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青基難中?且看評審老師怎麼說

青基難中?且看評審老師怎麼說

青基難中?且看評審老師怎麼說


4月28日,我陸續收到基金委的基金評議通知信。清點了一下,約有30份左右,按照我的評審速度,這約需要10天的時間。今年收到的標書中,青年基金占多數,有19份。相對來說,我比較喜歡看青年基金,每次都能從評審中有許多收穫,特別是學習年輕人不拘一格的思考方式,這樣我自己也能與時俱進了。所以,每次我都是先看青年基金的,到今天為止,終於將19份青年基金看完了。


這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數字,以前從來沒有一次收到這麼多青年基金的評審請求的,於是我心血來潮,順便做了一個簡單的統計。在這19份標書中,女性占多數(女11:男8);從年齡分布來看,80前有9份,80後有10份,大致相當;從在讀學位來看,博士學位者占多數(碩士6:博士13);從職稱來看,中級職稱占絕對多數,還有幾份博士後的(中級13:副高3:博士後3)。我想這個比例也大致反映了青年基金申請者的總體分布情況。

青基難中?且看評審老師怎麼說



基金委對青年科學基金的定位是青年科研人員的「起步基金」,旨在「穩定青年隊伍,培育後繼人才,扶持獨立科研,激勵創新思維,不斷增強青年人才勇於創新的研究能力,促進青年科研人員的成長」,而且「應特別注意評議申請人的創新潛力和創新思維,不必過於強調其研究隊伍和工作積累」。在評審前,我對這句話反覆看了多遍,讓其進入我的腦子,希望達到潛移默化的程度。


評審時,我將主要精力放在立項依據與研究內容方面,並做一個初步的評價,主要詢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申請者提出的研究工作意義重要,或者有趣嗎?他們對國內外研究現狀是真的了解,還是僅僅看了一些綜述文章而已?後面所列的參考文獻,申請者自己讀過嗎,這些文獻足夠嗎?他們有創新性思考,並提出了新的科學問題嗎?解決方案是否能部分或全部解決前面所提出的問題呢?如果這些問題都解決了,我本來覺得就可以忽略後面的內容了。當然,大多時候,特別是碰到自己看好的標書,也還是需要參考一下他們的研究基礎與工作條件,特別是想了解一下申請者提出這些有趣問題的來龍去脈。而對於那些缺乏亮點的標書,看後面的內容其實是顯得多餘的,有時候只是因為好奇順便看看而已。

總體來說,看完這些標書,我還是有不少收穫的,也會有許多感想,特意寫出來與大家分享,希望能夠對年輕的朋友撰寫基金申請書有些許幫助。人就是這麼奇怪,換一個身份、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的時候,有些認識和感覺就不一樣。以下的內容,我只是站在評議者的角度來討論的。雖然我這裡說起來看似頭頭是道,而我自己在寫申請書的時候也可能會犯同樣的錯誤,因此請大家正確對待其中的一些細節內容,不同的人可能認識也不盡相同。


先說說我所評議過的基金申請書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


01


術語翻譯不嚴謹


有一份標書,如果僅看中文題目,那用詞是極其怪異的,正文中也有許多術語的翻譯讓人匪夷所思,其實這些術語有大家都認可的說法,為什麼要自立一套呢,甚至在一段文字中一個術語居然有多種說法。這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了申請者沒有嚴肅對待科學術語,或者對科學術語的翻譯不熟悉。

02


文獻調研不足


為了說明研究的重要性,申請者套用「過去XX的研究,比較多地集中XX方面,有關XX的研究還是近期的事」以及「在國內,有關XX的調查與研究多集中在XX系統」這樣的格式,本來沒有什麼不可,但必須是真實的,而必須在充分調研文獻基礎上這樣說,不能想當然。恰好有這麼寫的一份標書,其內容是我非常熟悉的,我發現這種說法完全不是事實。還有一份申請書,花費了大量的文字,討論了一些常識性的問題,幾乎沒有看出什麼新意,而且整個論述所引證的文獻極其陳舊,顯示出申請者者對這方面研究的跟蹤了解是非常不足的。因此,研究內容和擬採取的研究方案就非常單薄,更看不出其特色和創新點是什麼,工作基礎和工作條件,更是簡單到「本課題申請人曾做XXX方面的相關研究。」和「有一定的適於研究本次課題的設備,完善的實驗室,處於XX市,方便對XX進行調研。」等寥寥幾個字,看不出有什麼能力完成該項目。這也是我看到的最不認真的申請書。


