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台兒庄的前世今生之 陽光普照

台兒庄的前世今生之 陽光普照

往期推薦:歷史丨台兒庄的前世今生之 血戰日寇



台兒庄的前世今生之 陽光普照







文/沙柳


台兒庄的前世今生之 陽光普照



【作者簡介】沙柳,實名陳秀民 蒙古族,1961年生,大學文化,內蒙古赤峰市人。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協會會員。出版散文集《歲月留痕》《雪的季節》《德日蘇隨想》,發表短篇小說《跟住他》等二十餘篇,報告文學《愛的奉獻》等。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原題《鳳凰涅磐》

館前廣場集結了上千人的參觀人流,他們操著各地方言,沿著台階拾級而上。38級台階,並不是一段很長的距離,可每個人跨過的卻是一段時隔七十三年的年輪,每登上一級都背負著難以言狀的沉重。即將步入展館大廳前,在峻石砌就的入口處稍稍停留了一會兒,我需要把思緒梳理一下。看慣了「老三戰」和「狼牙山五壯士」的正面宣傳,冷不丁地轉到對國軍的敬佩與讚許,對我來說,的確需要調整和修正一下態度。


台兒庄大戰紀念館共設三個展廳。走進展廳,立時被戰爭的氣氛所渲染,激起一股震撼的力量。



台兒庄的前世今生之 陽光普照


展廳通過影視、照片、文字、實物等,向參觀者全方位、立體式再現了戰役從運籌到結束的慘烈過程。在參觀的過程中,我多次看到孫連仲這個人的資料展示。他是第二集團軍司令長官,他的部隊就駐守在台兒庄內。日軍兵臨城下,他下令「誓死保衛台兒庄,用血肉之軀填平敵人彈坑」,從軍團司令到下級軍官實行連坐法,班長死了排長頂上去,排長死了連長頂上去,最後一個指揮官死了,兵團司令頂上去,打出了中國軍人的血性。日軍攻進城裡,由師長組成67人敢死隊,愣是把日軍趕出城外,而敢死隊僅剩下11人……


駐守台兒庄外圍的川軍王銘章部,在藤縣與日軍展開殊死抗擊,最後彈盡糧絕包括師長在內全部壯烈殉國。時下熱播的電視連續劇《正者無敵》,渲染的正是當年川軍血戰到底的氣概


小小的台兒庄,承受了常人難以想像的戰爭煎熬,戰役的勝利為徐州會戰、武漢會戰贏得了時間,更為抗日戰爭由速決轉為持久埋下伏筆。紀念館裡那一幅幅廝殺的場面歷歷在目,生命的份量在戰爭面前顯得輕微。兩個日軍在台兒庄以北的村莊旁,將一對婆媳圍住,當著其家人的面實施獸性,兒媳的公公和丈夫忍無可忍,用砍刀將兩個日本畜生殺死了。村民自知不妙,全村百姓急忙往山裡躲藏,被日本騎兵追上後全部殺害。幾幅屍橫遍野的黑白照片,是日本殘忍暴行的鐵證。日本人的獸性在抗戰期間簡直是罄竹難書,任何一個有良知有尊嚴的中國人豈能甘受欺辱?


戰爭,對人的心靈造成的創傷是難以彌合的,尤其對古文化的破壞更甚,有些方面是毀滅性的。


台兒庄經歷戰爭烽火的洗禮後,一座榮耀千年的運河古城幾乎夷為平地,毀壞程度超過90%。



台兒庄的前世今生之 陽光普照



歷史沉默了,沉默的如同死寂一般,只有緩緩流淌的運河依舊,岸邊的碼頭和莊戶一片狼藉,輝煌與蕭條互換的可真快啊。當戰爭結束後,昔日榮光無限的「大觀園」,成了破敗的荒堡,抽走底蘊的水鄉在廢墟上安睡,他們不堪回首昨天,一想起來就揮身顫抖,風韻綽約的歷史被掩藏起來。


拂去戰爭的煙塵,時光進入新世紀的門檻,酣睡近七十年的台兒庄終於蘇醒了。2008年春,台兒庄大戰70周年紀念活動期間,棗莊市鄭重宣布,啟動台兒庄古城重建工程。同年5月4日,國民黨名譽主席連戰親臨台兒庄奠基,標誌著台兒庄古城重建工程正式拉開序幕。


