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代最盛之「翰林世家」——安徽桐城張氏

清代最盛之「翰林世家」——安徽桐城張氏

翰林院從唐朝開始設立,初時為供職具有藝能人士的機構。宋朝後成為正式官職,並與科舉接軌。明以後被內閣等代替,成為養才儲望之所,負責修書撰史,起草詔書,為皇室成員侍讀,擔任科舉考官等。地位清貴,是成為閣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員的踏腳石。

清代最盛之「翰林世家」——安徽桐城張氏

無論政治地位高低,在各朝各代,翰林學士始終是社會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體,集中了當時知識分子中的精英,社會地位優越。唐朝的李白、杜甫、張九齡、白居易,宋朝的蘇軾、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明朝的宋濂、方孝孺、張居正,晚清的曾國藩、李鴻章等等,皆是翰林中人。入選翰林院被稱為「點翰林」,是非常榮耀的事情。翰林學士不僅致力於文化學術事業的傳承,更踴躍參與政治,議論朝政。由科舉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舉時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學說中「達則兼濟天下」的表現。

  • 翰林院與科舉接軌

自唐代創翰林學士草詔並應奉文字之責後,靠科舉而晉身者的比例逐漸增加。宋代,科舉制度與翰林院制度接軌。至明代,翰林院成為外朝官署,並規定一甲進士三人直接入翰林之制狀元授修撰(從六品),榜眼、探花授編修(正七品)還創立庶吉士制度。所謂庶吉士,就是在新科進士中再行選拔,以《尚書·立政》篇中所云「庶常吉士」之簡稱名之,在院學習三年後再試,合格者留院,稱留館,余者外委為他官。但因曾就學於翰林院,世人對不能留館之庶吉士也以翰林視之。自此,「非進士不入翰林」。而自明太祖廢丞相之後,成祖設內閣,置大學士,與丞相相類。大學士均出自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翰林院成為培育高級文官的搖籃和涵養高層次學者的場所。

  • 翰林世家

由於長期施行科舉制度,中國歷史上形成了不少學術世家。而翰林院制度的完善,使學術世家無論從層次還是規模,都比以前任何朝代有過之而無不及,出現了大量「翰林世家」。

清代最盛之翰林世家——六世翰林之安徽桐城張氏。自康熙朝張英始,至來孫聰賢,共6代12人得入翰林,且代無間斷,誠為空前絕後之盛事。從時間方面考察,以張英得館選之康熙六年(1667年)始,至聰賢得館選之嘉慶十年(1805年)止,該家族綿延於翰林近140年,足見其家風崇文重教之盛。此外,五世、四世、三世、兩世翰林之家更多,成為士林一道特殊風景。

  • 第一代(1人)

清代最盛之「翰林世家」——安徽桐城張氏

張英(1637-—1708),字敦復,一字夢敦,號樂圃。張英康熙二年(1663年)鄉試中舉,康熙六年(1667年)考取第二甲第四名進士,選授內弘文院庶吉士、翰林院編修,充日講起居注官,累遷侍讀學士,入值南書房,又遷兵部侍郎,調禮部兼管詹事府,充經筵講官。康熙二十八年,擢工部尚書,兼翰林院掌院學士,仍管詹事府。調禮部,兼官如故。

康熙四十年(1701)致仕歸里,康熙四十七年(1708)病逝於桐城,享年72歲,賜謚文端;世宗即位,贈太子太傅;高宗初年,又復加贈太傅。

  • 第二代(4人)

張廷瓚,字卣臣,號隨齋,張英長子。康熙十七年(1678)舉人,次年赴會試獲二甲二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歷遷日講起居注官、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入值南書房。康熙二十六年(1687)奉命主持山東鄉試,秉公取士,慧眼選才,朝野俱稱。後隨康熙帝三征絕漠,倍受恩寵。但不幸先於張英而卒,朝野上下均為惋惜,所著《傳恭堂詩集》存世。

張廷玉(1672--1755),字衡臣,號硯齋,張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入值南書房。

清代最盛之「翰林世家」——安徽桐城張氏

清康熙時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時曾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等職。康熙末年,整治鬆弛的吏治,後又完善軍機制度。先後任《親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聖祖實錄》副總裁官,《明史》、《四朝國史》、《大清會典》、《世宗實錄》總裁官。張廷玉死後謚號「文和」,配享太廟,是整個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

張廷璐(1675-1745),字寶臣,號葯齋,張英三子。康熙四十一年(1702)應鄉試列副貢;五十二年再應鄉試中舉;五十七年赴會試中一甲第二名(榜眼)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入值南書房,遷侍講學士。雍正元年(1723),出督河南學政,因罷試事坐落職;旋即又重新授為國子侍講,擢國子祭酒,遷詹事府少詹事;七年,擢江蘇學政;十年,典浙江鄉試;十一年,擢禮部侍郎,再督江蘇學政。乾隆九年(1744),主持江西鄉試,後辭職還鄉,被稱頌為「三朝舊臣,後進楷模」;十年,病逝桐城。一生好學,詩宗唐名家、文法宋諸子,著有《詠花軒制義》、《詠花軒詩集》傳世。

張廷瑑【zhuàn】(1681-1764),字恆臣,號思齋,張英六子。康熙五十二年(1713)中鄉試。雍正元年(1723)恩科會試,獲二甲十五名進士,授編修,歷遷至侍講學士,充日講起居注官,晉詹事府詹事。乾隆元年(1736),遷工部右侍郎,充會試副考官,仍兼日講起居注官;五年,視學江蘇;九年,改補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典江西試,回京後即因病辭職告歸;家居二十年,自奉儉薄,粗食布衣,再未出山為官;二十九年,病逝於桐城,享年84歲。

