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菩薩有什麼希奇的功德?

菩薩有什麼希奇的功德?

菩薩有什麼希奇的功德?



菩薩有什麼希奇的功德?

文 / 觀諸法如


人們對希奇的事情總是特別關注,菩薩有什麼希奇的事情,想必也是很多人有興趣知道的。那菩薩有什麼希奇的功德,而且是只有菩薩才能成就,不共其它一切眾生的事情呢? 我們看看《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六怎麼說:


謂諸菩薩於其無上正等覺乘勤修學時,應知有五甚希奇法。


「五甚希奇法」:

《菩薩地持經》卷第八:「五奇特未曾有法。」


《菩薩善戒經》卷第七:「五事不可思議。」


諸菩薩精進的修學菩薩道的時候,會成就五種甚希奇的功德、不可思議的事情。


何等為五?


一者、於諸有情,非有因緣而生親愛;

二者、唯為饒益諸有情故,常處生死忍無量苦;


三者、於多煩惱難伏有情,善能解了調伏方便;


四者、於極難解真實義理,能隨悟入;


五者、具不思議大威神力。


「一者、於諸有情,非有因緣而生親愛」。

《菩薩地持經》卷第八:「一者、於諸眾生無有因緣而起愛念。」


《菩薩善戒經》卷第七:「一者、憐愍一切眾生」。


父母親對兒女親愛是有理由的。菩薩對於諸有情、這一切流轉生死的愚痴凡夫,不需要理由,「而生親愛」,就是有慈愛心。


「二者、唯為饒益諸有情故,常處生死忍無量苦」。

《菩薩地持經》卷第八:「二者、為諸眾生受無量苦」。


《菩薩善戒經》卷第七:「二者、為利眾生受生死苦」。


第二個希奇的事情,得無生法忍的菩薩,要廣大的利益眾生的緣故,他長時期的留在生死的地方;生死裡面有很多苦惱,菩薩能忍受這件事,這也是希奇、也不容易。一般人有點煩惱,就想離開了。《華嚴經》:「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菩薩得無生法忍,可以到佛世界去,那裡特別安樂自在、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地方,菩薩偏要在苦惱的地方教化眾生,這是要大慈悲心的。

菩薩有什麼希奇的功德?



「三者、於多煩惱難伏有情,善能解了調伏方便」。


《菩薩地持經》卷第八:「三者、煩惱熾盛難化眾生方便調伏」。


《菩薩善戒經》卷第七:「三者、以善方便調伏眾生」。


第三個甚希奇法是什麼?對於心裏面有很多煩惱的眾生,不容易調伏煩惱的眾生,菩薩能善巧的知道,調伏煩惱的方法,使令眾生得聖道。菩薩知道方便法門,這也是很希奇、很不容易的事情。


「四者、於極難解真實義理,能隨悟入」。


《菩薩地持經》卷第八:「四者、入第一難解真實之義」。


《菩薩善戒經》卷第七:「四者、發心欲知甚深難義」。


對於極難理解、通達的勝義諦的道理「能隨悟入」,他能夠學習智能、能隨順通達、悟入,這也不容易。菩薩有大智慧,能通達這個道理,這也是希奇的事情。


「五者、具不思議大威神力」。


《菩薩地持經》卷第八:「五者、入不可思議神通之力」。


《菩薩善戒經》卷第七:「五者、欲知不可思議神足」。


得了聖道的聖者,他們得禪定比較容易。就算是在未到地定里得無生法忍,他想得初禪很容易,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四禪八定、滅盡定都能得到。得了定以後修神通,神通也就現前了。是有大威德的神力,這也是希奇的事情。這是真實成就了,不是說謊話欺諞人。


如是五種,菩薩所有甚希奇法,不與一切余有情共。


《菩薩地持經》卷第八:「如是奇特未曾有法,不與一切諸眾生共」。


《菩薩善戒經》卷第七:「如是五法不與一切眾生共之,是故得名不可思議」。


這些希奇的事情,只有菩薩才能成就,不與其它一切有情共有的。這些甚希奇法也就是有大智慧和大慈悲心才能成就的,有的人有智慧、慈悲心薄也不行,有的人有慈悲心、但沒有大智慧,希奇法也不能成就的。

菩薩有什麼希奇的功德?



又諸菩薩成就五種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菩薩地持經》卷第八:「菩薩有五事非奇特,能成奇特未曾有法」。


《菩薩善戒經》卷第七:「菩薩摩訶薩復有五事不可思議」。


《瑜伽論記》卷第十一:「菩薩成就五種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者,景云:『利益他時即如己事,名不希奇,尋其根本無由大悲攝他為自,故知希奇。』基云:『據相而論,人皆可得受,是不希奇;若意而論,不辭此事名希奇法。又自類相望不希奇,二乘相望甚希奇。』」


「又諸菩薩成就五種不希奇」的事情,「而名成就甚希奇法」,這個不希奇,但是還是希奇。也是五種。


何等為五?