重建台兒庄,實際上是為斷裂的歷史文化傳承找到新的焊接點。


世界上有許多文化名城湮滅在歷史塵埃中。比如義大利的龐貝,曾經是名噪歐洲最繁華的千年古城,只是在一次火山爆發後一夜間化為灰燼,愣是把一個海港城市從地球上抹掉了。爾後義大利投巨資對消失的古城進行挖掘性重建,不可思議地把這座埋在5米多厚熔岩下的都市剝離出來,再現了神奇的太陽神廟、巨大的斗獸場、恢弘的歌劇院、肅穆的巫師教堂、新奇的蒸氣浴室和星羅棋布的商鋪,已經作古的龐貝重獲新生,成為考古和避暑勝地。波蘭首都華沙,被歐洲人譽為聳立在維斯瓦河畔最美麗的城市,在二戰期間遭到法西斯的血腥洗劫,毀壞程度達到85%,所有富麗堂皇的古典建築蕩然無存。西方人曾經斷言:華沙不會再現人間。但事實做出了相反的回答。擺脫戰爭後,波蘭人比照原樣重建華沙,保護和修復了歷史古迹,近千座具有標識象徵的紅色尖頂建築全面修復整飾,另又建設了新區,不僅保持了中世紀風貌,又張揚著時代的氣息。像龐貝和華沙這樣「春風吹又生」的城市畢竟少數,更多的則是長眠於歷史的深處。我曾經到過新疆若羌縣樓蘭遺址、內蒙古正藍旗元上都遺址、巴林左旗遼上京遺址做過實地考察,一個共性的觀感是這裡除了偶有零星殘存的瓦礫或土堆外,基本難以撲捉到大都市的蹤跡,只能憑想像去遙想當年的繁華。



台兒庄的前世今生之 陽光普照



重建後的台兒庄,續寫了新的神奇。


辛卯深秋我站在剛剛復建的台兒庄衙門街頭,細細端詳這座以灰磚碧瓦為主色調的古城,心中頗多感慨。我們應該感謝台兒庄人,她讓我們重溫歷史,見證了運河文化,尤其是這裡凝聚著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這片血染過的土地,實現了歷史與現實的良好對接。咦,在仿古石巷裡,還有哇啦哇啦說日語的日本人,不知他們作何感想。


重建後的台兒庄古城,嚴格上講並不是一個真正的人居城市,只是還原歷史帶有詮釋意義的縮影。古城把戰爭前的所有建築和商飲服務功能都臨摹出來,多數城牆、殿宇、寺廟、廊橋、亭閣都在遺址基礎上做些修飾,少部分商鋪、展館、酒樓、花園比照古時的樣式仿建的。古城雖然不大,但內容豐富,每一條街、每一間亭閣、每一塊磚、每一片瓦,都記載著一個故事,佐證著歷史。往事悠悠,歲月留痕,要想全部細看個究竟,恐怕也得一天時間。



台兒庄的前世今生之 陽光普照



古城前方是一片廣場,灰磚鋪地,古色幽幽。步過廣場是一座石砌拱橋,橋面上修築成台階,沿台階拾級而上,就來到雄坐於檯子上面的古城門口,門楣上塗成金色的「天下第一庄」十分醒目。走進「市區」的第一個景點是「連升三級」,登上三組台階到達頂端,寓意簡明,可我們一行多是搞木材加工的「林老闆」,對仕途興趣索然,於是都放棄了「升級」機會。


漫步古色古香的街道,街兩旁不時有各種造型的人物雕塑,有的是算命先生,有的代寫書信,有的對弈下棋。有趣的是所有雕塑都設計成單人,需要遊人參與配對。只要你往石桌前一坐,就與對面的「石人」或「銅人」產生互動。就說那位算命先生,他頭戴圓形帽,帽頂還嵌著一個紅揪揪,一臉的皺紋斷定他是個江湖老手,看他那抬手忽悠的姿勢,想必在向討教者嘚嘚咕咕講述生辰八卦的玄妙。而坐在棋桌旁,你可以與靜候在那裡的棋手對弈,只是你甭想贏他,因為這盤棋從來就沒走過一步。



台兒庄的前世今生之 陽光普照



古城台兒庄分11個功能區、8大景區和29個景點,現存的3公里京杭運河被稱為最後活著的運河,城內擁有的18個汪塘和7公里水街水巷,可以舟楫搖曳,遊覽全城。同時,古城內53處戰爭遺迹保存完好,具有大戰文化、運河文化、魯南文化三位一體的文化氛圍,像是一部百科全書。遺留下來比較完整的要屬參將署了,俗稱大衙門,始建於康熙年間,是三品官員的辦公行署,掌管衙署的參將統領600兵馬,管轄220華里運河工程防護和漕運治安。民國時期改成警察局,台兒庄戰役時這裡是第三集團軍副司令沈鴻烈的軍火庫。


