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哲學家王東嶽:生存結構是締造文化的最重要原因

哲學家王東嶽:生存結構是締造文化的最重要原因

10月15日,哲學家王東嶽先生走上混沌研習社的講台,主講《東西方文化溯源和東西方哲學》,追本溯源,發人深思。


先生說,他不講好與壞,只講所以然。智人遷徙最早抵達的南非,為何遲遲未邁入文明時代?人種差異很小,東西方文明為何差異如此之大?因為文化不是少數人設計出來的,它完全是生存結構本身的自然締造。


(本文根據王東嶽老師10月15日上午在混沌研習社的課程內容整理而成,有刪節,研習社社員登陸混沌APP<點此下載>,免費觀看視頻回播<字幕版>,下周上線,文末可入社。)

演講者|王東嶽


(哲學家,獨立學者,《物演通論》作者)


這兩天的課程主要講東西方文明,我首先聲明,這個課程沒有任何實用性,不僅如此,它可能跟我們講創業、講發展的基本思路不一樣,但是可以增加你的思想厚度,而思想是人類一切行為的基礎和指南。


文明發生的梯次與智人遷徙密切相關

那為何最早抵達的南非很晚才出現文明?


生存結構是締造文化的最重要原因


什麼叫文化?過去學界一旦講文化就講概念,比如說琴棋書畫、詩詞歌賦。而人類有文字不過三五千年,文化和文字都沒有關係,怎麼會是詩詞歌賦呢?


我對文化的根本性定義,就是人類面對其生存環境產生的謀生行為體系的總和。它是自然條件逼迫你發生相應的生存反應構造出來的,而不是少數人刻意設計出來的。


講東西方文化溯源,我們先從人類遷徙路線追溯。

哲學家王東嶽:生存結構是締造文化的最重要原因



如上圖所示,由於氣候和生存環境等因素,現代智人在九萬年至十萬年前從東非開始遷徙,人類文明發生的梯次,和現代智人遷徙定居的時間密切相關。


遷徙分為兩路:一路向南走向南非。另一路向北:


大約公元前6萬年到達北非尼羅河流域,奠定了古埃及文明

公元前5萬年,從古埃及通過地中海和紅海通道,到達中東兩河流域,造就人類第二文明,古巴比倫文明


公元前4萬年,從兩河流域越過高加索山脈進入歐洲


公元前3.5萬年,翻過天山山脈北麓和阿爾泰山脈南麓進入東亞(中國)


公元前4萬年,進入新幾內亞和澳洲,比到達東亞更早。

這裡有一個問題,前面講現代智人遷徙定居的時間,和地球上文明發生的遞次相關,你會發現,一、智人最早到達南非;二、到達澳洲和新幾內亞的時間相似,比到達東亞還早。而歐洲人發現這些土地的時候,他們完全沒有進入文明階段。為什麼?


所以文明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影響文明的發生,那就是交流條件。因為在1.5萬年前人類文明旺盛發展期,撒哈拉大沙漠形成,使得中部和南部非洲跟歐亞文明主大陸隔絕。


而1.2萬年前第四季冰期結束,海平面上升,海水割斷了澳洲和美洲的文明關係,這使得澳洲和新幾內亞跟歐洲主大陸隔絕。


那麼,歷史上那麼多的文明形態差異巨大,比如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決定性的影響因素是什麼?


絕大多數人都認為是不同人種的智力和思維方式不同,從而締造不同的文明和文化。


舉個例子,西方著名學者馬克斯·韋伯研究發現,資本社會主義制度僅發生在歐美地區,僅見於西方文明的傳承後裔,他從文化和思想角度研究人類社會的發展脈絡,提出:人類的文化形態不同,是由於各種族的智力差別造成的。


但是,人類發生亞種的分化,也就是分化為非洲黑人、歐洲白人(高加索人)和蒙古利亞人,僅有四萬年時間。而任何智力和大腦狀態發生明顯變化,至少需要基因突變積累上百萬年乃至上千萬年才能夠實現。


所以人類的文明和人種智力上的差別沒有任何關係,我們需要另找原因。

哲學家王東嶽:生存結構是締造文化的最重要原因



文化絕不是少數人設計出來的,完全是生存結構本身的自然締造


我們來看,人類原始文明的形成機制是什麼?