謂諸菩薩以因利他苦,即為自己樂;是故菩薩恆遍受行因利他苦。是名菩薩成就第一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菩薩地持經》卷第八:「一者、為安眾生故受於苦因,受苦因故得受安樂」。


《菩薩善戒經》卷第七:「菩薩摩訶薩為利眾生受於苦因,以受苦因故得受安樂,以受樂故具足成就不思議法。」


菩薩本身見到第一義諦成就無分別智,能夠遠離一切苦,但是有慈悲心的關係,他要利益眾生。利益眾生,他就有苦了,因利益眾生而有苦。這個苦「即為自己樂」,菩薩就認為這是快樂的事情,這個希奇就在這裡。在眾生的世界受苦,這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不厭煩而感覺到快樂,這就是希奇了。


因為他有這樣的思想,所以菩薩長時期的接受這些苦,他就能修行利益眾生的事情。接受的原因,當然是因為有禪定和智慧、一個止、一個觀。知道這一切的苦惱都是言說法性,言說法性是自性空的,所以他就入於第一義諦了,那就沒有事了,就不苦了。若聲聞人,沒這智慧就不行,他不能受這個苦。所以「恆遍受行因利他苦」,「是名菩薩」,這就叫做菩薩成就第一不希奇的事情,而名為「成就甚希奇法」。


「以因利他苦」之「利他」請參考:《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云何菩薩饒益有情戒?當知此戒略有十一相。何等十一?謂諸菩薩於諸有情能引義利,彼彼事業與作助伴;於諸有情隨所生起疾病等苦,贍侍病等亦作助伴。…又諸菩薩以神通力方便示現那落迦等諸趣等相,令諸有情厭離不善,方便引令入佛聖教歡喜信樂生希有心勤修正行」。

菩薩有什麼希奇的功德?



又諸菩薩雖善了知生死過失、涅盤功德;而樂普令有情清凈,即為己樂。是故菩薩為凈有情增上力故,誓受生死。是名菩薩成就第二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菩薩地持經》卷第八:「二者、知生死過惡涅盤功德,有凈眾生念不自受樂,為凈眾生故受諸生死。」


《菩薩善戒經》卷第七:「複次菩薩觀生死過涅盤寂靜,為眾生故不樂涅盤流轉生死,是名受樂,以受樂故具足成就不思議法」。


「又諸菩薩雖善了知」雖然他有大智慧,他了知生死的過失,生死裡面有很多苦惱的事情。若入於第一義諦的時候,就是「涅盤功德」,這些戲論、過失的事情都沒有,只有大自在的境界。


菩薩知道這件事,知道生死有過失、涅盤是有功德,但是他不到涅盤那裡去。菩薩歡喜普遍的教化一切有情,叫他們身口意都清凈,遠離惑業苦、虛妄的境界。若這樣做,這是一個快樂的事情。要清凈有情,這樣殊勝的大悲心的力量故,決定在這裡忍受生死苦。「是名菩薩成就第二不希奇法」而名為「成就甚希奇法」。


又諸菩薩雖善了知默然樂味;而樂普令有情清凈,即為己樂。是故菩薩為凈有情增上力故,恆勤方便為說正法。是名菩薩成就第三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菩薩地持經》卷第八:「三者、修靜默樂,有凈眾生念不自受樂,為凈眾生故演說正法」。


《菩薩善戒經》卷第七:「複次菩薩樂於空閑寂靜默然,為諸眾生演說正法,是名受樂,以受樂故具足成就不思議法」 。


《瑜伽論記》卷第十一:「『默而無味者,謂默無言說,默者實是樂味,但為有情而說正法。又自入涅盤,此默實是樂味,為有情故而說正法。』測云:『以尋伺等起諸言說,第二靜慮已上離彼尋伺起言說因故名默然樂味,而化有情故舍諸靜慮,受欲界生饒益有情之也。』」


「又諸菩薩」他雖然是通達「默然」的「樂味」,就是入定、入真如三昧。「而樂普令有情清凈,即為己樂」,他就不享受那個默然的樂味。「是故菩薩為凈有情增上力故,恆勤方便為說正法」他以精進為方便,為眾生宣說佛陀的正法。「是名菩薩成就第三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八:「云何菩薩無礙解住?謂諸菩薩於甚深住不生喜足,復於增上智殊勝性愛樂隨入。是諸菩薩於諸法中起智加行,應為他說一切種法。」無礙解住菩薩是第九地,善慧地的菩薩。善慧地菩薩成就四無礙解。「謂諸菩薩於甚深住不生喜足」,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那是十地菩薩的第八地,不動地菩薩。不動地菩薩達到極清凈住的程度,「甚深寂靜」,就是真如三昧的境界,雖然境界很高了,他不生喜足的想法,還是不滿足。「復於增上智殊勝性愛樂隨入」,「增上智」,就是特別殊勝的佛的智慧;還要繼續的向前進,想要達到佛的智慧的境界。「是諸菩薩於諸法中起智加行,應為他說一切種法。」怎麼樣能得佛的智慧呢?「是諸菩薩於諸法中」,就是對有為法、無為法,一切法裡面「起智加行」,就是發動智慧的作用。什麼叫做發動智慧的行為?「應為他說一切種法」,就是隨眾生的根性所適當的、所適宜的、所相應的,為他宣說一切種類的佛法,開發一切眾生的智慧。做這件事,就使令智慧增長,逐漸地就可以圓滿佛的智慧。可見這個為人說法是很重要。

