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烏鎮戲劇節:中國戲劇每年一次「上頭條」的機會

烏鎮戲劇節:中國戲劇每年一次「上頭條」的機會

如果四年前你告訴我,江南水鄉烏鎮,將在未來舉辦每年中國戲劇最重要的盛會,我是難以相信的。而到今年,即便烏鎮戲劇節已行至第四屆,當8月6日戲劇節正式開票,7部重點劇目當日即一售而空,甚至明星張魯一主演的《大雞》7分鐘即告售罄,我的感受仍然是難以置信。但這些就是事實,不管你來沒來過烏鎮戲劇節、喜不喜歡烏鎮戲劇節,如今只要我們談論中國戲劇,烏鎮戲劇節就會成為那個最繞不過去的話題——事實上,戲劇這種即便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個別大城市仍然十分小眾的藝術形式,很多中國人可能每年只會有一次對其投以關注的時刻,而那個時刻,如今就是烏鎮戲劇節了。

烏鎮戲劇節:中國戲劇每年一次「上頭條」的機會


第四屆烏鎮戲劇節閉幕式現場


明眼人如今都會說,烏鎮景區舉辦烏鎮戲劇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這家旅遊公司是想藉助戲劇的文化影響力,打造自己的文化形象,提高自己的品牌估值,在江南水鄉旅遊同質化的競爭中殺出一條路來。實際上在「文化烏鎮」的總體思路下,烏鎮戲劇節乃至戲劇,也只是烏鎮的著眼點之一:烏鎮今年上半年投資了今年中國戲劇的話題大作《大先生》,而也屬於烏鎮旅遊公司的古北水鎮,已連續兩年邀請日本戲劇大師鈴木忠志至其長城劇場演出。今年春季開幕的烏鎮國際當代藝術邀請展,以及去年年末開幕的木心美術館,同樣在全國文藝青年的心中泛起了不小的漣漪。其實有趣的是,除了木心,烏鎮還有一位響噹噹的文化名人——茅盾,「茅盾故居」也是烏鎮唯一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近年來烏鎮似乎並未就茅盾做過多少文章。其中的心思,可能與烏鎮選擇戲劇異曲同工:戲劇這種文化檔次高、體驗直觀而精緻、產業還有較大藍海的藝術形式——即說白了,可視為中產階級消費增長點的藝術形式——是與江南水鄉烏鎮的旅遊定位不謀而合的。


但放眼全國乃至全世界,由一家旅遊公司主辦一場全國戲劇最重要的盛會,這一現象都是罕有相似案例的。近年很多人問,烏鎮戲劇節能否在未來比肩法國阿維尼翁戲劇節、英國愛丁堡戲劇節這些世界頂級戲劇節,但要注意到後兩者都是在政府的支持下,由社會組織主辦,與烏鎮戲劇節迥然不同。回看中國,戲劇節展要麼是政府或直接主辦或間接支持,如作為事業單位的首都劇場主辦的「首都劇場精品劇目邀請展演」,要麼是由致力於戲劇的劇場、文化公司「唱大軸」,如天津大劇院的運營方驅動文化傳媒公司主辦的林兆華戲劇邀請展。而烏鎮戲劇節則是戲劇行業外的資本與戲劇行業合作的案例,這就造就了它的兩個先天優勢:一是政府干預較少,二是招待體驗極好。在與本屆烏鎮戲劇節藝術總監孟京輝的交流中,他就表達了對烏鎮戲劇節招待體驗的自豪,「很多外國演員參加外國戲劇節,來了就演演完就走,他們甚至會恍然自己在哪座城市。但烏鎮給了他們難忘的體驗,演出後他們還能在江南水鄉的美景中喝酒,他們特別高興。」

