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不要憑感覺為自己的修行打分

不要憑感覺為自己的修行打分

不要憑感覺為自己的修行打分



有很多修行者喜歡僅僅憑藉自己的感覺為自己的修行打分,認為自己通過一年的修行卻沒有得到很好的感覺,因此自己的見解沒有相應地增長。

首先,請問一下:「你現前的智慧已經達到什麼層次了?」我相信當我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會謙虛地表示自己現前還沒有什麼智慧。如果你真的認為自己沒有什麼智慧,又憑藉什麼標準來認定自己見解的程度呢?


因為我們現前畢竟還是行道路上的凡夫,還不具備打分的資格。只有當自己的見解已經達到圓滿,對於行道過程中的一切見解如觀自己掌中紋路一般清晰的時候,才具有打分的資格。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我們還不具有給自己修行打分的資格。


從另一個方面而言,判斷見解是否增上,需要有某個標準作為參照,那麼現前你認為自己見解沒有增上的標準是什麼呢?


要記住,我們信仰佛教的目的就是成辦解脫,因此想要觀待自己功德與見解是否增上,就要反觀自己在現實生活當中,性格是否有所改善,貪嗔痴煩惱是否有所減少,信心與慈悲心有沒有增長,以此而作為見解是否增上的標準,才符合解脫之道。

雖然這些道理我們已經講解過很多遍,但是實際修學過程當中,我們可能還是會無意識地去執著一種感覺,並且以自己的感覺來作為見解是否增上的標準。

不要憑感覺為自己的修行打分



例如我們同時面對一堵白色的牆壁,別人眼中的牆壁都是白色的,但是自己眼前的牆面突然由白色變成了黃色、紅色、綠色,以及藍色等諸多色彩的話,就會認為自己的見解要高人一等;或者別人只是看到白色的牆面,但是自己看見了牆面上突然呈現出文武百尊的形象,因此就會認為自己的見解要高於別人;甚至自己身上突然出現空或者明等不同感覺的時候,也覺得見解在增上。但是這些都只能稱之為一種感覺,而不能稱為見解增上。


因為感覺並不代表功德。想要在修行當中尋求一種感覺,是非常容易的。例如當你在修行期間對某一件事特別執著,用不了多久,你就會有非常強烈的感覺。但這些感覺是功德增長的表現嗎?當然不是,即便你的感覺有多豐富,實際當中與解脫一點關係都沒有。因為單純從出世間角度而言,執著是漂泊輪迴之根源,所以因執著而產生的感覺,當然不能立為功德,因為它和解脫沒有關係。

往昔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也曾經說過,由於每個人根機不同的緣故,即便兩個人同時修同一種法,有一個人的感覺可能會多一些,而另一個人的感覺可能少一點,但是感覺少一點的人並不見得見解就不如感覺豐富的人,因為感覺說明不了什麼問題。


當然,如是傳講的目的並不是說所有人都有這樣的過患,但是有時候由於習氣煩惱沉重的緣故,我們的內心難免還是會產生類似這樣的現象,喜歡憑藉感覺來為自己的修行打分。但這也充分地說明了我們的虛榮心有多麼強,尤其從修行的角度而言,恐怕還是沒有真正理解到什麼叫做修行。


因此,在修行的過程當中,我們絕不要去尋求一種感覺,也不要憑藉感覺來為自己的修行打分,只有如理如法地去精進、踏實地修行,才是我們現前應該從事的行為。


功德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 圖文來源網路,義工編輯整理)

長按下面二維碼關註:fojiaozhishi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教知識 的精彩文章:

用「五戒」來莊嚴我們的身心
對一切眾生要像對佛一樣的禮敬
諸法無常 且行且珍惜
殺生的和吃肉的,誰罪過更大

TAG:佛教知識 |

您可能感興趣

常自懷慚愧,不要覺得自己修行很多
修行是管好自己 不要看別人過錯
不要總是去感嘆自己婚姻不幸,要知道婚姻就是漫長的修行
佛言:不要用修行傷自己的心
能不能自省,要看修行
見佛 不等於修行,修行 是為了醒悟自己
不要做糊塗的修行人
自己因果自己了,自己修行自己好
修行要定慧等持:不要去尋那些所謂的感覺
非常羨慕修行人發自內心的自在和快樂,但自己好像又受不了修行生活的清苦和無聊。要如何才能做到呢?
自己因果自己了,自己修行自己好!
修行,要相信自己的心
禪說┃修行,不止是為了遇見最好的自己
修行人要分清自己的定位 好好修行
修行在心,不貪不嗔
不管你修行還是不修行,因果就在那裡
修行必須認識自己的真心
修行就是要把自己变成黄金
投資的修行,不是因為它反覆無常,而是因為你修行不夠!看完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