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地球到底可以裝下多少人

地球到底可以裝下多少人

「就跟養孩子一樣,你是計劃他以後要學鋼琴、出國留學,還是僅僅吃飽穿暖就好?不同的標準,成本就不同,能承受的數量也就不同。」

地球到底可以裝下多少人


日前,美國科學家發布預測,人類的生命極限可能在115歲左右。眼下,全球很多國家的國民人均壽命多在76至80歲。在生育率保持基本穩定的前提下,這一超出現有預期壽命水準的「高齡」,意味著地球人口規模將邁上一個新台階。

1830年,地球人口約為10億;一百年後實現翻番,達到20億。1975年,全球人口增長至40億;2011年,這一數值達到70億;預計到2030年,我們將迎來第80億名成員。而後面的兩次翻倍,分別僅耗時45年、55年。


「人口爆炸」的趨勢將如何演變?就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而言,地球到底可以承載多少人口?


人口峰值:106億?

人口增長數量的「天花板」在哪裡?激進者認為是134億,保守者給出的推測為90億。


上世紀50年代開始,由於戰爭、饑荒的減少,全球人口增長速率明顯加快———每年超過1.8%。1963年,這一增長速率達到了歷史峰值。預計到208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頂峰,為106億。此後逐漸下降,到本世紀末降至103億。


不過,美國人口資料局近日更新預測,認為地球人口將提前至2053年突破百億大關。


其中,非洲是人口增長的主要推動力。目前全球生育率排名前10位的國家,都是位於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這些國家的婦女,平均生育6個以上。


到2050年,亞洲的人口數量將達到53億;美洲地區的人口會增加2.3億;歐洲則是唯一「減員」的大洲,人口總數從現在的7.4億降至7.28億。

屆時,排名前5位的人口大國分別是:印度(17.08億)、中國(13.44億)、美國(3.98億)、奈及利亞(3.98億)和印度尼西亞(3.60億)。


中國最大容量:16億?


突破百億人口,是不是地球最大的承載量呢?對這一問題,學術界大體存在三種態度:


一是最大容量說。前蘇聯科學家提出,如果用已知的先進方法耕作全部適於生產栽培的土地,那麼地球足以養活五六百億人。


二是最小容量說。一些生態學家以人類能得到的植物能量為基礎,認為地球所能養活的合理人口為75億左右。

三是中等容量說。美國學者認為,以人均糧食1噸估計,世界耕地可供養的最大人口數量約102億。


中國是全球第一人口大國,其最大人口承載量又該如何判定?1957年,馬寅初給出的答案是7億至8億。


但也有研究提出,到21世紀20年代中期,在較高水平投入或豐產年的情況下,我國生產糧食數量可達到7000億千克,有望供養15.48億人;在低投入或歉收年,可供養14.2億人。在農業資源最大可能生產量的情況下,以人均年消費糧食500千克計算,可承載的人口數量約為16億。


兩大瓶頸:水和能源

除了糧食產量外,水資源、化石能源及空氣質量、地球溫度等變數,也是左右地球「肚量」的關鍵因素。


當前,地球水資源總量約為138.6億立方米,其中97.47%是不能直接利用的鹹水。而在佔比不多的淡水資源中,現有技術條件下能夠利用起來的只有0.34%。所以說,淡水資源遠談不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淡水資源分布還具有地區性、時間性差異。全世界60%的地區面臨供水不足,40多個國家鬧「水荒」。世界糧食組織預測,隨著人口增加,人均佔有水量相對減少24%。同時,污水排放量相應增加,將加劇可用水污染和供水不足問題。


隨著人口迅猛增長和現代工業發展,人類對能源的需求急劇增加。按照現在的產量生產及消耗下去,目前所探明的石油、天然氣儲量僅可維持80年左右,儲量最多的煤也僅能供應兩三百年。


此外,地球上的非能源礦產資源也是非常有限的。此前的一項統計顯示,靜態儲量將在50年內枯竭的有錳、鋅、錫、汞、硫、金剛石、石棉、石墨、重晶石、滑石等。


一個掣肘:凈化能力


除了「供給」枯竭危險外,地球生態系統的「凈化」能力也在急劇弱化。


大氣層是一個易受破壞的脆弱平衡系統。工業革命以來,它受到人類經濟社會活動的強烈干擾,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酸雨區擴大及其他氣候無常等現象日益蔓延。


