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徐庶棄劉投曹是因為諸葛亮的排擠嗎
「徐庶走馬薦諸葛」是《三國演義》是一段很有名的故事。故事的大致內容是這樣的:徐庶幫助劉備擊敗曹軍後,曹操打聽到徐庶是劉備取得勝利的關鍵人物。為挫敗劉備,曹操用計把徐庶的母親騙到許都,並冒用徐母的名義給徐庶寫信要徐庶來許都。劉備不願徐庶走,但又不忍曹操拿徐母要挾徐庶,只好同意徐庶離開。劉備送別徐庶時,一片樹林擋住了劉備的視線,劉備為了多看徐庶一眼,命人去砍樹林。這時,徐庶又騎著馬回來了,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說諸葛亮同樣具備幫助劉備創建霸業的能力,所以才有了後來的「三顧茅廬」故事。並且,徐庶臨走時向劉備表示,鑒於曹劉兩家的敵對關係,自己終生不向曹操提供任何有價值的計策,「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的歇後語便由此而來。徐母見到徐庶後,知道曹操用計把兒子騙來。徐母為了讓徐庶徹底與曹操決裂,自盡身亡。羅貫中用如椽巨筆,在一個故事中塑造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
首先是徐庶,能夠讓曹操不惜採取綁票手段進行要挾的人,肯定不是等閑之輩。並且,徐庶為母至孝,為了母親的安危毅然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和理想,徐庶的身上閃爍著人性的光輝。徐庶在處理與劉備的關係上,也恰到好處,雖然投奔曹操,但恪守自己的道德底線,不做損害自己原來單位和原來領導的事,同時,還向劉備舉薦了自己的替代者——諸葛亮,可謂仁至義盡。其次是劉備,自己雖然思賢若渴,一心謀求興復漢室,但是在徐庶家庭出現重大變故時,尊重下屬的個人選擇,真正做到了以人為本。第三是徐母,為了不拖累兒子干正義的事情,不惜捨生取義。感動之餘,我們不禁要問,事實真的如此嗎?文藝作品源於生活,高於生活。事實上,歷史上真實的徐庶和徐母與演義中的光輝形象有著較大的出入。《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中是這樣記載徐庶的投曹過程的:曹操擊敗劉備,抓了徐庶的母親。徐庶指著自己的心對劉備說,我本想和您共圖王霸之業,但現在由於與母親失散,我方寸已亂,沒心思干別的事了,我這就和您告辭。徐庶說完就去見曹操了。徐庶進了曹營也沒有消極怠工,至少做了很多自己應該做的工作,最後官至御史中丞。當然也沒有徐母上吊自盡的事了。那麼就是因為曹操抓到了徐庶的母親,徐庶就改換門庭,放棄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嗎?顯然不是。首先,曹操並不是像演義所說的那樣,是為了達到挾徐庶的目的才抓捕徐母的。曹操得到徐母完全是在亂軍之中的一次偶然行為而已。新野不過彈丸之地,且無險可守,曹操要消滅劉備是舉手之勞的事情,根本犯不著抓徐母,誑徐庶,通過摧毀劉備智囊的辦法來打垮劉備。其次,當時為了爭奪天下,大家都在四處網羅人才,曹操不會因為亂殺劉備手下一個工作人員的母親,而失去人心。相反,曹操更應該優待徐母,以便獲取更多敬賢愛才的名聲。當年曹操擊敗呂布,殺了陳宮後,將陳宮的母親養老送終,後來又挑選人家,嫁出了陳宮的女兒。因此,我們說徐庶母親被曹軍所獲並不是徐庶投奔曹操的真實原因。如果僅僅因為母親被抓而被迫來到曹營,那麼徐庶在以後的工作中的積極性是很難被調動起來的,所以也不會官至御史中丞。從徐庶當時的情況,結合徐庶投曹後的所作所為,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徐庶投奔曹操與徐母被抓有一定的關係,但不是絕對的關係。徐庶投曹的真正原因是徐庶自己不想在劉氏集團幹了。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徐庶動了跳槽的想法了呢?史書上沒說,根據劉備集團的行為特點、內部風氣和以後一些情況的分析,我認為,劉備對徐庶的不信任和諸葛亮的排擠,促成了徐庶的棄劉投曹行為。
