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張鳳林道長講解《清靜經》——經文解讀

張鳳林道長講解《清靜經》——經文解讀

張鳳林道長講解《清靜經》——經文解讀



一、經文解讀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全稱《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或《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真經》,又稱《太上混元上德皇帝說常清靜經》,簡稱《清靜經》、《常清靜經》。「太上老君」是我們道教徒對「老子」的尊稱。「太」為「大」之意,「上」為尊之意;高真莫先眾聖共尊,「太上」系道門最高之辭,用以稱呼其神仙體系中品位極高之神。老即壽,君是尊號,道清德極,所以稱為君。說明老君為萬聖之祖,真神之宗。一切萬物,莫不皆因老君所制,故為宗祖也。常為恆也。清為元,靜為氣,經為法。一則為聖人之徑路,二則為神仙的梯凳。凡學道的人,都因經戒而成真聖。聖人沒有不借經而成為聖人,不憑藉元氣而成道的。此經主要闡述「如何清靜,漸入真道」。


《清靜經》在道教中佔有重要的位置,歷來為此作注者甚多。《玄門日誦早晚功課經》把《清靜經》放在眾經之首,每日持誦,可知該經是道教徒修持的一部十分重要的上乘經典。每每朗誦此經「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遣其欲而自靜,澄其心而身自清」。自然而然就能「清靜」,「漸入真道」。下面,我們先對經文做一個簡單的了解。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此段總的是講,太上老君教人知道什麼是萬事萬物的根源。世界萬物的根源是什麼?我們現代人習慣了現代科技的思維模式,對於組成世界的根源往往習慣於用顯微鏡去探知,殊不知,在顯微鏡所能顯現的分子、原子、質子之外,還有諸多無法為我們所感知的。天地的產生、日月的運行、萬物的滋養……,其實都是因為「道」。

道是萬物的根源,她是沒有形狀,沒有情慾,她是天地萬物的運作長養的唯一操作者,《道德經》中說她「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世間萬物都是由她所生,所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她是沒有名字的大道之體,因天地萬物都為「道」化生,故稱「大道」。《道德經》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沒有她,世界將毫無生機可言,凡是有智慧的人士,應當觀察她的永恆長存,向她學習。一要學習她的無形。「外其身而身修,忘其形而形存」。「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又何患。」二要做到無情,無情就是無念,就是沒有七情六慾,心地才能清靜,本性才能永住。第三要做到無名。萬事萬物都是從無名中生出,修行的人,如果能做到捨去有形之身,忘掉肉體之我,即是大道無形之功;能做到一念不動,心地圓滿無缺,即是大道無情之功。能做到這些,在你的性海中無一物可思,無一事可言。達到不可名狀的元始先天境界,即有無名的大道之體了,到此則萬福並致,圓滿無缺,常此先天大道必然有成了。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此段總述了所謂大道的造化,乃是大道中自然而然大道無形的運作,絲毫沒有一點自私的作為,這樣才能做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境界。清、濁、動、靜、天、地、男、女,萬事萬物的生生化化,由本到末的運行,永不停止,人在其境,如果迷於其中,隨波逐流,便是生死輪迴!如果放下身心,合於大道的清靜無為,便是道德崇高的人了。


道有清有濁,有動有靜。清為天,正陽之氣,上升為天。濁為地,正陰之氣,下結為地。有清有濁,指能清能濁,好比水的源頭本來是清的,但在奔流的過程中,加入某些因素的變化,就會有的清、有的濁了。道的源頭本來也是清的,但在變化的過程中分出了陰與陽,同時也就產生了清與濁。以整體來說稱為「道」,分開來說就有陰陽清濁。


動,指動態。靜,指靜態。有動有靜,指能動能靜。就像人們有動的時候,也有靜的時候。無論你個性再怎麼好動,也不能沒有靜的時候。不論你的個性再怎麼好靜,也不能沒有動的時候。這動靜兩種特性是同時共存於大道本體之中的。

而「動靜」究竟什麼意思呢?就像一棵長在路邊的植物,看起來一動也不動,夠靜了吧!但這植物內在的造化卻是動的、是活的。如果把這植物內的細微造化過程拍成影片播放出來,那動態連世上第一流的科學家都會大為讚歎的。


