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蘋果 VS 微軟:誰來定義電腦?一場持久的有關技術話語權的爭奪戰|廣告大戰③

蘋果 VS 微軟:誰來定義電腦?一場持久的有關技術話語權的爭奪戰|廣告大戰③




蘋果和微軟廣告中長達 30 年關於「什麼是電腦」的爭論,是一部覆蓋了 PC 行業黃金時代的技術迭代史。


「不存在最後的失敗。」




時任百事可樂有限公司可樂分公司的總監理兼行政總監羅傑·恩里科(Roger A.Enrico)對發生在 1960 年代百事和可口可樂之間的「廣告大戰」如此總結道。



這基本上是營銷史上最早,也是堪稱典範的廣告案例。百事憑藉對可口可樂發起的挑戰,獲得了市場第二的位置,而可口可樂也在這場競爭中不斷強大。所以結果是消費者的關注擴大了整個市場。




但也正如羅傑所說,訣竅是「可樂大戰」必須有趣。如果這場戰爭看上去有一個公司已經岌岌可危,厄運連連,而且已無回天之力,遊戲的氣氛馬上就會急轉直下。



這場戰爭必須能讓人感受到的是一場沒有血腥的,但永不休止的戰爭。大家的利益在於保持公眾的好奇感:好的,百事可樂今天的做法是這樣,那你能夠想像可口可樂明天會怎麼做呢?




其實,大公司之間充滿競爭關係和攻擊的廣告戰從未休止。比如微軟和蘋果之間、漢堡王和麥當勞之間、Nike 和 Under Armour 之間,賓士和寶馬之間。




而他們之間又有些微妙的不同。比方說,蘋果在 1980 年代推出過一系列挑釁 IBM 的廣告,1990 年代的時候嘲諷對象換成了微軟,而蘋果現在成為了被挑戰者;寶馬和賓士之間的「廣告大戰」風格,則更像是最佳損友。琢磨這些不同是一個有趣的過程。



這是我們推出這個系列報道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廣告大戰」背後是公司競爭,可能是勢均力敵,也可能是新的競爭者正在崛起。你能從這個窗口看到市場發生的變化,話語權發生的轉換等。




他們在廣告中常常針對對方的愚蠢行為猛烈開火。事實上,他們之間的鬥爭都是真槍實彈的。



我們討論的是廣告,但絕不只是廣告而已。


 


技術領域最精彩的廣告對決又來了。




兩個月前,蘋果為 iPad Pro 發布了一支廣告,主題為「什麼是電腦?」。




「這才是電腦」,微軟用 Surface Pro 4 迅速做了回應。它還另外拍攝了四條廣告短片,順帶點名嘲諷了 MacBook 不帶觸屏功能:「那個 Mac 連你摸它都感覺不到!」




iPad Pro - What"s a computer?






Surface - What"s a computer, Just ask Cortana




你能從中看出微軟的挑釁。不過這場對決的關注度並不怎麼高,幾支廣告的播放量加起來也不如一個月前 iPhone 7 的介紹視頻。




這並不奇怪,iPad 是蘋果如今唯一銷量下跌、且跌幅超過兩位數(2015 年下滑 23%)的產品,而整個 Surface 產品系列在微軟去年的總營收里也只佔了 4%。




而它值得一說的地方在於,這是發生在微軟和蘋果之間技術話語權爭奪的一個縮影。事實上,關於「什麼是電腦」這個問題——實際上是,誰有資格定義「什麼是電腦」的問題,蘋果和微軟已經進行了長達至少 30 年的爭論,期間攻守轉換,覆蓋了 PC 行業最輝煌的年代。




你會發現,當誰在廣告中質疑、嘲諷或者是攻擊對手,它的市場表現在當時的處境總是弱勢的。這倒也符合邏輯,挑釁的一方總想成為攪局者,從行業霸主那裡爭奪話語權。這往往也意味著,你得有足以打破格局的創新產品或者服務。




而每一次通過廣告做出挑戰對手的姿態時,至少他們自己認為是有了這種能耐,並做好了說服消費者的準備。









《1984》




30 年前,由於技術的突破和零部件等成本降低,計算機不再是一個龐然大物被安置在政府、學院、公司或者機構中。個人電腦成為一個新興市場,人們對它熱情高漲。




美國勞動統計局於 1986 年撰文稱:過去 25 年間,計算機及其外圍設備製造業是美國最具活力、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新增從業者平均每年增長 6%,職位增長速度幾乎是整個製造業的 10 倍還要快。個人電腦銷量在短短四年從兩位數突破至 1984 年的 210 萬台。甚至 1981-1982 年的經濟蕭條,都未對這個行業的增長產生什麼影響。




