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自有心胸甲天下——成交價1.9億元的齊白石山水冊(十二開)賞析

自有心胸甲天下——成交價1.9億元的齊白石山水冊(十二開)賞析

自有心胸甲天下——齊白石山水冊(十二開)賞析

郎紹君

自有心胸甲天下——成交價1.9億元的齊白石山水冊(十二開)賞析

齊白石 山水冊 成交價19435萬元

齊白石山水冊,作於1931年(辛未,69歲)秋。每開31.5×35厘米,被藏家分別裱作斗方。白石老人在《朝陽》一頁的題跋中說:「此冊廿又四開」。我們見到的是十二開,另一半不知落在何處。中國嘉德1994年秋季拍賣會此冊即創造齊白石作品拍賣最高紀錄,十七年過去,如今重歸嘉德2011秋季拍場。

此冊自署標題者八幅,即《朝陽》、《放牛圖》、《蒼海煙帆》、《陽羨山水》、《月明人靜時候》、《雨後》、《荒山殘雪》、《柳浦秋》。未署標題的四幅,根據內容可命名為《古木寒鴉》、《荷塘游魚》、《沙渚鸕鶿》、《山上人家》。冊頁的題材,大體源於白石老人的遠遊印象和家鄉記憶,畫法則來自在前人圖式和寫生基礎上的創造。

《陽羨山水》畫的是陽朔。1905年,齊白石游陽朔,留下了深刻印象,曾有詩紀其事:「桂林時候不相侔,自打衣包備小游。一日扁舟過陽羨,南風輕葛北風裘。」桂林山水與齊白石獨具一格的山水創造有很大關係。他曾寫道:

逢人恥聽說荊關,宗派誇能卻汗顏。

自有心胸甲天下,老夫看慣桂林山。

曾經陽羨好山無,巒倒峰斜勢欲扶。

一笑前朝諸巨手,平鋪細抹死工夫。

意思說,他畫山水不承宗派而師造化,也不喜歡清代畫家的「平鋪細抹死工夫」。他胸中自有「甲天下」的山水,而這胸中「丘壑」多來自桂林和陽朔。

《沙渚鸕鶿》是齊白石愛畫的題材之一。這可以追溯到1904年。那年,他跟隨老師王湘綺游江西,在途中見到沙洲上的鸕鶿,以後就常畫這種水禽了。鸕鶿俗稱「魚鷹」,能潛水捕魚,各地漁人都喜歡飼養它們。白石畫鸕鶿,大抵配以秋水、沙渚,有時還以柳岸、農舍、遠山、落日作背景,是山水畫,又兼容了花鳥畫的因素。秋色空明,水天一色,鸕鶿嬉水,這是一幅多麼自由愜意的美景!

《蒼海煙帆》一類作品,以立軸為多見,描繪畫遠近風帆顛簸於浩渺的波濤之中。1902—1909年間,齊白石應友人之約,離開家鄉,遠遊西安、北京、天津、上海、桂林、蘇州、廣州、欽州、北海、香港、肇慶、安南等地。那時的中國,還沒有公路交通,人們出行主要靠水路。從湘潭到廣東,先從湘江到武漢換輪船,然後沿長江到上海,再經東海、南海,轉道香港才能抵達廣州。齊白石几度過湖渡海,南下廣東,擴大了心胸與眼界,也嘗到了暈船和異鄉漂泊的滋味。他曾題《渡海孤舟圖》詩曰:

過湖渡海幾時休,哪有桃源隨遠遊。

行盡煙波身萬里,能同患難只孤舟。

這詩表示了對飄泊生活的厭倦,對炎涼世態的認知。但他晚年畫《蒼海煙帆》,表達的卻是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的豪情。《渡海孤舟圖》畫遊子思歸的心情,當遠遊和思歸俱成往事,過湖渡海就轉化為對壯遊的單純追懷了。但不管怎樣,齊白石表現的都是自己真實感受。

《柳浦秋》也得自遠遊。1903年春,他隨友人夏午詒從西安到北京,過黃河柳園口,看到這種景象。畫面描繪乍寒未暖時候,溪水解凍,緩緩流過蘇醒的土地,細秀的柳枝尚未生葉,卻已勃然有生意。「」(sheng)為死後更生之意,畫家歌頌的是春天帶給大地的新生。用赭石、沒骨方法畫黃土地,留白者為溪水,再用濃淡墨勾畫柳枝,簡潔之極,卻活現出早春景物的特色,這是齊白石的獨造。