人類文明分化發生需要兩大條件,地理隔離和交流隔離。我們來看東西方文明。學界把中華文明為兩黃文明,黃河和黃土文明。西方文明簡稱為兩希文明,包括古希臘和希伯來文明。


東亞文明:農耕文明


中華文明所處的東亞,地理是一個全封閉地貌,北方是西伯利亞高寒凍土,西面是帕米爾高原,西南是青藏高原,南方為雲貴高原和橫斷山脈,都是無法翻越的大山脈。剩下的東方面對著浩瀚的太平洋,只有中原地區可以耕種。


並且,受到「信風」的裹挾,億萬年來形成的厚達幾千米的黃土高原土質細膩,黃河多次泛濫形成大面積的衝擊平原,加上中國處於溫帶,雨量充沛。因此,中原地區,刀耕火種,極易墾殖,構成了世界三大原始農業發祥地之一。


農業文明一旦發生,人口密度就高度發生,唯一的生存資源只有土地的資源,而土地資源是有限的,這種高度緊張的人際關係,迫使所有人收縮自己的慾望,壓縮自己的權力,協作起來精明耕細作才能達成,生存結構趨向集體化。


所以中國文化基因沒有對個性張揚、對個人自由、對個人權力的訴求。


西方文明:半農半商


我們現在再看西方文明,前面把西方文明叫兩希文明,這個講法不準確,嚴格應該是環地中海。地中海交通條件及其便利,構成了南歐北非的溝通。


古希臘在夏季溫度最好的時候降雨量極小,糧食產量極低,農業文明發展受極大的阻礙,所以在2600年前就進入半商業半農業:要獲得基本的生活資料糧食,必須把商品做得非常奇巧,到中東換取。


經商是非常冒險的,而且充滿競爭,加上要經過充滿風險的長途跋涉才能成行,造就了古希臘人的自由精神和冒險精神。另外,商品交換是等價交換,交換的瞬間必須平等,這造就了西方文化中的平等意識和契約精神。


可見,東西方文化絕不是少數人設計出來的,它完全是生存結構本身的自然締造。

哲學家王東嶽:生存結構是締造文化的最重要原因



人類使用的文字元號,對思維方式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象形文字產生東方具象思維


拼音文字產生西方抽象思維


具象發展技藝,抽象誕生哲科


東西方文明從起點上看來差別極小,一個是純粹的農業文明,一個是半農業半工商業文明。可是任何一個結構一旦形成,內在的規律性就會逼迫著它朝一個既定方向運行。


就像兩支箭,在它們射出的起點上雖然夾角很小,可是等到飛向遠方兩者的距離就會變得極大。


前半節主要講人類文明得以分化的第一大主因,叫生存結構,我們來看思維方式。


西漢《淮南子》這麼形容造字,「倉頡作書,天雨粟,鬼夜哭。」為什麼用如此驚人的筆觸形容人類造字,因為人類使用的文字元號,對人類的思維方式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作為東方文明與文化代表的中國文字,繼承了甲骨文的具象基因,文字結構締造了中國的具象思維。


而西方文明與文化發源地環地中海區域,因為要面對北非、西亞、南歐三地的經商往來,逐漸拋棄了各自原有的的象形文字元號,產生統一的拼音標識,也就強迫要用一種邏輯結構為每一個拼音標識尋找被公認的概念,這也就締造了西方文明的純邏輯思維體系。


中國的象形文字


所謂甲骨文是刻寫在龜甲片上和牛的肩胛骨上的文字,是典型的象形文字。與古埃及抽象畫的象形文字不同的是,甲骨文只是半抽象畫,什麼意思?舉個例子。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如果畫牛,就會畫出一個很具象的牛。中國古代甲骨文的牛,就畫一個公牛的牛角,羊就畫一個羊角。因為古埃及有一種草,可以在上面直接畫畫,因此字形非常逼真。而中國人需要拿石刀或者青銅刀在堅硬上的甲片上刻字,只能刻寫最簡單的符號。