蘋果公司,無疑是這個新興市場的明星。喬布斯在車庫裡鼓搗出的蘋果 II 型電腦幫助公司的銷售額從 1977 年的 270 萬美元,激增到 1980 年的 2 億美元,到了 1981 年,蘋果已經控制了價值 22 億美元的全球 PC 市場 23% 的份額——不過那時的蘋果和微軟關係密切,後者的收入來源主要靠為前者寫軟體。




事實上,1981 年 8 月,在 IBM 推出個人電腦的當日,蓋茨正在蘋果拜會喬布斯。



Apple II



但情況也在那之後急轉直下,IBM 的入局終結了雙方的友誼。運行著微軟系統的 IBM 電腦只花了一年多就甩開了蘋果,並很快就成為了個人電腦市場的「老大哥」。






蘋果選擇在 1984 年的超級碗——美國收視率最高的電視節目,投放了一支廣告:一位象徵革命的女性在廣告中把鐵鎚擲向控制人們思想的巨大屏幕。沒錯,正是堪稱經典之作的《1984》,喬布斯請來了好萊塢著名導演雷德利·斯科特拍攝了這支廣告。




這是蘋果對「老大哥」 IBM 發起的挑戰,也是廣告中關於「什麼是電腦」問題的首次討論。蘋果當時帶來的產品是 Macintosh,它是當時市場上唯一擁有圖形化界面、誰都能看懂的個人電腦產品。喬布斯開始不停地向消費者解釋它和 IBM 電腦的不同,並嘲諷市面上的電腦平庸、乏味。






儘管在半年的時間內,Macintosh 的銷售額達到了 10 萬美元。但它還是沒能撼動 IBM 絕對的市場領先地位。但有趣的是,個人電腦開始成為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華爾街日報》曾經的一篇報道稱,「市場上出現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公司,想要以克隆 IBM 的方式,去撬動這個藍色巨人的巨大市場。」另一個標誌性的事件是,戴爾在 1984 年 5 月成立,它以創新的商業模式,成為了這個市場後來的一個強勁競爭者。




值得注意的是,微軟的崛起從這時候已經開始了。MS-DOS 系統開始寫入幾乎所有電腦,如同整個國際汽車市場的壟斷馬達供應商,而那些電腦公司則成了為微軟設計製造外殼的人。




所以微軟事實上成為了這個市場的最大受益者,同時處在了一個難以撼動的,極具競爭力的位置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蘋果和微軟已經處在了對決的位置上。









 「Think Different」




個人電腦、搖滾樂,這兩樣東西在那個年代皆為「酷」的代表。這也是為什麼微軟 1995 年推廣 Windows 95 時,專門用 800 萬美元買下了滾石樂隊的 Start Me Up 作為 BGM。你發現了吧,之後蘋果發布新的 iPhone 在 iTunes 中附帶 U2 樂隊的專輯,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




到了 1995 年,通過推出 Windows 95,微軟基本上已經完成了打造屬於自己的圖形操作系統的努力。用「所向披靡」來形容微軟當時在個人電腦市場的表現都不為過。




(由於微信公眾號添加視頻數量的限制,請戳「閱讀原文」移步好奇心網站看更多廣告視頻)




而蘋果的營收則跌到谷底,根據福布斯的報道,蘋果在 1996 年丟失超過 10 億美元的市場,其在個人電腦市場份額從 1995 年的 7.9% 降低到了 1996 年的 5.2%,公司處於破產的邊緣。




1997 年,喬布斯回歸。「他仍是那個完美主義至上的人,但他不再只是個純粹的完美主義者,同時還要能賺錢。他成為了一個更好的公司領導。」財富雜誌當時對於喬布斯回歸的一篇文章中如此評論道。




你大概也知道,喬布斯回歸後,帶來了又一支經典的廣告,也就是 「Think Different」。不過與其說這是蘋果向市場發起的挑戰,不如說是一場自救。哦,微軟還向當時的蘋果投資了 1.5 億美元。




2001 年 10 月 25 日,微軟發布了新的 Windows XP 系統,仍然是備受歡迎。但從 1995 年到 2001 年這段時間,儘管個人電腦進入了更多的家庭,但台式機開始被認為變成了「一種無聊的商品裝置,缺乏創新」。1991 年,PC 雜誌可以在 72 家主要 PC 生產商中間編製產品評測,但到 2001 年,只剩下 10 個評測對象。製造 PC 的豐厚利潤也逐漸降低,戴爾、康柏、愛普生和日立等廠商打起價格戰,而微軟和英特爾拿走了幾乎整個市場的錢。




