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白國華:丁俊暉、張玉寧式成功因為有這樣的親爹

白國華:丁俊暉、張玉寧式成功因為有這樣的親爹

白國華:丁俊暉、張玉寧式成功因為有這樣的親爹 點擊播放 GIF/116K



文 |白國華

9月25日晚,八萬人體育館,斯諾克上海大師賽,決賽,丁俊暉對陣塞爾比。


隔著八萬人體育館大概300米,我和張玉寧的父親張全成在一家賓館裡喝著茶,說的自然是張玉寧的故事。張玉寧這個19歲的年輕人,已經是國足參加十二強賽的主力中鋒,也是目前唯一效力於歐洲頂級聯賽(荷甲維特斯隊)的中國球員。

白國華:丁俊暉、張玉寧式成功因為有這樣的親爹


19歲的張玉寧在過去一年完成三級跳進入國家隊,成為最年輕國腳。


晚上八點半,電視上,正放著丁俊暉和塞爾比的直播,而老張則打開手機,收看維特斯的比賽。


斯諾克的直播中,丁俊暉在6比6以後,勢如破竹。足球的直播中,老張在苦苦等待,兒子這場是否有上場機會。


塵埃落定,丁俊暉10比6戰勝塞爾比,獲得冠軍,拿走85000英鎊的獎金。而維特斯兩個受傷被動換人,導致張玉寧無法出場。


在頒獎的時候,丁俊暉流下了眼淚,這個冠軍來得不容易。兒子無法出場,老張的心情有點鬱悶,看著丁俊暉奪冠,也是分散注意力的一種方法。

「現在很少看見丁俊暉他老爸出來了哦」,我說。


「嗯,當然了,兒子都已經長大了,好幾年前,就已經沒看到老丁出來了,老丁現在應該可以頤養天年了」,老張說。

白國華:丁俊暉、張玉寧式成功因為有這樣的親爹



上海大師賽奪冠後的丁俊暉與父親丁文鈞。

張全成並不認識丁俊暉的父親丁文鈞,但我相信,如果他們見面的話,應該會成為不錯的朋友,因為在培養兒子,走體育道路方面,兩個人實在有太多相似的地方。


教育界有「虎媽」,而這兩位,就是體育界的「狼爸」。


「無中生有」的丁文鈞


這兩位狼爸——丁文鈞,江蘇宜興人,張全成,浙江溫州人。

丁文鈞,做的是「無中生有」的工作。


若無丁俊暉,相信「高雅」的斯諾克,在中國人的印象中,仍然是街邊一張桌子,留待閑雜無業人員無事消遣的無聊遊戲。更有甚者,斯諾克就是直接和賭博掛鉤的一種營生,在如此情形下,丁文鈞把丁俊暉打造成一個世界冠軍,從而讓中國的斯諾克運動形象徹底改頭換面,篳路藍縷,無比艱辛。

白國華:丁俊暉、張玉寧式成功因為有這樣的親爹



丁俊暉的成功讓背後的父親丁文鈞也一同成名。


從丁俊暉8歲開始,丁文鈞開始帶領他一次次出戰宜興的大小撞球場,丁文鈞認準了一點:兒子打撞球,也是可以成才的。


頂住了來自妻子和周圍的壓力,為了讓兒子能夠有更多時間玩撞球,丁文鈞投入全部家產買了7張檯子開了一家撞球房。隨後,他做出了更加瘋狂的舉動:讓兒子退學,專門玩撞球。丁俊暉在江蘇已經很難找到對手了,丁文鈞決定要找個更加適合他練習的地方。於是舉家搬遷到了東莞。經過在東莞的打磨,丁俊暉獲得2002年世界業餘選手冠軍賽亞軍,隨後拿到2002年亞洲錦標賽冠軍,並有機會參加2002年世界斯諾克青年賽。考慮到國內的斯諾克水平一般,為了提高水平,最後丁家父子遠渡英倫。


在英國,丁俊暉每年都要支付數10萬元的學習生活費用,為了培養他,丁文鈞一家幾乎傾家蕩產,生活非常拮据。為了減少開支,丁家父子除了房租和伙食開銷外,再沒有別的什麼花銷。陪同兒子的丁文鈞,除了精心地照顧兒子的飲食起居外,還不時到中餐館打工,儘可能地多掙些錢。後來,兩個人的壓力實在太大,丁文鈞便回到了國內,和妻子一起為兒子打工。


作為宜興當地的小老闆,丁文鈞也不是沒有闊過。但把11歲的丁俊暉從宜興帶到東莞練球後,丁家人就擠在一家撞球館的一角,用三合板隔出一塊8平方米的地方。在東莞沒有生活來源,於是丁文鈞把宜興的房子賣掉,並把老婆「趕回」了老家,兩父子就是在這樣的堅持中一步步走到今天。


