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姓氏起源:古人如何取名字?

姓氏起源:古人如何取名字?


姓氏起源:古人如何取名字?


柏拉圖(圖源於網路)


當諸位捧起一本古代希臘歷史讀物的時候,映入眼帘的便是一長串或者耳熟能詳,或者起碼也是略有耳聞的名字——梭倫、泰勒斯、赫拉克利特、希羅多德、修昔底德、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等......或許對於熟悉世界史的朋友們而言,上述的所有名字都並不陌生,不過各位是否曾經問過自己這麼一個問題,柏拉圖,這究竟是他的姓,還是他的名字,為什麼古希臘的人們,不像往後的歐洲人那樣,有諸如威廉-莎士比亞,或者維克多-雨果這樣典型姓名結合的稱呼?


沒有「姓」的古希臘人


這也許就是我們在閱讀歷史時,一些無暇顧及,也常常在無意之間就一筆帶過的「小問題」,然而就是這樣看似不經意的「小問題」里,卻蘊藏著人類文明史數千年漫長時光里,許多意義重大的變化。作為一個社會人存在標誌的姓名,就是文明史重要的標誌之一,否則我們何嘗會知道一個叫劉邦的人,開創了大漢四百年盛世,又何嘗會知道一個叫李白的詩人,曾經寫下過千百篇名詩為後世所傳唱呢;同樣,也不會有人知道,一個叫亞歷山大的青年國王,建立過一個橫跨五海三洲的偉大帝國,寫下《埃涅阿斯》的詩人,也會從「維吉爾」變成「無名氏」。


不過姓名本身的出現,也是伴隨著人類的文明化,以及語言甚至文字的標準化,方才能夠逐漸定型,甚至說,姓氏和名字本身的出現順序,都在歷史的進程之中各有反覆。在中國歷史上,很早就出現了姓氏,甚至姓與氏在上古時期並非是相同的概念,而氏比姓有著更為廣泛的概念。在中國的先秦時期,「稱氏不稱姓」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規矩,因此我們會在很多記錄中,看到秦始皇的名字是「趙政」而並非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嬴政」,原因只有一,因為「趙」是秦國王族的氏,而「嬴」則是姓。

而我們所熟悉的先秦歷史,還有著名的「吳越春秋」,吳王闔閭、夫差,以及越王允常、勾踐的名號也為我們所知曉。不過這裡問題卻又來了,為何在彼時的吳越之地,這幾位地位顯赫的君主,卻「稱名不稱姓」呢?《史記》和《國語》對越國王族的姓氏本身就各執一詞,太史令認為越國的國君乃是夏禹的後裔,因此同夏姓,而在更早的《國語》里,卻將越國視作與楚國王族同組,即為熊氏羋姓。具體如何並不在本文詳細敘述範圍,不過可以看到的是,「稱名不稱姓」在中國歷史上並非沒有先例。


回到我們在文首所提到的那些希臘文明巨人,事實上無論是希羅多德,還是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這些都是他們的名字。至於他們分別姓什麼,筆者可以用一句話來回答,那就是,在古代的希臘世界裡,長期都並不存在「姓」的概念,而只有民社和宗族的概念,才更接近於古華夏文明中「氏」的概念。


不過諸位可以想見的是,希臘人的這種名字系統,不免會出現各種誤會,尤其是人物(甚至是知名人物)的重名,並不是什麼罕見的現象,比如說歷史上就有不止一位希臘的名人叫做阿里斯托芬或者克里斯提尼。如何去消除他們之間的差異,當然就是起名字的人們所需要共同解決的一個問題——而我們也會就此看到,這些解決問題的方案,很大程度上成為了後世西方姓氏起源的一個方式。


以父之名


第一種方式,便是用各自父親的名字來加以區分,因而在希臘古書上,「某某之子某某」如此這般的介紹方式實在稱得上是司空見慣的。人們在雅典黃金時期的著名政治家和將領阿爾基比亞德斯(Alcibiades)時,往往會以這樣的方式來開始——阿爾基比亞德斯,克里尼亞斯之子(Alcibiades Kleiniou);而公元前四世紀雅典的著名演說家埃斯基涅斯,歷史的傳記作者們,也會以他父親的名字阿特羅梅托斯作為介紹他名字的一部分。這樣的例子實在是不勝枚舉,而這種父名系統在世界上的其他角落,也是很多民族的名字系統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方式——而這些「父名」,最終也成為了世界各地本民族姓氏的重要組成部分。

比如說我國的納西族,在早年的「父子聯名」,便是一種典型的父名系統,在明朝皇帝賜予納西族的上流社會以一些漢姓之前,他們的男子並不存在姓氏的概念,而只有名字,父親的本名是兒子名字的前半部分,而後半部分則是兒子的本名。


