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兩萬五千里,紅軍和他們身上的「寶貝」

兩萬五千里,紅軍和他們身上的「寶貝」

微信號:ddhjzz


『軍媒新銳,原創陣地』

兩萬五千里,紅軍和他們身上的「寶貝」


今年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這是海苔哥推出的【長征】系列報道第三期。


在兩萬五千里的漫長征途中,紅軍所面臨的物資匱乏是驚人的,然而,那些穿著草鞋布衣的士兵們擁有的精神力又是這個國家前所未見的!


於是,當畫著鐮刀斧頭的紅旗出現在中國社會最底層的赤貧的農民、手工業者、失業的產業工人面前時,他們第一次知道了共產黨人所領導的革命和工農紅軍所進行的征戰可以改變世間的一切不公。他們隨手抓起身邊的鋤頭、鐵鎚甚至僅僅只是一根木棍,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跟隨著那面紅旗一路遠去……

他們堅信這條道路的盡頭就是勞苦大眾千百年來所夢想的中國——長征是中國工農紅軍走向一個嶄新的中國的啟程。


| 長征專題 |


七件歷史文物


編輯:守一


它們不僅僅是文物

更是屬於中國革命者的精神圖騰


布鞋

兩萬五千里,紅軍和他們身上的「寶貝」



規格:鞋幫未立起時,鞋長23厘米,寬11厘米,高3.5厘米。

材質:鞋底和鞋幫質地主要為麻、布、棉,通過麻繩縫製起來,鞋子底部為圓形平頭鐵釘。


這是紅軍長征爬雪山穿過的釘子布鞋。


長征途中,紅軍曾發布過這樣一份《行軍告示》:「我們必須準備走大路、小路、直路和彎路。走過白天是黑夜路,走過黑夜是白天路……還要準備走絕路!走完絕路,我們再趕路!」


回憶起紅軍過雪山的征途,老紅軍張紹全記得很清楚,「來自南方的紅軍戰士身著破爛的單衣,打滿血泡的腳上纏著干樹皮……」

老紅軍郝毅當時只有19歲,他回憶,「實在冷得不行,大家就人靠人擠在一起。繼續行軍時,總有一些戰友再也不能起來。」有一天,郝毅實在走不動了,朦朧間看見前面有一塊大石頭,就把小包袱放在上面,想坐下來歇息一會兒。誰知,剛一坐下,大石頭就歪倒了——原來是前面部隊犧牲的戰友,身子已經僵硬了。


老紅軍劉承萬提起過雪山,仍忍不住淚水:「好多戰友一坐下去就再也起不來了。許多人凍僵了,滑倒後像炮彈一樣飛出去,在冰崖下沒了蹤影。」


黨嶺山是長征路上紅軍翻越的海拔最高的雪山。老紅軍劉洪才當時剛滿21歲,「黨嶺山,黨嶺山,上下總有二百三,終年積雪無人煙,十人上山九不還。」劉洪才跟著部隊走到山下,好心的藏族同胞前來勸阻:上去的人不是陷在冰穴里活活凍死餓死,就是被「山妖」抓去連屍體都找不到……夜幕降臨,劉洪才和戰友們擠在雪洞里,用體溫相互取暖,極度疲勞的他們睡著了……「第二天,我們醒來了,只有副班長還躺著,一動不動。我喊了兩聲,他也不理。」劉洪才過去一推,才知道副班長已經凍死了。


布衣

兩萬五千里,紅軍和他們身上的「寶貝」



規格:長約58厘米,寬約60厘米。


材質:布、棉,由線縫製而成。


這是一件紅軍過草地時穿的防寒衣。


1935年8月21日,紅軍開始過草地。張聞天的夫人劉英在回憶錄中說:紅軍過草地的犧牲最大,這七個晝夜是長征中最艱難的日子。走出草地後,「我覺得是從死亡世界回到了人間」。紅四方面軍三過草地損失最大,僅以第三次過草地統計即損失近7000人。


紅軍戰士過草地前,大多衣單體弱,準備的棉衣、皮衣根本不夠幾萬人穿,有些戰士只能穿草鞋,甚至光腳行軍。


為作好過草地的準備,縫衣針成為當時重要的戰鬥物資。紅四方面軍老紅軍楊天貴回憶,「要我們每個人在二十天內完成六雙草鞋(三雙用牛皮做)、三雙襪套、一個羊皮坎肩、一雙羊皮手套和皮帽耳朵,並且還要把過去發給的已經裁好的單軍衣全部縫好。這可抓瞎啦,沒有針,用什麼縫衣服?向群眾借吧,當地的藏民因受反動派的欺騙宣傳,早都跑了個一乾二淨。全連同志同志從自己的口袋裡、小包袱里翻遍了,才湊起來四根針。這四根針就成了我們這一百多人的寶貝疙瘩了。