烏鎮戲劇節:中國戲劇每年一次「上頭條」的機會


第四屆烏鎮戲劇節 嘉年華


雖然烏鎮戲劇節的誕生有著天時地利人和的機緣,但資本進入戲劇這個原先甚至有些「前工業時代」的行業,如今確實是「山雨欲來風滿樓」的事了。僅僅近一年在上海,賴聲川在位於徐家匯的商廈美羅城裡開張了自己的劇場,商業地產上海新天地里舉辦了演出即鑲嵌於商場中間的「表演藝術新天地」,迪斯尼樂園旁的劇場里美國著名音樂劇《獅子王》的中文落地版每周上演6場,大IP話劇《盜墓筆記1、2、3》與《三體1》也早已首演甚至全國巡演。雖說資本圖利,但在中國的文化環境下,很難說從政府「拿錢」,與和資本「共舞」,哪一個更對戲劇行業有利。譬如就在未有任何政府官員公開露面的本屆烏鎮戲劇節如火如荼之際,由文化部主辦的「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也正在陝西的西安、延安等城市舉辦,各大國家級院團也帶著自己的演出,共赴陝西角逐「中國專業舞台藝術最高獎」文華獎——而後者即便在戲劇行業中,關注度都寥寥。且不論同樣是錢,哪個花在了「刀刃」上,兩者對於中國戲劇的未來哪個裨益更大,應該是不言自明。

烏鎮戲劇節:中國戲劇每年一次「上頭條」的機會


林兆華導演作品《戈多醫生或者六個人尋找第18隻駱駝 》劇照


對於戲劇人來說,面對來自大資本的擁抱,快速做好清醒而充足的準備,當是當務之急。因為如今中國戲劇面對的局面,近十餘年來的中國電影就已以相似的方式面對——藝術不再僅僅是藝術從業者的「圈內事」,而被拉至了全社會的資本語境。如果戲劇人準備不足,重蹈電影人近十餘年來走過的彎路,不是沒有可能。所幸在烏鎮戲劇節這一案例中,烏鎮方面一直保持著對戲劇人的高度尊重與信任,他們除了負責有關景區旅遊的事宜,其他諸如選戲、講座、工作坊等有關戲劇藝術的內容,基本都交給了以藝術總監為首的戲劇人團隊負責。可以觀察到,烏鎮方面不僅沒有表示過害怕戲劇人「喧賓奪主」,甚至這個遠離北京、上海這些戲劇中心城市的戲劇節,正在一步步將中外戲劇的代表人物盡數邀至其中,在看重普通觀眾(遊客)對戲劇節喜聞樂見的同時,也在追求全戲劇行業尤其是主流戲劇行業的認可。本屆烏鎮戲劇節,中國如今最受尊敬的戲劇人大導林兆華,繼任上屆戲劇節的英國戲劇大師彼得·布魯克,成為榮譽主席;大導不僅給烏鎮戲劇節帶來了新作《戈多醫生或者六個人尋找第十八隻駱駝》,而且還在採訪中表示,他自己發起的林兆華戲劇邀請展,雖然屆數、口碑都高於烏鎮戲劇節,但「烏鎮戲劇節是全國辦得最好的戲劇節」。而中國如今最受尊敬的戲劇演員,新任中國劇協主席濮存昕,也加盟了本屆烏鎮戲劇節的藝委會,並出席了戲劇節於7月25日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他們倆人同時為烏鎮戲劇節「點贊」,這樣的高規格,除了大導自己的林兆華戲劇邀請展外,近年全戲劇行業再無二例。


烏鎮對戲劇人的尊重與信任,最大的受益者應該就是上屆和本屆戲劇節的藝術總監孟京輝了。最早以「先鋒戲劇」姿態揚名立萬的孟京輝,自2008年在北京開張自己的劇場蜂巢劇場後,其「戲劇商業」的版圖逐步擴大,至去年其工作室已實現了同一晚有五台劇目在全國同時演出的紀錄,而今年他在杭州又新開張了自己在北京、上海之外的第三座劇場。而另一方面,近十年的孟京輝在戲劇創作上的銳氣,相較上世紀末創作《戀愛的犀牛》,哪怕是2006年創作《兩隻狗的生活意見》時,已有了有目共睹的減退。上述局面,使得孟京輝如今身處一個重要的轉型當口:他要跳出對具體的戲劇創作的糾纏,以其戲劇商業的動能,將自己升級為戲劇活動的組織者、戲劇節展的策劃人,甚至戲劇行業的領導者、戲劇文化的代言人。而就在此時,孟京輝遇到了又有錢、又信任他的烏鎮戲劇節。到今年,孟京輝工作室策劃的戲劇節展,除了烏鎮戲劇節,還包括他早已深耕多年的北京青年戲劇節,以及深圳的當代戲劇雙年展、杭州的杭州國際戲劇節。所有這些戲劇節展,加上孟京輝工作室多年來通過一場場全國巡演積累下的口耳相傳的影響力,讓他在烏鎮能和黃磊這樣的影視明星享有同樣狂熱的粉絲追捧,也不足為怪了。