03


胡思亂想的成分偏大

一個實驗方法應該建立在正確的理論基礎之上,或者參考一些標準的方法進行改進,而不是想當然,設計一個貽笑大方的方法。比如,有一位申請者擬採用揚土的辦法產生PM2.5,這說明申請者對PM2.5的產生機理缺乏足夠的認識。許多研究者,甚至是一些成熟的科學家,有時候也會犯有同樣的毛病,就是將普遍性的優勢,或者本歸屬於其他類型的優勢,硬套用在自己的研究領域上。


04


設置的體量太大,青年基金的資助額度難於完成


這體現在,或者研究頭緒太多,或者任務量巨大。頭緒太多,整體研究方案就顯得比較凌亂,不知道具體想解決什麼問題;任務量巨大,可行性也就不足了。比如,一項研究擬對某市劃分數千個網格進行採樣,與其說這樣的實驗設計是科學研究,倒不如說是普查項目。

05


有些申請者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問題,但卻沒有提供解決這個問題的好方法,這是比較令人遺憾的。


本來我饒有興緻地讀完了立項依據,期待其解決方案時,卻發現按照那種方法,問題依舊存在。還有些交叉研究的標書,至少涉及了多個方面的專業技能,但從項目組成人員的專業結構來說,有些方面可能是無法解決的,因此其可行性就不足了。


06


項目的特色與創新之處缺乏,整個研究只是用常規方法解決常規問題,而這些問題已經研究得相對比較透徹了;或者,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提煉不好,沒有體現「關鍵」二字。


由此,特色與創新也都是傳統的思維模式,研究內容和方法泛泛而談,針對性不強。比如,一申請書聚焦於濕地植被,但在具體論述遙感方法時,與其他植被也沒有什麼差異,缺乏針對性,也說明對濕地植被遙感的特殊性理解不夠。另外,雖然高光譜遙感能解決一些問題,但近地面遙感的研究如果不結合航空/航天遙感,似乎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因為大尺度監測才是遙感的精髓。


07


論述前後矛盾


在前面說,「現階段XX在XX科學中的應用相對於農業、水文和地質等領域還十分有限」,之後,突然改口說「近年來, 國內學者已經開始利用XX技術進行了大量的XX研究」,這說明申請者對這方面了解還不深,更多的是想當然。


08


申請書寫得晦澀難懂,許多句子要讀多遍才知道其含義。


立項依據中,申請者似乎無意討論選題的必要性,一直在強調自己的研究是在做什麼,並假想一個可能的潛在成果,並認為「其成果將為各種XX系統運行機制的研究提供理論借鑒」,但實現該成果的路徑是什麼,卻很少提及。總體上還是在泛泛而談,不能說不對,但也很難令人完全信服。更多的時候,申請者是在做科普式的綜述,卻沒有總結該領域亟需解決的具體問題是什麼,其科學性何在?


09


抄襲問題


這是一個相對比較嚴重的問題,這次在評審中,看第一本標書的時候,覺得還不錯,後來看另外一份標書的時候,感覺許多句子已經讀過了,於是找到前一份標書,一比較,發現大段大段的內容是一樣的,看來這兩個申請者都是抄襲的同一個地方的內容,當然也就不可能對這兩份標書有好感了。


10


自我評價的內容不妥


比如,一本標書,在可行性分析中,申請者寫到:「項目中所用的技術和方法均已相對成熟,項目申請人所知研究小組已具備各方面研究條件,並具有較強的科研條件和研究平台;本項目設計合理,各研究內容具體、清楚,研究方法及技術路線均切實可行,可以達到預期的目標。」這其實應該是同行評議者對申請者工作評價的說法。


在申請書中,當然也有不少可圈可點的地方:


01


坦率地說,有些申請者涉及到的相關知識背景,我並不熟悉。


而有些標書寫得很好,申請者對該領域的研究頗為熟悉,閱讀其申請書,我自己也是一個學習過程,立項依據條理非常清晰,順理成章所提出的問題也非常具體明確。也可能就是因為這樣的思考和總結,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就非常全面和完善,是否合理那當然只能在實踐中才能得到驗證。


02


申請者為了說清某個科學問題,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許多背景知識,這顯然對於我來理解這份申請書是有很大幫助的。


另外,也就是因為基於這種有的放矢的介紹,讓申請者自己對科學問題的理解也更加透徹,解決問題的方法其操作性也非常強。


03


申請者在「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中,將往年評議意見放在這裡,並針對這些意見進行了修改的說明也一同呈現出來,讓我能看出申請者對本子完善所付出的努力。


我覺得在目前基金委還沒有提供官方的格式來讓申請者反饋評審意見的條件下,這個辦法是非常值得嘗試的。從中也看出了這些年輕科學家不拘一格的創造力和對自己研究領域的信心,值得鼓勵!


【註:從2012年開始,基金委的申請書增加了「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一項,有心的申請者完全可以利用這項內容,像論文投稿時的修改說明來反饋對申請書的修改和一些辯解的內容。】


04


申請者在工作基礎中,客觀而翔實地說明了自己的學術發展歷程,讓人看到了他對該選題的思考過程,特別是對XXX的興趣,促使了他的博士研究。


該選題可看做是他博士研究的自然延伸,雖然申請者在這個跨領域的研究中目前還沒有正式論文發表,但其研究的潛在學術產出是可期待的。


我還想到其他一些問題,這些與申請書寫作本身無關:


01


申請者所列出的一些正在參與的科研項目,似乎與項目研究主題沒有必然的聯繫。我理解這是一個非常無奈之舉,年輕人還沒有自己的項目的時候,只能參與一些與自己研究關聯不大的項目,雖然看似在積累一些經驗,但似乎更是在浪費時間。


02


如何列出一些研究成果。有一本標書,從申請者的研究基礎來看,也應該能勝任這個工作。本來工作應該算做得不錯的,特別在這個領域也屬專家了,但不知為何,申請者的產出很低,至今沒有發表一篇像樣的文章。當然,最後我還是鼓勵這個工作開展下去,因為標書本身還是寫得不錯的。問題是,申請者將發表在AMR和AMM上的文章也列在那裡,並作為重要文章標註出來,我怎麼覺得這些文章只能給申請者減分呢?如果不列,是否有更好呢?其實,我也不知道如何處理類似的問題。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術中國 的精彩文章:

TED掌門人:未來的知識需求完全不同,我們該如何應對?
哈佛教授用10句話為你解開心智之謎!
我是這樣選書的
走進英國:公投夜的自省
面對世界,我們的愛與真誠與生俱來

TAG:學術中國 |

您可能感興趣

看了教師職稱晉級評審所需上交材料明細 大家有什麼可以說說的?
范冰冰將擔任魔術評審老師?大家覺得這個受寵的小公主怎麼樣?
低保將重新評審!永州人你知道嗎?
老師們,今年職稱怎麼評?職稱評審最新通知出爐了!這些點你必須要知道!| 特別關注
戛納評審團參上!和范冰冰同為評委這些人,真比她更「有資格」嗎?
為什麼「同行評審」如此不靠譜?
職稱評審新規來了 這些變化對你有影響嗎?
終於拋棄吾皇風!范爺知性亮相戛納 做評審品味就是不一樣
職稱評審的看點在哪裡
看不懂!有教師說,職稱評審條件變化太快,別改了取消吧!
美食節目評審有什麼資格說一個菜不好吃?
評審笑選手妝太濃要她卸了再來唱,不得不說素顏好看太多啊
最讓人哭笑不得的論文評審意見!
范爺以短髮亮相坎城影展!身為評審這麼美合理嗎?美照大公開!
快男評審羅志祥,怒哭選手,真的是太嚴厲了!
潘瑋柏:熱狗也diss過我啊!被酸不夠格當評審「怕什麼?」
袁惟仁擔綱「非唱不可」評審 自曝非「毒舌」
G?影 在奧斯卡前看看這7部入圍電影,是否跟評審們相同品味?
戛納眾評審中,一眼就能看出范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