《放牛圖》、《古木寒鴉》、《荷塘游魚》等作,與白石老人對家鄉的印象有關。他幼時做過牧童。48歲時就畫過古木寒鴉、荷塘游魚。晚年居北京後,他思念家鄉,所畫與所寫,最多的便是家鄉的自然風物和人情風俗。一次游西山,在路上望見牧牛的人,便口吟一詩:

萬柳枝疏見草坪,滿天雲霧失清明。

牧童手有犁牛在,只有農家心太平。

「只有農家心太平」,這是白石老人心情特別的地方:他年近六十才因避亂和生存之需定居北京,但他始終不習慣充滿鬥爭的大都市生活和人際關係,總覺得「落日呼牛見小村」的日子「太平」,所以常用「寒夜孤燈硯一方」來形容自己的心境。《放牛圖》中桃花春牧之境,《古木寒鴉》中「斜陽古樹看鴉歸」,《荷塘游魚》中「清池荷底羨魚行」的詩意,都曲折反映著他這一特別心理。

《雨後》、《月明人靜時候》,都是近距離取景,構圖極別緻。兩幅畫所用卧筆橫點畫法,大抵從米氏雲山變化而來。生活中獲得的山水意象,經過改造的傳統畫法,在這裡自然融為一體。《荷塘游魚》以平遠構圖描繪池塘,近景有魚,中景為荷,遠景為平坡土岸。這種景象,在齊白石家鄉隨處見到。「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遠景荷花,在畫法上借鑒了金冬心,但其素樸的詩境,又是齊白石自己的。

總之,這套冊頁畫白石老人目之所見,心之所想,情感真摯,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決不同於缺乏真實感受的摹仿之作。

1931年,齊白石已進入創作盛期。所謂盛期,是指老人「衰年變法」後,藝術上全面成熟的時期(約30—40年代)。他這一時期山水畫的突出特點,一曰簡少—物象簡少,突出主體,省略瑣碎,以勾勒為主,不用複雜的皴法。二曰新奇—構圖、造型、筆墨、色彩、點景人物,都奇異不同尋常。白石欽佩有「有奇思」的石濤,「怪絕倫」的金農,自己也主張「掃除凡格」。三曰粗拙—他自嘲「咫尺天涯幾筆塗,一揮便了忘工粗。」但實際上能做到粗中有細,拙中有味。此冊充分了這些特徵,堪稱齊氏大寫意山水的代表。

在上世紀20—30年代,白石老人「膽敢獨造」的山水風格,多不被時人理解。一些批評者說它筆墨「直露」,格調不「文雅」,甚至用一些更刻薄的語言加以貶抑。人們看慣並且畫慣了那些相對優雅精緻的作品,不欣賞、不能欣賞這些率直、雄健、充滿活躍生命感的作品。這使齊白石很傷心,也很不服氣。他在《柳浦秋》跋中寫道:「吾畫山水,時流誹之,故余幾絕筆。今有寅齋弟強余畫此。寅齋曰:此冊遠勝死於石濤畫冊堆中一流也。即乞余記之。」這是借寅齋的話,說自己比那些高傲的摹古家強多了。他在一首著名的題畫詩中也表示了同樣的意思:

山外樓台雲外峰,匠家千古此雷同。

卅年刪盡雷同法,贏得同儕罵此翁。

說自己畫山水因「時流誹之,故余幾絕筆」,不免誇張。但30年代中期以後,他畫山水越來越少,確是事實。這倒不全因為有人「誹謗」,而主要是他把精力用於畫花鳥之故。七十歲後,不是特別熟悉的人索畫,他是不作山水的。1931年至1933年間(69至71歲),一些朋友幫他編《白石詩草》,為了答謝他們,白石老人創作了一批作品,堪稱其山水創作的最高峰,如為王治園所作《山水十二屏》(1932年,重慶博物館藏),為吳北江所作《蓮池書院圖》(1933年,香港梅潔樓藏),為張次溪所畫《江堂侍學圖》,為楊雲史所作《江山萬里樓圖》,為宗子威所作《遼東吟館談詩圖》,以及這套山水冊頁等。

