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韓國科學技術院教授:韓國科學技術院醫療機器研究微創手術

韓國科學技術院教授:韓國科學技術院醫療機器研究微創手術

新浪科技訊 10月24日消息,2016世界機器人論壇21日開始舉行,大會邀請國內外機器人領域知名學者、專家圍繞「共創共享共贏,開啟智能時代」這一主題進行交流研討。韓國科學技術院Dong-soo Kwon教授以《韓國科學技術院醫療機器人研究——微創手術》為題發言,他表示,我們一直在開發醫療機器人,對於病人來講它的痛楚更少,而且恢復更快,所以我們有單一的內部處理控制裝置,也對醫師帶來了很大的方便性。


以下為演講實錄:


去年到今年我發現整個中國機器人行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就給大家普及一下中國研究界和企業界對中國機器人的興趣。之前我在美國國家實驗室工作過一段時間,主要研究的是三個領域,一個是觸感技術、醫療機器人和人機互動,今天重點談一談關於醫療機器人的部分。

外科的工具取得了很多的進展,使得外科醫生在做手術的時候方便了很多。大家知道達芬奇系統嗎?這是由美國Intuitive Sergical推出的,他們也是醫療機器人領域的一個巨頭,他們是專門做單埠的手術,有些公司甚至是做一些更加複雜的設備,尤其是研究柔性內視鏡的技術輔助外科手術。去年我已經講過了一些內容,今年我想跟大家彙報一下我的最新進展。如何能夠把機器人的成本降下來?是否能夠把它做得更小、功能更複雜、應用的場景更多?我們的建議就是可以把它做成模塊化的,達芬奇的公司在研究方面也是非常成功的,但是那個產品無法作為整個的外科手術,我們做了一些像人手一樣的工具,就像胳膊肘的移動效果一樣,其實可以做得更複雜。胳膊軸可以提起一點五公斤重的東西,非常的輕鬆,所以在人類的胃部很快地能夠把人的肝提起來,我們使用機械非線性的重力彌補機制,如果沒有這個重力彌補的話就不需要太多的電力,外科醫生有很高的可用度,而且是非常靈活的,它的定位臂只有兩個連接的關節,完全可以固定。我們有第一版和第二版的產品,現在第三版的已經出來了,有些公司如果願意把這個原型商業化的話,中國深圳的一家公司找到了我們,我們會討論如何把這個產品進行商業化應用。我們可以做一些非常輕的,能夠提升六百克的重量,也是非常容易操作的一個工具。另外就是紙和筆這樣的裝置,很多人用筆都用得非常靈活、非常自如,這是一個圖片檢查的筆,隨著我們手不斷地移動。它有壓力感測器,還有一些其它視頻的感測器。這是達芬奇的主控制器,我們需要很多的機械裝置,有了這些機械裝置就可以克服重力,而且可以自由地移動。


在達芬奇之外,我們期待著醫療機器人有更加實用的裝置,這就是我的興趣點所在。內窺鏡下一代的醫療機器人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但是還需要花很多年的時間,所以這樣的話讓醫師通過一些創口進入身體當中,就是在用一個控制的工具,對你來講只需要花十分鐘的時間,所以對一個病人來講要等一天的時間。這類裝置對醫師來講很難控制,所以有沒有一個方便醫師,能夠讓它自如使用的工具,同時能夠保證病人的安全。我們開發了一個單一的內窺裝置,這樣醫生一個人就可以進行控制,可以用右手控制內窺鏡,左手控制各種工具,性能是用診斷模擬器進行模擬,我們的發明發現效率更高。問題是我們對系統進行了評估,然後進行轉換測試,所以也期待著有些研究者或者企業對這個領域感興趣的話可以繼續談合作。


現有的醫療設備沒有足夠的力量很好地抬起來,所以有些癌症是可以進行早期發現的,早期的時候只需要把一些胃癌的癌變部分切除就可以了,每年我們有幾十萬的早期診斷病人。我們提出的建議就是加上一個機械臂,另外一個臂上面加上這樣一個照相機攝像頭,這樣讓一個醫師可以通過控制器和機器人的工具去做癌變部分的切除。我們在此基礎上進行了這樣的改進,然後加入了一個引擎,這樣的話可以看到這種工具變成了一個小機器人,這個完全可以做腹部和胃部相關的手術,長度大概是三厘米。我們也做了體內測試,是拿豬做的測試。豬的肝的重量是一公斤,所以我們的窗口是只有四毫米,所以這個機器人非常的靈活,而且也很有力氣,它的形狀老是在變,所以還是很難控制的。這個是零點八毫米,重量達到了六百克,今年6月份我們也做了一個測試,這個測試結果也是能夠接受的。這是一個ENT的外科手術,我們把這個豬的喉嚨裡面的一些癌變組織切除了,當時也是非常成功的。


我們一直在開發醫療機器人,對於病人來講它的痛楚更少,而且恢復更快,所以我們有單一的內部處理控制裝置,也對醫師帶來了很大的方便性。我們有Link Type的連接器,還有鋼筆和達芬奇類型的主要設備,整個商用領域我們都在中國尋求合作夥伴。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河網 的精彩文章:

遼寧一座百年老宅被拆遷 城市與老宅如何共處?
美國商人將藝術收藏贈巴黎 總價值逾億美元
研究表明:痛覺可以通過嗅覺傳播
克隆技術:人類自己鑄造的一把雙刃劍
在韓春雨事件中我們更該關注什麼

TAG:大河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品馳醫療聯合《科學》雜誌設立神經調控學術獎
中科院田捷:基於醫療大數據和AI技術的影像組學及其應用
健康醫療大數據,有望點燃研究型醫院創新引擎——訪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張抒揚教授
教您科學選購家用醫療器械
全科醫生成我國醫療服務短板 教育部:完善醫學生培養體系
北科大精準醫療與健康研究院揭牌 諾獎得主加盟
科學家呼籲:將微生物學研究作為精準醫療的補充和延伸
海外醫療醫生與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斗舞」
國際權威科學家組織反對幹細胞醫療旅遊
3D列印技術醫療領域應用暨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論壇蘭州成功舉辦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打造國際化醫療服務體系
中國藥科大學校長來茂德:我眼中「醫療 AI」的機會與挑戰
3D列印技術在醫療領域的研究進展
德國維和部隊和中國維和二級醫院進行聯合醫療救援演習
醫學專家研討中美醫療器械前景
將VR技術融入醫學教育,助力醫療教育實訓
科技創新助力醫療發展「微創外科高峰論壇」舉行
互聯網+中醫,微醫運用遠程醫療技術支援震區
海外華人專家談藥物和醫療器械產業創新 | 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