古城街巷兩側商賈味道極濃,除了特色小吃,就是賣古裝、古飾、書畫、旅遊紀念品等。喲哈,這還有一個含春露樓呢,大家都感到新奇。進去看看,裡面還真的有個老鴇在應付場面。老鴇身穿綢緞旗袍,胭脂塗抹的有些過分,像一朵蔫萎的插花。見我們進來就笑嘻嘻地指著牆上掛著的招牌,「找個姑娘陪陪啦」,招牌上寫的都是西施、貂蟬、楊玉環等大名鼎鼎的美人,還有潘金蓮呢。一看就知道是唬人的,可偏偏有人要見識見識,花錢摘牌到二樓一看,原來是虛擬的電子人物在擠眉弄眼,弄得一臉尷尬不說,還給同行人留下取笑的話柄。行將結束,一行人在一座小型廟堂前合影留念,裡面供奉的是魯班。咳,我倒忘了有幾位老闆曾是木匠出身。魯班真名叫公輸般或公輸子,生活在春秋戰國時期,比孔聖人小四十多歲。孔子家在曲阜,公輸般家在滕州,離台兒庄不遠。因公輸般是魯國人故後人都習慣叫他魯班。魯班在2500多年前就發明了鋸、鑽、刨子、鏟子、曲尺、墨斗,被公認是木工匠的開山鼻祖。



台兒庄的前世今生之 陽光普照



從台兒庄古城出來已是正午時分。陽光普照,習習秋風把思緒從歷史的古巷拉回到現實中來。有的去步行街購買特色紀念品,而我在地攤上買了一張《血戰台兒庄》光碟。這部電影是1986年拍攝的,次年蔣經國在台灣就觀看了影片,他認為共產黨終於認為國民黨是抗日的,沒有抹黑歪曲蔣介石,當年就開放老兵回大陸探親。海峽兩岸同胞骨肉分離37年後終於團聚,而這部電影是最早的媒因。現在兩岸來往已經相當活絡,百萬台商在大陸站穩腳跟,大陸居民可以到寶島自由行。台灣產業已與大陸密不可分,同祖同根的血脈親情超越一切阻隔,在經濟、文化及社會各個層面的頻繁互動,進一步演繹了血濃於水的關係。我不止一次看過這部影片,而這次重溫定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經過血與火的考驗,台兒庄已實現了涅盤再生。歷史將永遠銘記李宗仁、孫連仲、張自忠、王銘章這些英雄的名字,記住用熱血捍衛民族尊嚴的三萬英靈。



台兒庄的前世今生之 陽光普照



《寫乎》微信號:hongyupt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洪與、姚小紅


編輯:鄒舟、於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 的精彩文章:

內務府總管:皇帝要粉湯,總管說一年需要六萬兩銀子
歷史上從未衰落的十大姓氏:周姓
皇后宮斗被貶,為何遼聖宗還對她念念不忘?上部
古代官銜解讀:做紀曉嵐還是做和珅?——尚書與侍郎
古代官職詳解:太尉,高俅高太尉是多大的官?

TAG:閱讀悅讀 |

您可能感興趣

台兒庄的前世今生之 血戰日寇
126年前的今天,近代中國的支柱,台兒庄大捷的李宗仁生於桂林
天下第一莊,山東台兒庄,有「中國最美水鄉」之譽
台兒庄古城,天下第一庄,中國最美水鄉
台兒庄:「園」月鬧中秋 古城迎佳節
台兒庄懷古:中國共產党參與了台兒庄大戰
台兒庄大戰前夕,莊子一夜之間成了一座空城
馮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因堅守台兒庄而聞名中外,晚年開飯館糊口
老照片:台兒庄會戰中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國雜牌軍
打一場壯烈的台兒庄戰役:美國人鏡頭下的台兒庄大捷!
血戰台兒庄,八十年前的鐵骨錚錚
台兒庄雙龍湖濕地優良生態引得大雁「忘」南飛
中國詭實錄《古城》台兒庄戲台挺詭異的!
老照片:北伐成功的蔣介石與台兒庄大捷後的李宗仁
順天然、親人和的台兒庄,竟被乾隆賜予「天下第一庄」
台兒庄大捷幕後:周恩來竟教白崇禧如何打仗
山東台兒庄古城迎來客流高峰
一張台兒庄戰役的照片,歲月流逝,他們更值得我們銘記
當台兒庄古城遇上微山湖全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