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一個人在心理上能多大程度背叛父母,他的成就就能有多高

一個人在心理上能多大程度背叛父母,他的成就就能有多高

 



情感醫生潘幸知(微信:sharpshow),幫你提高戀愛和婚姻情商。

幸知在線情感諮詢師,24小時貼身陪護。請添加微信號 xingzhizaixian9 進行付費預約。幫你疏導情緒,專業、高效、分步驟的解決情感問題,重建婚戀關係。



作者:范咪 幸知在線高級情感諮詢師




幸知推薦


有一種拒婚叫我媽不同意我們結婚,有一種悔婚叫婚後我媽和我們住一起。






來訪者是一位50多歲的媽媽,因為女兒要嫁給她不喜歡的人,覺得女兒不道德來諮詢。



女兒今年32歲,之前交過一個男友,因為男友的家人反對,自己家也反對,兩人分手。後來她給女兒介紹了一位同事家的兒子,人不錯,也有錢,對女兒也好,關鍵是兩家人都知根知底,兩個家庭也都很滿意他們的關係。現在兩人相處了8個月了,男方那邊催著結婚,但是女兒心裡一直想著她的前男友,和這個男友只是禮儀上的交往,8個月了,兩個人還只是拉拉手。你說我能同意他們結婚嗎?你說她這樣結婚了能幸福嗎?




我問她:「你這麼為女兒的幸福考慮,那你覺得女兒怎麼樣就會幸福呢?」


她說:「她想嫁給前男友,但你不知道,她前男友什麼都沒有,長的還很難看,我一看見他我就心跳加快,受不了。我告訴她,你們結婚也可以,但是不許他到家裡來,我怕我看見他心臟病就犯了。」



我:「所以你覺得女兒嫁給讓您一看就犯心臟病的男人是不會幸福的?」




她:「你覺得她會幸福嗎?那個男的什麼都沒有,關鍵是他家裡還不同意。而且她現在我面前也不提那個人,只是會說一些周圍的朋友,說誰誰誰結婚時父母反對,但現在人家也過的很幸福之類的話。」



我:「看起來你女兒還是很想和前男友在一起的。」




她:「她想又怎麼樣,她也不說。她如果像其他人一樣,嫌家長反對,她可以搬出去住呀,只要以後她都能把她養活了,不用我管,那她愛嫁誰嫁誰。」




我:「那她選擇了現在的男友結婚,他的條件也不錯,養活女兒應該沒問題,但是你還是反對。」




她:「她這不是騙人嗎?她根本就不喜歡人家,卻答應要和人家結婚,這是在坑人呀,你覺得這樣道德嗎?」




我:「給我的感覺是,好像女兒嫁給誰都不對。」




她:「她就是這樣的人,根本不會照顧自己,現在不為她考慮,等我老了,誰照顧她呀。找了第一個,又難看又沒有錢,第二個,她又不喜歡,還要跟人家在一起,你說萬一他們結婚了,過得不幸福可怎麼辦呀?你說是不是都能讓人操心死了?」




我:「所以好像女兒不管嫁給誰,都讓您感覺很操心。」




她:「是的呀,你看那兩個人的情況,能不操心嗎?」




我:「我還有另外一種感覺,好像女兒如果沒有您操心,就不能過得幸福。」




她:「是的呀,她一點都不會照顧自己。」




我:「真的是這樣嗎?她也不會照顧自己,離開您她就會過得不幸福,但真的是這樣嗎?她離開了您就真的會過得不幸福嗎?」




她沉默。。。。。







01


女兒,你嫁給誰都是錯




這樣的案例在中國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女兒嫁給誰,首先要過父母這一關。父母會說:「他沒錢,養活不了你」「他性格不好,還總要你照顧她」,「他長的不好,拿不出手」,「根據我的經驗,他不適合你」。好像家長總是有很多理由說明女兒找的對象不合適。但其實父母都在說一句話:「你們分開吧,我是不會讓你嫁給別人的。」




從精神分析的角度看,這是一例與原生家庭糾結的典型案例。父母為孩子操不完的心,孩子對父母各種的依賴。父母覺得孩子不成熟,長不大,孩子覺得父母管太多,掌控自己的生活。父母控制孩子生活,孩子投訴父母的控制。各種撕扯,沒有結果。




但其實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要經歷著與家庭的不斷分離。先是孩子和母親整體一體,分娩後過渡到孩子和母親懷抱(母親的一部分)的關係,伴隨著孩子的長大,走路,孩子逐步學著從母親的懷抱分開,但母親仍然還是孩子最重要的人。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和父母在時間上分開,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和父母從思想上分開,想法越來越不一樣,受父母的影響也越來越小。




孩子成年,與另一個人結婚,意味著和父母家庭分離的最高潮出現,父母慢慢淡出自己的生活圈子,只作為象徵性的父母存在。








02


媽媽,我不需要你了




從孩子出生,到孩子離開媽媽懷抱可以自己走路,到孩子離開父母開始上學,到孩子對父母開始叛逆,到孩子最終離開父母的家重新組織家庭,每一個過程都是分離,每一段分離都是痛苦,但每一段痛苦也都伴隨著成長。




