進科學



畢業之後先後進了日企、德企。剛開始工作時,一進去完全就蒙了,發現工作專業術語太多根本聽不明白。那時候,英語好的跟著德國領導,英語差的就跟著國內的領導。我就逼著自己啃一本中英文翻譯的模具書,巨難啃。經過兩個月的學習和鍛煉終於融入團隊了。


TD(德國設計公司)還是給我很大幫助的,尤其在建模方面和設計規範方面。工作了一年多之後,我發現工作的內容缺少新的成長性,雖然薪資很好但是也辭職了。

校花為什麼那麼美?這次讓我們走進科學


校花為什麼那麼美?這次讓我們走進科學



辭職之後,挑戰確實來了。進了一系列的小公司,有的公司條件苛刻。全公司就我一個設計師,沒有辦公位,和幾個財務實習生窩在會議室里。整天在會議桌上辦公,旁邊有個印表機不停地打東西滋滋滋地亂響。那時候,什麼設計活兒都接,不單只是外觀。


有些設計結構的你還要自己動手。最後部門領導向上級彙報:「說別人四天做好的東西,他一個小時就做好了。」在這裡我是學會了真正意義上的自學。這段經歷讓我理解了工業設計師到底應該做些什麼工作。


一個人做一件產品組一個團隊

校花為什麼那麼美?這次讓我們走進科學



很幸運最終遇到現在的老闆和團隊。現在在做假肢,結構和設計就我一個人。老闆別的沒說,只給我提到日本幾個非常好的品牌,老闆要求我們要做到他們那樣的品質和狀態。我有機會重新做一件產品,真正意義上從零開始做。


從最開始的用A4紙粘出來一個模型的手指,做到現在是舵機可以驅動的五個手指功能樣機。對一個工業設計師而言,這個事讓我懂得了真正從零開始做產品意味這什麼。我才發現我能面對更大的挑戰,我更要放低自己去學更多的東西。好在運動機構還是我擅長的,擅長的源頭還是小時候我那些拆啊裝啊的本能。搞定之後確實很有存在感。


用五年寫一本書

校花為什麼那麼美?這次讓我們走進科學



寫書是11年開始的,剛開始是在論壇上,自己設計的產品上市了,寫了一些分析。很多朋友在後面回復。其實現在寫的這些東西其實還是比較淺顯生動的,背後的視知覺原理還是很深的。


其實在寫一本書有時候非常糾結。邏輯不對,怎麼都搞不通,肯定不能瞎編所以就一直在推敲。這些原理自己一直在用,但是想說的很清楚,邏輯就要一點點梳理。對於一個一點都不懂的人,想說清楚非常不容易,就要從源頭說起。一點點的梳理推進,才有現在的這一本書。


有個觀念我是最近想通的

校花為什麼那麼美?這次讓我們走進科學



生活中李想和他親愛的女兒

校花為什麼那麼美?這次讓我們走進科學


校花為什麼那麼美?這次讓我們走進科學


校花為什麼那麼美?這次讓我們走進科學



為女兒寫的家庭作業


我們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比較中,我們在同一個班級同一個學校參加同一場考試,一直過了高考到大學也是如此。畢業之後,雖然獨自走入社會,但比較的習慣依然糾纏著我們。誰當總監了,誰月收入多少多少,自然會有一種很著急很浮躁的心態。


直到現在我才真正明白,我只參加一個考試,就是我自己孤身一人參加的考試。考試的內容就是自己在不斷嘗試尋找真實的自己,突破以往的自己,每次嘗試之後產生不同的可能性。


原來,每個人的路和別人的都不一樣,也不可能一樣。既然本來就不一樣,又何必比較呢。直到我書出來後,很多朋友說很佩服我什麼的,我說,沒什麼,大家本來走的路不一樣,每個人都不容易,寫書也只是對自己有個交代。

校花為什麼那麼美?這次讓我們走進科學



普小象說


聽完李想的故事,普小象一下子有點小激動。原來我們習以為常的這些感知感受,並不是我們能完全做主的。從視覺到情感,其實都有一些先天的設定在。我們每天都在這樣的範疇裡面做「命題作文」。圍繞這些規則喜怒哀樂,卻連規則的屬性都不知道。看似很主動的生活,其實還是很被動地被這些隱藏的規律所約束。真的非常榮幸,能遇到李想,這些深入的剖析和總結讓我們看到設計,看到視覺背後深刻的規律。


線下分享會


在普小象的一再邀請下,


李想老師同意在這周末進行一次小型的私人主題分享會 —— 《視覺背後》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丹桂路899號萬科國創中心


時間:10月15日 下午兩點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業設計小站 的精彩文章:

專業室內設計師告訴你掛畫的方式錯得太離譜!
做一隻貓的鏟屎官就夠夠的了,她還要養12隻!
千萬別讓吃貨成為藝術家,不然他會……
漢字還能這麼玩

TAG:工業設計小站 |

您可能感興趣

那一天我走進你
走進美國丨這個德州沒有扒雞,但為什麼讓吃貨來了就不想走?
萌寵:當你走進這樣一家寵物店 你會帶那誰回家?
走進這間小院,我看到了我的夢想——致格林芬多肉美學館
走進美國 | 什麼?這裡竟然一天霧霾都沒有!
恆實人走進福利院,讓我們一起溫暖這些孩子!
為了更加美麗,她們一次又一次走進醫院
走進這種網吧你還會想走嗎?
走進一家寵物店,這些小祖宗們你會選擇誰帶回家
當你走進這樣一家寵物店,你會帶誰回家?
走進美國,這條公路,這輩子一定要走一次!
為什麼你想找個合適男朋友這麼難?是不是走進了這些死胡同
走進美國 | 這條公路,這輩子一定要走一次!
我那麼拚命,只為走進你的未來
那一年有這麼一個故事帶我們走進了圍棋的世界
被撩時妹子們究竟在想什麼?帶你走進女孩的內心世界!
小孩什麼時候適合學走路?媽媽們都容易走進這個誤區,別大意!
第一次走進瑜伽教室,你該做些什麼?
當你走進一家寵物店,你會帶那種萌寵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