菩薩有什麼希奇的功德?



又諸菩薩雖積集六波羅密多所有善根;而樂普令有情清凈,即為己樂。是故菩薩為凈有情增上力故,以凈意樂施諸有情;然不希求施果異熟。是名菩薩成就第四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菩薩地持經》卷第八:「四者、修六波羅蜜善根,有凈眾生念不自受樂,為凈眾生故不舍一切眾生,亦不舍果報」。


《菩薩善戒經》卷第七:「複次菩薩摩訶薩為眾生故,行六波羅蜜,亦復不求六波羅蜜果,是名受樂,以受樂故具足成就不思議法」 。


菩薩歡喜普令有情得涅盤的清凈、教化眾生這件事是非常快樂的,那就是大悲心、般若的力量。以清凈的意願、無所得的智慧,這樣來教化眾生的。雖然六波羅蜜的善根已經積集了很多,還繼續的修布施波羅蜜多,但並不希求做布施,能得到滿意的果報。菩薩有般若波羅蜜的智慧,觀察都是無所得的,無眾生可度,亦無法可說。「是名菩薩成就第四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又諸菩薩以利他事為自利事;是故菩薩恆現受行一切有情利益之事。是名菩薩成就第五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菩薩地持經》卷第八:「五者、他事己事如是一切利益眾生」。


《菩薩善戒經》卷第七:「複次菩薩摩訶薩營他事業如造己務,甘心喜樂不辭懃苦,是名受樂,以受樂故具足成就不思議法」。


凡夫沒得聖道,心裏面都有所執著,就是做功德的時候,也會有種種的計較、分別。做了功德,可能迴向給別人都有點捨不得。覺得自己的時間很寶貴,要靜坐修行,哪有時間做利益他人的事情。所以在僧團裡面做僧職事也是要慈悲心。「以利他事為自利事」,得了聖道的人,無所得的智慧非常的純熟。他在利益眾生的時候,同時無所得的智慧現行的,無差別,沒有自己和他人的分別。所以利他事,也就是自利事;沒得聖道的人就不能。有些有道心的人,對動亂的境界不歡喜、願意寂靜住。要做利益他人的事情就得要動才可以,所以這動靜不能一如。得了聖道、已經見第一義諦的人,這件事沒分別,所以比較容易利益他人。


「又諸菩薩以利他事為自利事;是故菩薩恆現」,他常常的顯現出來、示現出來「受行一切有情利益之事」,他接受這個重任,荷擔利益一切眾生的事情。「是名菩薩成就第五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大象佛學圖書館


多聞 熏習 柔軟 質直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設計酒類包裝,犯不犯酒戒?
智者大師傳37:大師圓寂
百法略說色法之「耳」
購書記:《浩劫與重生》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地藏菩薩有這麼多的功力?
佛菩薩有沒有分別執著?
地藏菩薩有這麼多的功力,為什麼有人做的效果卻不一樣呢?
為什麼觀音菩薩有千手千眼?
觀世音菩薩有千手千眼做什麼?
西遊觀音菩薩有那兩項絕世神通,讓孫悟空望塵莫及?
佛與菩薩有何區別,佛教影響力最大的「四大菩薩」是哪幾位
沉香手串產區哪家強?柬埔寨菩薩有話講!
建議多看觀音菩薩感應錄,對菩薩有信心、有感情
一生與菩薩有緣,得佛主庇佑,多福多壽,長命百歲的生肖!
九華山朝拜地藏菩薩有感:我一直都在您低垂的雙目里
供奉菩薩有哪些講究
風水:供奉菩薩有哪些講究
這幾日出生的人,和菩薩有緣,註定非富即貴
九月賜福!趕快進來許下你的心愿,觀音菩薩有求必應!
餓鬼討債?諸事不順?趕快進來許下你的心愿,觀音菩薩有求必應!
隱藏在《西遊記》里的「湊數」真相,原來觀音菩薩有問題
唐僧師徒成正果後,墜到通天河附近是巧合?還是菩薩有意而為?
印光法師:念觀世音菩薩有求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