烏鎮戲劇節:中國戲劇每年一次「上頭條」的機會


孟京輝導演作品《他有兩把左輪手槍和黑白相間的眼睛》劇照


但烏鎮戲劇節明年就要面對的問題是,孟京輝結束自己兩年的藝術總監任期,繼任的田沁鑫,能接好接力棒嘛?無論是團隊規模、國際視野、策展經驗,田沁鑫都與孟京輝有著客觀存在的差距,下屆烏鎮戲劇節的策劃與籌備當需要更多的努力。但其實更為深層次的問題在於,中國戲劇走出政府包辦的「文藝匯演時代」,進入到獨立自主、百花齊放的「戲劇節展時代」,也不過十年,這中間通過自學與培養成長起的戲劇節展策展人,仍然屈指可數。孟京輝已經可謂中國戲劇節展策劃的翹楚,第一、二屆烏鎮戲劇節藝術總監賴聲川,憑藉自己的豐富經驗也可完成任務。然而再往外曆數,又有名聲號召力,又有策展能力乃至策展智慧的中國戲劇人,還有誰呢?


中國戲劇策展、籌備能力的薄弱,直接帶來的問題即是,中國戲劇大部分的戲劇節展或主題模糊,或根本沒有主題。對這一現象的吐槽,也包括對烏鎮戲劇節。其實本屆烏鎮戲劇節是有主題的——「眺」,但這個詞實在太過含糊,以至於大導戲裡的演員都調侃,這個詞的意思是「看(目)林兆華(兆)」。當然,戲劇節可能是各種藝術節中最難策劃、籌備的一種了:一支包括演員、導演、技術人員、官員等人的外國大劇場劇目演出團隊,少則二三十人,且不論他們的演出費、差旅費成本往往無法靠票房挽回,僅是演員檔期、舞美運輸、技術裝台、現場字幕等等為保證演出能順利完成而必須面對的問題,就有待海量的準備工作。僅以本屆烏鎮戲劇節的外國大劇場劇目《賭徒》為例,為了滿足劇中的那一台超大五面舞美的裝台需要,烏鎮戲劇節和柏林人民劇院在演出前兩個月就開始共同工作,改建烏鎮大劇院,加裝了一台現在全國最大規模的旋轉舞台。所以由此說來,一出外國劇目能出現在中國的戲劇節展,都可謂是在滿足了各種條件後的「幸運」。但話說回來,既然付出了這麼多努力,那最形而上、最關鍵的節展主題,為什麼不好好考慮一下呢?畢竟觀眾是不會多去探尋一齣劇目經歷了多大的艱辛才來到中國,一次戲劇節的背後凝聚了多少人的努力,他們只會關注這齣劇目、這次戲劇節要向他們展示什麼,好不好看。