象形文字的造字三大原則:以形表意,共性經驗和以人為本。


比如,「步」這個字在甲骨文中不斷的出現,他畫的是什麼呢?古人不穿鞋襪,赤腳踩在土壤上留下的腳印的半抽象圖,拉出去的這一撇代表大拇指頭,就是以圖形表示一個符號概念。


或者白這個字,畫的是指甲,為什麼指甲代表白?因為古人幹活都是粗活,唯一白的是指甲。這是共性經驗。


最後一項叫人本主義原則,就是所有的造字都站在人的視角上。古人畫一座山,這個字就是山的來源。古人畫河流的半抽象圖,這個字就是水的來源。


所以,中國象形文字的字意,是從圖形符號類比出來的,不是邏輯推導,這也影響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比如,藝術家都是具象思維,所以中國古代藝術極其發達,竟然在唐代,寫意畫已經達到很高水準,比西方早一千多年。


比如馬致遠的《天凈秋·秋思》「古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沒有標點符號,沒有虛假介詞連詞。還有王維的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完全寫的是一幅畫,這種具象思維創造著藝術。


這種具象思維造就的不只藝術,還有技術。


今天把科學技術混為一談,這是不對的。什麼是科學,邏輯模型在前,先做一個猜想,建立邏輯模型,後建實驗室,拿實踐來檢驗。什麼叫技術,實踐經驗在前,事後找一個理論貫通起來。


中國自古只有技術,絕沒有科學。由於人類早年還沒有進入科學時代,中國人口基數大,在宋代前後,技術發明量佔全世界70%。我們的具象思維只產生技藝文化。


西方的拼音文字


西方是抽象思維,它所締造的文化內涵叫哲科文化,哲學和科學文化。西方為什麼走哲科之路?必須從拼音文字說起。


拼音文字在西方出現得相當遲,真正成熟只有2000多年,它一定要發生在一個既有隔離、又過度交流的地方。


全世界僅見環地中海地區要不斷經商不斷交換,他們不懂對方說的話,也不懂對方畫的符號,只剩下一個辦法:把對方的發音拿音標註下來,這就是拼音文字的來源。


拼音文字這種抽象符號一旦發生,任何詞的概念消失了,如果連概念都找不見,必須藉助命題,命題的複雜化構成命題的結構化,一個複雜的抽象邏輯體系由此建立。


這就逼迫著西方人進入病態的方式,我叫它邏輯強迫症,做任何事情必須在一定的邏輯推導中,由此形成哲科文化的思維基礎。


我們中國人怎麼講存在,甲骨文中先畫一個倒三角,中間畫一個橫崗,這個是「才」,古人認為青春期生孩子的女人才有才。「才」的旁邊畫一個孩子,這個字就是存在的「存」,古人之道。


中國的存在是男女交合繁衍後代,子子孫孫,是具體的事物。而西方人說的存在being竟然是一個謂語詞,這就是東西方思維方式的巨大差別。


再舉個例子,古希臘時代的天文學是邏輯模型。托勒密當年的地心說,居然用數學來表述整個天體運動模型,一個完整的邏輯模型,縝密而具有延展性,邏輯模型由於過度縝密,而越複雜的結構越容易破壞,於是後人發現邏輯模型上破綻,就可以推翻他。


跟托勒密完全同時代,漢代的張衡做了一個什麼樣的地心說模型呢?渾天儀,一個實物模型。邏輯模型具有延展性,實物模型後人根本無法說明,後來一直把渾天儀用到辛亥革命。


我講到這兒,大家一定認為我在貶低中國文化,因為中國文化不產生科學,我講課只講所以然,不講好與壞。比如一般人會說科學很好,實際上正是科學為人類帶來巨大災難,今天環境污染、氣候異常,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哪一個不是科學造的孽?