天清,指天動而清。地濁,指地凝而濁。好像蛋黃蛋白一樣,你把它攪一攪,是分不出來的。但你若把它沉澱一段時間,你會發現蛋黃會一直跑到下面去,蛋白浮到上面來,這兩者自然就變成相對。也就是說,這個道的動靜清濁,可以兩者混合,而也可以兩者分離,這個都是大道本自具有的特性之一。分離到終點又混合,混合到終點又分離,這就是道的運行、道的造化。因此「清濁」的名稱不可執著。但道理不說不明,若是對清濁還不清楚的話,那就看看「天地」吧!


天動地靜,指天地有動有靜。男清女濁,大道的一股清氣造了男,大道的一股濁氣造了女,所以說「男清女濁」。清濁都是道的一部分,只不過特性稍有不同,清有清的特性,濁有濁的特性,因稟性不同,所以男女思想、外貌、行為本來天生就有所不同,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從品格上來說,清與濁沒有分高低,因為大道本來就有清濁,你如果硬說清的比較高,濁的比較低,那大道少了一邊,還叫道嗎!清濁同屬一道,在大道中清濁是平等的,所以說男女本自平等,無分高下,只是他們的思想、個性、外貌等,因賦性不同而稍有差異罷了。


男動,男子好動。女靜,女子好靜。陽氣生了男,陰氣生了女,陽氣好動,而陰氣好靜,所以男孩子生性都較好動,女孩子生性都較好靜,這是普遍的現象。


降本,歸於根本;流末,返於末端。這句話告訴我們,雖然人們現在已經和本源有所差距了,但是如果懂得溯本之道,懂得逆流而上的話,每個人都可以回溯到完全一樣的本源,就像下游的魚,可以逆流而上,找到最清澈的本源一樣,這才是「降本流末,而生萬物」的真正用意。即經云:「江河淮海,非欲於魚鱉蛟龍,魚鱉蛟龍自來歸之。人能清虛寡慾,無為非於至道,至道自來歸之於人。但能守太和元氣,體道合真,萬物悉歸耳。」也就是說,學仙之人,能堅守於至道,一切萬物自然歸之。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此段主要是講了要「遣欲」、「澄心」,在做到「無心」、「無形」、「無物」的境界後,還要把「空」、「無」及湛然之「寂」也當作有名之物,遣而忘之,以達到「真常」、「清靜」,從而「得道」。所謂得道,並不是指有形有象之道,而是得證虛靈本性圓滿無缺之道,得了此道之後,可以應物應事,玄同萬物。妙合先天之氣,而運化於萬物內外,綿綿無盡。


神,此處指人的元神本性,來自無極之中的真陽之靈。心,元氣結成的東西。聖人云:「聲色不止神不清,思慮不止心不寧,心不寧兮神不靈,神不寧兮道不成。」七情六慾,是識神著了外境而生之貪念,元氣所結成之心,本來也是好靜,但貪慾之念一起,牽動一心,就不再平靜了。此句言人的心神本來清靜。都是因世欲之事干擾,而使之不清靜。


人的神性有其自然原始的造化特質,這個特質在未受貪嗔情識污染之前稱為「清」。但人的心意紛紛,卻使它擾亂了,使它的神性偏離了應有的造化軌道,因此稱為「濁」。就像我們的心受到某件事情掛礙的時候,身中那份清明太和的氣機感受馬上就不見了。所以人們的神由清變濁,是誰使然?是心識所造成的!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常感到神昏氣暗,睡到十點都不會飽,頭腦很重,常常遲到,這都是因為神性漸漸由清轉濁的緣故。一個人氣如果很清,精神會很好,一到該起床的時間就睡不著,整日神采奕奕。人的氣一濁就昏昏沉沉,怎麼睡都睡不飽,做什麼都沒精神,整日無精打采。


老君說「人神好清」,為什麼說人神是好清的呢?因為它在清靜的氣機中最容易展開它的神性,又只要它的造化神性一展開,就能去濁留清,就能使自己的氣愈來愈清純,這便是神性的特質,故曰「人神好清」。