損失一億的「張瘋子」


張玉寧的父親張全成,生意曾經做得很大。


作為一名溫州商人,他有自己的圈子,名噪一時又英年早逝的王均瑤就是他們那個圈子裡的人。


2002年,為了讓5歲的張玉寧可以有更好的踢球環境,張全成決定前往上海定居,因為溫州是足球沙漠,想要往專業的方向發展,必須有所割捨。張全成形容:「不去上海,我兒子的足球夢實現不了,去了上海,我的生意完了。」


6歲時將兒子送進上海陸家嘴的一所私立小學,學習踢球,11歲時舉家搬到杭州,進入綠城足校,18歲時轉會加盟荷甲維特斯隊,登陸歐洲賽場,同時完成了國少、國青、國奧的三級跳……


張玉寧的足球之路,順風順水,但張全成的「投資」,卻一直與風險相伴。為了兒子踢球,放棄了自己的生意,放棄了上海的房產。兒子的每一步都在他的設計中,而每一步,都是「步步驚心」。

白國華:丁俊暉、張玉寧式成功因為有這樣的親爹



張玉寧微博貼出14年前與父親的球場合影。


張全成最大的願望,就是把兒子培養成一名世界級的足球運動員。為了達成心愿,他有著一個明晰的計劃,其中就包括提前進行英語教學和飲食方面的歐洲化。


因為從小抓得緊,張玉寧的英語基礎打得很紮實,在上海讀書期間就曾拿過全市英語競賽的二等獎,其中一等獎就1人、二等獎總共3人。而在飲食方面,張全成早早讓兒子的菜單上出現了牛肉、牛排、黃油等食物,這讓他的肌肉力量明顯強於同齡球員。


在荷蘭維特斯踢球以後,還要忍受得住誘惑。由於國內足壇資本熱不斷升溫,國內俱樂部打張玉寧主意的不在少數,甚至有俱樂部的高層直接跑到維特斯俱樂部開價1000萬歐元要求張玉寧回國踢中超,但這都被張全成給拒絕了。他的心愿就是讓兒子能在歐洲立足,揚名立萬。


外號「張瘋子」的張全成,放棄自己的事業,一心一意陪著兒子成長,所以曾經張玉寧的一位教練對他說:「如果張玉寧踢不出來,只怕你真的要瘋掉了。」


的確,為了斷絕張玉寧留在上海的念頭,張全成把自己上海的所有房子全部賣掉,按照上海目前的樓價,他至少損失了一個億……


和這兩位「狼爸」相比,虎媽們的事迹簡直弱爆了,他們是拿畢生的身家性命去賭。虎媽們監督雖嚴,兒女們即使未如所願,仍有退路;競技體育卻是「一將功成萬骨枯」,一旦失敗,父親固然一無所有,而兒子是否有必要的生存技能在社會立足,都是個未知之數。


恆大足校的「虎媽」們


說完這兩個「狼爸」,再說說我認識的一群「虎媽」。


我曾經在恆大足校做過一次採訪,在學校,就有同樣這麼一群人,為了孩子的成長,同樣離鄉別井,就住在恆大足校附近,成為一群「留守家長」。他們走的,其實正是丁文鈞、張全成走過的路。


在來廣東清遠(恆大足校所在地)之前,阿玲和他的丈夫正在廣西欽州做個體生意。福建人喜歡創業,她的丈夫曾在西班牙呆過十年。她是福建平潭人,對於「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方式習以為常:「在我們福建,到處都是這樣的家庭,作為一個女人,首先就是要把自己的家庭照顧好。」阿玲的兒子小高之前一直在廣西欽州當地一家比較好的小學寄宿。從三年級開始,他進入恆大足校就讀。


在第一個學期,把兒子送到恆大足校以後,阿玲便返回了欽州。「兒子五歲就開始寄宿,當時覺得,到恆大足校也是寄宿,沒有多大區別,希望他自己能照顧自己。但是後來發現,我錯了。」


恆大足球學校學球的少年

白國華:丁俊暉、張玉寧式成功因為有這樣的親爹



來恆大之前,小高沒有任何足球基礎,而在這家以足球為特色的學校,不會踢球,自然受到別的同學有意無意的嘲笑。這和小高以前在欽州的情況完全不一樣。在欽州,身邊的同學的差別並不大,而在恆大足校,每個人都來自五湖四海,各種習慣都不一樣,對於一個僅僅9歲的孩子來說,要適應這種環境的巨大變化,僅靠小高自己,似乎是不夠的。