同樣值得一提的是冰島,冰島人所使用的語言被認為是最接近古代諾曼海盜的語言,且他們鄉間的很多生活習俗,迄今為止依舊保留著一千多年前維京人的傳統。如果有一個冰島人,他的名字是Jón Einarsson,那麼這可以表明兩件事,其一他本名Jón,其二則是他的父親叫Einar,而並不說說Einarsson是他的姓,因為傳統的冰島人根本沒有姓氏。所以如果Jón Einarsson先生有一位名叫Olafur的兒子,那麼這位公子可不叫Olafur Einarsson,而叫Olafur Jónsson(筆者注,冰島語和英語一樣都屬於日耳曼語,因而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到,Einarsson,其實轉換作英文就是Einar』s son,而Jónsson同理)。


其他的北歐國家諸如瑞典,他們如今所通行的很多姓氏,也正是從這些舊時的父名所沿襲下來的,熟悉這個國家的朋友們,也許會驚訝於該國的人們,姓氏列表裡有如此之多的「松」,不過看過冰島人的名字之後相信諸位也會略知一二了——「松」者,「子」是也。約翰松意即約翰之子,埃里克松即埃里克之子,安德松即安德斯之子,等等。


當然,如此廣泛存在於世界各地的父名方式,顯然不可能僅僅是我國納西族以及北歐人的個案,而相比之下,阿拉伯人不僅僅才用父名系統,他們甚至還會將長子的名字作為自己正式名字的一部分。以後當我們看到阿拉伯人冗長的名字是,不妨可以如此記憶,「伊本」或者「本」就是某某之子的含義,後接父名,而「阿布」就是某某之父之意,後接自己長子之名。


以宗族之名

言歸正傳,再回到古代的希臘世界,第二種消除差異的方式,就是通過自己宗族的名字,來對不同宗族和民社出身的人物加以區分,這也與中國上古時代的氏族概念有著異曲同工的地方。回到阿爾基比亞德斯,在之前的文字中已經提到過,他以「阿爾基比亞德斯,克里尼亞斯之子」的方式,出現在普魯塔克的《希臘羅馬名人傳》中,不過其實還遺漏了另外一個詞,那就是Scambonides作為介紹他的最後一部分,也意味著這位古希臘歷史上的傳奇美男子,出身於Scambonide這個民社之中。


將自己家族與曾經顯赫的英雄人物聯繫在一起,可以說是一種非常尋常的現象,我們在古書中便可見到,「氣吞萬里如虎」的宋武帝劉裕,會將自己的家世追朔到漢高祖劉邦那裡,而學究天人的梁武帝蕭衍,也會把自己「蘭陵蕭氏」的家族背景延伸到漢朝開國元勛蕭何那裡,至於出身寒門的陳武帝陳霸先,將自己家族的淵源追朔到東漢名士陳寔之處,則更有些牽強附會的一位了。這種顯而易見給自己家族貼金的做法,無論中外都一直如是。許多古代希臘的名門望族,以及王侯將相,都有這種將自己一系血脈追朔到傳說中英雄,或者是締造輝煌大業的先人之傳統。


雅典的傑出立法者梭倫(Solon),其家族的傳統會將自己的血脈,追尋到王政時代雅典的最後一位國王科德羅斯(Kodros)之處;另一位傑出的立法者克里斯提尼(Kleisthenes),被視作是古代雅典公民民主制度的奠基人,他的家族則將先祖追根朔源到希臘神話中,聶斯托爾的曾孫阿爾克梅翁(Alkmeon)那裡;被認為西方歷史上最優秀軍事家的亞歷山大大帝,其古馬其頓王室的家族便是此等作為的各種代表——古馬其頓的歷代君主將自己稱作是Heracleides,也就是說,他們自認為是希臘神話中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後人。


這也可以視作是「父名系統」的一種延伸,並且在希臘化世界的諸王朝中,皆以這種方式來給王室家族以及整個統治地域加以命名。統治埃及將近三百年的托勒密王朝便是如此,該王朝的建立者就是亞歷山大大帝的麾下大將托勒密(後被稱作托勒密一世),由於托勒密的父親叫拉戈斯,因而托勒密王朝同樣也被稱作是拉戈斯王朝;而統治敘利亞和近東地區達到兩個半世紀之久的塞琉古王朝,也同樣是因為其開創者的名字是塞琉古(後被稱作塞琉古一世)。簡而言之,無論是托勒密(拉各斯)還是塞琉古,這些本身並非是家族的姓氏,而是從曾經開創偉業的先人名字上,所演化出的宗族名。