儘管蘋果所佔的市場份額仍然很小,但被認為「佔據著創新的吸引力」。蘋果也依然在廣告里發出挑釁,只不過這次的「老大哥」換成了 Wintel(Microsoft 和 Intel 的商業聯盟)。




(由於微信公眾號添加視頻數量的限制,請戳「閱讀原文」移步好奇心網站看更多廣告視頻)




減少 70% 的產品,並保持對針對專業人士的 Power Macintosh G3 台式機和 PowerBook 的 G3 攜帶型計算機,以及對普通消費者的 iMac 台式機和 iBook 攜帶型計算機,這四種產品的專註,使得喬布斯回歸蘋果的第一個財年,便從 10.4 億美元的虧損,轉向了一個 3.09 億美元的獲利。




更重要的是,喬布斯對市場的挑戰換了一個方向。




也就是革命性的創新產品 iPod。它在 2002 年推出後迅速成為了蘋果的營收主力——2004 年 iPod 增長 279%,佔總營收的 15.8%——面對依靠「音樂」拓展而來的更廣闊的用戶群,蘋果的廣告開始轉向相對委婉的風格,當時一系列針對 Wintel 的廣告 Switch 不再激烈極端,而用幽默戲謔的方式調侃 PC 用戶。









 「Get a Mac」;「I』m a PC」




從 2007 年的 iPhone 開始,蘋果轉入了明明白白講產品的 「How to」 風格,簡單的旁白告訴你產品如何操作。與此同時,在個人電腦領域,蘋果和微軟最激烈的一場辯論正在進行。




當我們討論「廣告大戰」這個話題,幾乎不可能避開 2006 至 2009 長達三年 Mac 和 PC 之間的競爭廣告。蘋果公司據稱花費了超過 3 億美元,從 2006 年的第一支廣告 「Get a Mac」 開始到 2009 年結束,共計拍攝了 66 支廣告,一個自稱 Mac 的活潑年輕人在廣告中不斷嘲笑一個西裝領帶、名叫 PC 的男人,攻擊後者容易死機、感染病毒……以及你能想到的一切當年 Windows 電腦讓人崩潰的地方。




直到 2008 年,微軟終於不勝其煩地做了回應,發布了一支 「 I』m a PC 」 的廣告,邀請明星、社會名流、不同膚色、職業的普通人,包括比爾·蓋茨本人出鏡,所有人都在廣告中自稱 「 I』m a PC 」,展示微軟在全球範圍的影響力。這也是微軟首次在廣告中回應蘋果的挑釁。




(由於微信公眾號添加視頻數量的限制,請戳「閱讀原文」移步好奇心網站看更多廣告視頻)




這段時間裡,Mac OS 在個人電腦市場的份額從 2.1% 上升到 5%,但微軟自始至終都佔據 90% 以上。通過承認微軟就是 PC 的代名詞,蘋果電腦的競爭廣告起到了守住那麼一小塊市場的作用。






微軟的帝國基於 Windows 的普及,無論 PC 市場如何鬥爭,憑著 Windows 和 Office,微軟都是那個離個人消費者最近的公司。2009 年,微軟的營收達到 584 億美元,並在那年 9 月發布了許多人認為最好的 Windows 系統 Win 7,但好運似乎到此為止了。




iPhone 所引領的智能手機市場開始經歷爆髮式增長,技術話語權的爭奪轉眼就從桌面電腦轉移到了移動設備。蘋果的營收終於在 2010 年首次超越微軟,並在之後一直保持領先。但蘋果始終都沒能用那個更像電腦的 Mac,打敗微軟。




它靠一種不是 PC,但各種意義上都更符合今天「個人電腦」定義的 iPhone,成為了最有話語權的科技巨頭。









 「to bring Windows 8 to life」




微軟依靠 Windows 建立了一個長達 20 年的高效率生意,但也因為這種慣性失去了對市場的敏感。直到 2012 年 1 月,微軟當時的 CEO 史蒂夫·鮑爾默還堅持說:「在微軟,沒有什麼會比 Windows 更重要。」




但在微軟與個人消費者的距離越來越遠的形式下,一款帶鍵盤的平板電腦出現了——2012 年微軟 Surface 誕生伊始的使命就是 「to bring Windows 8 to life」,這話出自 Surface 的設計師 Ralf Groene 之口。






