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能啃下美國市場嗎?需面臨五大挑戰
對於美國市場,樂視應該是重視的,不然也不會耗費巨資和精力打造這個史上最豪華的新品發布會。雖然賈躍亭的上場方式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酷炫,好在講了一首漂亮動聽的故事以及讓人莫名膜拜的自創概念,總體效果基本令人滿意。
然而撼動市場的本質終歸是要依靠產品而非包裝,成熟如美國市場更是如此。樂視以什麼樣的勇氣在國內市場尚未稱雄時就進入美國市場呢?畢竟華為等實力不輸樂視並且具有豐富國際拓展經驗的企業在美國市場也僅僅是腳尖著地,其難度可見一斑。
從舊金山的發布會上不難窺見樂視進入美國市場的戰略端倪,「生態化反」、「破屆創新」等反應出的一個基本事實是樂視進入美國的產品形式仍然為:平台與內容共存、軟體與終端結合。這與其在國內的路數如出一轍,不過不同的地方在於樂視內容方面改為由美國本土的Netflix、Google、Hulu等服務商提供。
樂視率先打頭陣的產品是樂視電視和樂視手機,這兩者是目前樂視最成熟的產品,也是最大的營收來源,不過這在美國也是紅海市場,其中,三星、LG統治電視市場多年,手機市場更有蘋果卡位。樂視三四百美元、搭載高通821晶元的高性價比手機或許有一定的市場空間,但搞不定運營商,樂視將很難成功,畢竟美國9成以上的手機都從運營商出貨。
樂視硬體賴以成功的因素是其打造的一體化產品,但這絕不是其雲平台有多智能、樂EUI體驗有多好、硬體設計多出色促就的,而是內容。樂視最大的競爭力來自於內容生態,這在稀缺的國內市場有其優勢,然而美國市場並不缺內容生態,樂視通過與內容服務商合作的方式補充內容雖然一定程度上能夠為產品增色,但並沒有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價值性、稀缺性、不可替代性和難以模仿性。
那麼具體來說,樂視將面臨哪些挑戰呢?
渠道商難以搞定
美國消費習慣偏向線下,尤其是電子產品,基本被電信運營商把持,而運營商對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審核十分嚴格,樂視以一個沒有品牌影響力的身份介入,其難度可想而知。
內容生態堪憂
美國消費者購買內容的習慣雖然相比國內要成熟很多,但樂視能不能充分利用這一機會還有待商榷。首先,樂視之前的內容生態基本是在國內,美國用戶不會買賬。其次,如果樂視要構建其在北美的內容生態,建設成本和周期將會是其無法承受之重。第三,與服務商進行合作雖然可以彌補內容的不足,但無法構建完整的生態,也就失去了樂視的核心競爭力。
監管挑戰
憑藉內容付費的模式,樂視依靠硬體負利定價迅速拿下了一部分國內市場,但這很難適用於美國市場,因為樂視的超低價模式很容易被美國發起反傾銷調查。
Google在中美迥異
別看在國內Google沒有存在感, Google在國外市場對安卓的控制力是很強的,樂視電視如果基於安卓系統,那麼它一定會受制於Google。樂視想做的生態經濟,恰恰也是Google一直在做的事情。Google當年選擇開源安卓,允許第三方修改安卓版本,從而吸引大量硬體廠商加入。這導致的反面效果是,Google的存在感降低了,商業利益也受到損失。事實上Google正在推出一些項目加緊對Android操作系統的控制,樂視又該如何邁過Google這個坎?
如果選擇繞過Google,自己研發操作系統,那麼隨之而來的生態系統問題更加嚴峻。
人才和高成本
如何實現人才本土化,以及消化人力資源高成本的問題也是挑戰,畢竟美國用人可是出了名的貴,而樂視打的卻是低價策略,能不能長久維繫是值得關注的。
因此,綜合來看,樂視進軍北美市場的道路並不會輕鬆。
※日本百億票房電影《你的名字》國內將上映
※這自行車能騎到時速144KM,就是姿勢有點怪
※VR版《星際迷航》將登陸三大VR平台!
※2016漢諾威工博會開幕 奧巴馬和默克爾親身體驗VR眼鏡
TAG:電視之家 |
※美國打一場世界大戰能造就八大著名品牌,那麼換成中國呢?
※美國打一場世界大戰能造就八大著名品牌,換成中國呢
※美國打一場世界大戰造就八大著名品牌,換成中國呢?
※美國星球大戰主力武器在中國誕生 半天打贏一場戰爭
※中國三大艦隊能打贏美國兩艘航母嗎?
※美國十大遊樂場
※美國要與中國打地面戰?3大項主戰裝備全無優勢這仗怎麼打
※盤點美國歷史上最燒錢的十大戰爭
※美國也大傷腦筋,一大問題讓中國戰艦不敢帶導彈出海
※為什麼美國的核潛艇現在這麼強?世界潛艇發展五大里程碑美國佔三
※一場世界石油大戰悄然來臨 美國連盟國也不放過
※瘋狂買地!樂視在美國高歌猛進
※美國大兵帶愛犬完成人生大事,場面溫馨又感人!
※盤點美國十大鬧鬼城鎮,敢不敢去看看?
※美國超級戰艦「十大技術」震驚中國?你來晚了!
※直擊部隊演訓現場,場面堪比美國大片!
※看臀不看臉!美國臀部選美賽惹火場面震撼曝光
※中國核潛艇落後五代,難以挑戰美國海軍水下霸權
※舌尖上的朝鮮戰爭:美國大兵吃什麼?烘烤麵包是最愛
※美國史上最大桃色醜聞,讓美國精英圈的節操碎了一地!