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對何日輝醫生質疑的回復

對何日輝醫生質疑的回復

對何日輝醫生質疑的回復



從文章看出,何醫生的態度是認真的,也是坦誠的,對此我非常感謝。科學允許爭論,真理越辯越明,大家的目的,都是為了中國精神醫學和心理學的不斷進步,為了讓中國的患者得到更好的醫治。

對於何日輝醫生提到的一些問題,我認為值得商榷,特答覆如下:


第一,關於我「對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認識有偏頗」


1972年英格爾醫生提出治療精神疾病的「生物-心理-社會」模式,如今已被所有西方醫生接受。在「心理」方面,我提到了行為認知療法(CBT),只是舉例說明,並不是說CBT是唯一可行的心理諮詢方法,還包括短程心理諮詢方法,例如動機面詢、焦點解決短程治療等。這方面,建議您參考我寫的《整合式短程心理諮詢》一書中提及的多種方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出版)


在「社會」方面,我說「就是利用社會資源幫你解決現實問題」,同樣只是舉例。廣義上的「社會」,當然包括臨床社工、宗教團體、自助團體、民族文化等等,這在美國已經是規範化的內容和常識。關於這部分內容,您也可參考我寫的《整合式短程心理諮詢》(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出版)一書。

第二,關於我說「美國100%的精神科大夫都打通了生物-心理-社會的醫學模式」是否誇張


其實,不僅是美國的精神科醫生,美國的內、外、婦、兒科醫生也是如此。這裡所謂的「打通」,指的是接受「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經過「生物-心理-社會」培訓,並建立起「生物-心理-社會」的專業團隊。我當然不能保證美國每一位醫生在個人執業中,都能都完全做到這些。


至於用藥的問題,美國的3.6萬名精神科醫生並不是以心理諮詢為主,而是以生物學治療為主,因此的確開藥較多,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不重視心理治療。需要心理諮詢的患者,會被轉介給整合式醫療團隊中的心理諮詢師,需要社會支持的患者則會被轉給臨床社工。


在美國,當內科醫生髮現患者需要心理諮詢時,也會轉介給整合式醫療團隊中的行為健康醫生。


第三,關於「美國DSM-5標準存在很大爭議」

ICD-10相當於DSM-4,而DSM-5相當於ICD-11,兩者有90%以上的同質性。ICD-11將於2018年5月出台。對於DSM-5的爭議和討論限於學術性質,但它現已在美國全國執行,這一點並無爭議。


第四,關於我「完全搞錯了病因學診斷和癥狀學診斷」


DSM-3和DSM-4是按照癥狀學分類的,而DSM-5則是按照「病因學」和緯度來分類的,並不是按照「病因」分類。的確,精神障礙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我說的按「病因學」分類,是指根據遺傳學、神經生物學、神經影像學,將病因上相似的疾病歸入一個譜系內,相當於一個「群」。例如,將「賭博障礙」歸入「物質相關及成癮」一章。


當然,的確有一些內容按照病因學和緯度分類,沒有被DSM-5工作委員會接受,因此,被列在DSM-5的第三部分,如:人格障礙。


第五,關於「國內並不乏先進的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技術」

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技術發源於歐洲,強大於美國。例如,精神分析是一種古老的方法,但來自於精神分析的精神動力學;短程心理諮詢中的CBT,以及在成癮治療中常用的動機面詢等等,都是當下美國主流的心理諮詢方法。目前,還沒有任何來自中國的心理治療方法被主流的心理諮詢界認可和接受。


NLP(神經語言程序學)幾十年前就已被美國心理學會認定為偽科學,這不是我個人的觀點,建議您查找相關的文獻資料。


第六,關於您說的「催眠是長程治療方法?催眠是短程高效的方法!」


在美國,短程心理諮詢一般指的是進行4-6次諮詢,例如,在成癮治療中常用的動機面詢。催眠與我們所說的短程心理諮詢相比而言,當然屬於長程,更談不上「是最高效的方法」,只是仍然有人在使用而已。

在美國,催眠與精神分析一樣,早已不是主流的治療方法。至於您說有在兩三個小時內就治癒患者的病例,我不敢排除其存在其他因素,但應該是特例。


第七, 關於您說的「國內精神科大夫重開藥、不重心理治療」,是「對我們精神科大夫人格的污辱」


國內注重生物學治療,過度診斷和治療,是一個事實,但這是「以葯養醫」的現行制度造成的,並不是醫生個人的道德問題。我提出這個問題,並非批評國內的精神科醫生,更談不上是對他們的人格侮辱。只有廢除「以葯養醫」制度,改變為以患者的醫療結果為導向的付費方式,提升醫生的個人收入,才能徹底改變這種現狀。


當然,這些年國內精神健康領域確實進步很大,國內的醫療體系會如您所說,越來越接近生物-心理-社會模式。我個人以及我們整個團隊,也正在與國內的同道們一起努力。


掃描關注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渡過 的精彩文章:

抑鬱者最不想聽到的一句話
科普抑鬱症之六:抑鬱症患者應如何用藥?
對抗抑鬱症,家人的理解是最有效的治癒
世界預防自殺日,你應該關注的問題
抑鬱症不敢吃藥?我來幫你打消疑慮

TAG:渡過 |

您可能感興趣

朱恆鵬:對醫生回扣根源的9個回答
聽:國健醫生告訴你產後恢復對家庭的影響
科普「午睡有害」被質疑,看春雨居佳醫生如何回應
郎景和:做醫生久了 對從醫的困惑與日劇增
福州在線醫生婦產:如何解決孕期反應?
產檢遇男醫生產婦拒檢,生產時男醫生的做法,讓我愧疚不已
因找不到醫生,護士將已出生的嬰兒推回產道!
產科醫生:懷孕了貧血,可別不當回事兒!
醫生該如何面對「誤診」
這名醫生竟把胎兒又塞回孕婦腹中,究竟怎麼回事?
找對醫生看對科,運動受傷該掛什麼科?
孕期,和男醫生的那些尷尬事兒
醫生確診患有罕病的「雙陰道女孩」大方回答疑問
分娩的尷尬事不止男醫生接生,孕媽該如何從容面對?
女兒回憶葉劍英:怒斥醫生誤診陳毅
人性漫畫《生死師》對某些不良醫院和醫生來說,病人只是被榨取金錢的對象
醫生竟將胎兒塞回子宮保命 揭秘分娩時醫生都在做什麼?
一個小醫生對醫療現狀的看法
什麼樣的醫生才有資格被稱為「大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