然而這個良善的功能被誰破壞呢?「而心擾之」,是被我們的妄心給破壞了。至於心如何牽擾去濁留清的神性?如何使你的神性變得昏昏濁濁、變得與鬼日近,這是怎麼造成的呢?答案就在於人的慾望。什麼是「欲」呢?「心」上加一個「欲」,簡單的說,就是隱藏在內心深處的那個「要」!「要」、「不要」都算欲!那是一種「我很想要」、「我沒有要到會難過…」等慾望;當然也包含著種種「不要」的意念在內。


你說「要」、「不要」都算欲,那麼對明天的行程做一個計劃表,這也算欲嗎?不算的,因為你在計劃之間,沒有慾望來襲時的那種強烈衝動,也沒有欲罷不能的煩惱牽絆,這種念頭通通叫「無念」!對帶好惡情緒的念叫「無念」,不叫欲!這個觀念一定要辨別清楚,經典才看得懂,也才不會在研究聖賢心法時,墮入頑空之病。


比如一個人連續三天生悶氣,你就會發現整個人的精力會不足,氣色也會走了樣!或是當你盛怒之後,整個人會覺得非常疲累,有時連腰都會酸,背都會痛。可見人們的欲心一動,就立即能耗散我們身中這一股浩然之正氣。時間再久一點,你會變得晚上睡不著,白天卻起不來,這就是你那安定的精、氣、神已經散失大半的證明了。在你身中造化的主軸就是氣,氣散失了,造化必然遲滯,你的精神必然失調。


好比一個人要得到健康,最起碼就是血液循環要流暢,如果你的血管變小了,血液的流動只剩下百分之六十,請問這個代謝效率還可以維持你的健康嗎?我想能維持不死就不錯了!我們身中的浩然正氣也是一樣,氣散失了、變少了,整個神性的代謝造化功能也遲滯了,去濁留清的功能也降低了,清的留不住,濁的必然增加,所以就愈來愈無精打采,愈來愈昏昏沉沉,這是自然的道理。


有這種情況的人一定常常遲到,上班情緒也會不太好,雜念很多,煩惱很多,因為氣一不足就飄蕩,氣飄蕩也等於心情在飄蕩,所以心情常常不太好,心情不好又會產生很多渴求,很多「要」與「不要」,就這樣走入惡性的循環而無法自拔。這些看起來好像不相干的事,其實都有著非常直接的關係。


總之,心會擾亂人的氣血、精神,這絕不是個理論而已,而是非常確切在你身中發生的事實。好比聽到一句話你覺得不入耳、不服氣,那當下胸口的氣血發生了什麼變化?不服氣時必有一個感覺在胸中變化,那個感受讓人不舒服,不然你怎麼知道你不服氣?這不是你在頭腦裡面想著「不服氣」三個字而已,事實上這三個字你並未想像,然而你內在有一個非常不舒服的感覺正在發生,是那個感覺代表你的不服氣,是那個感覺讓你不舒服。所有的情緒都是這樣,情緒並非只是一個想法而已,最重要的是一種動蕩的感覺。


如何讓我們的心、神重歸清靜呢?去除七情六慾,內守元和自然之氣,內心自然而然就會安靜,七情六慾就不能存在。古仙云:「欲從心起,息從心定,心息相依,息調心靜。」 所謂不被貪嗔對待及分別知見所捆綁,是要對「胸中」任何正在升起的感受,不要加以分別取捨,只是看著它自在的發生,看著那股能量自在的來去,就像站在山頭看著雲霧在山頭升降一般,投入其中,只是不與雲霧有什麼罣礙而已。所以「遣其欲」要從哪裡遣呢?若比較「胸中感受」及「腦中思考」這兩者來說,關鍵在於正了「你對胸中感受的知見」,這點分別知見若能透過觀照加以導正,則腦中多如牛毛的飄蕩思緖,將不平而自平矣。


