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張豈之:《孟子》與現代人生

張豈之:《孟子》與現代人生

張豈之:《孟子》與現代人生



《孟子》與現代人生

文/張豈之


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孟子》與現代人生,我首先談談這個題目的背景。


第一,現代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了。隨著競爭的加劇,人們的精神壓力也在加大。這說明中國的社會在發展,因為競爭也是社會發展的動力之一。但是隨之而來也出現一個新的問題:現代人如何把競爭帶來的精神壓力轉化為前進的動力?


第二,現代社會中,人們對知識、對技術的要求越來越迫切了。在當代中國,最大的焦點就是所有的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年輕人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基礎上,還要在知識、技術方面有所提高,以便在未來社會中站得住腳,從而過上幸福的生活。這種理想一點也不壞,這也是我們在21世紀向現代化邁進的動力之一。但是這裡也有一個問題:我們所需要的僅僅是知識嗎?知識僅僅是一種謀生的手段嗎?我們如何對知識有更為全面的理解?

第三,我覺得我們中國的青年需要一個健康的生活信念。人是要靠信仰生活的,信仰不是壞事,問題是你信仰什麼、怎樣信仰。在西方經濟發達國家,人們有一種很重要的精神支柱,就是宗教信仰。星期天去教堂聽聽聖詩,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沉重的精神負擔,乃至感情糾葛,在教堂那種安靜的環境里,一切的不愉快好像都被一種心靈的動力洗刷乾淨了。這能不能搬到我們中國來呢?很難搬。原因在於,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政權和宗教歷來是分開的,政教合一在中國歷史上很罕見。過去可能在中國局部地區,政教是合一的,但是中國的廣大地區,特別是中原地區,政教是分離的,即使在佛教盛行時期,佛教和政權也是分離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再提倡用某種宗教作為我們今天生活的信仰,來調節我們喜怒哀樂的感情,來協調和整理我們的理性活動,這是不太現實的。


那麼我們怎樣建立起健康的生活信念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辦法,不一定採取大家都通行的辦法。我們要多學一點、多讀一點我們中國的以及全人類的文化結晶——文化經典。通過文化經典的閱讀,形成健康的生活信念。古人講過,「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生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情,遇到很痛苦的事情,怎麼去解決,這是擺在我們每個人面前迫切需要得到解決的一個問題。


「民」本思想


孟子講實行「仁政」,要走兩個階段。第一步就是「小康」。老百姓都能吃飽肚子,都能穿暖衣服,此之謂「康」。第二步是「大同」。經過幾千年以後,我們又把古代儒家的思想繼承過來,加上了新的內容。


現在我就上面提到的三個方面的問題,從《孟子》這部中國的文化經典入手,聯繫現實,與在座的各位交流一下意見,作一些探討。

《孟子》究竟是一本怎樣的書?我們首先得了解孟子這個人。孟子是儒家學派第四代弟子,他是戰國中期山東鄒縣人。孟子也跟孔子一樣,到中原各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儘管有些王對他不錯,但是他的理論得不到實踐的機會。孟子後來回到故鄉,寫了對話體的 《孟子》七篇。


為了大家便於理解,我用白話文來給大家講一講《孟子》。當時戰國七雄都想一統天下,王們關注最多的就是怎麼才能王天下。孟子主張以道德的力量來統一天下的 「王」道。他與齊宣王的一番對話很有意思。齊宣王問: 「要有怎樣的道德就能夠統一天下呢?」孟子就直接說,王想統一國家,最好用道義,使百姓生活安定,這是最穩妥、最可靠的方法。接下來,孟子就講道理給王聽,他說:「王你信不信這樣的事:有一個人,他的胳膊一舉,能舉起三千斤重的東西,但是他說,我連一根羽毛都舉不起來。」王當然說不信。孟子的意思是,王對牛尚且有不忍之心,那麼對於百姓就更應該有仁慈之心。如果百姓得不到安定的生活,那是王不施恩的緣故。於是孟子提出了推廣愛心的哲學:「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首先是家庭中的親情、愛,然後是不限於小的家庭,而把這種愛和親情推廣出去,推廣到天下。光是推廣愛心,這樣夠了嗎?不夠。