上款「寅齋」文素松簡介:

文素松(1889年(一說1890年)—1941年),字舟虛,號寅齋,江西省萍鄉人,室名思簡樓。

1912年,進入湖北省武昌第二預備軍官學校。1914年,考入河北省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重兵器科,1916年畢業。1924年6月,黃埔軍校正式開學,文素松受聘為第一期兵器教官。1924年9月,孫中山在韶關指揮北伐,文素松受蔣介石之派,帶黃埔軍校第一期第一隊學生出發韶關,護衛孫中山。隨侍期間,孫中山為檢閱黃埔軍校學生質量,要文素松組織軍事演習。孫中山對演習結果大為讚賞,親自送給文素松一張半身照片,照片正面左邊有孫中山的簽名:「孫文」,右上角寫有:「素松兄存念」。孫中山臨終時還說:江西有兩個人可以重用,一個是文教官……

1925年1月30日,黃埔軍校教授、教練二部合并為教育部,政治部依舊,其它各部均改為處。以周恩來為政治部主任,兼軍法處處長,周駿彥為軍需處處長,文素松為管理處處長,王若儼為代理軍醫處處長,鄧士章為軍械處處長。同時,軍校招收第三期學生。

1926年3月,黃埔軍校招收第五期學員,文素松又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五期軍械處處長。

1926年,蔣介石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統帥八個軍約十萬人出師北伐。文素松被任命為總司令軍械科上校科長(後為軍械處少將處長),主管八個軍的武器彈藥的補充。北伐軍抵定南京,文素松又任國民革命軍參謀本部測繪局少將局長。後來,又調任廣東省兵工實驗廠廠長和福建省兵工廠工長。

1926年,蔣介石把李濟深軟禁在南京湯山。文素松經常看望李濟深。李濟深因而深受感動,並贈有一幅對聯,聯為「志氣堅鐵石,廊廟等山林」,聯上款:「舟虛兄屬」,下款「李濟深」。蔣介石得知,大為惱火。1930年12月,調文素松任國民政府訓練總監部少將參事。

文素松一生淡於名利,卻嗜好古董。在南京漢府街,文素松租有一棟三層樓房,第三層裝的全部都是古董。在南京時,文素松與齊白石來往密切,友誼深厚。齊白石贈了很多畫給文素松,有魚、雞、蝦、竹、山水等字畫。齊白石看到文素松失去愛子,極為同情,為此,專為他畫了一幅「阿彌陀佛」的人物畫(此畫現藏於萍鄉市博物館),贈送給文素松。

由於文素松把大部分錢花在了買古董上,因而家中經濟並不寬裕。1931年,當時任訓練總監部總監的何應欽知道他家經濟拮据,曾有意幫助他。一次,部隊要買一批戰馬,何應欽想派他到「購馬扈組」當組長(在當時這是一個大有油水可撈的肥缺),以便讓他從中撈一筆資金,文素松知道後,斷然說:「我又不是馬夫」,謝絕了何應欽的好意。1937年,抗戰爆發,文素松惟恐文物遺失,便將一部分送給了南京博物館,一部分交給他的一位好友,藏入一地下,至今下落不明。

1937年11月,日軍佔領上海後,文素松回到故鄉萍鄉,閑居了大約一年的時間。期間,重慶軍事委員會曾四次來電,催他速歸重慶軍訓部報到。文素松經過反覆思量,最後於1938年冬到重慶。到重慶後,文素松初任重慶軍事委員會軍訓部少將部附,後任重慶黨政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濟深)總務組中將組長。1941年,文素松病逝。文素松為著名武官,卻以碑帖、文物收藏鑒賞知名藝林並享譽至今,文氏與清末民國金石考古、書畫篆刻界往來極多,諸家藏碑多有文氏題跋,見解不凡,頗受稱道,是著名碑帖鑒賞收藏家。著有《金石瑣錄》、《漢熹平石經碑錄》、《寰宇訪碑錄校勘記》等。

文素松之父文廷式(1856-1904)

文廷式(1856-1904), 近代詞人,字道希(亦作道羲、道溪),號雲閣(亦作芸閣),別號純常子、羅霄山人、薌德。江西萍鄉人。出生於廣東潮州,少長嶺南,為陳澧入室弟子。

