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突破專業壁壘的知識,更接近真實的世界

突破專業壁壘的知識,更接近真實的世界

突破專業壁壘的知識,更接近真實的世界


突破專業壁壘的知識,更接近真實的世界

突破專業壁壘的知識,更接近真實的世界


突破專業壁壘的知識,更接近真實的世界

突破專業壁壘的知識,更接近真實的世界



(上接B10版)


《什麼是科學》

作者:吳國盛


版本:廣東人民出版社 2016年8月


在中國媒體和公眾的話語系統中,經常有「××是科學的」、「××不科學」這樣的表述,好像「科學」和「好的」、「正確的」是同義詞。但這種用法其實存在著相當大的誤解,它遮蔽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科學」到底指什麼?它的意義有無邊界?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背後,有著頗為複雜的文化傳統和社會心態背景。


吳國盛教授的《什麼是科學》就是要解答這一問題。作為一本面向大眾讀者的科學哲學著作,吳國盛在書中用科學史而非深奧哲學的方法來加以闡釋,他回到西方的歷史語境中,追溯希臘科學和近代科學的歷史由來,同時又希望為重新評估中國古代的科學開闢新思路。在他看來,中國人最大的誤解是沒有意識到科學的獨特性,而將其理解為一種全人類普遍具有的技術能力或智力。這種錯誤的科學觀妨礙了我們反思我們自己的文化,因為以現代數理實驗科學的框架去整理,往往得到的只是歷史的碎片。儘管涉及大量科學史的內容,《什麼是科學》卻絕非知識的堆砌,而是有著深切的價值關懷。


【作者說】

五四運動引入了兩位先生,一個叫德先生,一個叫賽先生。德先生就是民主,democracy;賽先生就是科學,science。從那時開始,科學被認為是拯救中國於水火之中的一個重要法寶。我們知道,近代中國的主要問題是如何應對來自西方列強的侵略。先進的中國人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科學和民主就被認為是洋人的「長技」。在這個語境之下,「科學」其實更多指的是現代西方的技術,是導致「堅船利炮」的東西。在現代漢語中,「科學」經常被讀成「科技」,原因就在這裡:中國人其實更關心的是「技術」,對「科學」並不熟悉,也不太關心。


因此我們今天講科學,首先需要來一個正本清源,也就是追溯在西方語境下「科學」的意思。


吳國盛2007年在首都科學講堂的科普講座內容,摘自周立軍主編《名家講科普》第1輯,(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8年版)。


《假如海洋空蕩蕩:一部自我毀滅的人類文明史》

作者:[英]卡魯姆·羅伯茨


版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6年6月


翻開《假如海洋空蕩蕩》,會被它海上探險小說一般的文字猛然「抓住」,忍不住要往下讀。但這部由英國海洋生物學家卡魯姆·羅伯茨寫就的著作,卻實際上是相當沉重甚至殘酷的。正如其副標題「一部自我毀滅的人類文明史」所言明的,本書講述的是人類漁業的歷史及其對海洋造成的影響,是海洋生命的不斷滅絕。


作者通過深入的文獻收集和詮釋,將一千年以來早已被人們忘記了的漁業記述史料一一找出,再娓娓道來。讀者會沉迷於書中早年海洋生物的豐盛與壯麗,驚異於人類與海洋生物的初次相遇,再因探險家、海盜、殖民者們對海洋資源的瘋狂掠奪和殘酷殺戮而觸目驚心。卡魯姆·羅伯茨說:「每一代人親眼見到自己那一代的環境,都會以為這就是自然或正常的現象,變動的環境基線會造成社會集體的失憶,逐漸惡化的環境,以及野生動物逐漸減少的現象,幾乎無法引起人們的注意。」而這樣一本書的意義,就在於呈現漁業的歷史,使今日的人們獲得縱向的關照和反思,並在無休止的殺戮中罷手。


《消失的微生物:濫用抗生素引發的健康危機》


作者:[美]馬丁·布萊澤


版本: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6年7月


抗生素的濫用以及由此引發的耐葯細菌的蔓延是威脅全人類的重大公共安全衛生議題,世界各國專業衛生機構或早或晚地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廣度、深度及嚴峻性。這一問題究竟怎樣影響人類的健康?普通民眾在深感關切的同時往往對其知之甚少。