凡事要成功必要找對方法,「欲」是一種感覺上的知見,因此要遣去你的欲,要從正了感覺上的知見來著手,雖然這樣聽比較不容易懂,但是只有這樣做才是有用的。


只有導正你對胸中感受的知見,才有可能使你從「欲」的捆綁中解脫出來。而不是一直在腦中告訴自己,這個不對、那個不該、我不能如此…你這樣一直告訴自己,並不是沒有用,而是只能得到短暫的作用,最後你不是感到內心無比的矛盾,就是覺得老是在欺騙自己,以至於澈底的失敗。


不能遣除慾望的人,心就亂,能夠遣除慾望的人,心就靜。接下來我要來解釋什麼叫「靜」。經典所謂的靜,不是舉止動靜的靜,而是順著本性才叫靜,靜與動相對,「順性曰靜,逆性曰動!」靜就是順著身中本性的自然律動叫做靜,違反這個本性的自然律動一概叫做動。好比太陽從東邊起來西邊下去,你說它是動還是靜?這就是靜。因為它沒有一點點人為的造作去破壞原有的規律。同樣的,人心的靜,也是指那自然的規律而言。人心可以思考、可以計劃、可以謀略、可以感覺…,這都屬於人心的自然功能的一部分,它本來就該這樣。如果人心順著它應有的功能來運作、來思考、來感覺,我們說它是動還是靜?是靜!


六欲,指六根,六根指眼、耳、口、鼻、心、意。欲,染著之貌,情愛之喻。觀境而染,謂之欲。所以眼見耳聞,意知心覺。世上之人如果能斷其情,去其欲,澄其心,忘其慮,而安其神,那麼六欲自然而然就會消滅不能存在。三毒,指身、心、口。人有身時,身有妄動之業。心有妄思之業,口有妄語之業,又說三毒為三屍,上屍彭琚、中屍彭瓚、下屍彭矯。上屍好華飾,中屍好滋味,下屍好淫慾。人若能斷其華飾,遠其滋味,絕其淫慾,去此三事,就能使三毒消滅,三毒既滅,就能神如氣暢,自然清靜。


所以不能者,所以不能夠做到的,指人心被名利、聲色、滋味等所動,性亂情惑。為心未澄,指心不能澄清。欲未遣也,指欲不能去除。此句言人心迷惑未斷,心有所染,不能窮盡妙理。


人能斷情、絕貪、去欲,即無三業之罪,使心處於形內,不能夠從外形上看到心內世界,心無其心。即無心可觀,無心可觀則無所用,無所修,就達到清靜之道了。


形由心主宰,心由形表現出來。形無主就不能安靜,心沒有形象表現出來就不存在,心處於內,形見於外,內外相承,不可相離。心離開形體,叫做無心。無心,也就無形,所以叫做形無其形,形無其形就合於道。老君曰:「吾有大患,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物,道之妙用,非世間的一般物體,五行造化謂之物,塊虛然有凝謂之形。凡是有形質的,都是後天之物,物無其物,謂之真,真空也。《道德經》云:「道之為物,惟恍惟惚。」又雲「恍兮乎兮,其中有物。」此句言修道之士,應當認取先天恍惚中的真物,而放下後天有形的假物,如此才能修道成真。


三者,指心、形、物。空,道之用。此句言凡夫俗子,都執著身、心、外物三種東西,而學道的人,又常常執著外面的法界,內里的元神,遠處的神通,以至「凡」能證「聖」,「聖」不能證「神」。如果能摒棄這些,使大道賦予了神性,即可超凡入聖了。再進一步修鍊到「聖而不可知謂之神」的高上境界,即是真空的境界了。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空,真空。空有兩種形式,有大空,有小空。此二空具無則自然不染正性,以成真道。觀空也空,大道無象,空也有空象,應把此空象也加以忘去,則真空之境更加真實。空無所空,凡居有質,都憑藉大道而成形,一切物類,都是從道產生。大道坦然常存於物,非為斷滅也。


