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發掘」張愛玲、錢鍾書的人

「發掘」張愛玲、錢鍾書的人

微信ID


EYEONHISTORY

「發掘」張愛玲、錢鍾書的人


書房裡的夏志清教授


文|張鳳


摘編自《哈佛問學錄》,重慶出版社出版

夏志清的《中國現代小說史》在上世紀60年代最早向英語世界介紹中國文學,並發掘張愛玲、錢鍾書、沈從文等重要作家。


生於上海,長於蘇州


夏教授祖籍蘇州,江蘇吳縣人,祖父和大伯早逝,祖母孫氏獨自撫養三個子女。其二伯在上海開當鋪,姑母嫁尤姓人家,父親夏大棟(柱庭)先生排行老三,曾入薩鎮冰辦的商船學堂,讀了三年,在浦東的銀行做事。


他生在黃浦江對岸的浦東,對岸就是十里洋場的上海。夏教授生於1921年2月18日(農曆正月十一日),四歲時才與母兄返回蘇州。


對於這從三國以降就英彥如林,又有水鄉塔橋園林之勝的蘇州,他「並無好感」:街窄,早晨收水肥,臭氣衝天,一般居民懶洋洋的,舊屋無電燈設備,靠幾盞洋油燈暗黝黝的……冬天又冷,以手爐腳爐取暖,令他心中,老大不願意。

母子三人,當時住桃花塢母親何韻芝女士娘家的老宅,父親在上海交通銀行工作,周末返家。他讀只收男孩的桃塢中學附小,六年級下學期遷廟堂巷夏家,轉學到兼收少數女孩的蘇州中學附小,他見壞男孩欺侮女孩,就開始俠骨柔腸起來。


上課兩周,「一·二八」戰事發生,父親接他們母子住到了銀行宿舍。此後停學半年,他在上海看戲看電影,當然也看些書報,九歲起便已讀了《三國演義》四遍,李涵秋的《廣陵潮》《施公案》和林琴南的翻譯小說等,就是在上海為消遣而看的。隨後他與母親回蘇州上純一初中。


夏教授高一時在滬江大學附中讀了一學期。因父親去南京從事保險業(後為中央飯店經理),他也轉學至南京青年會中學,念了一年半。


剛建都的京城舒服寬大,一派新氣象。「七七事變」時,父親將全家送回上海法租界,而自己到了大後方。他回憶父親從商時,因老實被派到貴州、仰光等地,也不會走單幫的門道,始終很窮。


銀行經理並非小職員,生活拮据倒是令人意外。但夏老說:「小經理是幫人做事的,又不是董事長。」

哥哥夏濟安是長子,同父親衝突多些。夏濟安日記提及父親吃喝嫖賭,使母親不快,所以他在出版序言里,非辯白不可。他認為哥哥不免苛評了。父親吃飯穿著並不講究,商界陪人到堂子吃花酒是正常的,麻將常打亦是社交,不能怪他。


母親守在上海、蘇州,培育兒女,實在艱苦,但接近抗戰勝利父親返鄉,除1946年曾前往台灣一陣,未再離開家鄉,父母在晚年感情很深厚。


考上留美獎學金


夏教授1942年畢業於滬江英文系。父親覺得憑他的英文可在保險公司做英文秘書,不過他從未學過商務英語,在公司待了兩天就不幹了。

後在街上巧遇同學,受邀到光耀中學代課教高中英文,教了不到兩學期,深感物價飛漲,零用錢都不夠,媽媽就鼓勵他去考海關,故而勝利前他曾在外灘江海關工作了一年。


他哥哥1943年11月離滬到內地,1945年任教於西南聯大,他則一直在上海陪伴母親妹妹。


1945年,夏教授父親的商船學堂老同學、後娶夏家別房小姐的姻親徐祖藩,被任為台北航務管理局局長,即把賦閑在家的夏教授帶到台北,做了十個月航務專員。


其實他對職司的事務一竅不通,在辦公室無聊得很,只好常讀書,最糟的是他學會了抽煙,讀書時還會接連抽,抽了四十多年,想著可怕,擔心貽害終生,直到80年代初才戒掉。


宿舍無書桌,他只好上街亂跑或在蚊帳里看書,倒也讀了《湯姆瓊斯》《白鯨記》《文藝生涯》等二十多種書。


1946年9月底,他隨長兄夏濟安由滬乘船至北大任教,住在紅樓宿舍,致力於當代英美批評、德文,寫了有關布雷克(W. Blake)的論文等。


胡適校長上任,紐約企業巨子李國欽設立了北大文理法三個留美獎學金,講師助教均可參選。他哥哥非聯大嫡裔,他又靠其兄面子進北大,人事上一無關係,能有此出國機會,兩人當然不肯放棄。


參選需交英文論文及當場作英文作文「出國留洋兩回事」一篇,他因研究布雷克論文脫穎而出。英國的大批評家燕卜孫(William Empson)那年重返北大,在外文系任客座詩人,會同文科各系審閱,對此文大為賞識,並認為遠比其他參與競選的論文高明。沒有顯赫人事背景而以八十八高分問鼎的夏教授,中選全憑真才實學。