作為人類微生物群系研究的先驅之一,美國科學家馬丁·布萊澤在這本《消失的微生物》求索的是種種「現代疾病」背後的共通的原因,為什麼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高、越來越胖?為什麼青少年糖尿病越來越多、發病年齡越來越小?為什麼越來越多的現代人患上了哮喘、過敏性鼻炎以及五花八門的食物過敏?作者將其歸因於「消失的微生物」,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由於濫用抗生素及剖宮產,我們在不經意間已經傷害了與人類協同演化了數十萬年之久的「微生物朋友」,打破了人體與微生物之間的平衡,特別是在我們的孩子們身上。


這是一本「憂心忡忡」的科普書,雖然書中的一些具體論點有猜想的特性,尚未成為定論,但仍值得閱讀和借鑒。


《發明污染:工業革命以來的煤、煙與文化》


作者:[美] 彼得·索爾謝姆


版本: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6年1月


又到了霧霾頻發的秋冬季節,「污染」一詞早已進入當代人的日常語彙和基本認知,但其「發明」應追溯到19世紀的英國。《發明污染:工業革命以來的煤、煙與文化》這本書所完成的,就是這樣一次追溯。


人們對「污染」的理解,是因工業革命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英國19世紀的工業革命中,煤炭不僅為工廠、船隻和鐵路機車的引擎提供動力,還用來取暖和烹飪。隨著煤炭消費量直線上升,英國城鎮迎來前所未有的濃密煙霧。在此之前,沒人意識到煤煙問題,人們認為,「污染」意味著動植物屍體腐爛釋放出無色有毒氣體,而煤煙中的碳和硫是有消毒作用的。到了19世紀晚期,人們才對「污染」有了全新的認識:污染不再是來自有機體腐敗,而是來自煤炭燃燒。這種認識上的轉變催生了煙霧減排的治污運動,同時開啟了人類、科技與環境之關係的新思路。這是一部詳實的環境史著作,而在當下的中國,回顧「倫敦霧」時代的前因與後果,又當然有現實上的借鑒意義。


《崀山草木情》


作者:羅仲春


版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6年7月


崀讀作「浪」,崀山則位於湖南省西南部的新寧縣。詩人艾青曾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崀山山水賽桂林」,但這個讓一般人都不敢讀出的生僻地名,無疑指向的是不太為人所知的「小地方」。《崀山草木情》作為一部寫當地植物的作品,對不在此地的讀者來說,有何值得推薦?


作者羅仲春已經81歲高齡,他在當地林業部門工作半個多世紀,有豐富的野外考察經驗,採集標本約7萬份,基本摸清了新寧的「植物家底」。在《崀山草木情》中,他以此為基礎,細數家鄉的珍奇草木,結合自己多年經歷講述有關這些植物的小故事,文字清新而生動,可讀性強。這樣一本書看似平凡,但的確有非凡之處。博物學這兩年重又成為熱點,但想要博物傳統真正得到恢復與發揚,需要本土化、本地化的觀察、探究和相關著作,而《崀山草木情》或許就是當下最需要鼓勵的一類融合了博物學、科學人文、民族植物學、生態學的「地方性」(本土性)作品。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網 的精彩文章:

歷史敘事映照著時代的良知
尋找失落的故紙文物
為增量尊嚴和愛所做的努力從未消失
「秋天,總是好的」
讓我們在時間的河流里相遇

TAG:新京報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這條冷知識,顛覆你的世界觀!
關於中世紀的一些怪異知識,真的是有夠扯的
驚人的冷知識,超出你的知識面
由知識走向真實世界
有眼界的人才懂的冷知識
這條冷知識…顛覆你的世界觀
這些獨佔鰲頭的冷知識,你絕對沒有看過的蓋世無雙冷知識
看完這些汽車冷知識,你的世界觀會被顛覆嗎?
這些歷史地理冷知識,真的很冷,冷的十分有趣
生活中的冷知識,很實用
把你看哭的冷知識,世界知多少
看完這些超驚奇的冷知識後,真的是長見識了啊
世界上最奇的冷知識,你知道多少呢?
人類身上的世界之最你知道嗎?真是漲知識了
母乳知識是一種專業知識
冷知識:你不一定知道的中國真相,真的很冷!
冷知識!你不一定知道的中國真相,真的很冷!
一般人不知道的有趣冷知識,很實用!
你所熟知的恐龍知識其實都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