所空既無,無無亦空:大道沒有窮盡,修道到了空也沒有處所之後,空也沒有了。如果仍然有空,就不能達到無空的境界,再進一步做到無之又無,就無也不存在了。


無無既空,湛然常寂:無無,無執。世間萬事萬物,都歸於無,功夫到了無也沒有的地步,就萬法都空了。達到湛然而又圓滿的真體,即成真道了。


寂無所寂,欲豈能生:寂到了盡頭,連寂都不存在了,就到了無為、無事、無欲的境界,自然成道了。


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靜,自然無欲。求靜必先遣欲,有欲則患生,無欲則無憂,無憂則可進入真靜。


真常應物:真,體無增減謂之真。常者,法也。常能法則叫真常之法。法則真常應物,隨機而化導眾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感而遂通」依舊「寂然不動」。才能真常應物。


真常得性:凡欲得成真性,須修常性而為道性。得者動也。動其本性,謂其得性。


常應常靜,常清靜矣:「事來則應」常應則無所不應。常者道體也,應者靈機也,言道體可以隨機而應萬變。「事去則忘」如浮雲過空,雲過則天又清又靜。可知,不管天之有雲無雲,而天體本靜,不管心之有事無事,皆可常若無心,無心之心,是為道心,是為真心,真心乃清靜無染之心,也即可應萬境萬變而永恆不變之心。舉個例子:就像收音機一樣,頻率如果差一點,就很多雜訊;頻率如果對了,音質就非常的清晰,能夠清晰的去執行它的發音,這就是真正的「清靜」!清靜乃是最活潑、最暢然、最明白四達、沒有一點習性的雜訊干擾,這才叫做「清靜」。若以為什麼訊號都必需沒了才叫清靜,那麼這台收音機也可以丟了!


如此清靜,漸入真道:真道,指清靜之性。真,即為道。此句言經中不言,令人須假性修,漸進而成真。


既入真道,名為得道:此句接上句,言既入真道,名悟修真。煉凡成真,煉真成神。


雖名得道,實無所得:雖然從名目上說,似乎是得到了道,但其實道為天地之本原,宇宙之原動力,大自然之規律。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太上無極大道,本無得無失,無形無象,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故曰實無所得。


為化眾生,名為得道:化,返以守神謂之化。化,遷變之義。逐換應見之名,化別種種,應見容儀。有無莫測,透化時人。透化者,指事為喻。恆勸開悟教道之名。普令後學之人。舌惡從善,惜身保命。故要歸於聖教。只有太上西化流沙,八十一國,亦法視相,或見大人,身千丈;或見小人,身長丈八。變化無方,易形改號。或曰金仙,或曰梵仙。隨方設化,同體異名。教人修道,去妄成真。乃立清靜之教,是為得道。


能悟之者,可傳聖道:悟,覺,猶通。此句言凡學仙之人,若得真理,則不以西竺東土為名,分別六合之內,天上地下,道化一也。若悟解之者也不以至道為尊,也不以眾教為異,也不以儒宗為別。能悟本性,非分別所得。但能體似虛無,常得至道。歸身內修清靜,則順天從也,名合人事,可以救苦拔衰。以此修持,自然清靜。人能清靜,至道自來,不求而得,不學而成。清靜自然,至道歸身,所以說可傳聖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


上士,有修為有涵養的上等智慧的人,是上德派生的。下士,指修為涵養各方面都次於上士的人。爭,求靜,執有之意。此句言有修為有涵養的上等智慧的人,不與外界爭勝爭強而自強。你看那兩三歲的小孩在划拳,贏也高興、輸也高興,一點也沒有受到輪贏的捆綁,這就是「無爭」。這是上士所獲得的福氣,而下士由於一味爭取身外之物,而失其內在真性,終使神喪氣絕,一無所獲。就如同兩個小學生在划拳就不太一樣了,輸多了就會有點生氣了。而兩個成人喝酒划拳,划到吵架的,也有划到相殺的!在辦公室里也常看到兩個人互不順眼,一句來一句去,刺激來刺激去,想讓對方難看!可見那爭勝的心,年紀越大捆綁越深。


