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五個省,省會的經濟並非一枝獨秀

這五個省,省會的經濟並非一枝獨秀

中國的省會(區首 府),一般來說,從古代以來都是各省區的政 治、經濟、文化中心。



這五個省,省會的經濟並非一枝獨秀


但近代以來,由於歷史或地理上的原因,現代經濟體系發展的過程中,有些省的城市經濟排名,則是省轄的地級市排名高於省會。根據去年的全國各地級市GDP的總量及排名來看,有五個省出現省內經濟頭名不是省會的情況。


先說最有名的一個。很多外省的朋友可能也清楚山東省的情況,經濟大省,文化強省,歷史厚重,孔孟故地。山東省的省會濟南,從明朝就是山東的中心城市,「山東濟南」幾乎是不能分開的片語。


山東共有17個地級市,而有兩個城市最為著名,而且也代表山東的兩種存在形態。一個是濟南,某種意義上代表著山東的傳統。另一個,就是著名的海濱城市青島了。青島位於黃海西海岸,直面韓國與日本。在19世紀末,青島被德國控制了十幾年,做事嚴謹的德國人在青島進行了相當程度上的建設。所以,現在的青島,上下都散發著一股濃厚的「德國范」,顯的很洋氣。而濟南,由於歷史的原因,整體城市氣質比較淳樸厚實。如姐妹二人,濟南像一個嫁在山村的姐姐,低調過日子;小妹則出洋留學,回國在大城市創業,成為精英。


去年的城市經濟排名,青島有9400億元,居山東省第1,全國第12位。而省會濟南則6280億元,但卻不是省內第2,而是省內第三。異軍突起的煙台則搶在了省會老大哥的前面,煙台6300億省內第2,全國第20。濟南緊隨煙台之後,居省內第3,全國第21。

青島和濟南山東省內的地位,有些像中國的格局,濟南是山東版的北京(政 治中心),青島是山東版的上海(經濟中心)。



這五個省,省會的經濟並非一枝獨秀



而濟南和北京是千年名城,青島和上海都是近代發展起來的商埠。濟南、北京歷史厚重,青島、上海洋氣外向。早在民國時,青島和上海都是特別市。


第二個,情況和山東非常類似,這就是山東省隔渤海相望的遼寧省。

剛才介紹山東的用詞,遼寧也基本可以用,換了地名就行。比如:瀋陽和濟南都是歷史名城,政 治上的中心,瀋陽還是滿清的盛京。歷史因素,決定了瀋陽整體城市特質的厚重大氣。而遼寧省的「青島」,自然就是海濱城市大連了。大連和青島太像了,都是近代以來才興盛起來的商埠,都曾經被外國控制過,還都被日本佔領過。青島有強烈的「德國范」,大連有強烈的「俄國范」,都非常洋氣。走在大連街頭,彷彿置身在一個俄羅斯城市。青島在民國時被中國收回,大連則由於特殊的政 治原因(中蘇友好及抗美援朝),在1955年收回。


大連的經濟實力非常強勁,去年的數字7800億元,在全國排第17位,遼寧省第1位。而省會瀋陽則有7280億,全國第19位(18位是河南鄭州),省內第二。山東,煙台強勢崛起,更像是三國鼎立的格局。而遼寧依然是瀋陽與大連的雙城記,短期內很難有第三個城市追上來。但鞍山勢力良好,遼寧第3,全國第68位(2941億)。



這五個省,省會的經濟並非一枝獨秀



另需說明的,山東各城市實力都非常強勁,青島第12(全國排名),煙台第20,濟南第21,濰坊第32,濟寧第39,淄博第40,臨沂第45,東營第46,泰安第60,威海第64,德州第70,聊城第73,濱州第81,菏澤第84,棗莊第91。

第三個,情況依然有些類似,略有區別,這就是江蘇省的蘇州。


類似的情況是,省會南京的歷史就不必多說了。而蘇州不類似青島、大連的,是蘇州並不是沿海城市,而且蘇州不但沒有青島、大連那樣的洋氣,反而更加的偏重於歷史,人文歷史氣氛非常濃厚,比如馳名天下的蘇州園林。


但蘇州的經濟卻是四大城市中排名最高的,去年的產值,蘇州達到了驚人的14400億,全國第7位,省內第1。前六名是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重慶,除了四大直轄市,廣州和深圳都可以稱為不是直轄市的直轄市,地位特殊。除了六大城外,就是蘇州這個「地級市」。省會南京,去年產值9600億,省內排第2,全國第11位,也相當不錯了。


蘇州的發展,有其特殊的因素。蘇南自唐宋明清就是全國頂級的發達地區,商業經濟發達,而且又背靠全國最大城市上海。有人說,南京怎麼看都不像是蘇州的省會,上海反而更像是蘇州的省會。上海和蘇州的關係盡人皆知,蘇州這麼發達的准一線城市,竟沒有飛機場。是修不了嗎?當然不是,沒必要,因為蘇州的航空直接去上海的虹橋機場,兩者相距只有五十多公里。除了蘇州和南京,無錫的排名也非常高,去年8500億,省內第3,全國第14。另外,江蘇共有13個地級市,排名全部在百強之內。


這五個省,省會的經濟並非一枝獨秀



第四個經濟排名高於省會的城市是哪裡?從知名度來說,可能不是很響亮,但同樣星光閃耀,這就是歷史名城泉州。泉州是個低調的城市,他並不介意自己是不是經常被媒體聚焦,而是更樂意低調做事。


泉州有多牛?