以二氧化硫為例,20世紀中葉以來,其排放量成倍增長。1980年達到1.6億噸,是1950年的16倍。聯合國的報告披露,當前有18億城市居民呼吸著二氧化硫和煙塵超標的不幹凈空氣。


顆粒物是空氣中最常見的污染物,人類排放的顆粒物每年達5億噸。它們吸附著許多有毒有害的金屬、無機物和有機物,在大氣層起著各式各樣的化學反應,生成更多的有害物質,形成「二次污染」。


大氣中的溫室氣候主要是二氧化碳。監測顯示,1992年到2013年,雖有42個國家的年均碳排放量在下降,但全世界人類年均碳排放總量增加了60%,達到980億噸。由於森林被毀等因素,地球的自凈能力已經無法承載日益增多的二氧化碳。


科學模型顯示,溫室氣體的累計,將導致地球溫度在本世紀內上升2℃。這將對糧食產量、水資源分配等帶來一系列影響,最終不可避免削弱地球的人口承載力。


「富養」慾望應當克制


地球所提供的資源,足以滿足每個人的需要,但不足以填滿每個人的欲壑。長遠來看,解決有限資源與無限慾望之間的矛盾,避免人類對地球的過度索取,是讓「藍色星球」永葆生機的法寶。


「就跟養孩子一樣,你是計劃他以後要學鋼琴、出國留學,還是僅僅吃飽穿暖就好?不同的標準,成本就不同,能承受的數量也就不同。」在人口學家鄭梓楨看來,做這類估算,首先要看「好日子」的假設標準究竟是怎樣,是要「富養」還是要「窮養」。


同樣是生活,一個美國人平均購買的商品數量是中國人的50倍,能源消耗量等於印度人的35倍。這樣的奢侈,合理嗎?鄭梓楨認為,不管怎樣,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人類需要保持警醒,需要為後代的生存多留下一些空間。


還一組數據: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平方公里可耕地需供養526人。但在發達國家,這一數字為238;在發展中國家,這一數字為697。隨著眾多發展中國家進入工業化時代,可耕地將進一步減少。如何尋找一條生存新路?


科學家對生態科學、農業科學、生命科學和海洋科學的發展寄予厚望。例如,發現新的食物,開發海洋資源,加強水產養殖,培育高產作物,培育「人造食物」和特色新物種,提高馴養動物的抗病能力和繁殖率,等等。


當然,在努力提高可耕地效率、增加糧食產量的進程中,我們也要注意避免付出昂貴的代價。如過牧、過捕、過采等使得自然資源來不及更新,圍湖造田、開墾草原森林等直接改變自然界的水分和碳的平衡,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破壞土壤和水體的結構、功能等。


 


(部分資料引自《科技日報》《廣州日報》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笪曦)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觀察 的精彩文章:

英國脫歐後 蘇格蘭重提獨立公投
你熟悉的《碟中諜》,竟然變成了這樣
「火星計劃」靠譜嗎?美媒:並非沒有實現可能
錢志熙:少了藝術高度,詩歌只能熱而不興
鹽加亞鐵氰化鉀是滅種計劃?桉樹引發白血病?

TAG:上海觀察 |

您可能感興趣

你猜猜,一輛老式麵包車,最多能裝下多少人,說出來你肯定不信
心小到只能裝下你一個人的星女
外婆養了20多年的君子蘭,有1米多高,粗到用缸才能裝下!
什麼都裝不下,只能裝下少女心的迷你包
心很小,小到只能裝下你一人的星座女人
能裝下數個地球的超級風暴一刮就是幾百年,如此風暴讓人咋舌!
她的世界很小,小到只能裝下你
60平米的房子能裝下多少色彩
那裡的漩渦可以裝下4個地球!神秘星球吸引人類去探索!
心小到只能裝下你一人,就這些星座女!
還能不能裝下一個人?
你好,5月14日丨她的世界很小,小到只能裝下你。
心很小,小到只能裝下你一人的星座女
「你根本就不需要大房子」,這個人人想嫁的設計師,用43㎡裝下了一家五口人,還自帶後花園!
戒指盒其實很大,裡面不僅可以裝戒指,還可以裝下一個世界
好大一個碗,一次就裝下10多隻小狗,鄰居都覺得過癮!
一個會下蠱的老頭兒,足以裝下另一個世界
史上最殘暴皇帝,擁有老婆數量世上第一,老婆多到分不同城市裝下
體重只有28克,茶匙都可以裝下,盤點世界小的出奇,可愛的狗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