德,是道所表現出來的,通於道。經云:「道之在我即為德。」又云:「德者德也。」德的體性特徵都同於道,道無形無象,含而不露,空虛而無跡象,卻無所不有,無所不在,無所不為,無所不成。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萬物,卻不自恃、自彰。這種特徵表現在人身上,就叫「上德」。上德和常德一樣,是內在的、實質的,無形的、自然的,而不是外在的、表面的、形式上的東西。因而,無形的道是大道,無形的內在之德是上德。而下德之人,一味追求有為之法,漂流於形、情之間,自以為是,無法突破小我而進入無我的高尚境界。古人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上等德行的人心地磊落坦蕩,而下等德行的人總是計計較較、哀哀戚戚!這都是爭得失、爭聲名的執德的心態所造成的;這個社會上大家總是追求鶴立雞群,追求出類拔萃,這「好名」的心態堅不可摧,就是這裡所說的「執德」。


執著之者,不名道德:執著,指執德、下德。道德,指通變無方,存亡自在,應見即用,能尊能貴,悉皆自然。此句言下德之人,故執諸相,行流涉於有為,是不懂事理,不懂道德的人,不能得道。例如:貪求名譽是不好的事,這是很容易懂的。但追求出類拔萃、追求被眾人肯定,到底裡面有沒有隱藏著貪求名譽的成分呢?實際上大多數的人在努力的追求一個高遠目標時,心中常隱隱約約懷著好名的貪執在裡面!也就是想要讓人家看得起的心理。


你會問說:「儘力的在社會上努力,追求更超越、更美好的生活,不應該嗎?」這當然是應該的。譬如:專心的研究科學,這可以讓社會更好,當然是應當的,但在這個努力不懈的過程裡面,不要隱藏著邀名、邀功、邀利的心在裡面作祟。


很多人窮一輩子精力去追求一個目標、一個什麼獎,甚至還有人用盡各種巧詐的手段要去獲得,這就隱藏著不凈的因素存在了。這到底是在貢獻人類,還在偷名?你也聽過大學教授偷學生的著作,或抄別人的著作來達到創作來提升自己,這就是「下士好爭」與「下德執德」的手段。


因此在所謂有志節、有程度、有勇氣的表象下,常常是夾帶著好名、好位等不為人知的不凈心理存在。想指出這類的病,卻又惹得大家振振有詞的反駁,所以說「執德」是特別難治的病。


常看到人們用得理不饒人的態度,來批評一些犯了一點點過錯的人,以便顯示自己的正義感;或是有些自律甚嚴的人,對於別人的一可點錯誤,便顯現得無法容忍,滿臉的不屑,這不也是過了頭嗎!


為什麼老君叫我們不要執德,要放下?原因是當我們在執德時,情識也正在奔動,周身造化也正在改變,你正以這種貪執的方式,在殺傷你的生生之性,雖然這種貪執義正辭嚴,但依然是走向消亡之路,不是走向返本還原之路。執著「德」與執著「不德」的情識皆傷本性,所以修行要學習在你的內心上,把「德」與「不德」的執著皆放下,因為它們都是對待,皆傷本性。


此段總講了人能安分守己,善保自性,摒去一切塵障,樂道抱德,自然靈性升華,福壽無邊,切莫執著一事一物而自困愁城,成為一個不明事理,不能自拔的人。


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但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妄,動。情浮意動,心生所妄。動,亂思,因妄亂了本性。此句言一切眾生不得真道的原因,都是被情染意動。妄有所思,思有所惑(惑,感其情而妄動於意)。意動其思而妄生於心。人一旦有了妄動之心,自然不能清靜,又說妄動即亡。都亡失道性。所以說逐境而感情妄動,不能得到真道。


驚,指心之極畏,不只指盡驚。驚有兩種情況,一指內修清靜,忘了形而驚其神;二指外習事情,勞於心而驚其形。此句言既驚其形體,內誘自然驚於其神。要想心神安靜,就要外欲不生,欲不能生,自然清靜。


所以一個人若常常有妄心,心情常常起伏,他的精神便逐漸耗散,久而久之,每天都會覺得很疲憊。好比一個人如果連續三天心情都處在極不好的情況下,三天後他必然會感到心力交疲的。這就足以證明,人的妄心確實會擾亂周身的造化,會擾亂我們的精氣神,以及我們的本性。


