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極地環流與粗獷的北方民族

極地環流與粗獷的北方民族

極地是一個極端的地區:夏天有極晝,太陽整天斜掛在天邊;冬天有極夜,整天都是漫漫長夜。不過,不管是極晝還是極夜時,這裡都是寒冷的。

極地環流與粗獷的北方民族


在兩極地區,寒冷使空氣收縮,密度增大,從空中向下沉降,形成極地高壓。在靠近地面的低空,高壓推著空氣四散,彷彿在向溫暖的熱帶逃竄。向南逃奔的空氣跟不上地球自轉,漸漸落後,形成了極地常見的東北風,即極地東風。


寒冷的極地東風吹到北緯60°附近的北極圈邊緣時,遇到了南方的暖空氣。沉重的冷空氣一頭鑽到暖空氣下,推動暖空氣上升,形成冷熱交鋒的極地鋒面。在極鋒的區域,暖空氣上升,在高空變冷。水蒸氣凝結成雲,再形成雨雪,飄灑在西伯利亞和北加拿大。而一部分上升的暖空氣繼續流向北方,並在北極地區下沉,完成整個循環。這就是極地環流的過程。


在人類歷史中,中緯度的國家似乎才是主角,而極地則更像是一個低調的小配角。然而事實上,受到極地環流的影響,生活在極地(主要是北極)邊緣的人們也創造了不一樣的人類歷史。

極地環流與粗獷的北方民族


維京人的航線


中世紀(約公元476年-1453年)時,歐洲大陸的氣溫逐漸升高。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也享受著溫暖。這裡是歐洲的邊緣,接近北極圈,寒冷是這裡永恆的主題。由於人口稀少,難以開墾太多的土地,因此人們只能任由大片森林圍繞著冰封的湖泊。在冬季漫長的夜晚中,人們出門不易,只能躲在木屋中看極光。


隨著氣候變暖,人口也開始快速增加。狹小的半島不能承受膨脹的人口,於是這些北歐人把目光投向了更溫暖的南方。豐富的森林和鐵礦為北歐人提供了武器:盾牌、斧子、劍和船。北歐人成群結隊,搖著船槳,做起了海盜生意。他們最早的目標是英國和法國靠近北海的沿岸。劫掠的範圍隨後擴大到地中海,最後連東歐的斯拉夫人也沒放過。不管是富裕的領主,還是貧困的農民都慘遭毒手。歐洲人甚至搞不清這些北方強盜的身份,只能張慌失措地把北歐人統稱為「維京」——北歐語中的「出海劫掠」。

極地環流與粗獷的北方民族


慢慢地,歐洲已裝不下維京人的野心了。在歐洲屠城滅國的同時,他們也把目光投向了浩瀚的大西洋。他們的航海活動比義大利的哥倫布早了500年,當時航海技術還很落後,維京人既沒有海圖,也沒有經緯度測量儀器,只能靠太陽和星光辨別方向。維京的船是為近海和內河航行設計的,船身瘦長,吃水又淺,方便划槳。但在大洋上航行,划槳變得異常辛苦,維京人要靠簡單的方形帆來補充動力。然而,方形帆只能順風航向,因此維京人想要跨越大西洋,就必須找到極地東風。


維京人在寒冷的北極圈附近找到了一條航線。極地的東北風可以把維京人的船一路送往格陵蘭島。維京人忍受著北大西洋的寒冷,借著東風,整齊地低吼著號子,劃著船槳,遠涉千里,來到冰島和格陵蘭。這些地方比北歐更加寒冷,土地也相當貧瘠。號稱「綠地」的格陵蘭,覆蓋著常年不化的冰蓋,只有西南狹窄的海岸才有稀疏的植被。但無論如何,堅韌的維京人還是在島嶼上定居下來,建立了新的殖民地。