這樣的現象不僅僅出現在希臘化的世界中,在伊朗的不同時期內,王族的名號也由此而得。曾經地跨歐亞非三洲的波斯帝國,在歷史書上我們很容易便能夠知悉,被稱作是「阿契美尼王朝」,其宗族的名字「阿契美尼」便是來自於波斯傳說中王朝創建者的名字;在公元三世紀初,幾乎同時伴隨東漢王朝終結和三國時代開始,並延續了四百餘年國祚的,是波斯薩珊王朝,而「薩珊」其實是王朝建立者阿爾達希爾一世之祖父的名諱,後者是波斯聖教——瑣羅亞斯特教的一名祭司。


以家族故籍為名


當然,同樣值得玩味的還有第三種方案,以自己的出生之地,或者是自己家族的故籍來避免同名情況下的尷尬。希羅多德被稱作是「歷史學之父」,然而在古希臘歷史上其實有不止一位聞名於世的希羅多德,人們便以他的出生地哈利卡納索斯,為他和其他諸位希羅多德做了個區分,於是「哈利卡納索斯的希羅多德」便成為了他的大名;在希臘化時代的黃金時期,有一位卓越的學者名為阿里斯托芬,曾經在宏偉的亞歷山大圖書館擔任館長一職,為了與雅典黃金時期著名的喜劇作家阿里斯托芬相區別,人們便習慣性地將其稱為「拜占庭的阿里斯托芬」;而阿里斯托芬最著名的學生,便是後來亦曾經擔任過亞歷山大圖書館館長的阿里斯塔科斯,由於他來自於薩摩色雷斯島,因此人們也稱他為「薩摩色雷斯的阿里斯塔科斯」。


從中世紀直至今日,這種以家族故籍為頭銜的方式,也成為了許多歐洲貴族甚至是王族的名號之來源,也逐漸演化為後世姓氏的一種來源。


曾經統治過歐洲多個國家的哈布斯堡家族,其起源地便是瑞士境內一個名為哈布斯堡的小地方;和哈布斯堡家族一樣,在我們的歷史書上早已耳熟能詳的,是法國的波旁王朝,這個家族在中世紀早期是法國中部波旁行省的名門望族;其餘的諸如勃艮第家族、霍亨施陶芬家族、拿騷家族等等,皆是以故籍來命名家族的典型。



姓氏起源:古人如何取名字?


《百家姓》(圖源於網路)



而當回到中國的時候,便會發現這樣的情形更是比比皆是,只需翻開中國那些常見的姓氏,就能夠發現有大量的姓氏,都是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的名字,個中之意味相信眾位看客也不難體會到。除此之外,中國還有一些帶有強烈異域色彩的姓氏,若康姓、石姓、史姓、米姓、曹姓者,便很有可能就是有粟特人的血統,彼時粟特人有大批商人來中土並定居,其後人便以出生地或者故籍作為自己的姓氏(康國、石國、史國、米國、曹國等,皆為當時帕米爾高原以西粟特人地界里的城邦制國家)。(文/周浩)


轉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鮑勃·迪倫價值千萬的私人檔案里都有什麼?
葛劍雄:做歷史研究應去偽存真,亦應該維護國家利益
牛郎織女背後的社會現實是什麼?
從法律東方主義到東方法律主義:超越東西方二元對立
詠菊,故宮博物院以文物展現無邊秋色

TAG:澎湃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姓氏起源:古希臘人、古中國人如何取名字?
你知道你姓氏的起源嗎?趙姓的起源竟是佟佳氏
百家姓排名和姓氏起源
中國漢字起源傳說:倉頡是如何造字的呢?
華燈漢字說:漢字的起源
這個姓氏被稱萬姓之祖,你的姓氏可能起源它,如今人數卻不足百萬
百家姓之杜姓,了解杜氏起源,尋根溯源!
這個姓氏被稱萬姓之祖,你的姓氏可能起源它,現如今人數不足百萬
百家姓之蘇姓,了解蘇氏起源,尋根溯源!
您知道您的姓氏的起源,來歷,排名嗎?揭秘姓氏您所不知的秘密
百家姓之呂姓,呂氏起源,尋根溯源!
百家姓之白姓大全,了解白氏起源,尋根溯源!
起源於滿族的古老姓氏,很忌諱被別人問姓什麼,女人更是羞於啟齒
姓名起源的時間與原因?
為何說說人類起源於古猿
「漢族」從字面意思猜起,難道就是從漢朝起源的么?
为何说说人类起源于古猿
百家姓之孟姓大全,了解孟氏起源,尋根溯源!
瑪雅文明:十萬年前水晶頭骨,關乎人類生命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