而從微軟推出 Surface 之後,便啟動了對蘋果的嘲諷模式。它攻擊的對象則變幻不定,有時候吐槽 iPad 沒鍵盤,有時候又攻擊 Mac 家族沒有觸摸屏,還賣那麼貴。




Surface 針對 Mac、iPad 推出的廣告




  • 2013.5 Win8 嘲笑 Siri



  • 2013.6 Microsoft Tablet vs iPad



  • 2014.5 Surface Pro 3 vs iPad,同時提到了價格比 MacBook Mini 便宜



  • 2014.8 Surface Pro 3 vs Mac



  • 2016.9 Surface Pro 4 vs Mac




(由於微信公眾號添加視頻數量的限制,請戳「閱讀原文」移步好奇心網站看更多廣告視頻)




不過期間發生過的一件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是,Office 業務營銷總經理朱莉亞·懷特(Julia White)親自拿著一款 iPad Air 上台演示了 Office for iPad。第一款觸屏 Office 軟體為 iPad 而非 Surface 開發。




這發生在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在 2014 年 2 月接任微軟 CEO 之後的 2 個月。這位微軟老兵先後負責互聯網服務、Office 和雲計算業務——除了 Windows 以外的每一個微軟主要業務。在納德拉的治下,Surface 不再是微軟推廣 Windows 和 Office 的載體。它是一個從軟到硬都由微軟控制的產品,像蘋果的 Mac 一樣專註於高端辦公市場。






2014 年 5 月,微軟發布了 Surface 的第三代產品 Surface Pro 3。當時的廣告詞是「the tablet that can replace your laptop」,推出後的那個季度,整個 Surface 系列的銷售額達到 9.08 億美元,同比增長 117%。2015 年 10 月,微軟又推出 Surface book,Surface 更徹底地變成了 PC,競爭對手也變成了 MacBook 家族,而不只是此前的 iPad。




而蘋果也在以顛覆自己的方式重新定義什麼是電腦。去年 11 月發布的 iPad Pro 被認為是 iPad 有史以來最大的創新和改變,蘋果對它的設定是一款能夠通過外接鍵盤、Pencil 筆變成主力辦公工具的筆記本電腦挑戰者。




儘管這意味著它要和自己的 Mac 產品系列競爭。而微軟對於 Surface 所寄予的作為創新驅動力的厚望,從納德拉制定的「移動為先」策略就開始了。這個月底,Surface 還將會迎來新的版本。




說到這裡,我們在開頭提出的廣告是不是更好理解了?




所以,關於誰有資格定義「什麼是電腦」的這場對決,還沒有結束。




還有,微軟依然是個財務健康的公司,人們對它的詬病來自創新和活力。




蘋果依然是創新引領者,但它現在能夠帶來的創新已經很難滿足公眾的期待了。




你看,後續可能還是很精彩的。




(製圖:吳羚瑋)





那些設計師,到底是在替誰做舊城改造?|老北京死了嗎(2)





北京這一撥撥舊城改造,能改出一種新生活,還只是一種新談資?|老北京死了嗎(1)





一部記錄台灣民歌40年的電影恰好在鮑勃·迪倫獲獎時上映,它都說了什麼?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美國中東政策為何發生如此轉變?是在宣告自己的話語權和威懾力?
先進渦軸發動機技術獲巨大突破:這一人的出現為中國贏的話語權
5G話語權的爭奪,愛立信靠什麼對抗華為?
愛情中,必須把握話語權的星座
《戰狼2》吸票奪人啟示:影業話語權的歸屬戰
中國美術話語權應該掌握在什麼人手裡?
教育就是爭奪話語權?
中國有了它的存在,南海話語權變得理直氣壯!
對話語權的反抗
在大森林裡,大型動物才是有話語權的
這些企業告訴你,如何在AI時代爭奪更多話語權?
沒贏在起跑線,蘋果能否奪下人工智慧領域的話語權?
王晉康:當科幻迷出身的導演掌握話語權,科幻電影才會真正成熟
論卸妝,擁有絕對話語權的日本四巨頭實力比拼!
概念先行:智能製造謀發展當重視話語權
阿里VS京東:零售話語權之爭背後
大咖說:要民族原創,更要體育國際話語權
英媒:中國正提升維和中的角色來爭取更大話語權
杜兆才進駐足協有最高話語權 蔡振華權力削弱 里皮帥位受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