而後,出國手續延宕,1947年11月末,他終於抵達歐伯林學院(Oberlin College),並在那裡住了一周,往附近學院聽了名詩人、新批評派的鼻祖藍森(C. Ranson)[泰德(A. Tate)、布魯克斯(C. Brooks)、華倫(R. P. Warren)等人都是他門生)兩周的課。


藍森看了他有關布雷克和多恩(J. Donne)的兩篇論文,對他也很賞識,把他推薦給剛任教耶魯的學生布魯克斯。經藍森和燕卜孫二位名詩評家力薦,春天他就前往耶魯攻讀英文碩士和博士,1951年12月獲得耶魯英文系博士。

「發掘」張愛玲、錢鍾書的人



1955年的夏濟安(右)、夏志清


在此之前半年,他就開始協助政治系饒大衛(David N. Rowe)編寫英文《中國:地區導覽》手冊,負責文學、思想、大眾傳播等篇章,發現中國現代文學史竟無一部像樣的書,因此即向洛克菲勒基金會申請,得到三年獎助費,在耶魯以英文系研究員名義,有魄力地撰寫《中國現代小說史》。


1961年,《中國現代小說史》在耶魯大學出版,此書奠定了他漢學界評論家的聲望。同年他應邀去匹茨堡接柳無忌教授的缺。


王際真教授因《中國現代小說史》而賞識他,1962年他被聘為哥倫比亞大學長俸教授。1991年,夏教授自任教29年的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文學系榮退,在他和王德威的用心經營之下,哥大已成為西方漢學研究重鎮。


與錢鍾書之誼


錢鍾書當年就從北大圖書館借閱過《中國現代小說史》,他評論此書:「文筆之雅,識力之定,迥異點鬼簿、戶口冊之倫,足以開拓心胸,澡雪精神,不特名世,亦必傳世。」推崇其鬼斧神工。


錢、夏之交誼,畢生只不過會面三次:早年見過;第二次是1979年錢鍾書訪哥大;再就是1983年,夏教授乘韓國開會之機應錢先生之邀去過復旦大學。夏教授能得狂放霸氣的錢先生相重,純是「意氣相投,文氣相通,同氣相逑」。

「發掘」張愛玲、錢鍾書的人



夏志清(左)和錢鍾書(右)


《中國現代小說史》之後,現代中國文學的研究日新又新,方法上也是五花八門,從鴛鴦蝴蝶到新感覺主義,從晚清「被壓抑的現代性」到世紀末的「後現代性」,不一而足。


21世紀已經開始,現代中國文學的研究也綠樹成蔭,較以往任何一個時候都更成為一門顯學。


當夏教授被詢以「您的批評,歸類為哪種批評」,他會不假思索地回答:「批評只有好的批評和壞的批評!」聯想到他與顏元叔、唐德剛、普實克(J. Prusek)等均有過大筆戰,仔細詢問,他卻淡然地笑笑說:「都不是我開的頭,他們要挑釁嘛!」


且讀且評論。本周最佳評論得贈書《人間詞話》。

「發掘」張愛玲、錢鍾書的人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皇帝為何敢用自己的命來賭下雨
人美更要多讀書
玉石之美,溫潤而澤
不要睡了起來嗨……起不來?吃藥!

TAG:看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一位傳奇導演慧眼發掘了李小龍、成龍、李連杰,最後卻被所有人拋棄
他撞臉楊祐寧,和張國榮趙薇合作,還發掘了林志玲
劉慈欣背後的男人 發掘《三體》的人原來是他!
越王勾踐劍為何在楚國的貴族墓里被發掘?
侯馬盟書發掘記
李蓮英棺木被發掘,棺木開啟的時候,為何讓世人感到驚訝?
盜墓發掘出的大秘密——中國人曾是最接近「神」的人種!
被星探發掘後成為明星的愛豆,除了吳世勛鄭秀晶崔珉豪,還有他們
鹿晗吳世勛沈昌珉,愛豆們竟是這樣被星探發掘的!
張海明:千里尋香,只為發掘傳統沉香文化的內涵
權志龍徐賢世勛昌珉,韓國偶像是這麼被發掘的!
徐克發掘,頂替李連杰演好萊塢巨作,取代趙文卓創2億票房,是誰
第一秦王陵的發現及發掘
張謇:他是發掘袁世凱的伯樂,又在關鍵時刻給袁世凱開了一劑良藥
權志龍世勛鄭秀晶,那些因為星探發掘進入娛樂圈的愛豆們!
行動 發掘身邊的男貴人
米華健談絲綢之路、中亞與新清史:發掘「被遺忘」的人群
張獻忠沉銀遺址:千年石龍現身,專家呼籲圍堰發掘
「老道」警察郭富城發掘人心,帶你「踏雪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