過草地,紅軍面臨的最大敵人不僅是沼澤、嚴寒,還有飢餓的折磨。在極度缺乏食物的情況下,紅軍就靠吃野菜、草根、樹皮充饑。有的野菜、野草有毒,吃了輕則嘔吐瀉肚,重則中毒死亡。沒有能吃的野菜,就將身上的皮帶、皮鞋,甚至皮毛坎肩脫下來,還有馬鞍子,煮著吃。有的戰士餓得實在沒吃的,就找別人屙的屎里沒有消化的青稞麥,或者自己屙出來的,一粒一粒挑出來,洗了再用茶缸煮著吃。吃是這樣,喝也是這樣。有的戰士,人尿、馬尿都喝過。


為了把牛皮鞋底製作成「美味佳肴」,女紅軍們還編了一首打油詩:「牛皮鞋底六寸長,草地中間好乾糧;開水煮來別有味,野火燒後分外香。兩寸拿來熬野菜,兩寸拿來做清湯;一菜一湯好花樣,留下兩寸戰友嘗。」


軍帽

兩萬五千里,紅軍和他們身上的「寶貝」



規格:直徑約20厘米,帽檐長約20厘米、寬約6厘米,高度約8厘米。


材質:布、線縫製而成。


該軍帽為紅軍典型的軍帽之一,灰色,八角,五角紅星位於正中,有前帽檐。


紅軍初創時期,由於游擊戰爭條件十分艱苦困難,紅軍無力穿著統一的軍裝,各個部隊的服裝是五花八門,雜亂無章。部分將士穿的是摘掉領章帽徽的原白軍軍服,還有穿工人裝的、農民服的,甚至有人穿的是打土豪沒收來的女人裝。也有一小部分部隊在繳獲了一批布匹後,製作了紅軍自己的服裝,帽子採用了列寧帽,一種大八角帽。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立國後,在紅都瑞金成立了紅軍學校。1932年初,劉伯承調入紅校任校長,看到從各部隊抽調來的學員著裝亂七八糟,隊列很不整齊,就把學校俱樂部主任趙品三找來說,指定他為學校設計一套校服。趙品三領命後,經仔細琢磨,覺得還是參照蘇聯紅軍的軍裝比較好,衣服採用套頭緊口。


關於帽子,考慮布瓊尼式的軍帽不適合我國南方氣候,其他種類軍帽多是白軍用的,不便參照。部分學員戴的那種大八角帽帽形太大,不適合於中國人的身材和臉形。畫了多張草圖,確定採用八角式,以表示紅軍是工農的武裝。不過,為了與中國人的臉形相配,就將帽型大大縮小,改變成小八角。


衣服制好後,經試穿修改,請劉伯承校長來審定後,給全校教職員、學員每人做一套。紅校學員的新式軍裝整齊劃一,威武雄壯,很快引起了總部首長和各部隊的注意。於是中央蘇區各部隊紛紛效法紅軍學校,穿上了同樣制式的小八角帽新式軍裝。


由於敵人的封鎖,關山的阻隔以及條件所限,第四方面軍的軍裝不可能與中央紅軍的完全一樣。它的衣服顏色是深顏色的,帽子做成了大八角帽。儘管如此,軍服型制基本上還是一致的。就這樣,全國紅軍基本上完成了統一的軍服著裝。但是,由於兩軍帽子八角的大小差別較大,所以有了會師後出現的「大腦殼」「小腦殼」的稱謂。