孟子告誡王,動員軍隊將士冒著生命危險去打仗,想通過這樣的做法來統一天下,無異於「緣木求魚」,甚至後果更嚴重。但是如果王施行仁政,結果就不一樣了。齊宣王就請教孟子。孟子又講了,社會上有一種人,他沒有固定不變的財產,但是有恆心的,就是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的,這種人只有「士」,就是讀書人。但是一般老百姓,如果沒有恆產,就沒有恆心,就很難安定,什麼違法亂紀的事都幹得出來。因此,王如果要統一天下,必須讓百姓有固定的收入,足以贍養父母、撫養妻兒。當時的百姓,主要就是農民。孟子就講:「你分給每家農民五畝地造房子,四周種上桑樹,那麼五十歲以上的人就有絲綿襖穿了。還可以飼養家畜。分給每家百畝的土地,八口人的家庭就能吃得飽飽的,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可以吃上肉了。 」這樣夠不夠呢?還不夠。還要開辦啟蒙學校,讓少年兒童都讀書。


孟子說,王如果能做到這幾點,天下歸服完全不成問題,所謂「仁者無敵」。這樣,儒家的「仁政」學說就出來了,很完整,發展了孔子的觀點。那麼齊宣王會不會照他說的這樣去做呢?不會的。他覺得孟子這個人太迂腐,在他看來讀書人都太迂了。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種觀點就叫「民本主義」。「民」是最重要的,「社稷」,就是國家,是第二位的,第三位才是「君」。這個名言一出來,我們歷代的封建專制統治者都不太滿意。明代的朱元璋就曾對他的親信講,給我把《孟子》書里這些話全鏟掉。他認為,民貴君輕那還了得,真正是大逆不道。但是孟子這個思想已經成為中國古代人文思想里一個很有價值的思想。


「誠」的境界

孟子講,人道要向天道學習,追求「誠」,「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後人再發揮,就說人要講究誠信,講理論實際的統一,講言論與行動的一致,講表裡合一,講朝著一個目標不斷奮鬥。


那麼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題與孟子的觀點有什麼關係呢?我要做一些論述。《周易》提得很清楚,君子歸根到底要學兩門學問。一門是「天文」,就是用觀察來了解天道的運行。在古代,天文是很特殊的學問。如果不了解天道的運行、時序的變化,不掌握春夏秋冬的變遷規律等等,農業生產就搞不好。另一門是「人文」,就是學習社會的道理、社會制度和觀念以及人自身的道理。用今天的話講,就是既要把自然科學學好,又要把人文社會科學學好。


古代原創性的文化之一道家,像老子、莊子他們的基本觀點是什麼呢?他們認為人道要向天道學,天道自然、人道無為。老子說得很清楚,天道運行是「自然而然」。天道既然是自然,人道也不能違背自然規律,所以要「無為」,就是不要用很多人為的東西強制地把人生緊緊束縛住。你看,太陽普照大地,人們都講太陽把光明給了我們。但是老子不這樣講,他說,太陽普照大地,把光和熱給大家,它應該如此,這是自然而然的,沒有什麼了不起。那麼國家的統治管理者也應該為人們服務,「以百姓之心為心」,這也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也是自然而然。應該這樣才對。老子講「無為」,不是什麼也不做,而是說不要超越自然允許的範圍,成天搞那些繁瑣的東西,使老百姓騷擾不堪。


儒家又是什麼觀點呢?儒家認為天道高高在上,天道是人道的放大。你只有了解人性,才能了解天性是什麼。比如孟子講 「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這是與道家不同的。但不管是道家,還是儒家,最後都是希望把天性與人性統一起來。能不能用一個名詞,或者一個範疇,把上面所講的都聯繫起來呢?

這個名詞,孟子找到了,就是「誠心誠意」的「誠」。在孟子之前,戰國中期孟子的老師子思在《中庸》里就講:「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你看,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到什麼時間就有什麼樣的氣候變化,周而復始地按規律運行著。有沒有哪一天停止了呢?正像英國詩人雪萊講:「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春天遲早會來的。這就是「誠」,是不可抗拒的規律,永不停息地在運行,而且這種運行不需要任何虛偽的外衣,表裡是合一的。那麼人道呢? 「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講,人道要向天道學習,追求 「誠」, 「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後人再發揮,就說人要講究誠信,講理論實際的統一,講言論與行動的一致,講表裡合一,講朝著一個目標不斷奮鬥。