烏鎮戲劇節:中國戲劇每年一次「上頭條」的機會


《櫻之園》劇照


本屆烏鎮戲劇節的劇目選擇,倒是確實與上屆有著某種對應關係,暗示著孟京輝策展思維的延續性:外國劇目,都有一出歐洲名團或名導的超長作品(去年塔利亞劇院8小時的《尼伯龍根的指環》,今年弗蘭克·卡斯多夫5小時的《賭徒》),都有一出歐洲中青年名導的作品(去年赫伯特·弗里茨的《物理學家》,今年揚·克拉塔的《人民公敵》),都有一出形式特異的實驗作品(去年的《我們存在》,今年的《謊言傳奇》),都有一出口碑「黑馬」之作(去年的《櫻桃園的肖像》,今年的《櫻之園》),以及多部形體戲劇、偶劇、默劇(代表如去年的《兄弟兄弟》,今年的《媽媽的詩》)……國內劇目,上屆的李建軍與本屆的林兆華、林熙越父子,都獻上了品質不差的實驗新作,而由演員轉行導演的陳明昊、舞美轉行導演的竇輝,也連續兩年在烏鎮戲劇節首演新作,卻再一次陷入口碑爭議之中……


很多人說這兩屆烏鎮戲劇節的選戲,「太孟京輝」了:外國劇目選和孟京輝風格相似的,國內劇目選和孟京輝關係緊密的。比如負責中國與波蘭文化交流的密茲凱維奇學院馬丁博士就和我說起,他們推薦的戲,孟京輝會選擇其中「有勁」的——而「有勁」,正是孟京輝自己的戲劇風格。但在我看來,孟京輝任藝術總監的這兩屆烏鎮戲劇節,雖然如孟京輝自言,有意沒選純舞蹈、戲曲,更沒有「庸俗的現實主義」,但在剩下的戲劇門類和風格中,戲劇節仍在力求「都有」——讓專業觀眾激動的名導、名團,經典文本、實驗戲劇要有,讓普通觀眾歡迎的技巧型、溫情型劇目也要有。但從今年烏鎮戲劇節的觀感看,名導、名團如果帶不來他們的代表作,就會引發觀眾看得痛苦,口碑未必理想的尷尬,如「從頭說到尾」的《賭徒》,觀眾就在劇場里疑惑「這在演啥?」,在劇場外又疑惑「為啥引它?」而國內創作者如果戲劇實驗較為成功也罷,一旦實驗不成功,就會與外國劇目形成不啻為「天壤之別」的反差,徹底暴露中國戲劇創作力貧瘠的現狀。

烏鎮戲劇節:中國戲劇每年一次「上頭條」的機會



《賭徒》劇照


相信孟京輝和之後烏鎮戲劇節的藝術總監,都希望舉辦一次「極好的」甚至「最好的」戲劇節。但面對烏鎮的信任與尊重,藝術總監也要清楚,烏鎮戲劇節也不是「無所不能」,甚至是有可為有不可為的。今年全國已有上百家媒體雲集至烏鎮報道戲劇節開幕式,這既是烏鎮戲劇節在影響力上的成功,也向烏鎮戲劇節提出了要求,它要為廣大艱難請下假期、付出不菲交通住宿戲票的普通觀眾盡好責任,要做好「中國戲劇的窗口」。烏鎮戲劇節可以甚至應該向廣大普通觀眾介紹名團、名導,推薦經典文本、戲劇實驗,但可能同樣重要甚至更為重要的,是提供一批像形體戲劇、偶劇、默劇這樣技術過硬、內容淺易、時長適中、易與烏鎮的環境融合的作品,為廣大普通觀眾提供與戲劇美好的回憶。本屆烏鎮戲劇前後一共出現了七部或直接以偶表演,或使用了偶這一元素的劇目,也不知是否出於有意(至少在板塊劃分上,本屆烏鎮戲劇節沒有偶劇單元),但無論如何其結果是成功的——專業觀眾首肯,普通觀眾開心。在我親歷的《爸爸的時光機》的演後,喜悅的觀眾和該劇主創熱情互動,問東問西,主動要求導演逐一介紹每位操偶師。畢竟,很多觀眾就是帶著「旅遊、看戲一舉兩得」的心理來到烏鎮,像《爸爸的時光機》這種故事簡單而動人,木偶精密而生動的劇目,才正是最能同時滿足觀眾與戲劇節的需要的。