步槍

兩萬五千里,紅軍和他們身上的「寶貝」



規格:漢陽造步槍口徑7.92mm,全長為955mm,全重為3.166kg (不含刺刀),表尺射程為1800m,發射7.9×57J圓頭步槍彈,五發漏夾供彈。


漢陽造步槍原型為德國1888式委員會步槍,由於該槍的主要生產者為湖北漢陽兵工廠,因此一般稱之為漢陽造。


漢陽造步槍在中國前後生產了將近50年,成為當時中國生產時間最長的一種輕武器,也是自晚清政府的新軍到抗日戰爭時期,國內各個武裝部隊的輕武器裝備的主要槍型。


1904年,漢陽兵工廠對此槍進行了改進,以上護木取代槍管套筒,刺刀庭改在前護箍下方,參考德國毛瑟1898式步槍,改進了照門,通條改放在護木之中。


由於生產時間長遠,革命戰爭年代所有的戰役,此槍幾乎無役不與, 1911年10月10日晚打響的辛亥革命第一槍,用的就是漢陽造,該槍從辛亥革命到抗美援朝一直在戰場上發揮作用,是中國戰爭史的一個傳奇的神話。


在紅軍長征中,漢陽造步槍是裝備和使用數量最大的步槍,主要來源於繳獲國民黨軍隊,在紅軍長征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標語牌

兩萬五千里,紅軍和他們身上的「寶貝」



規格:長64.5cm 寬39cm 木板厚2cm


特徵:木板上面有紅色顏料手書的「紅軍是藏回漢的軍隊」九個大字。左側有三個圓孔。


從1934年10月開始,中國工農紅第一、二、四方面軍分別離開原來的根據地實行戰略轉移,到1936年10月於甘肅會寧區會師,標誌著紅軍長征以勝利告終。在歷時兩年多的長征中,紅軍足跡踏遍湘、桂、黔、滇、川、康、甘、青、豫、陝等14個省,經過了苗、瑤、壯、侗、布依、土家、白、納西、彝、藏、羌、回、裕固、藏等十多個少數民族聚居區。為了順利通過這些地區,同時也灑下革命的火種,號召更多的中華兒女加入革命的浪潮中來,共產黨制定並嚴格遵守了一整套的正確有效的民族政策。


解放前在西部老少邊窮地區,少數民族同胞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還要遭到當地軍閥殘暴的統治和壓迫剝削。紅軍在長征的路途中,與各族人民都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宣傳了紅軍的民族政策,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紅軍在長征中基本順利通過了所有少數民族聚居區,並且和各族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最有名的事件便是中央紅軍在通過大涼山彝族駐地時,劉伯承參謀長就與當地彝族首領小葉丹歃血為盟結為兄弟,從而順利通過大涼山地區。


皮帶

兩萬五千里,紅軍和他們身上的「寶貝」



規格:長約55厘米,寬約2.3厘米,厚0.2厘米


特徵:呈土黃色,有雕花


這是中央紅軍戰士魏炳山保存的半截皮帶。


紅軍各部隊在過草地期間都曾吃過牛皮、皮鞋、皮帽和皮帶、鼓皮等皮革製品。長征時任紅二軍團十八團政治委員的開國中將余秋里將軍曾經回憶,「進入草地之後,紅軍的後勤給養非常困難,所到之處草根、樹皮、植物莖塊,所有能吃的東西都被一掃而光。後來,部隊開始吃一種長著短刺的野草,那草的刺有毒,用手一碰,像被蠍子蜇了一樣疼,吃多了,大小便還會出血。戰士們有的把機槍帶、皮帶煮著吃了,甚至連宣傳員背上的鼓,也引起了大家的食慾。」


根據長征親歷者記述,皮帶和其他皮革製品主要有燒烤後水煮、火燒後直接食用、水煮三種吃法。


其中,皮帶、鼓皮一類的皮革製品經過鞣製,要先用火燒再煮才能使皮質軟化。趙洪進曾經把鼓皮燒烤後煮食「我找了一抱干樹枝,點起了火,毅然把『皮鞋』(山神廟撿到的鼓皮製成)放在火上。它在火里吱吱亂叫……那個湖北同志這時也光著腳擠上前來,把他那雙『皮鞋』扔到熊熊的火里。燒了一會,把鞋拿出來用水洗了洗,用刀颳了刮,然後又放在臉盆里去煮。咕嘟一會,皮子變得又黃又軟,不斷散發著糊香。一聞到這味,真想一下子把它吞下去。別看這些平時連想一下都要噁心的『食物』,那時可真寶貴。待『皮鞋』煮好後,班長用小刀把它切成許多小塊,分給班裡的同志…… 」


牛皮則可以直接用火燒熟後吃掉,原紅六軍團模範師政治部技術書記、開國少將朱家勝回憶,牛皮在燒烤時「絲絲的響著,鼓起無數米粒那樣的油泡泡。牛油掉在火里,火更旺了,火焰更濃了……」燒好後的牛皮「……焦黃焦黃的。我先用牙咬下一小點,放在口裡,像油炸糕似的,一點也不難吃…… 」