我只想說明,中國文化都是具象思維文化,產生技術和藝術,西方文化產生抽象思維序列,它的文化構型叫哲學和科學,這是根本的不同。

哲學家王東嶽:生存結構是締造文化的最重要原因



文化首先具有遮蔽效應,因為它內在體系自洽


文化具有遮蔽效應,必須交流碰撞


人類文明鋪墊在思想家的思想通道中


聽到不同的聲音,才是有效學習


我在講人類文明是怎樣發生的,東西方文化是怎樣分歧的,歸根到底在講什麼是文化。


什麼叫文化,我們可以用三個詞總結特徵:生存結構、思維方式和遮蔽效應。


第一是生存結構,即人類面對其自然環境所導出的不同生存結構的謀生行為體系的綜合,它是人類文化和文明得以締造的第一基礎。


第二是思維方式,生存結構和地理地貌狀態的不同,導致了思維方式不同。東亞是全封閉地貌,而環地中海地區是開放交流地貌,由此產生不同的文字元號,又衍生出不同的思維方式。


第三是遮蔽效應,遮蔽效應是什麼?我們大多數人會形成一個觀念,認為文化天然具有拓展性,這是錯誤的。請務必記住,文化首先具有遮蔽效應,因為它內在體系自洽,一個內在體系自洽的東西怎麼從內部直接突破它?只有在交流和對撞的過程中,才會產生拓展效應。


人類信神信了上萬年,從來沒有想過用神學解釋世界是不對的。直到現在,西方還是有80%的人信神,信科學不超過20%,這就是文化遮蔽效應的表現。


科學是什麼?中國人理解成客觀規律,錯了。給科學下定義很困難,直到上世紀,西方出現一個著名的科學哲學家叫波普爾,第一次給科學下定義,說科學就是證偽主義,凡是能夠證明是錯了的學問,才叫科學。


他專門舉例子,你看神學不是科學,因為它不能被證明,請問有誰能夠證明上帝存在?或者證偽上帝不存在?


科學史就是不斷證偽的過程。托勒密建立的地心說是一個嚴密的邏輯模型,今天竟是科學史上的笑談。哥白尼的日心說說太陽是宇宙的中心,但四百年後就被證明錯了。


牛頓學說締造了整個工業時代,使得工人做一個齒輪都要用牛頓的理論計算。可是不過200年,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出現,牛頓的理論立即崩潰。


因為愛因斯坦說,根本就不需要引力,所謂引力實際上是空間場的彎曲,這從根本上顛覆了牛頓學說。愛因斯坦也說,它的相對論也只是短命的過渡。


科學是越錯越快,我們卻把科學視為客觀規律。僅僅在3000年不到的文明史上,我們的宇宙觀竟然發生6次大改變,可見科學絕不是客觀規律,而是主觀規律,而且是越錯越快的主觀規律。我們被科學教遮蔽了。


因此大家注意,聽我的課聽什麼?聽思想。人類文明不是鋪墊在自然環境中,而是鋪墊在思想家的思想通道之中。只有理解人類思想的根本,你才能理解人類文明是什麼。


聽課還要聽不同思想的對撞,如果你聽到的知識是有選擇性的,在你既有的思想通道中運行,我把它叫無效學習。人類任何思想都不是真理,在原有通道中學習,等於沒有學習,你只有聽到不同的聲音,擴展你的思路,提升你的思緒,打破你的遮蔽,它才有效。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顛覆式創新研習社 的精彩文章:

戀愛的小花招與大背景
為什麼說死亡是企業的宿命?
哲學家王東嶽:能力越強,意味著離滅亡越近
你適合跟誰結婚,數據說了算
搜狗王小川:公司如何向生物學習?

TAG:顛覆式創新研習社 |

您可能感興趣

學會生存的作文
哲學,哲學,哲學,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人工智慧時代必備生存技能!
關於學會生存的作文
作文學會生存
作文學會生存
最新化石研究表明最大恐龍幼崽或獨立生存
緬甸寺廟女尼學中文培養生存技能
伊勢谷友介:工作和生存的意義是什麼?
成為神祕學-玄學:工作者的生存要點
魅族進階中,黃章的「烏龜式」生存哲學
薛寶釵的生存策略
方舟生存進化家養南巨和野生南巨的差距問題
霍金最新演講:讓人工智慧造福人類及其賴以生存的家園
專家:癌痛是病,規範化治療能有效提升生存質量
科學基礎研究在資本和創業中「狹縫生存」?
規劃師學點地學知識?:森林固碳制氧對人類生存環境的意義
王紫傑——企業生存之基
四季胡楊 彪悍的生存哲學詮釋者
新疆金絲玉真的需要油養才能生存嗎——誤區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