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国为什么叫「中华」?

中国为什么叫「中华」?

文/吴晗


黄帝、蚩(chī)尤和炎帝是我国远古时代的三个部族首领。


以黄帝为首的部族,最早生活在我国的西北方,过着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后来迁移到涿鹿地方(现在河北涿鹿、怀来一带),才开始知道驯养家畜,种植植物。黄帝姓姬,号轩辕氏,也称有熊氏。

炎帝姓姜,是另外一个部族的首领。炎帝族最早也是生活在我国西北方的一个游牧部族,他们迁徙的路线是由西部向中部推进。他们向中部推进时,和最先进入中原地区的九黎族发生了冲突。长期斗争的结果是,九黎族胜利了,炎帝被迫逃避到了涿鹿地方。后来,炎帝族联合黄帝族共同对抗九黎族,双方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大械斗。在这场械斗中,九黎族的首领蚩尤被杀了。这就是古书上所说的「涿鹿之战」。九黎族和炎、黄两族的斗争持续了很久,后来九黎族因敌不过炎、黄两族的联合势力,一部分被迫退到南方,一部分仍然留在北方,还有一些则渗入炎、黄族内,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自这以后,中原地区——主要是黄河中游两岸的地方,便成了炎、黄两族的活动场所。


炎族、黄族在共同击败九黎族后不久,他们之间又发生了大冲突,双方在阪(bǎn)泉地方(在今河北省怀来县)接连发生了三次恶斗。最后,炎帝被打败了。这就是古书上所说的「阪泉之战」。但是,此后炎、黄两族却逐渐进一步结合,并且在中原地区一带定居下来。


「涿鹿之战」和「阪泉之战」说明了定居中原地区的远古居民,是由黄帝族、炎帝族和部分九黎族组成的。他们互相融合的过程,当然绝不会这样简单,融合的途径必然是多方面的,后世之所以只提这两次冲突,那是因为年深月久,古书中就只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两个重大突出事件的痕迹。炎、黄两族和部分九黎族结成一体定居中原后,与东方的夷族以及部分南方的黎族和苗族,在经济、文化上互相影响,关系日益密切。他们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的两岸,使这个地区成为了我国古代文化的摇篮。


据传说,进入阶级社会后的夏、商、周三代的祖先,都是黄帝的后裔。这些生活在中原一带的古老居民,春秋时自称「诸夏」或「华夏」,有时也单称「华」或「夏」,以区别于居住在长江、粤江(即珠江——编者)等流域的其他各族。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所以后世汉族人把黄帝奉为始祖,自称「炎黄世胄(后代)」、「黄帝子孙」。

中原地区因是华族文化的发祥地,古时人们认为中原居四方之中,故又把这地区称为「中华」。后来,由于华族和其他各族不断地融合,华族活动的范围日益扩大,中原文化逐渐发展到全国各地,「中华」二字便成了代表整个中国的名称。这就是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里「中华」这个词的来源。


摘自《中国历史常识》

中国为什么叫「中华」?



讲史

我们提供知识,以了解人类的过去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讲史 的精彩文章:

TAG:讲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国盖饭被日本效仿,称中华丼!还要脸吗?
中华文明在中亚的溃败:大唐帝国是如何失去西域的?
国之瑰宝:中华汉剑!
东南亚一国家,被中国统治了上千年,独立后竟敢自称中华!
中华小子,龙虎兰为救三藏曾闯入的“幽灵沼泽”现实中真实存在!
魏特琳:南京大屠杀中保护中华妇女的活菩萨
上了《申报》的中华民国国歌,没了下文,也许跟蔡元培离职有关?
《交岚》这期推荐的美食太棒啦!日本各地独家特色,居然还有中华料理!
中华礼仪用语,一定要传给孩子!
这个国家自恃强大杀了中华一个使者,结果被灭了
中华文明究竟有着怎样的凝聚力?
爱我中华 三生有戏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自白清末时八国联军的胡作非为
高山仰止,致敬中华师道!
奇丑无比却贵的吓人,中华冠毛犬真值那么多钱?
教师节 | 高山仰止,致敬中华师道!
晋朝:中华历史最无能的朝代!简直就是民不聊生
“中华民族”不容置疑和亵渎,它是百年来中国志士共同的理想
秦始皇:一个坏母亲改变中华两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