綁腿

兩萬五千里,紅軍和他們身上的「寶貝」



規格:長約5米,寬約8厘米


特徵:灰色布質,尾部有固定用的黑色綁帶


綁腿,顧名思義就是綁在腿上——主要是小腿上的布條,由於小腿行走時擺動最大,長距離行軍,一天下來由於血液都下積到腿部,雙腿就會酸痛不已,打上綁腿就能有效減輕腿部酸痛。


另外,山區多尖利岩石、多荊棘茅草、多蟲蛇叮咬,綁腿還有保護腿部的作用。所以綁腿也就成了經常需要長途行軍的紅軍不可或缺的個人重要裝具。


綁腿的打法是將平頭端從鞋幫開始繞到腳腿平裹,每一圈或兩圈可將綁腿翻面,以保證平貼腿面,不斷向上一直打到膝蓋。打綁腿的時候要站著打,這樣才能保證打的綁腿鬆緊適度,打得太松不僅容易散落,也起不了保護腿部的作用。要是打得太緊就會束縛住小腿,嚴重的甚至連腳都邁不開步,所以打得好的綁腿應該鬆緊合適,而且還能封住鞋口,防止泥土或小石子進入鞋子。


在長征急行軍中,紅軍戰士每天必做的兩件事情,就是一打草鞋,二就是打綁腿。 紅軍士兵一般都帶著兩三雙草鞋和兩副綁腿,連總司令朱德自己也打著綁腿。綁腿的作用很多,比如緊急情況下可以當作繃帶包紮傷口或者作為三角巾固定骨折部位;幾根綁腿連接起來可以作為繩索來用等。


在四方面軍南下突襲大雪山楊森川軍時,川軍全線潰敗,試圖翻越大雪山逃走。由於紅軍追的急,川軍來不及爬山逃走,很多士兵就把綁腿連接起來,綁在樹木上,然後順著綁腿滑下山去。紅軍攻打臘子口天險時,正面強攻根本無法得手,被迫從兩面的近90度的峭壁攀爬側擊。紅軍沒有足夠長的繩索,士兵們就用綁腿相連爬山,最終擊潰了臘子口的魯大昌守軍二個營,打開了紅軍北上陝北蘇區的道路。

兩萬五千里,紅軍和他們身上的「寶貝」



我們的長征在路上


| -- |


「當代海軍」(微信號:ddhjzz)


合作電話:010-66960370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代海軍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女兵說:出海再也不用把零食藏內務櫃了……
紅軍戰士口述細節,震憾、流淚……
葫蘆島的那座軍營,留下我「一道拐」的記憶
那些部隊的南腔北調,聽了真「香菇」
大多數艦艇都以城市命名,為何這艘艦如此另類

TAG:當代海軍雜誌社 |

您可能感興趣

紅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都與他有關,蔣介石的「超級軍師」
11歲參加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毛主席親自給她當紅娘
燕雲十八騎的原型,虎狼之師,幫皇帝一統天下,追殲匈奴五千里
此國地方五千里,帶甲之士百萬,都城卻被攻陷三次?
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竟然源於一個「乞丐」提供的絕密情報
紅軍傳奇戰將,三次截肢,單腳走完二萬五千里長征,55年授中將
她9歲加入紅軍成最小女戰士,走過兩萬五千里,最後嫁給了開國將軍
他是將軍,又是博士,平生最難忘、最自豪的事是二萬五千里長征
妻子翅膀受傷,這隻雄鳥每年飛躍兩萬五千里來看她
萬重山下,美酒飄香,二萬五千里的征途留下如今美好的光輝
血史長征:是哪位將軍親自護送二萬五千里長征紅軍出大雪山?
雌鳥翅膀受傷,雄鳥每年飛躍兩萬五千里從非洲來看她
雄鳥每年跨越兩萬五千里,堅持15年竟只為看一眼受傷的妻子
還糾結要不要跑?有人都要跑第三個「兩萬五千里」了
11歲參加兩萬五千里長征,獲毛主席賞識,嫁最小指揮員
一位攝影師和一條綠色長凳的五千里漫漫長路
中國軍隊修建五千里地下長城!美國衛星被騙慘
你知道二萬五千里長征的意義,可你知道走完它,要付出什麼代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