人如果驚其神,外就有所著於境,內里就失去正性,也可理解為道貴守一,不可著於萬物而驚其神。


既著萬物,即生貪求:貪,過分追求、偏愛。有兩種情況:一是貪於世事,外求華飾欲樂,這種情況為陰咎,不合於陽,就不能清靜,是為沉滯;二是貪於進修窮尋真理,堅求至道,這叫內貪。這種情況屬於陽,能體道合真,自然清靜。該物若能帶給你一種很好的感受,因你對感受有貪求,所以下次你就會一直想追逐該物,以換得這種好的感受,這便是著於該物而生起貪求了;反過來說,如果該物所帶給你的,是一種不好的感受,那麼下次你就會因該物的出現而感到不安,最後你會想把它去之而後快。


既生貪求,即是煩惱:貪求外事,要漸漸斷除;貪求內事,要勤勤修進。雖然是內求至道,也不可以固執,如此也能生煩惱。這裡的煩惱也分兩種情況,有輕重之分,一是輕煩惱,二是重煩惱。輕煩惱是貪求至道,這種情況也生煩惱。二是外求世法,名重煩惱。輕就合陽,所以叫清,重即合陰,所以叫濁。雖然分了輕重,但兩者之間有是相對的。貪就會生迷惑,但是要舍重棄輕,內守元和,湛然不動,所以叫懷道抱德了,自然而然就淳樸了。


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濁,染。辱,污。流浪,指反覆。苦海,苦的大海,海指大。此句言人的身心逐於外物,憂苦自然而然就產生而擾亂自身,在生死之間反覆,永遠不能脫離輪迴,流浪於苦海之中。憂苦的事不能夠休止,都是出自人心造作的。學道的人,都內守其一外除其思(一,指身)。聖人云:「存三守一。」(三,指精、氣、神。)但守其身,必存於三。所以《西升經》云:守身不失,常存也,專守其一,不生妄想,即免於苦海,沉淪憂苦,不著於身。心自然解脫,自然清靜。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真道是常存的,無時不在,不生也不滅,她外包天地,內入毫芒。運行日月,長養萬物,人能悟解,自然而得,得的不是外在的東西,而是道。所以太上說,人能覺悟,悟則本性謂之得道也,所得到的道不是大道,大道是難求難得的。經云: 道本無形,莫之能名,得悟之者,惟己自知。」善人常能守於清靜,都是得到真道的人。


此段總講了眾生所以不能得道的原因,是由於妄念之起,貪求身外有形之物,大傷自己精氣神,以至流浪生死,常存苦海濁辱之中,受苦受難。如果一心向善,修鍊真常之道,一旦了悟大道的規律,修之不輟,自會有成,以達到常清常靜,有至樂而無苦難的真常境界。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誦此經萬遍。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一線乃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上士悟之,升為天仙;中士修之,南宮列官;下士得之,在世長年。遊行三界,升入金門。


左玄真人曰:學道之士,持誦此經者,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身。然後玉符保神,金液鍊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經,悟解之者,災障不幹,眾聖護門。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滿德就,相感帝君。誦持不退,身騰紫雲。


這一段是述及《清靜經》的出處以及妙用。我們就不再累述。


掃描二維碼,關注武漢長春觀公眾微信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漢長春觀道學堂 的精彩文章:

十二地支配陰陽五行
道教養生——內視
擁有一顆清凈心 是幸福的源泉
北歐的道教研究
順應季節養生 秋季養生主養收

TAG:武漢長春觀道學堂 |

您可能感興趣

《心經》全文、心經譯文解釋
張樹貴院長說文解字
圖解《說文解字》:畫說漢字
徐鍇與《說文解字系傳》
說文解字:夏
宋教仁日記白話文解析3 與保皇黨劃清界限 情系秋瑾
說文解字:弋
許慎與《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明
學習篆刻 先了解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麥
說文解字:大雄寶殿
說文解字:亼
說文解字:亼
說文解字:彳
說文解字:寶
《金剛經》正文解讀-法會因由分
【說文解字】家
說文解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