《孟子》書里沒有「境界」這個詞,但是書里有一種很高的精神境界,它也是一種人生境界、道德境界。這裡,我特別要提到我國著名的經濟學家馬寅初先生。馬先生是新中國建立以後北京大學第一任校長。他經過周密的調查,發現新中國的人口過多,應該推行計劃生育。他就在人民代表大會上以代表的身份提出了提議。據說非但他的提議沒有被接受,他還被扣上一個帽子,說是一個「新馬爾薩斯」出現了。北京大學院里批判他的大字報鋪天蓋地而來。親朋好友就勸馬先生,說這個情況不太好,您能不能先做一個檢討,不管是真檢討也好,假檢討也好,先過了這個關再說。馬先生就說,我提出的是科學的理論,是經過周密的調查研究得出的結論,我不會做一個字的檢討。


在最困難的時期,馬先生引用了《孟子》的一句話來鼓勵自己——「我善養吾浩然之氣」。這個「浩然之氣」就是境界。這個境界有哪些內容呢?第一個就是「夜氣」,就是夜間的氣。夜深人靜,人經過休息,排除了日間的煩惱,神志非常清醒,心氣非常平和,能夠用理智判斷分析一切。所以孟子就把這種心境稱為「夜氣」。白日之氣不行,太浮躁,諸事紛擾,人安靜不下來,非常容易衝動,心理不平衡,甚至使人四肢麻木、浮華虛偽,甚至使人心灰意懶。孟子講「夜氣存而勿失」,就是說要把夜氣保存起來,不要讓它失去。這是他自己的經歷,就是要在平和的心境中,而不要在浮躁的時候去處理事情,要冷靜地思考一切。這是人生很重要的經驗,在座的各位可以借鑒。第二個是從政治意義上講的,就是「正氣」。孟子解釋「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這種氣是用正義培養起來的,把許多道德集中起來的一種精神狀態,沒有力量可以克服它,它是最強大的,而且充滿上下四方,無處不在。


「浩然之氣」的第三個意思是「大勇之氣」,就是指真正的勇敢。孟子講,古代有一個人北宮黝,他培養勇氣,他的皮膚被矛刺,眼睛被扎破了,再痛也不為所動。而且這位北宮黝先生不畏強權,國君罵他也一定回擊。孟子還舉了一個人,叫孟施捨,他培養勇氣的方法又有所不同。孟施捨也很勇敢,他面對不可戰勝的敵人,仍然保持冷靜的精神狀態。這樣講,在北宮黝和孟施捨身上一定體現了「浩然之氣」嗎?孟子講「非也」。這都是匹夫之勇,是意氣用事,和我所講的「浩然之氣」還比不上。真正的勇敢應該建立在正義信念的基礎上。有沒有統一的標準呢?有標準。孟子講「反身而誠」,這種「誠」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勇敢。「誠」的境界有沒有具體化呢?有的,就是孟子的名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現在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朋友們,當你在人生道路上因為遇到一些挫折、不如意而感到失望的時候,我想孟子的這種思想可以給大家提供一種很好的精神境界的範本。這種精神境界是理性的,而且它有美感,是把知識、理性、信仰集於一身的一種精神境界。這是沒有時間限制的,兩千年前是如此,現在也是如此,未來也是如此。如果我們多少體驗到了這種境界、樂趣,我們說《孟子》這部書和我們當代人生還是有聯繫的,問題是我們怎樣去運用。


盡心「正命」


正確地對待命運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自己心裡要想得很清楚,有明確的目標、信念,有很高的自覺性。把自覺性提得很高的,在中國古代,孟子是第一個。


我接下來講的第三個問題,與我們也直接相關的,就是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人生哲學。古人怎樣認識、排遣不如意的事情呢?他們稱之為「命定」,所謂「死生由命,富貴在天」。很多事不是人力所能決定的,因此我遭遇多少困難、多少痛苦,都是命中的安排。《孟子》書里對此沒有直接的反映,但是也談到「正命」,就是把命擺正,正確地認識命運的左右。東漢哲學家王充,不斷觀察東漢社會,發現當時做官的沒有幾個好的,德行都不行。什麼原因呢?王充就講了,一個是「命定」,命中注定;另一個是「偶遇」,遇到有人提拔他,他就升遷了。孟子在他之前,但不是這樣講的,孟子主張要正確地認識命運的左右,就是「正命」。孟子舉例子:雖然死生由命,你也不要站在一堵危牆下,等著那牆倒下來把自己砸死;明知犯法是要被判刑的,還要去犯法,那就叫「不知命」。實際上,這是對命運持否定態度的。