泉州早在三國時期就建城,在唐朝末年就是全國重要的對外貿易的港口,有大量的阿拉伯、波斯商人來泉州經商、定居。到了宋朝,泉州的對外發展更是強勁,是當時中國最大的對外口岸。泉州現人口有850萬,但這並不是所有泉州人的數字。除了在泉州的泉州人外,在世界各地129個國家(地區),就有高達750萬的泉州籍人士。台島有2350萬人,其中有900萬是泉州籍,是全國著名的僑鄉。



這五個省,省會的經濟並非一枝獨秀



泉州的經濟發展勢力非常強勁,去年的總量是6150億元,全國第23位,省內第1。


要從知名度來說,福建省內最有名的一個城市,應該是著名的旅遊城市廈門,鼓浪嶼,要多有名就多有名。廈門被稱為東方夏威夷,而且直接面對對岸的台島(其所屬的金門就在廈門對面),政 治和戰略地位不言而喻。廈門的經濟,去年3565億元,全國第52,全省第3。


有人說福州有時並不像是個省會,因為福州實在太低調了,低調到甚至難以感覺到他的存在。其實從五代十國的閩國開始,福州就是福建全省的政 治中心,而且經濟實力同樣不弱,去年的總量,福州5670億元,全國第28,這是一個並不弱的排名,省內第2。



這五個省,省會的經濟並非一枝獨秀



還有第五個,這個城市大家都不陌生,那就是四十年前曾毀於地震的唐山。現在的唐山,是個在廢墟上建立的新城市,但依然保持著唐山的歷史傳統,堅韌、堅強。大家對唐山的熟悉,可能是因為地震,以及給全國觀眾帶來歡笑的趙麗蓉奶奶。其實在經濟上,唐山是相當牛叉的。


中國有三大發達地區,從南往北,有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唐。唐是哪?就是唐山。唐山是內陸城市(但離海不遠),但也是近代以來才興起的,不過與青島大連不同的是,唐山是做為工業重鎮發展的,煤炭資源豐富。


唐山地靠北京和天津兩大直轄市,最為方便地受到京津發展的輻射,又是東北地區與內陸聯繫的橋樑(之一),經濟之強也是自然的。去年的產值,唐山6050億,全國第25位,河北省第1。河北省會石家莊,常被人調侃是中國最大的村莊,或被調侃成省會名中「最土的一個」。



這五個省,省會的經濟並非一枝獨秀



石家莊的歷史非常悠久,從三國晉隋唐宋就是河北重鎮。石家莊的成績同樣不錯,去年為5620億元,全國第30位,省內僅次於唐山。


對於這些經濟排名超過省會的城市,有人會說這幾個城市多是副省級城市,不能算是地級市。副省級地市,或是計劃單列市,在一些政 策上,是略高於地級市的,但在行政區划上,副省級城市或計劃單列市,都依然是地級市。


至於廣東省,深圳市的經濟總量17500億元,全國第4,僅次於全國排名第3的廣東省會廣州(18100億元)。在行政上,深圳依然可以算是地級市,但其實大家都清楚,深圳是名義上不稱直轄市的直轄市。


特約作者:獨行客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長眼量 的精彩文章:

他家是大地主,他卻和富豪家庭決裂,一心為窮人革命
歷史上的八大吃貨,有一位死神都擋不住他對吃的熱愛
這個省很富裕,省會位置在省邊緣,是六朝古都
李淵長一張「阿婆臉」,卻有兩位美貌女漢子為他撐腰

TAG:風長眼量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這兩個省,曾經是一個省,如今經濟都很強!
中國一座與三大城市群毗鄰的省會,但經濟一直被人吐槽
這四省經濟佔全國三分之一,百強城市佔半壁江山,細看都有共同點
中國這個沿海省份沒有計劃單列市,卻是第一綜合經濟大省
中國最尷尬的一個省會,經濟名聲均屈居第二!
中國霸氣省會,經濟佔全省三分之一,西部唯一特大城市
中國經濟最發達的一個省,人口也是全國第一!
最早的五個經濟特區,其中一個已成四大城市之一!
山西唯一一個經濟倒退的城市,還是省內第二大城市!
單身經濟:一個人的三餐四季
兩千五百年,這裡沒一座城市能長命,明清「經濟GDP第一」的現在竟是縣城,明朝上位的濟南從不是經濟中心
直擊朝鮮唯一經濟特區,經濟還比不上中國一個小縣城
世界第一經濟體制裁世界第二經濟體,這本身就是一件荒謬的事情
中國省域經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一海一江一鐵路,三極兩點一乾坤
這個朝鮮的第一經濟特區,是該國第二大城市,卻落後如3線城市!
這兩省原本是一家,名字都來自省內2個城市,現在經濟差距巨大!
遼寧省從當年一個經濟重地之省,沒落為一個靠旅遊養活的省份!
一個省會是歷史名城,如今在省內遭經濟挑戰
中國第三經濟大省,省會不是知名度最高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