《三國志》上記載,並不是徐庶投曹後,諸葛亮才輔佐的劉備,而是一開始徐庶就向劉備舉薦了諸葛亮。《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中記載:「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卧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是說:劉備當年駐紮新野的時候,徐庶拜見劉備,劉備很器重徐庶。徐庶對劉備說,諸葛亮是條卧龍,您願意見見他嗎?這樣才有了後來的「三顧茅廬」的故事,並且徐庶和諸葛亮二人曾經同時在劉備手下工作過一段時間。前面說過,劉備喜歡在參謀班子中任用兩個軍師,以達到相互制衡的目的。諸葛亮權利慾極強,為達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目的,在以後的時間裡,曾經先後害死了劉封、彭羕,逼走了孟達,流放了廖立,罷黜了李嚴,劉氏集團中稍有些本領的人幾乎全部被他清洗。據說朱德元帥讀完《三國志》後,對諸葛亮的評價也是「不能容人」。徐庶當年可能是因為仰慕劉皇叔的英名,毅然投到帳下,就像徐庶自己說的那樣,準備「欲共圖王霸之業」,而且保舉了諸葛亮為劉備效力。但劉備為了牢牢控制經理班子,採取所謂的「雙軍師制」,諸葛亮後來居上,與徐庶平起平坐,讓徐庶如梗在喉。並且,從諸葛亮後的一貫行為特點看,他為了能夠獨攬大權,免不了在劉備面前抬高自己,貶低徐庶,使徐庶心灰意冷,萌生去意。母親為曹操所獲,更堅定了徐庶北上的信念,所以徐庶棄劉投曹。那麼為什麼《魏略》和《漢晉春秋》中都記載了徐庶與諸葛亮友善的記載呢?原因很簡單,諸葛亮是徐庶舉薦給劉備,不明內理的人不知道徐庶與諸葛亮的真實關係。並且,任何一個求職者,一般都不會和自己的新老闆說自己是被原單位排擠出來的,不光沒面子,也顯得自己沒本事。所以徐庶只能打掉牙往肚子咽,要麼就自己與諸葛亮的關係避而不談,要麼咬牙說我們是鐵哥們,落得個兩人相善的美談。但諸葛亮卻並沒有徐庶那麼厚道。《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中記載,諸葛亮一次出隴右北伐,聽到徐庶和石廣元的官階後,說了一句話:「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諸葛亮的話是什麼意思呢?是說為什麼徐庶和石廣元得不到重用?主要是因為魏國能人太多了!如果諸葛亮和徐庶兩個人真正關係好的話,諸葛亮一定會說,不是他們倆人沒能耐,而是當領導的不用他們。
※金庸小說中被電視劇曲解最深的武功,你知道嗎
※華容道上演經典之作,三國影帝非此人莫屬
※金庸武俠中最精彩的十場打鬥
※金庸武俠中那些經不起推敲的情節,慕容復原來不識字
※三國演義中最悲劇的十個人,「上將潘鳳」第十
TAG:古今那些事兒 |
※歷史上的諸葛亮為何非要勸說劉備處死劉封?
※三國歷史上諸葛亮為何會重用王平而排斥魏延?
※諸葛亮支持劉備伐吳 這才是歷史的真實
※揭秘歷史上的張生與崔鶯鶯,為了權勢拋棄崔鶯鶯
※含冤而死的吳王李恪:歷史上李恪根本沒有造反
※歷史上劉備諸葛亮真的坑死了關羽嗎?是的!
※歷史上堪比張良和諸葛亮的軍師:大明開國功臣劉基
※歷史上的郭靖
※歷史上曹操劉備孫權誰厲害
※秦武王怎麼樣 歷史上的秦武王舉鼎了嗎
※歷史上秦惠文王活了多久?揭秘秦惠文王為何暴斃
※諸葛亮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神!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
※手撕王思聰 反讓馮小剛戀沈星 罵鄧超的黑歷史被扒
※歷史上這些流氓皇帝,劉邦為首!
※詳細揭秘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真實歷史
※歷史上和唐僧結拜的國王是誰?不是李世民
※歷史上的果郡王允禮:果郡王到底是因何而死的?
※歷史上的諸葛亮 諸葛亮的品質與功績
※朝鮮王朝歷史上的「李清照」——許蘭雪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