正確地對待命運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怎樣提高自己的自覺性呢?第一,孟子提到,首先你要做一個有人性的人。在整個春秋戰國時期,「什麼是人性」是一個大的討論話題。孟子的回答是:「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人性與獸性的區別不大,就是那麼一點點,就是人有理性,而其他動物沒有理性。


理性究竟是什麼東西?孟子明確回答,有四種:第一種是「惻隱之心」。孟子舉例子,通俗易懂,說有一個小孩子正在快跑,就要掉到井裡去了,生命就要發生危險了。作為人,天生就有人性,就一定趕緊上去把小孩子救下來。阿貓阿狗有沒有這種「惻隱之心」呢?沒有。


第二種是「羞惡之心」。就是人知道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就是有羞恥心。明代大教育家王陽明和他的學生討論:世界上有沒有一種人,先天地決定他不是好人呢?學生說:「老師,有。 」王陽明說:「那你舉個例子。 」學生說:「小偷。 」王陽明當時沒有說話,沒有表示否定。剛好書院抓了一個小偷,王陽明把學生叫過來,並對小偷說:「把你的衣服脫了。 」小偷說:「不脫!不脫! 」王陽明說:「你看,他不脫,體現他有羞惡之心。他是可以改造的,可以改造成為一個好人。 」問學生同意不同意,學生連聲說:「同意,我同意老師的看法。 」這個故事很好,很體現人性。


第三種是 「辭讓之心」,就是要懂得退讓、恭敬。還有一種是 「是非之心」。人慢慢長大以後,要懂得哪些事情是對的,哪些事情是不對的。這「四心」,孟子認為是四個起點:「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把這「四心」作為四個開端,然後充分地發揮出來,不斷地發揚光大,不斷充實,就能充分體現人性之所在,就能養成四種道德——仁、義、理、智,達到人性的完滿。從這個意義上講,孟子所說的「人性論」,歷史上叫做「性善論」,講得是很有道理的。他鼓勵人向上追求,不要沉迷下去。


若干年前,一些學術著作、文學作品把「人性」變成一個很不好的詞,一談人性,就要談階級性,人性變成一個很空洞的階級概念,好像所有資產階級的人性都是一樣的,所有無產階級的人性也都是一樣的。其實這是很不同的。我覺得我們現代人,第一要做有人性的人,第二要做有宏大志願的人。前面講的「四心」只是一個基礎,還要把這四種本能、四種品質都發揮出來。孟子給它一個詞,叫「盡心」,就是把人性善良的方面盡量發揮出來。《孟子》書里專門有一篇就叫做《盡心》。這發揮還不一般,是要經歷生活的種種痛苦、磨難,而且磨難越深刻越好,越能把人性善良的方面發揮出來。所以孟子有這樣的名言:「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睏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就是說人的心理、精神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打擊,命運對你一次又一次考驗,你不斷地遭受失敗,不斷地在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你的內心因此更加堅定,意志更加堅強,你從此更加成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呂氏春秋》告訴你怎樣更好地實現目的
馮友蘭:人生的境界
「宋畫第一」,范寬《溪山行旅圖》
最美梅瓶,「天下第一器型」
《史記》里的富豪榜

TAG:大道知行 |

您可能感興趣

郭俊辰化身唐朝千年狐,《白狐的人生》入現代甜寵!
儒家與現代人生
現代視野的生生之謂道
阿三:與張憧之先生雜談現代藝術
南懷瑾:什麼是現代人的養生之本?
黃朴民:《孫子兵法》與現代競爭
黃朴民:《孫子兵法》與現代競爭②
黃朴民:《孫子兵法》與現代競爭③
劉邦夫人呂雉,轉生到了現代
黃朴民:《孫子兵法》與現代競爭④
古裝英版《應召女友》,並非現代名媛,而是王朝名姝!
斬妹紅之瞳生錯時代的妹子們,如果生在現代
《追捕》:這是吳宇森的現代江湖兒女故事
張進峰:現代社會的「人」之門:胡適忠告
中國近現代名家作品選粹:汪慎生!
《古代名人現代生活手冊》
李連杰徐克的《黃飛鴻》成經典,這部現代版《黃飛鴻》卻鮮為人知
中國近現代名家作品選粹:汪慎生
現代詩《街上的霓虹燈》,映著無數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