光緒初,在廣州將軍長善幕中,與其嗣子志銳、侄志鈞(二人即長敘之子,瑾妃、珍妃胞兄)交遊甚密。光緒十六年(1890),成進士,授編修。二十年大考,光緒帝親拔為一等第一名,升翰林院侍讀學士,兼日講起居注。文廷式志在救世,遇事敢言,與黃紹箕、盛昱等列名"清流",與汪鳴鑾、張謇等被稱為「翁(同龢)門六子」,是帝黨重要人物。中日甲午戰爭,他力主抗擊,上疏請罷慈禧生日"慶典"、召恭親王參大政;奏劾李鴻章"昏庸驕蹇、喪心誤國";諫阻和議,以為「辱國病民,莫此為甚」。光緒二十一年(1895)秋,與陳熾等出面贊助康有為,倡立強學會於北京。次年二月,遭李鴻章姻親御史楊崇伊參劾,被革職驅逐出京。這一時期,文廷式益潛心時務,其《琴風余譚》、《聞塵偶記》,記甲午、乙未間時事、人物,能言人所不能言、不敢言。革職歸里後,撰有《羅霄山人醉語》,痛感「中國積弊極深」、「命在旦夕」,提出「變則存,不變則亡」,鼓吹「君民共主」,傾向變法,但又以為不可急切從事。戊戌政變後,清廷密電訪拿,遂出走日本。二十六年(1900)夏回國,與容閎、嚴復、章太炎等滬上名流,參加唐才常在張園召開的「國會」。唐才常的自立軍起義失敗後,清廷復下令「嚴拿」。此後數年,文廷式往來萍鄉與上海、南京、長沙之間,沉傷憔悴,寄情文酒,以佛學自遣,同時從事著述。這時期所著雜記《純常子枝語》40卷,是其平生精力所萃。

自有心胸甲天下——成交價1.9億元的齊白石山水冊(十二開)賞析

自有心胸甲天下——成交價1.9億元的齊白石山水冊(十二開)賞析

自有心胸甲天下——成交價1.9億元的齊白石山水冊(十二開)賞析

自有心胸甲天下——成交價1.9億元的齊白石山水冊(十二開)賞析

自有心胸甲天下——成交價1.9億元的齊白石山水冊(十二開)賞析

自有心胸甲天下——成交價1.9億元的齊白石山水冊(十二開)賞析

自有心胸甲天下——成交價1.9億元的齊白石山水冊(十二開)賞析

自有心胸甲天下——成交價1.9億元的齊白石山水冊(十二開)賞析

自有心胸甲天下——成交價1.9億元的齊白石山水冊(十二開)賞析

自有心胸甲天下——成交價1.9億元的齊白石山水冊(十二開)賞析

自有心胸甲天下——成交價1.9億元的齊白石山水冊(十二開)賞析

自有心胸甲天下——成交價1.9億元的齊白石山水冊(十二開)賞析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台————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台。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往期經典

書畫高清資料

名家訪談

經典專題

推薦展覽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第7天:打開心胸擁抱自己
8.23瑜伽魚式詳解 | 打開心胸,做一條快樂自在的「美人魚」
心胸鬱悶,肝氣不舒156期
蘭花之美乃自然天成,心胸博大平和賞蘭花
中國九大名山對聯,心胸頓時開闊
莊子9大成語:照亮心智,敞開心胸
心胸豁達,分手後能與舊愛「和平共處」的6位明星
《道德經》智慧:千萬別得罪心胸狹窄的人
「心聚金陵胸懷中國」國內外專家齊聚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2017學術會議
在愛情中心胸狹窄的四大星座女,天蠍座當之無愧的第一
心胸寬廣,無底線超大度的三大星座
楊冪4字評價趙麗穎 澄清當年不和傳聞 網友:心胸開闊
賢二看世界 | 打開心胸的最佳途徑
吃木瓜豐胸 小心胸縮水
小心:心胸狹隘的五種面相!
張愛玲用八個字,道出林黛玉一生的心胸
周冬雨:這叫心胸開闊!張一山:生孩子夠嗆
鄭爽星路順暢 大有成功但心胸狹隘 爛桃花太多
忽悠世人的《三國演義》,周瑜差點成了歷史有名的心胸狹隘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