一方面媽媽(撫養者的代名詞)希望孩子快快長大,這樣她就可以分身出來做自己的事情,但另一方面,孩子的長大同時也在說著,「我不需要你了」,對於媽媽來說,可能意味著自己的不重要,無能,或者衰老。




尤其是在媽媽自己的生活上投入比較少的時候,更傾向於把照顧孩子來作為自己能力的體現,這樣當孩子逐步要從家庭分離出來的時候,媽媽就會拚命拽住孩子。媽媽會擔心孩子的學習成績是不是下滑了,孩子是不是又早戀了,孩子是不是又人際關係不好了,等等。因為當他們關注孩子這些的時候,他們就會發揮作用了。這是多麼讓媽媽有成就感的事情呀。




很多人不願意麵對分離,是因為分離太過痛苦,痛苦的讓人寧願抱著已經滿目瘡痍的現在而不願意冒險去嘗試新的關係。




分離,有時候意味著一段關係的結束,有時候又會伴隨著被拋棄的感覺,有時候會感覺如果沒有一個親近的人支撐著,世界好像就剩自己孤獨一人了一樣,有時候可能意味著自我否定(是因為我不夠好,她才願意離我而去)。








03


分離,是我們一生的主題




案例中的媽媽也是如此,她是如此擔心女兒不再需要她,以至於女兒32歲了還必須得和媽媽一起住,對於婚姻都無法自己做選擇。她反對女兒的第一個男友,因為男友讓她看著難受,這個時候她還可以承認是因為自己的原因,但女兒的第二個男友完全由媽媽說了算的時候,她再也不能說是自己的原因,於是她把這個問題轉化到女兒身上,因為女兒不喜歡他還要和他結婚的時候,就是不道德的。她在試圖用這個阻止女兒的婚姻,這樣女兒就可以留在她的身邊,被她照顧了。




當然,這其中也有女兒自己的原因,女兒也無法從家庭里分離出來。如果她堅持走出來的時候,也會削弱媽媽對其婚姻的干涉。這涉及到諮詢對象的問題。我們只能從媽媽身上找原因,給她動力來解決這個問題。當媽媽意識到是她無法離開女兒的時候,她就會重新思考她和女兒的關係,進而重新思考她對女兒婚姻的態度。




但事實是:世界上大部分的愛都是以在一起為目的,唯有父母的愛的最終結果是分離。




分離也是一生的主題,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我們都會遇到重要的分離。一個人在心理上能多大程度上能背叛父母,他/她的成就就能多高。因為我們的思想的大部分來源於最初與父母互動形成,用熟悉的方式能讓我們覺得很安全,但同時又束縛了自我的發展,只有不斷的去探索和父母的方式(自己原有的方式)不同的模式,人才能真正的成長和拓展自己的發展領域。




--作者簡介--




范咪,女,幸知在線情感諮詢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碩士研究生。


曾受訓於曾奇峰精神分析、李侖存在主義團體培訓、


西英俊創傷性應激障礙等。


諮詢方向:婚姻情感心理諮詢,性心理諮詢,


家暴問題處理,離婚調解諮詢。




預約范老師,或幸知在線其他情感諮詢師,歡迎聯繫微信號xingzhizaixian9





潘幸知


攜手  百位情感諮詢師


為你的婚姻和成長保駕護航


長按二維碼訂閱我 ↓



夫妻溝通出軌冷暴力修復


性和諧離婚適應自我成長




預 約 付 費 咨 詢


請 聯 系 微 信 號


xingzhizaixian9?






點擊閱讀原文 直達「幸知家的」微店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父母的格局有多大,孩子就能走多遠
孩子身上這3個痣不能去,越大越有財,還能旺父母
父母的眼光有多遠,孩子就能走多遠
基因有多強大,它能使我們和父母長得像雙胞胎
孩子為什麼不能睡在父母中間,對孩子的成長的危害有多大呢
現在的孩子壓力到底有多大,壓的孩子簡直就喘不過氣來,導致自殺是社會環境還是父母
別怪父母給的不夠多 有可能已經是他們的全部了
父母一個情緒,就能輕易毀掉孩子的前程
情緒差就狂吃,可能是父母的錯
有多少敗給了父母偏見的愛情,就有多少重傷的靈魂
有多少孩子,毀在了父母的價值觀上
高考最少不了的就是這件事,多少中國父母、老師沒有做到
一個人是不是長大成熟,可以由他對父母的感情方式來判定
小孩雖然也有自己選擇的權利,但像這樣的有幾個父母能接受
有啥樣娃就有啥樣父母,公園這一幕讓人不能忍受
怎樣才能成為有耐心的父母
一組只有父母才能懂的「育兒照」,這才是最有難度的挑戰
有多少人,做了父母就忘了如何相愛
有這三種特徵的孩子智商一般都不低,可惜好多都被父母埋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