烏鎮戲劇節:中國戲劇每年一次「上頭條」的機會



《爸爸的時光機》劇照


另一方面,眾人拾柴火焰高,當烏鎮戲劇節的龐大面對中國戲劇人策展能力的薄弱,有無可能突破藝術總監和其團隊主持戲劇節策劃、籌備的慣例,邀請更多有識之士為烏鎮戲劇節這一「中國戲劇的窗口」群策群力?例如,能不能邀請戲劇人為烏鎮戲劇節創作委約作品,針對戲劇節的主題,提早進入烏鎮磨合、醞釀,與戲劇節進行更深層次的合作創作?在外國戲劇節,委約創作是詮釋戲劇節主題的首要途徑,而烏鎮的獨特環境本身也極適合戲劇人定製「浸沒式戲劇」,但這些都未在近兩屆的烏鎮戲劇節中有過出現。再例如,能否邀請戲劇評論人推薦近年國內外優秀的戲劇作品,讓這些作品可以借烏鎮戲劇節之機獲得全國性的影響,並以此「晉級機制」激活國內的戲劇創作?要知道,那些在烏鎮戲劇節看到糟糕的國內劇目後,憤然在海報上寫下「垃圾」以發泄的觀眾,失去的不僅僅是對烏鎮戲劇節的信任,更是對中國戲劇的信任。烏鎮戲劇節,與每位中國戲劇人都有關。


今晚,烏鎮戲劇節就要落下帷幕,戲劇也許將再次淡出很多中國人的視野。而作為戲劇記者的我們,又將重新回到北京、上海、廣州,面對不少戲劇演出「票賣不出去」的無奈——而這,才是中國戲劇的常態。所以在烏鎮戲劇節的一周多時間內,每位連軸工作的戲劇記者,都在盼望借烏鎮戲劇節的話題效應,吸引更多中國人發現戲劇的奇妙,並能在烏鎮戲劇節後再次走入劇場。而我們相信,當戲劇真正成為您文化娛樂生活的一部分後,您會發現,烏鎮戲劇節只是中國各大戲劇節展中的一大特例,只論劇目質量,它未必如林兆華戲劇邀請展,只論實驗性、新銳性,它未必如南鑼鼓巷戲劇節與北京青年戲劇節,甚至只論雅俗共賞性、環境的互動性,它未必如愛丁堡前沿劇展。但正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既然現在每年中國戲劇只有烏鎮戲劇節這一次「上頭條」的機會,那麼給中國人留下一個對戲劇美好的印象,便該是烏鎮戲劇節的肩頭擔當。


點擊以下封面圖


一鍵下單新刊「詩人迪倫」

烏鎮戲劇節:中國戲劇每年一次「上頭條」的機會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聯生活周刊 的精彩文章:

李斯特的私奔地圖與鋼琴曲集《旅行歲月》
要麼飛奔,要麼死去
腦子被門夾之後,他們從路人甲變成了藝術家……
底片的「真相」:啟發與揭發
《百年酒館》,這次不想玩套路

TAG:三聯生活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烏鎮戲劇節今日開票,陪你過最「有戲」的七夕
史上最重戲劇節:2016年第七屆南鑼鼓巷戲劇節
上個世紀的時尚街拍,美國街頭上的戲劇
第七屆中國兒童戲劇節即將開幕
第七屆廣州藝術節來啦!這次的主題是戲劇!
聽「中國當代戲劇的活化石」李晏講戲劇三十年:當戲己成往事
船舫盡頭,曲音繚繞,這裡是烏鎮戲劇節
兒童戲劇節:把戲劇融入生活
《馬蘭花》精彩上演拉開第六屆中國兒童戲劇節大幕
戲劇電影之父「梅里愛,將戲劇搬上大熒幕
烏鎮戲劇節12小時,精緻「烏托邦」的另一面
行萬里路:新一屆烏鎮戲劇節又將開幕,去年秋時,曾走進夢裡水鄉
舞台劇、話劇和戲劇的區別
寧波戲閃耀戲劇節
烏鎮:那束戲劇的「光」亮了
烏鎮戲劇節:今天果殼裡的狂歡,未來的《西部世界》?
張一山,猴子一樣的少年,戲劇般的人生
花旦:戲劇
青年戲劇演出季開幕 話劇《膏藥旗下》獲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