當哥倫布準備他的航行時,維京人已經因為暖期的結束,放棄了日漸寒冷的格陵蘭。他們的故事,也逐漸消失在北大西洋的寒風中。

極地環流與粗獷的北方民族


俄國人的擴張


而受到極地環流的影響,俄羅斯人則創造了從一個小公國到一個帝國的輝煌。


13世紀末期,莫斯科公國建都莫斯科。此時它只是蒙古帝國的附屬國。從14世紀20年代起,莫斯科公國開始悄悄壯大自己的實力,終於在1480年背叛了自己的已日漸衰落的宗主國,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自封為「沙皇」——斯拉夫語中意為「凱撒」。儘管已經獨立,但是當時的俄國只是以莫斯科為中心的小內陸國,人口稀少,也不富裕。再加上這個國家地處北方,種在地里的農作物每年只有一季的產出,農業遠遠比不上溫暖的西歐發達。而且這個國家戰鬥力也不強,因此俄國經常被其西邊的鄰居們欺負。

西邊玩不起,俄國人開始打東方的算盤。蒙古人衰落後,亞洲北部處於動蕩的狀態。此時俄國商人早已跨過了烏拉爾山,與西伯利亞人做生意。西伯利亞位於北緯60°到北極圈之間,地處寒帶邊緣,大部分區域位於極地鋒面之下,雨雪相對豐富。融雪匯入從南流向北的大河,最終流入北冰洋。在水分的滋潤下,這裡的針葉樹木長得挺拔粗壯。樹脂埋在地下,經過長期地質作用,成為琥珀。北方森林也是野獸的天堂,庇護了虎、狼、熊、鹿、狍子和狐狸。俄羅斯商人收購原木、琥珀和獸皮,再倒賣到西歐,就可以獲得豐厚的利潤。

極地環流與粗獷的北方民族



沙皇覬覦商人們的利潤,決定佔領西伯利亞,以獲得可以出口創匯的財源。沙皇從監獄中釋放了哥薩克(生活在東歐大草原的游牧部落)的首領葉兒馬克,許以重利,鼓動他入侵西伯利亞。西伯利亞汗國無力招架配有火槍的哥薩克騎兵,不斷向東敗退。經過一個多世紀的擴張,俄國人的國境線沿著北方森林,擴大到了太平洋,成了一個大帝國。沙皇將這片被極地環流滋養的北方森林掌握在自己手中,靠出售森林中出產的原木、琥珀和獸皮,為中央政府賺取財富,積累俄國未來爭霸的資本。而遼闊又寒冷的國土,也成了俄國人最好的防禦。


在極地環流的控制範圍中,寒冷、讓人難以忍受的極地東風似乎要滅掉所有生命生存的希望,但是當冷暖交鋒時,極地東風又能促進降雨,滋潤萬物生長。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北方民族書寫著他們的輝煌歷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史前海洋大殺手
以電為食的細菌
尼安德特人的 Y染色體哪去了?
與大牌明星同名的動物
濕度你不知道的7件事

TAG:大科技雜誌社 |

您可能感興趣

新疆生地所在乾旱區極端氣溫變化與大氣環流關係研究方面獲進展
大氣環流、主要風系統和氣團
末次冰期北大西洋海洋環流與氣候突變
氣候變化可能導致「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崩潰
氣候變化使海洋環流崩潰北半球陷入冰河時期
陝西渭南市大荔縣池塘低碳高效循環流水養殖綜合實驗項目開工建設
循環流化床鍋爐煙氣脫硝的技術改造
受颱風「帕卡」後續環流影響 珠海連降大雨道路積水
如何證明熱力環流的存在
南亞夏季風環流的年際變率及其與相關海溫場關係的年代際轉變研究獲進展
循環流化床鍋爐緊急補水系統研究
楊玉環流落東洋之謎!甚至在日本有了後裔?
血液循環差?五招幫你血液循環流暢起來
循環流化床鍋爐調試過程中的那些事,看完很有啟發!
楊玉環流落東洋之謎!甚至在日本有了後裔,有了墳冢,還有遺物!
蝶形空氣環流設計的352 X83空氣凈化器
科學家證實「全球海洋環流模式」恐崩解,《明天過後》冰河時期將在不久後成現實?!
世界首座雙投的35萬千瓦超臨界循環流化床機組工程
大氣所發現冬季成熟的ENSO事件可滯後影響次年冬季的平流層環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