  • 第三代(4人)

張若靄(1713-1746),字景采,號晴嵐,張廷玉長子。雍正十年(1732)赴鄉試獲此榜舉人;十一年,以會試二甲第一名成進士,授編修,入值南書房,充任軍機章京。乾隆二年(1737),遷侍講學士,累擢至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十一年,扈從乾隆帝南巡,途中因病回京,竟一病不起,卒於京城寓所,年僅34歲。自幼聰慧,工書善畫,且又久值內廷,有緣遍觀古人遺墨珍品,凡御府所藏,悉命品題鑒識。所繪花竹禽蟲栩栩如生,深得歷代名家精髓。著有《蘊真閣詩集》4卷、《晴嵐詩存》5卷。所畫花草蟲鳥深得周之冕、王榖祥之遺意,並載入《熙朝名畫續錄》、《國朝畫征續錄》。仿王元章的《疏影寒香圖》為歷代名畫之一,今藏故宮博物館。

張若澄,字鏡壑,號默耕,張廷玉次子。乾隆九年(1744)鄉試中舉,次年即以二甲第十六名聯捷成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後授編修,值南書房,進入朝廷樞要機構而為最高統治者所信任,史稱「一門之內,祖父子孫先後相繼入南書房,自康熙至乾隆經數十年之久,此他氏所未有也」。歷遷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曾三充鄉、會試同考官,一任湖南鄉試正考官。卒於任內。精詩文,善繪藝,尤擅畫梅花、翎毛,與其兄若靄同以畫名於時,著有《瀟碧軒詩鈔》等。

張若需(1710-1753),字樹彤,號中畯, 張廷璐之子。乾隆二年(1737)二甲第八名進士,授編修,充日講起居注官,晉翰林侍講學士。後數次分校鄉、會試,嚴履職守,秉公執斷,乾隆帝贊曰為「真正直人」,意欲重職,不幸英年早逝,長眠於京都,僅44歲。為文甚富,亦擅詩作,著有《從邁集》、《見吾軒詩集》等。

張若潭,字徵中,號魚床,張英四子張廷?之子。乾隆元年(1736)三甲第六十一名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丁已散館後授檢討,未久即因病歸里。著有《遠峰亭詩文集》。

  • 第四代(1人)

張曾敞,字塏似,號橿亭,張若需之子張英的曾孫。乾隆十五年(1750)鄉試中舉;十六年以三甲第五十四名成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授檢討。父憂歸里,服闋補官,進侍讀,充日講起居注官、詹事府少詹事,三充順天鄉試同考,一任復校會闈。自張英始,經張廷瓚、張若需至張曾敞,祖孫四代相繼充任日講起居注官之要職,為時人所嘆異稱道。

  • 第五代(1人)

張元宰,張英六子張廷瑑之子張若霽的孫子,即張英的玄孫。張元宰於嘉慶七年(1802)中二甲第五十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

  • 第六代(1人)

張聰賢(?—1831),字愛濤,英三子張廷璐之子張若震的曾孫,張英的來孫。曾祖父張若震為雍正元年(1723)舉人,歷官浙江布政使、甘肅布政使、河南布政使、西安布政使、湖北巡撫,卒於官,賜祭葬,著有《靜春齋雜文》、《靜春齋詩》等。張聰賢自幼聰穎,勤奮刻苦,博覽群書,詩文俱佳。先以乾隆五十七年(1792)獲副榜舉人。嘉慶六年(1801)再赴鄉試而中舉;十年(1805)赴會試,以二甲第四名成進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甘泉知縣,後調長安知縣,升直隸州同知。道光初,再權長安,補潼關廳同知。道光十一年(1831)卒於官。修《長安志》30卷存世。

清代最盛之「翰林世家」——安徽桐城張氏

由於清代翰林群體居於科舉金字塔型人才排列的頂端層次,而有機會接觸最高統治者,不僅得以入值南書房而草擬詔書,參與機要;且入值上書房訓導皇子,皇子一朝繼位,翰林便成帝師。諸如康熙朝張英、李光地、熊賜履、湯斌、法海、徐元夢,雍正朝張廷玉、朱軾、嵇曾筠,乾隆朝蔡新、那彥成,嘉慶朝汪廷珍、徐頲,道光朝杜受田,咸豐朝及同治朝李鴻藻、光緒朝翁同龢等,無一不是名重一時的博學碩彥。他們以人品與學識砥礪並哺育新一代統治者,與之相互影響,為提高其綜合素質發揮過重要作用。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安徽舒城明代大臣秦民悅
安徽蕭縣千年老槐被市民當仙樹祭拜 樹身腐空仍枝葉旺盛
安徽淮北書畫名家張守信古詩《游杏花林》
榮盛園——安徽霍山西城迎駕生態園的靚麗風景線
安徽亳州人趙崇陽,勇斗西班牙英俊少年安德烈斯
安徽黃山徽州大峽谷奇景迷人
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政協匯智健康產業發展
安徽黃山:新安江成為夏日白鷺的「天堂」
安徽历史名城,中国四线城市:安徽滁州
回顧辛亥時期安徽政局風云:倪嗣沖與袁世凱
安徽省淮南市紫金石大收藏家許瑞伍 收藏了世界上非常珍貴的奇石寶貝,請欣賞!
安徽黃山盛夏荷花別樣誘人
羽毛球之友訪談 安徽青陽齊國祥篇
安徽省的五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安徽一縣城 堪稱為「中國最美山鄉」
安徽郎溪留守老人林中尋找山珍,為小長假歸家兒女準備鄉味
安徽一座不起眼小縣城,曾與南京、北京齊名,被譽為「帝王之鄉」
安徽宣城桃花潭古鎮!
安徽黃山新安江畔荷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