無助之下,小高只能向家裡哭訴。開始,阿玲罵過他:「送你去踢足球,是希望你能更陽剛,更像個男子漢,為什麼沒事就要向家裡哭?」


當孩子打電話的次數漸漸增多,阿玲意識到問題來了。「五歲的時候就把他送到了寄宿學校,現在又在這麼遠的地方,我想,如果我再不過去,可能他人生中最重要的這個階段,我又要錯過了。」


阿玲決定動身到清遠,做一位陪讀媽媽。但作為一名家庭主婦,她要面臨的東西很多。第一,小女兒怎麼辦?第二,誰來照顧丈夫的生活。再細想一層,陪讀,意味著夫妻分居兩地的開始,我問:「你不擔心,後院會起火嗎?」「我跟我老公是這樣說的,現在在孩子和你之間,我必須有所側重。兒子呢,還小,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他不懂得分別,而你呢,已經是個成年人,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你自己心裡有數。」


就這樣,阿玲帶著她的小女兒來到清遠,她在學校附近的樓盤租了一個房子,開始了她的陪讀媽媽生涯。


很明顯,在媽媽到了身邊以後,小高的心理狀態穩定了很多。「有時候很難怪孩子,他們說話,想到什麼是什麼,也許就是無心之失,也不能怪老師,這麼多孩子,他不可能一個個都能照顧過來。」


來到清遠以後,其實多陪孩子說說話,多給點孩子鼓勵,對於孩子來說,便有了莫大的勇氣。畢竟,遠在千里的循循善誘,也許還抵不上母親用手輕輕撫摸著孩子的臉。「我來了以後,他高興了很多,做媽媽的,看到自己兒子開心,有進步,就覺得這個辛苦,沒有白費。」阿玲說。


對於孩子的將來,阿玲並不奢求他一定成為職業球員,鍛煉一下性格,在足球方面有專長,足矣。


當然,陪讀媽媽是辛苦的。例如買菜,附近的珠坑、龍頸可以買一點,要買更好的,就要開車去清遠。一個星期買兩次菜,學校的飲食了改進很多,營養更加均衡,但兒子喜歡吃什麼,媽媽心裡更有數。


像阿玲這樣的媽媽,在恆大足校很多。這群陪讀媽媽其實也是「虎媽」,她們不是對孩子夠狠,而是對自己夠狠。


她們的選擇,只能說一句,可憐天下父母心。


沒有下一個十幾年了


恆大足校的「虎媽」們還在奮鬥,是否會成功,不得而知。我所知的是,兩個「狼爸」都賭對了。


但不得不再提醒一句,這兩個例子,不敢說空前絕後,但卻絕非一般人可以效仿。或者正如那句話:「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實際上,讓孩子走上體育道路,已經是一件「非常之事」,而丁文鈞和張全友,則又是「非常之事」中的「非常之人」。

白國華:丁俊暉、張玉寧式成功因為有這樣的親爹



20多年前的央視紀錄片《我兒要做伊基塔》記錄了王大雷父母開燒烤店支撐兒子學球的歷史。


那麼,體育成才,是否可以按照一般人生活的軌跡一樣,不需要如此「駭人聽聞」?當然有,譬如說姚明、劉翔,他們出生於上海,按部就班,一步步成為國際巨星——當然,這也是姚明、劉翔的幸運之處,畢竟他們身在城市的資源,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成本。而丁俊暉的父親、張玉寧的父親,我相信如果他們同樣在北上廣,可能故事會平淡得多。但是,有多少練體育的家庭有這樣的幸運呢?


那天晚上,老張說了一句:「這十幾年,都是為了兒子而活著。」他的小兒子,現在也是一名球員。「內心裡,我覺得對不起我的小兒子,我能為大兒子做的,可能對小兒子就做不了了。不是我不想,而是我已經再沒有下一個同樣的十幾年去陪伴小兒子了。」


【作者簡介】


白國華|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


【精華推薦】


·END·


大家∣思想流經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見 · 價值 · 美感


※本微信號內容均為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轉載將追究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聯繫ipress@foxmail.com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劉檸:一個「舉國一致」的日本讓我窒息
維舟:那些地圖對我們說的謊
康熙給韋小寶上的一堂政治課
在中國做一個安貧樂道的人無異於裸奔
葉兆言:人人都在談論莫言,卻很少有人讀過他

TAG:騰訊·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白國華:托蒂,羅馬「市委書記」的最後一夜
白國華:中韓之戰,根本就不允許輸的比賽
白國華:最遙遠的中國足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